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恩度是我国学者自主研发的一种多靶点抗血管生成药物。临床试验表明恩度与化疗联合应用可以明显提高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2005年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恩度与NP方案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年的研究表明这种联合治疗方式对不同病理类型和病程阶段的肺癌患者均有一定疗效。本文对恩度与不同化疗方案联合在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二线治疗、辅助/新辅助治疗、肺鳞癌和小细胞肺癌治疗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化疗:非小细胞肺癌 小细胞肺癌
  • 简介:重组人白细胞介-11(商品名:巨和粒)可以诱导巨核细胞的成熟分化,增加体内血小板的生成,从而提高血液血小板计数,常用于肿瘤放化疗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治疗[1]。现将应用巨和粒治疗放化疗致血小板降低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1例患者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肺水肿 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EPO)联合蔗糖铁治疗胃癌术后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6年9月鹰潭市人民医院普外科胃癌术后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58例分为单用蔗糖铁(单用组)患者28例和EPO联合蔗糖铁(联合组)患者30例。EPO采用10000IU,每周3次皮下注射,蔗糖铁采用静脉滴注400mg,每2周1次,共4周,记录用药前后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变化。同时记录用药过程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GB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用组总有效率71.43%,显效率28.57%,联合组总有效率83.33%,显效率50.00%,联合组有效率及显效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3)。结论EPO联合蔗糖铁治疗胃癌术后缺铁性贫血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贫血症状,安全性可控。

  • 标签: 胃肿瘤 贫血 缺铁性 疗效比较研究 重组人促红素 蔗糖铁注射液
  • 简介:目的:揭示新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恩度,YH-16)与顺铂(CDDP)联合使用的抗血管形成作用。方法:首先以细胞增殖抑制、克隆形成实验和细胞凋亡分析,考察YH-16联合CDDP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肝癌细胞系QGY-7701和SMMC-7721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其次,在HUVECs体外培养体系上,评价两药联合使用对细胞迁徙/侵袭和管道形成的抑制作用。结果:YH-16与CDDP联合使用能协同地抑制HUVECs增殖和克隆形成,并增强了诱导细胞凋亡,上述作用具有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两药联合使用对HUVECs的迁徙/侵袭和管道形成也有协同的抑制作用。结论:在血管形成的多个环节上,YH-16与CDDP联合使用提高了抗血管形成的效能,联合用药模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顺铂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抗血管形成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生长抑(somatostatin,SS)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postoperativeinflammatoryileus,EPII)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43例结肠癌EPI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应用SS及SS的剂量分为对照组(15例)、6mgSS治疗组(14例)和9mgSS治疗组(14例).对照组除不使用SS外,其他与治疗组一致,6mgSS治疗组及9mgSS治疗组每日静脉持续输入SS6mg及9mg.比较不同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EPII治愈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S治疗组的患者腹痛、腹胀持续时间明显缩短,肛门排气时间亦明显小于对照组.6mgSS治疗组平均胃液引流量(753.90±180.00)ml/d,显著少于对照组(967.40±243.00)ml/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mgSS治疗组EPII治愈时间(8.75±2.55)天,显著短于对照组(13.40±3.65)天(P<0.01);两组治疗费用无显著性差异.9mgSS治疗组与6mgSS治疗组比较,腹痛、腹胀持续、肛门排气时间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每日平均胃液引流量相近,EPII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生长抑能抑制消化液分泌,减轻肠壁水肿,促进肠蠕动,对治疗结肠癌EPII有明显作用.

