学科分类
/ 4
76 个结果
  • 简介:我科于2001年11月-2002年4月应用广东东莞宏远逸士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恩博克乳膏(抗人白细胞介素-8单克隆抗体,批准文号S20010003),治疗172例寻常性银屑病,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 标签: 恩博克乳膏 治疗 寻常性银屑病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桑龙止痒丸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9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桑龙止痒丸治疗)和对照Ⅰ组(61例,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照Ⅱ组(58例,桑龙止痒丸治疗),观察其疗效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P〈0.01),而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桑龙止痒丸治疗慢性湿疹疗效高,安全性好。

  • 标签: 甘草酸苷 桑龙止痒丸 慢性湿疹
  • 简介:2例患者(分别为从牙买加和巴巴多斯旅行归来的35岁女性和33岁男性)表现为罕见且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皮肤幼虫移行症合并毛囊炎。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毛囊及毛囊周围广泛的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并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2例患者口服阿苯达唑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临床表现不典型 幼虫移行症 毛囊炎 皮肤 中性粒细胞浸润 组织病理学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效果.方法:135例病人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中药清淋汤口服、阿奇霉素注射液静点及中西药联合用药治疗.结果:中西药联合组治愈率高达95.6%,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非淋菌性尿道炎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30例,并与复方青黛胶囊治疗30例作对照,对治疗前后PASI均值及皮损消退时间、总有效率、远期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PASI积分改善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皮损开始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6.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65.7%,差异有显著性(P〈0.05)。疗程结束半年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7.7%,对照组复发率为1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疗效优于复方青黛胶囊。

  • 标签: 银屑病 寻常性 复方苦参注射液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祛邪补肾活血法中药灌肠联合射频治疗性病后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120例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中药保留灌肠,1次/天,10天为一疗程.B组给予射频治疗,隔天1次,10天为一疗程.C组给予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射频治疗,中药灌肠1次/天,射频隔天1次,10天为一疗程.观察3个疗程.结果C组给予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射频治疗疗效明显好于其它两组,有效率为85.0%,与另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射频治疗性病后前列腺炎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射频治疗 中药保留灌肠 联合 性病后 前列腺炎 疗程
  • 简介:带状疱疹性神经痛包括带状疱疹(Hz)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1],以往的治疗多采用抗病毒药、镇痛药及神经阻滞疗法,疗效欠佳,尤其对中老年患者效果更差.我院自1998年10月在皮肤科和疼痛专科门诊应用中西药物联合超激光(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仪SuperLizerHA-550,简称SL)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人82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超激光治疗 中西药联合 中老年 临床观察 神经阻滞疗法
  • 简介:近年来,沙眼衣原体(Chlamydiatrachomatis,Ct)所致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治疗是临床医生关注的一个课题.为了寻找对其较有效的药物,试用口服大蒜素治疗Ct感染的38例NGU患者,并以美满霉素治疗40例Ct所致的NGU患者为对照组.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大蒜素 治疗 沙眼衣原体 非淋菌性尿道炎 CT 临床资料
  • 简介:背景:额部纤维化脱发(FFA)是一种获得性瘢痕性脱发,目前被认为是毛发扁平苔藓(LPP)的一种临床变异。本研究旨在调查FF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比较其与LPP的异同点。方法:从8例FFA患者和8例LPP患者的头皮损害处取活检标本行显微镜检。2例FFA和4例LPP皮损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尽管FFA和LPP患者的临床特征明显不同,但两种疾病的组织病理学表现相似。FFA和LPP的普通镜检都显示毛囊峡部及漏斗部炎性淋巴细胞浸润,外毛根鞘存在凋亡细胞,毛囊周围同心圆状纤维变性使毛囊结构毁坏,从而继发瘢痕性脱发。相对LPP而言,FFA显示较少的滤泡性炎症和较多的凋亡细胞。部分LPP患者表皮滤泡间炎性浸润,FFA患者则无此特征。2例FFA患者直接免疫荧光检测阴性,4例LPP患者中2例显示免疫球蛋白和(或)补体沉积。结论:FFA较LPP的凋亡细胞增多而炎症轻微,并伴有少量表皮滤泡。尽管作者未找到FFA与LPP间明确的组织病理学差异,但FAA的组织病理学表现相当有特征性。

  • 标签: 扁平苔藓 临床变异 纤维化 病理学研究 脱发 毛发
  • 简介:引言: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CLL)表现为低度恶性的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是成人最常见的白血病。肿瘤细胞是自反应性CD5CD23B淋巴细胞。已知B-CLL可累及皮肤,且表现典型。作者报道1例亚临床B-CLL患者首发于皮肤。病例报道:一73岁男性2003年4月于右侧面颊出现皮肤损害,同时合并基底细胞癌。再切除标本包含分化良好的非典型性淋巴细胞浸润,符合B-CLL伴残癌。随后的实验室检查显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多伴破碎细胞。诊断为0期(Rai分期)CLL。外周血染色体检查显示13q14.3缺失。第2种原发性皮肤癌切除后活检显示为B-CLL相关的鳞状细胞癌,与之前诊断的皮肤受累相同。结论:本病例确定为亚临床B-CLL的皮肤表现。先前有2例描述B-CLL首发皮肤表现的报道。其中1例的再切除标本中偶见皮肤浸润。第2例报道提示16%的B.CLL患者以皮肤表现为首发症状。

  • 标签: 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皮肤表现 首发症状 亚临床 外周血染色体检查 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