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调查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门诊输液室的输液护士能接受的最大工作强度和患者能接受的最长等待时间,运用排队论模型对医院输液室的输液护士配置进行研究.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工时测量法和排队论模型,计算门诊输液室排队系统中的各项运行指标,结合输液护士能接受的最大工作强度和患者能接受的最长候诊时间等调查结果,得出合理的输液护士配置数量.结果医院门诊输液室输液护士能接受的最大工作强度为0.60~1.00(0.82±0.19)ρ,患者能接受的最长等侯时间为2~60(13.28±9.31)min,门诊输液室工作日上下午分别配置3名和2名输液护士较为合理.结论利用排队论模型可以较好地优化门诊输液室人力资源配置,为提高服务效率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排队论模型 门诊输液室 护士配置
  • 简介:糖尿病肾病是终末期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病人的预期寿命相关。建立理想的模型是研究其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的重要线索,同时也为临床防治该疾病提供依据。现就各种类型的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进行综述。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护理规范化培训学员是国家优秀护士的重要储备队伍,是护理队伍的新生力量,她们关乎护理专业发展的提高。因此,对学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尤为重要。培养学员要具备较强专科能力、临床工作能力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让学员更好的适应护士的角色,为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我院通过对护理规范化培训学员进行系统的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症状评估教学活动,来锻炼其综合能力。通过症状评估的教学活动,不仅提高学员综合能力,培养学员要具备较强专科能力、临床工作能力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让学员更好的适应护士的角色,为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还锻炼其沟通能力了学员的护患沟通、医护沟通的能力,能人文关怀患者,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医院的教学满意度,提高医院科室的教学质量。

  • 标签: 症状评估,BOPPPS教学,病情评估,护理规范化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 : 对儿童外周静脉留置静脉选择管理循证实践方案应用指南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方法 : 选取 2018 年 1 月~ 2018 年 6 月在我院进行输液治疗的儿童,共 140 例为 D 组,选取 2018 年 7 月~ 2018 年 12 月在我院进行输液治疗的儿童,共 138 例为 S 组, D 组实施 常规 方法对儿童的静脉进行留置针维护, S 组根据指南工具书进行策略实施并在实践中实施循证管理,对比两组儿童在院治疗期间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以及护理人员的满意评分和知识水平。 结果 : S 组儿童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明显低于 D 组( P < 0.05 ) ,且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 S 组儿童就诊时间段内护理人员的满意评分明显高于 D 组( P < 0.05 ) ,且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S 组儿童就诊时间段内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明显高于 D 组( P < 0.05 ) ,且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 结论 : 将世界医疗发布的医学指南应用于我国临床治疗中不仅提高了相应的护理质量,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循证管理,还可以提升相关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以及知识储备。

  • 标签: 指南 儿童 外周静脉留置 静脉选择 循证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 : 对儿童外周静脉留置静脉选择管理循证实践方案应用指南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方法 : 选取 2018 年 1 月~ 2018 年 6 月在我院进行输液治疗的儿童,共 140 例为 D 组,选取 2018 年 7 月~ 2018 年 12 月在我院进行输液治疗的儿童,共 138 例为 S 组, D 组实施 常规 方法对儿童的静脉进行留置针维护, S 组根据指南工具书进行策略实施并在实践中实施循证管理,对比两组儿童在院治疗期间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以及护理人员的满意评分和知识水平。 结果 : S 组儿童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明显低于 D 组( P < 0.05 ) ,且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 S 组儿童就诊时间段内护理人员的满意评分明显高于 D 组( P < 0.05 ) ,且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S 组儿童就诊时间段内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明显高于 D 组( P < 0.05 ) ,且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 结论 : 将世界医疗发布的医学指南应用于我国临床治疗中不仅提高了相应的护理质量,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循证管理,还可以提升相关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以及知识储备。