  • 标签: 生长抑素 结肠癌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比较华蟾(cinobufagin)协同顺铂(cisplatin)对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的杀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骨肉瘤细胞株MG-63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实验;采用MTT比色法测定MG-6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计算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骨肉瘤细胞的凋亡率和细胞周期,观察细胞凋亡率的变化情况和药物对细胞周期的抑制作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骨肉瘤细胞的凋亡情况并检测细胞凋亡率;相差显微镜观察骨肉瘤细胞生长状况及形态学上的改变。结果华蟾和顺铂均对骨肉瘤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华蟾组、顺铂组及华蟾+顺铂组在药物浓度不同时对骨肉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各不相同,在药物浓度低于80μg/ml时,各实验组药物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当药物浓度达到80μg/ml时,华蟾组和顺铂组药物对骨肉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不再增加,但华蟾+顺铂组药物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在药物浓度达到160μg/ml时,抑制作用仍强于其浓度为80μg/ml时。各实验组在药物浓度相同时华蟾+顺铂对骨肉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单独应用华蟾或者顺铂。结论华蟾+顺铂对骨肉瘤MG-63细胞的联合杀伤作用明显强于单独应用顺铂或者华蟾;在抑制骨肉瘤MG-63细胞生长方面,华蟾协同顺铂对细胞的杀伤作用效果显著,并且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 标签: 骨肉瘤 顺铂 细胞凋亡 骨肿瘤
  • 简介:胰岛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是胰岛样生长因子家族蛋白系统主要成员之一,在人类大部分肿瘤组织中存在过度表达。其在肿瘤形成机制上具有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增殖,抑制凋亡的作用,与恶性肿瘤的发生转移有密切关联。本文就IGF-1R在肿瘤中的表达、发生、发展及以IGF-1R作为靶点诊断治疗恶性肿瘤的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过度表达 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菌毛(Neuropilin-1,NRP-1)在胰腺导管癌组织及MIAPaCa-Ⅱ胰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和RT-PCR法分别检测在正常胰腺组织、癌旁组织、胰腺癌组织及MIAPaCa-Ⅱ细胞系中Neuropilin-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蛋白水平:可见正常胰腺组织无表达,癌旁组织轻度表达,而胰腺癌组织及MIAPaCa-Ⅱ胰腺癌细胞中高水平表达。神经组织也可表达Neuropilin-1mRNA水平见正常胰腺组织呈微量表达,癌旁组织中度表达,而胰腺癌组织及MIAPaCa-Ⅱ胰腺癌细胞中呈高水平表达。结论Neuropilin-1可能与参与了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在胰腺癌神经转移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Neuropilin-1(NRP-1) 胰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嗜神经性 RT-PCR
  • 简介:目的探讨生长抑抑制高危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的疗效.方法将50例高危胃肠肿瘤患者术后随机分成生长抑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和治疗组术后接受相同的抑酸、静脉补渍及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患者术后第1d加用生长抑(思他宁)6mg,维持24h,连续5d.所有患者均于术后开始该治疗前和术后第6d空腹抽血桩白介索6(IL-6)、白介素8(IL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比较两组患者IL-6、IL-8、TNF-α水平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无差异.在开始本治疗前,治疗组IL-6、IL-8、TNF-α水平分别为(27.90±14.23)、(33.45±11.53)、(30.17±6.72)pg/ml,对照组为(29.89±14.15)、(32.69±11.78)、(29.35±6.85)pg/ml,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完成本治疗后,治疗组IL-6、IL-8、TNF-α水平分别为(18.40±3.21)、(26.87±4.37)、(20.18±5.68)pg/ml,与治疗前比较,下降明显(P<0.05);对照组为(27.45±13.38)、(31.33±5.02)、(28.03±6.26)pg/ml,与治疗前比较,下降不明显(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下降幅度大(P(0.05).APACHEⅡ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5%和25%,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生长抑可有效抑制胃肠肿瘤术后全身炎症反应,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 标签: 生长抑素 胃肠肿瘤 细胞固子 APACHEⅡ评分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胃泌17(G17)水平与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130例胃部疾病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患者血清G17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幽门螺杆菌IgG(HP-IgG)抗体滴度检测。分析血清G17水平的临床检测价值及与胃癌发生的关系。结果年龄﹥60岁,HP-IgG检测阴性,患有萎缩性胃炎(AG)以及胃癌(GC)患者,女性血清G17高于男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C、胃黏膜糜烂(GE)以及胃溃疡(GU)患者G17水平高于浅表性胃炎(SG)患者;对于HP-IgG检测阴性患者,GU、GC患者G17含量高于SG患者;AG、GE、GC及GU患者G17含量高于浅表性胃炎合并糜烂(SG-IM)患者;GU患者G17含量高于异型增生(GD)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胃疾病患者血清G17含量会受到性别以及HP-IgG感染情况等多种因素影响。患者血清G17含量能够有效作为胃癌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在进行胃癌疾病筛查的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价值,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血清胃泌素17含量 胃癌 癌前病变 SERUM GASTRIN 17
  • 简介:背景与目的:胶质瘤是颅内常见恶性肿瘤,治疗效果一直不令人满意,本文探讨雷公藤红治疗人脑胶质瘤的丌丁行性。方法:建立BALB/c裸小鼠SHG-44胶质瘤同种移植动物模型,将34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高、中、低剂量雷公藤红作用组、阳性对照组,采用腹腔内注射给药方法。雷公藤红按三种浓度4mg/kg、2mg/kg、1mg/kg分组给药,每日1次,每周5天;阳性对照顺铂组按2mg/kg给药,每周两次;空白对照组只喂养不做任何处理。共给药四周。全部荷SHG44胶质瘤裸鼠于给药后第28天断颈处死并剔出肿瘤,将肿瘤组织分块处置。定期观察肿瘤生长情况测量肿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并计算抑瘤率。结果:5组荷SHG44胶质瘤裸鼠的移植瘤体积(处死后测量)比较,差异显著(F=5.519,P=0.00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雷公藤红4mg/kg组、雷公藤红2mg/kg组均能抑制肿瘤生长(P〈0.05),其体积抑瘤率分别为35%、26.9%。结论:雷公藤红能明显抑制荷SHG44胶质瘤裸鼠的移植瘤生长,并存在剂量依赖性。

