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麻醉恢复室术后患者恢复质量中采取体温护理的效果及对麻醉恢复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以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78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抽签法将其平分成两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以及体温护理,前者命名为对照组,后者命名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的麻醉恢复相关指标,结果均显示(p

  • 标签: 体温护理 麻醉恢复室 麻醉恢复相关指标
  • 简介:摘要:《“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大众健康。护理服务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其中,护理安全作为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评价指标,直接影响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技术分级准入管理是促进医学技术发展、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安全、制定质量改善策略的可靠方法。我国卫生部已广泛开展医疗技术分级准入管理,而护理技术管理领域尚未制定全面、完善的管理方案。且较成人相比,儿科病房护理技术操作难度大、风险性高、专科性强等特点,极易给患儿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我国儿科护理技术分级尚处于起步阶段,鲜有相关研究报道,尚未建立明确的标准和规范。

  • 标签: 儿科 护理 分级 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适合临床手术的护理敏感指标,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方法:结合国内外护理研究理论成果及国际数据库系统,采用德尔菲法进行内部、专家询函,确定科学的测量方法及关键指标。结果:构建了一个涵盖多种内容的手术室敏感指标体系,专家权威系数大于0.80,指标变异系数小于0.3,结果真实有效。结论:手术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具有良好的实用性、敏感性、专业性,对手术室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手术室 专科护理 质量 敏感指标 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敏感指标监测在重症医学科管理、质量、安全中的应用。方法: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患者中,抽取6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研究期间对A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B组患者在护理敏感指标的监测下开展护理工作,并对护理成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期相关研究数据的分析和比对发现由于患者自身因素以及科室因素的影响,两组中均有患者出现意外事件,但是组间数据对比提示B组意外事件例数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研究发现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患者健康状况往往不容乐观,但是由于患者症状表现等方面的客观差异,护理需求往往有所不同。在此基础上应用敏感指标指导护理工作开展能够有效地减少风险因素的干扰,确保后续治疗的顺利开展。

  • 标签: 护理敏感指标 重症医学科 重症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建立符合国情的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来为神经外科ICU护理质量评价与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结构-过程-结果”的方式检索多种文献,并结合患者的个人需求以及临床实践来对指标条目设定,其中的内容确定应结合半结构访谈法,最后再应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结果:最终所构建的神经外科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有结构指标、过程指标以及结果指标。结论:有效的构建神经外科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能够为护理工作提供全面、客观的评价工具,以此能够从有效的监管和指导中提升神经外科ICU护理工作效率以及质量。

  • 标签: 神经外科 ICU护理 评价指标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构建血透室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为本院血透室护理安全质量监测提供行动方面的指导,帮助护理管理者明确质控任务与目标。方法 成立研究小组,统计病例资料、护理不良事件,搜集国内外护理专家历年的研究成果,做好分析讨论、专家函询,从中筛选合适的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结果 归类各项指标,构建血透室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共11项,结构、结果指标分别1项、10项;问卷回收率100%,咨询指标、谐系数依次是0.12~0.17、0.10~0.14,有较高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本研究最终构建起来的血透室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有较高的科学性、实用性,能够为血透室护理安全质量评估提供有力的参考。

  • 标签: 血液透析 质量指标 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构建护理安全管理指标体系。方法:参考小组由70名从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尚未建立保健安全管理指标体系的保健人员组成,70名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建立保健安全管理指标体系的保健人员组成。结果:研究组护士的分数高于对照组(p < 0.05);研究组医生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在护理安全越来越受关注的今天,应用更科学的研究方法,关注在更广泛的医疗护理服务场所中的护理安全问题,保障所有医疗护理服务实践参与者的安全。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评价指标 构建
  • 简介:摘要:慢性肾脏病预后差,医疗费用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终末期肾病患者肾脏代谢功能严重受损,需要通过透析或肾移植治疗来维持生命。血液透析是常用的血液净化方式,主要通过弥散、对流作用来清除血液中的毒性物质。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 质量控制 指标构建
  • 简介:摘要:儿科护理质量指标的科学构建能够为儿科护理质量评价提供坚实的依据。通过查阅大量的有关文献和资料,经过小组的深入研讨、专业咨询以及专家审议等方式明确符合儿科护理实际情况的质量标准,并进行了一定的应用和推广。通过深入研究,儿科护理质量指标的构建主要包括结构指标、过程指标以及结果指标,具有较强的应用型,能够展现出儿科特色。本文深入分析了儿科护理质量指标构建的过程,研究了儿科护理质量指标的特点和内容,并提出了应用建议。

  • 标签: 儿科 护理质量指标 构建 应用
  • 简介:摘要: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其护理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中医护理技术缺乏统一的质量评估指标,给中医护理的质量管理和提升带来了挑战。因此,构建科学的中医护理技术质量指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综合文献,整理现有研究,结合专家访谈,旨在构建全面、科学的中医护理技术质量指标体系,以提高中医护理服务的效果和质量。