  • 标签: 指南 儿童 外周静脉留置 静脉选择 循证实践
  • 简介:留置导尿是剖宫产手术前后的常规护理工作,以往术后第3天输液结束后拔除导尿管,由于拔管时膀胱已排空,再无液体输入,尿液产生慢,时间长,加之术后多种因素的影响,病人常发生尿潴留。2004年以来,我院妇产科采用术后第1天输最后一瓶液体时拔除导尿管的方法,经临床265例观察,没有发生尿潴留再次插管,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拔管时间 留置导尿 剖宫产 术后病人 拔除导尿管 液体输入
  • 简介:目的探讨初产妇选择剖宫产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收集2013年~2015年在本院分娩的1280例初产妇临床资料,分析近三年本院初产妇选择剖宫产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并制定护理干预措施。结果1280例初产妇中580例(45.31%)选择剖宫产,2013年、2014年、2015年初产妇剖宫产率分别为31.17%、42.35%、59.57%,呈逐年递增趋势。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初产妇剖宫产的因素包括年龄、体重指数(BMI)、产妇文化程度、丈夫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医疗保险方式、孕期合并症、产前接受自然分娩教育及既往病史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5岁、BMI〉24kg/m~2、产妇初中或以下文化程度、丈夫初中或以下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5万、孕期合并症是初产妇选择剖宫产的危险因素,而产前接受自然分娩教育是初产妇选择剖宫产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影响剖宫产的因素产妇身体状况、产妇及其丈夫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等有关,临床应结合初产妇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

  • 标签: 初产妇 剖宫产 干预
  • 简介:染发最初的目的其实是帮助老年人把白发染黑,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才慢慢兴起头发色彩的潮流。如今,染发色彩之多样化让人眼花缭乱,有一些美发产品的色系竟达一百多种。不过,无论你想选择哪种色彩,都应遵循以下5个前提。

  • 标签: 染发 20世纪 老年人 色彩 多样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通过总结对女性导尿模型、静脉输液模型、鼻饲护理模型、心肺复苏模拟人及护理综合模拟人等的维护和改进,探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模型人的维护方法。实践证明,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对模型人进行良好地维护和保存,确保了模型的使用效果、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了教学成本。

  • 标签: 基础护理学 实验教学 模型 维护
  • 简介:目的对本科实习护生的实习应激源、中介机制、应激反应进行研究,建立一个本科护生实习应激及其影响因素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本科实习护生682名,使用相应量表调查其实习应激源、应对方式、自我效能、社会支持、人格特质、职业倦怠、离职意愿和身心健康状况,建立本科护生实习应激及其影响因素关系的模型,运用LISREL8.70进行检验和修正,采用最大似然法进行参数估计。结果本科护生实习应激模型拟合较好(~/df〈5,CFI、IFI、GFI均大于0.90,RMSEA〈0.08),进入构建模型身心健康得分发生直接关系的变量为:离职意愿(β=-0.13)、职业倦怠(β=0.15)、积极应对(β=-0.10)、消极应对(β=0.65)、神经质(β=6.77)、内外向因素(β=-1.62);职业倦怠是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实习应激可直接作用(β=0.01)和间接作用于身心健康。结论可以通过提高和加强正性中介因素(如自我效能)、削弱和减轻负面中介因素(如消极应对、职业倦怠)等措施,降低或缓冲护生实习应激强度,以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

  • 标签: 实习应激 影响因素 职业倦怠 结构方程模型
  • 简介:目的观察采用自制会阴切开缝合模型的实验教学效果。方法将2009级助产专业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课教学时,试验组采用自制会阴切开缝合模型练习,对照组采用新鲜猪肉、普通模型练习,比较两组学生的实验技能考核成绩和临床出科考核成绩。结果试验组的实验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临床出科考核成绩的优秀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会阴切开缝合模型既能降低实验教学成本,又能有效提高学生会阴切开缝合术的技巧,达到了《高级助产学》实验大纲的要求。

  • 标签: 会阴切开术 助产士 模型 教育
  • 简介: 摘要:目的:评价对晚期胃癌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模型,对纳入人员的疼痛强度、生活质量以及依从性评分的影响。方法:院内就诊60例晚期胃癌手术患者为样本,在2020.01-2022.10时间段内,密封信封随机化分组,对照组/30(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30(健康教育模型),对比纳入人员的:(1)疼痛强度、生活质量;(2)依从性评分;(3)营养评分、血栓事件发生率。结果:经过健康教育模型引导,实验组相比较之对照组,患者各项研究数据改善意义较为理想,(P