  • 标签: 雷公藤红素 脑肿瘤 胶质瘤 动物模型 治疗 抑瘤试验
  • 简介:目的观察金喜/顺铂(JP)和依托泊苷/顺铂(EP)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和成本费用。方法将41例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证实的SCLC患者随机分成两组。JP组应用金喜每天1.2mg/m^2,连用5d;每天顺铂20mg/m^2连用3d;EP组应用依托泊苷每天100mg/m^2,连用5d,顺铂用法及剂量同上。两组均21d为1周期,连用2个周期。结果①JP组CR3例(14.3%),。PR10例(47.6%),总有效率61.9%,肿瘤控制率85.7%,中位生存期平均为10.3mo,1a生存率41.5%。EP组CR2例(10.0%),PR9例(45.0%),总有效率55.0%,肿瘤控制率80.0%,中位生存期平均9.3mo,la生存率为38.9%,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②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均可耐受,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③JP组患者每周期人均所支付的化疗药物费用为人民币1749.0元,费用效果比为28.26;EP组平均为277.4元,费用效果比为5.2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JP和EP方案均可作为治疗SCLC的一线方案,JP方案的疗效略优于EP方案,但JP方案的化疗费用明显高于EP方案。

  • 标签: 金喜素 顺铂 依托泊苷 顺铂 治疗 小细胞肺癌
  • 简介: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恩度)联合腔内化疗治疗恶性胸腹水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恶性胸腹水患者分为腔内恩度联合化疗组(治疗组)和腔内化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均先排尽胸腹水,治疗组在胸腔内注入顺铂(DDP)60mg和恩度60mg,在腹腔内注入DDP60mg、氟尿嘧啶(5-FU)1.0g和恩度60mg。对照组除不加入恩度外,其余同治疗组。结果在可评价的76例患者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1%,对照组57.6%,其中治疗组恶性胸水患者的有效率为88.9%,恶性腹水患者为72.0%;对照组恶性胸水患者的有效率为60.0%,恶性腹水患者为55.6%,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全组患者耐受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5.8个月,略长于对照组的4.6个月,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内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胸腹水有效且安全。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恶性胸腹水 腔内化疗
  • 简介:促红细胞生成(erythropoietin,EPO)主要由肾脏近曲小管附近的细胞合成和分泌,是调节红细胞生成和成熟的最重要的细胞因子,而且具有阻止红系祖细胞凋亡的功能。临床上很多癌症患者处于贫血状态,其血清EPO浓度的临床意义究竟如何目前尚有争议。为进一步明确血清EPO水平和癌性贫血水平之间的关系,以指导临床上对这类贫血患者的处理,

  • 标签: 癌性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
  • 简介:目的观察白细胞介-11(rhIL-11)治疗肿瘤患者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给予(rhIL-11)1.5mg/d皮下注射。结果患者化疗后使用rhIL-11,其血小板计数最低值较未用rhIL-11治疗的平均值显著升高。结论rhIL-11是治疗肿瘤病人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有效药物。