  • 标签: 中医护理技术 质量指标体系 评估 效果
  • 简介:目的了解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后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等方面的改善情况。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对患者进行调查,通过实验室资料判断患者术后疗效,对4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于手术前、后进行各项指标的比较。结果4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后症状评分均低于手术前(p〈0.05),相关指标、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均较手术前改善(P〈0.05)。结论对有手术指征的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与汽化切割术的疗效肯定,护理配合也起着积极作用。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手术治疗 生理 心理 社会功能 排尿形态
  • 简介:目的探索护理教学单元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方法根据台州学院医学院附属市立医院教研室关键绩效指标考核体系,分解出护理教学单元的6项一级指标和23项二级指标,并确立考核标准及考核办法。结果通过关键绩效指标考核实践,全院临床护理教学工作更加规范化,提升了教学理念和教学质量。结论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方法客观、有效、操作方便,使临床教学工作进入良性循环。

  • 标签: 护理教学 关键绩效指标 考核
  • 简介:目的对国内外养老机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对国外指标体系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养老机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文章信息进行描述、分析。结果纳入15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2篇,英文文献13篇,共介绍了17个指标体系,各指标体系的结构及条目数存在较大差异,更加关注结果性指标,忽视结构及过程性指标。结论养老机构的护理质量受到了普遍关注,构建了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同时,需要对各指标的测量方法、阈值进行规定,保证质量指标的可操作性。且针对评价后所发现的质量问题制订相对应的干预措施,保证质量改进的连续性,以达到对养老机构进行全面质量控制的目的。

  • 标签: 养老机构 质量评价 指标 系统评价
  • 作者: 贺卢瑛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6-23
  • 出处:《养生科学》2023年第3期
  • 机构:浙江省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金华 321200
  • 简介: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很多疾病在发作早期即可通过影像学设备、内镜进行诊断,进而通过手术进行治疗。目前手术治疗已经成为各类疾病常见治疗方法,但是手术患者预后效果参差不齐。相关研究表明,手术室护理对手术患者预后效果影响较为明显,手术室护理质量越高则患者预后效果越好。手术室护理常见心理干预、体位干预、隐私护理、环境护理,其目的是减少患者心理情绪对手术的影响,提高患者手术护理依从性,体位干预则可以有效避免压疮情况出现,隐私护理能够平复患者心情,更容易得到患者认可,环境护理可以确保患者舒适,避免寒战等情况出现。本院于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手术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样本,观察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指标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神经外科中构建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的作用。方法:对象以40名神经外科专家为例,通过建立敏感性护理指标体系,并经二轮专家学者函询后,对构建流程及结论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进而解析专家学者心态、意见的协同统一性、威信程度等。结论为:本组函询问题的第一轮回收率百分之一百点零,内容填写完善率百分之一百点零;第二轮回收率100.0%,填写完整度97.0%。第一轮专家函询CV、Kendall’W等均>于第二轮,而权威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治疗在老年骨髋骨折合并肺炎患者护理中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接受移植骨折的老年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循证治疗。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循证护理 老年患者 髋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对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研究进展进行相应的分析,本文将在数据库当中以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等相关关键词为索引词进行相应文献的提取与研究,在对文献出版年限进行充分归纳与分析的基础之上,以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作为研究基点,深度挖掘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结构构建、应用过程以及最终结果等相应内容,并进行最终的归纳总结。希望本文对于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研究进展的分析可以为医疗护理领域,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发展提供帮助,为敏感指标的规范构建提供助力。

  • 标签: 重症脑卒中 护理质量敏感度指标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问诊评价指标在骨科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分析护理问诊评价指标在骨科护理问诊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将本院60例骨科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电脑随机分组,两组患者分别应用不同护理和问诊管理措施,即常规护理问诊和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护理问诊评价指标和问诊质量管理,比较护理结果。结果: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效果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优质(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期间,采用基于德尔菲法的护理问诊评价指标可以有效的将科室内护理问诊质量提升,并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护理问诊评价指标 骨科 问诊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循证理念,构建急性脑卒中的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并对指标应用效果予以测评。方法:该研究是顺利进行,需以循证理论为依据,借助专家询问法等多种方式,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建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敏感性指标,确保在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严格依据量表相关流程开展工作,并对最终结果予以统计和分析。结果:急性脑卒中是一种临床常见、高发性病症,而在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敏感性指标的效果显著、优势明显,可在提升专科护理质量的根本上将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予以检测,过程中更应该将敏感性指标作为重点,需对其可行性进行对分析,继而确保护理措施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并对护理质量的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专科护理 护理质量 循证构建 敏感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