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老年人失能是指由于年老、疾病、残疾和其他原因而出现各种身体机能障碍,从而影响个人照顾自己的能力。根据国家老龄办2016年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痴呆和半不活动老年人口约为4063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8.3%。据2020年统计数据显示,苏锦街道常住人口7.31万。其中≥60岁1.16万人,占总人口15.92%,≥65岁1.11万人,占总人口15.25%。失能老人423人,占总老年人口的1.85%。失能老人存在功能障碍,队伍庞大,其养老模式一直备受关注。

  • 标签: 失能老人 护理 发展现状 趋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全面探讨失能老人居家照护的现状、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以为护理学领域的研究者和决策者提供深入了解和决策支持。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本文综合分析了多篇相关文献,涵盖长期照护、照护需求、养老意愿和病情规模等多个方面,并且对失能老人居家照护的服务模式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失能老人居家照护领域存在多方面问题,包括社会支持困境、缺乏科学精准评估标准以及护理技能和中医技术不足等。本文基于对现有问题的深刻认识,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对策和建议,这些建议为未来研究方向和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以提高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并满足他们的照护需求。

  • 标签: 失能老人 居家照护 服务模式
  • 简介: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人口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随着独生子女的父母步入老年,“空巢”家庭将成为我国老年人家庭的主要形式。2006年我国城市老年人“空巢”的比例达到49.7%,其中大中型城市的“空巢”率高达56.1%。专家预测:50年后,我国老年人家庭的“空巢”率将达到90%。随着我国“空巢”老人的增多,本来就发展滞后的社会养老机构更显不足,而且医疗护理资源也相对短缺,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

  • 标签: “空巢”家庭 健康问题 老人 城市老年人 社会养老机构 人口老龄化
  • 简介:空巢老人在生命周期及家庭周期转型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日渐凸显,心理健康的评估是心理健康维护与促进的基础性工作。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评估工具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准确评价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制定科学的心理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空巢老人 心理健康 测量工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使用居家护理知识培训在脑卒中康复期老人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0/11-2021/11期间治疗的56例脑卒中康复期老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28例、使用居家护理知识培训的实验组28例。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和NIHSS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期 康复护理 居家护理知识培训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社区中患有脑卒中处于康复期的老人实施居家护理知识培训所展现的应用效果与应用价值,并判断是否具有一定推广度。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间在我市某社区患有脑卒中处于居家康复的老人,共计80例,将所有患者根据培训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各项培训效果评分进行总体的观察对比评估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基础护理(4.190.92)、危重护理(45.5512.88)、护理文书书写(23.531.68)、脑卒中知识(39.9910.28);实验组患者的基础护理(4.880.93)、危重护理(54.529.83)、护理文书书写(19.762.38)、脑卒中知识(74.8710.88)。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社区中患有脑卒中处于康复期的老人实施居家护理知识培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通过护理知识培训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社区 脑卒中康复期 老人 居家护理知识培训 应用效果与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龄股骨近端骨折病人 15例护理临床效果。方法:将 2016年 9月到 2018年 9月高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 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15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和临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 86.67%)高于对照组患者( 33.33%),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给予高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实施有效护理,不仅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更能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度。

  • 标签: 高龄患者 股骨近端骨折 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随机采集我院在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产科接收的分娩高龄产妇 84例的临床资料,按照盲选法划分为 2组——其中,采取常规护理的 42例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助产护理的 42例为观察组。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以及产后 2h出血量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阴道分娩率 76.19%,剖宫产率 23.81%,平均总产程( 423.48±98.32) min,产后 2h出血量( 213.28±28.34) mL;对照组产妇的阴道分娩率 54.76%。剖宫产率 45.24%,平均总产程( 532.32±132.37) min,产后 2h出血量( 245.38±28.37) mL。两组的诸项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高龄产妇采取助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缩短产程,提高阴道分娩率,减少产后出血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助产护理 高龄产妇分娩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高龄产妇分娩中助产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56例本院在2019年1月-2020年6月妇产科分娩的产妇作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为常规方案,观察组联合助产护理,对比两种方式对产妇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顺产例数多于对照组,顺产率高,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的积极影响较大,加快分娩进程,减少出血量,对产妇有利。

  • 标签: 高龄产妇 分娩 助产护理 产程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大肠癌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 2019年全年收治的 40例高龄大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龄大肠癌围手术期应用全面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康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龄 大肠癌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接受肾脏移植的患者年龄日渐增高,机体各器官生理功能均有所下降,给手术和护理增加了难度,术中易出现意外情况,因此对术中护理要求较高。笔者对术前预防感染,术中注意事项,术后处理原则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强调指出预防术中感染是手术成功的第一步,术中配合是关键环节,术后处理好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高龄 肾脏移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龄股骨近端骨折病人15例护理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9月到2018年9月高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和临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86.67%)高于对照组患者(33.33%),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高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实施有效护理,不仅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更能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度。

  • 标签: 高龄患者 股骨近端骨折 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龄耳鼻喉手术患者接受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随机择取我院收治的110例高龄耳鼻喉手术患者接受RCT研究,均分为项目组(心理护理)与参比组(常规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和参比组相比,项目组不良情绪发生率更低,舒适度评分更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耳鼻喉手术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后,可有效降低负面情绪发生率,改善舒适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高龄患者 耳鼻喉手术 心理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的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科于2019年10月~2020年12月间收治的98例高龄产妇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49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助产护理干预,对比两种产妇分娩结局、母婴并发症、产程时间。结果:两组产妇分娩结局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助产护理干预 高龄产妇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围生期护理在高龄经产妇的应用。方法 选择性分析本院自2020年4月至2021年1月收取的80例高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分析的形式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围生期护理。分析两组产妇母婴结局和生产时间等指标。结果 对照组产妇的母婴成功率低于观察组,其数据存在差异性;观察组产妇的生产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性明显。结论 对于临床高龄产妇给予围生期护理,可以提升产妇的生产成功率以及降低生产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围生期护理 高龄经产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高龄产妇分娩实施助产护理的临床分析。方法 选择性分析本院自2020年4月至2021年1月收取的80例高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分析的形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产妇,其中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产妇应用助产护理。分析两组产妇的生产时间等指标。结果 对照组产妇的母婴成功率要低观察组,其数据存在差异性;观察组产妇的生产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性明显。结论 对于临床高龄产妇给予助产护理,可以提升产妇的生产成功率以及降低生产时间,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 标签: 高龄产妇 助产护理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眼科高龄患者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同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以2022年2月-2023年2月为区间,选择150例眼科高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此类患者护理措施进行收集,汇总护理安全隐患,形成预防措施。结果:对于高龄患者来讲,患者所面临的护理安全隐患较多,需要各类护理预防措施进行落实。结论:眼科高龄患者受年龄的影响容易出现护理不安全事件,但此类事件一般可以通过预防措施,实现护理人员安全护理意识的提升,对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眼科 高龄患者 护理隐患 护理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科手术高龄患者接受术中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与价值。方法:对我院骨科2017年01月至2021年01月所接诊的52例高龄手术患者开展回顾性研究,观察组26例患者接受术中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26例患者接受术中常规护理管理,记录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中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骨科手术高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风险,有助于提升患者预后质量。

  • 标签: 骨科手术 高龄患者 护理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