  • 标签: RHIL-11 血小板减少 化疗
  • 简介:肾癌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3%,其发病率高居男性十大肿瘤的第7位。2006年,全美预计新增肾癌患者38890例,因肾癌死亡12840例。2000年中国上海标化发病率:男性为5.8/10万人,女性为3.0/10万人。在过去的65年中,肾癌发病率以每年2%的速度增长。虽然早期肾癌手术治疗疗效显著,仍有接近50%的患者在疾病诊断时或最终进展为晚期转移性肾癌,而肾癌一旦转移,其5年生存率〈20%,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

  • 标签: 肾肿瘤 肿瘤转移 卡培他滨 免疫化疗
  • 简介:总结17例胸腔内灌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恩度)联合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通过重视心理护理,加强心脏毒性反应、胸腔置管引流和灌注化疗的护理,密切观察不良反应,预防感染等护理措施,本组患者的胸腔积液均得到有效控制,不良反应较轻,顺利完成治疗。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胸腔积液 化疗 护理
  • 简介:背景与目的: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期放疗及辅助化疗是新诊断的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术后标准辅助治疗方案。但对于复发患者目前仍无标准挽救治疗方案。干扰.B是一种临床常用的细胞因子类药物.不但具有直接的肿瘤抑制作用,也具有免疫调节和抗血管生成效应。体内外研究显示,干扰-β可增强TMZ和亚硝脲类药物的化疗敏感性,从而增强其抗胶质瘤作用。本项Ⅱ期临床研究评价TMZ联合干扰-β治疗复发恶性脑胶质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年龄大于18岁、经病理确诊为WHO分级Ⅲ~Ⅳ级的胶质瘤、既往经标准一线TMZ化/放疗联合治疗后复发进展患者入组。患者接受干扰-β3MIU/次,d1、3、5,皮下注射;TMZ200mg/(mz·d),d2-6,13服;28天为一周期,直至疾病进展或毒性不可耐受。每8周行脑MRI检查评价肿瘤反应率。主要研究终点是客观有效率(CR+PR)、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6个月的PFS率,次要终点是总生存时间(os)和毒性。结果:2010年7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共30例(17例Ⅳ级和13例Ⅲ级胶质瘤)患者入组。男23例,女7例,年龄22~73岁,中位年龄44.5岁。卡氏体力状况评分(KamofskyPerformanceStatusScore,KPS)70—100分,中位KPS评分80分。病理类型:间变星形细胞瘤10例,间变少突胶质瘤2例,间变少突一星形细胞瘤1例,胶质母细胞瘤17例。Ⅲ级和Ⅳ级胶质瘤治疗的客观有效率分别是38.5%和29.4%(P〉0.05),中位PFS分别是10.0个月f95%CI:0.5~19.5)和5.0个月(95%CI:3.0~7.0),中位0S分别是未达到和9.5个月(95%CI:7.7—11.3),P〈0.05。主要不良反应包括I~Ⅱ级中性粒细胞下降(4例),血小板减少(3例),恶心/呕吐(3例),疲乏(8例),肝功能异常(3例),无Ⅲ/Ⅳ级不良反应。结论:替莫唑胺联合�

  • 标签: 胶质细胞瘤 替莫唑胺 干扰素-Β Ⅱ期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淫羊藿(icrm)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对非小细胞肺癌H460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实验检测,不同浓度(0、5、10、20、40、80Jma/L)淫羊藿处理H460细胞24、48、72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淫羊藿对H460细胞凋亡的影响,Wetenblot实验检测不同浓度淫羊藿对H460细胞中PI3K、AKT、p-AKT、Cleavd-Caspase-9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淫羊藿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H460细胞的增殖,并表现为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5)。0、5、10、20jmol/L淫羊藿处理只460细胞2411后,只460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90±1.20)%、(13.5±2.32)%、(16.47±1.90)%和(27.43±3.15)%'<0.05。淫羊藿可下调?13民、人『1'的表达水平,降低人『1'的磷酸化^-人『1')水平,上调Clavd-Capae-9表达水平(P<0.05)。结论:淫羊藿可能通过抑制TOKAKT信号通路激活,抑制H460细胞增殖。

  • 标签: 淫羊藿素 非小细胞肺癌 PI3KAKT信号通路 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