  • 标签: 健康教育模型 晚期胃癌 应用研究 
  • 简介:【摘 要】 目的:研究妊娠晚期护理干预应用于产妇护理中对选择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年 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 120例产妇资料。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常规组( n=60,接受常规护理)和护理组( n=60,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妊娠晚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选择情况,记录两组总产程时间、子宫康复时间及新生儿 Apgar评分。结果:常规组选择剖宫产和自然分娩分别为 17例( 28.33%)、 43例( 71.67%);护理组选择剖宫产和自然分娩分别为 8例( 13.33%)、 52例( 86.67%)。护理组选择剖宫产率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组总产程时间、子宫康复时间及出生后 1min新生儿 Apgar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妊娠晚期护理干预应用于产妇护理中能辅助产妇选择更优的分娩方式,降低剖宫产率,帮助产妇更快恢复,保证新生儿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妊娠晚期护理干预 产妇 分娩方式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索护理大专生专业选择动机,为护理教育者实施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对18名护理大专生进行深度访谈,将所得资料使用Colaizzit七步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大专生专业选择的动机被提炼出4个主题:追求安全感的需要、受尊重需要、追求家庭健康的需要、自我实现需求。结论护理大专生专业选择动机呈现以往不同的心理动机,护理院校应加强新入校护理大专生对护理专业的正确认识,提升其对职业价值感的认知。

  • 标签: 专业选择动机 护理大专生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晚期护理干预对产妇选择分娩方式的积极影响。方法:80例妊娠晚期产妇随机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母婴健康指导,观察组行妊娠晚期护理干预。结果:两组产妇流产率均为0,助产率均很低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更高,剖宫产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妊娠晚期护理干预 产妇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妊娠晚期护理干预对产妇选择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按照研究排除纳入标准选取本院在2021/1-2021/12月内收治的妊娠晚期产妇共112例,采用电脑数字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实验组,各56例,对照组产妇全程接受妇产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妊娠晚期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负面情绪顺产率 。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妊娠晚期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后,负面情绪程度较低,顺产率显著更高,对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妊娠晚期 护理干预 顺产率 负面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娩期间采取妊娠晚期护理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产科2022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进行分娩的60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对照组各组抽取30例,将常规护理指导用于对照组产妇,观察组产妇在妊娠晚期时开展综合护理,将2组产妇选择的分娩方式、护理满意度展开统计学计算。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更高、剖宫产率明显更低(P

  • 标签: 妊娠晚期护理 分娩方式 自然分娩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选择普通胃镜检查患者的心理和影响因素,提高患者对胃镜检查的满意度、舒适度,以及检查的安全性和结果的准确性,使检查结果能成为上消化道疾病诊断更可靠的参考。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选择普通胃镜检查且患有胃痛、胃灼热、胃出血等症状160人作为对象进行调查;并从胃镜检查费用承担意愿、胃镜检查疼痛感、胃镜检查认知度几个方面进行比较,从而探索胃镜检查中患者选择普通胃镜的心理和影响因素。结果:患者选择普通胃镜有现实因素,也有心理因素,主要受胃镜检查支付费用、胃镜认知程度等影响。结论:普通胃镜无痛胃镜各有优势及缺点,目前应更加重视胃镜检查的选择,增强胃镜检查护理教育,提高患者胃镜检查的舒适度、安全性和效果,使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

  • 标签: 胃镜检查 普通胃镜 无痛胃镜 选择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选择普通胃镜检查患者的心理和影响因素,提高患者对胃镜检查的满意度、舒适度,以及检查的安全性和结果的准确性,使检查结果能成为上消化道疾病诊断更可靠的参考。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选择普通胃镜检查且患有胃痛、胃灼热、胃出血等症状160人作为对象进行调查;并从胃镜检查费用承担意愿、胃镜检查疼痛感、胃镜检查认知度几个方面进行比较,从而探索胃镜检查中患者选择普通胃镜的心理和影响因素。结果:患者选择普通胃镜有现实因素,也有心理因素,主要受胃镜检查支付费用、胃镜认知程度等影响。结论:普通胃镜无痛胃镜各有优势及缺点,目前应更加重视胃镜检查的选择,增强胃镜检查护理教育,提高患者胃镜检查的舒适度、安全性和效果,使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

  • 标签: 胃镜检查 普通胃镜 无痛胃镜 选择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