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6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rimaryhyperparathyroidism,PHPT)骨病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6例PHPT骨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6例均行X线、CT及超声检查,2例行甲状旁腺MRI检查,2例行甲状旁腺ECT检查。结果:6例均为甲状旁腺腺瘤(100%),全身骨质疏松6例(100%),骨吸收5例(83.3%),纤维骨炎4例(66.7%),骨骼畸形4例(66.7%),肾、输尿管或胆囊结石3例(50.0%),病理骨折2例(33.3%),股骨头骨骺滑脱1例(16.7%)。结论:全身弥漫骨质疏松为PHPT骨病的最常见表现,指骨骨膜下吸收是其特征改变,是诊断本病的可靠征象。

  • 标签: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原发性 甲状旁腺瘤 骨疾病 内分泌性
  • 简介:中医临床辨证的客观化研究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已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我们应用X线胸片对渗出胸膜炎的中医临床证型进行对照观察,通过306例次的对比分析,发现一些规律或证型特征影像学表现,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渗出性胸膜炎 影像学诊断 中医临床分型
  • 简介:摘 要 : 对 70 例膀胱肿瘤术后患者定期化疗,每次化疗对患者进行灌注全过程的系统护理、心理疏导及健康指导,随访 3 个月至 1 年。 目的 探讨腺膀胱炎患者膀胱化疗与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 70 例腺膀胱炎患者膀胱灌注化疗与护理结果,对方法进行总结。 结果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复发率 13.9% 。结论 加强对腺膀胱炎患者行膀胱灌注化疗后的护理,对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腺性膀胱炎 膀胱灌注 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滑膜炎(PVNS)的MRI表现,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PVNS的MRI资料。结果:5例病变关节均见不同程度的滑膜增生,增生滑膜T1WI呈中等或稍低信号,T2WI为稍高或中等信号,其中可见散在含铁血黄素沉着结节状影,T1WI及T2WI均为低信号。5例病变关节均可见关节积液。2例病变关节有关节软骨及骨质破坏。结论:PVNS在MRI上有典型特征的表现,可以准确显示其病变范围,做出定性诊断。

  • 标签: 滑膜炎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neoplasm,NEN)在起源、形态结构、功能、分子特征、类型、部位特异性、侵袭及对治疗的反应等方面存在差异。本文重点综述NEN的异质及诊疗进展。

  • 标签: 神经内分泌肿瘤 神经内分泌癌 异质性 功能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胰腺实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tumorofpancreas,SPTP)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SPTP的CT资料,并进行观察分析。结果:2例肿瘤位于胰腺体部,3例位于胰腺尾部,病灶体积较大,边缘光滑;4例以实成分为主,1例以囊成分为主;病灶不均匀中度强化,内见无强化坏死区,整体强化比正常胰腺组织低;冠状位、矢状位图像重建后,病灶与毗邻组织器官的解剖关系显示更加清楚。结论:SPTP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结合MPR,可在术前明确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胰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腹部损伤约占所有损伤的0.4%~4.2%,常合并多脏器、多部位损伤而危及生命,其死亡率占所有损伤死亡率的10%.早期确诊腹部损伤的类别和准确定位有助于对伤者采取果断有效的处理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

  • 标签: 腹部损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 简介:随着CT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广泛应用,肺部非实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这类结节常缺乏特征而难以确诊,因此患者比较焦虑,医师的处理也多样化、不规范。国际多学科2011年推出了肺小腺癌的病理新分类,Fleischner协会也于2012年底推出了肺内非实结节的推荐处理指南。遵循指南,正确处理这类结节,可以帮助患者改善预后。

  • 标签: 肺结节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磨玻璃密度影
  • 简介:女,19岁,因"右上腹持续胀痛伴反复恶心呕吐10h"来院就诊,患者10h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上腹胀痛,伴腰背部疼痛,反复恶心呕吐,皮肤巩膜黄染.实验室检查:尿淀粉酶3470U/L,血淀粉酶1313U/L,中性粒细胞比率90.60%,谷丙转氨酶303.2U/L,转肽酶154.5U/L,总胆红素47.1μmol/L,直接胆红素24.5μmol/L,间接胆红素22.6μmol/L.3年前因胆囊多发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开取石术.

  • 标签: 胰腺炎 超声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囊肾癌的MSCT及MRI表现,旨在提高囊肾癌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囊肾癌患者的CT及MRI表现。结果:囊肾癌14例,其中多房型9例,单房型5例。有壁结节者6例,无壁结节者8例;壁及分隔厚薄不均匀者12例,囊壁光滑者2例。增强扫描囊壁、分隔及壁结节明显或中度强化。结论:囊肾癌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在肾囊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肾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索超声影像组学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系统与侵袭蛋白质的关系.方法:通过已有影像组学系统,选择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手术的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进行淋巴结转移预测,并获取病灶组织,通过蛋白质质谱分析筛选侵袭蛋白质,用Person统计法分析超声影像组学特征与蛋白质表达之间的相关.结果:超声影像组学预测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96.7%.4种蛋白质与19项特征呈极强相关,5种蛋白质与23项特征呈强相关.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系统的超声影像组学特征与病灶组织侵袭蛋白质相关.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超声 影像组学 蛋白质
  • 简介:目的:探讨静息状态下偏头痛风火候患者脑功能情况,分析静息状态下偏头痛风火候患者fMRI局部一致(ReHo)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方法:选择在校大学生60例,其中偏头痛风火候30例,健康对照组30例,年龄、性别匹配,均在静息态下行fMRI.将扫描图像预处理后行ReHo分析,记录患者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F)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4个领域的得分情况,将ReHo改变的脑区与生存质量行相关分析.结果:偏头痛风火候患者生存质量计分低于对照组.各活跃脑区ReHo值与WHOQOL-BREF量表总分及心理、社会关系、环境领域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活跃脑区中仅左侧边缘叶ReHo值与WHOQOL-BREF生理领域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偏头痛风火候患者普遍生存质量偏低,偏头痛引起的患者生理领域生存质量的下降可能与边缘系统相关.

  • 标签: 偏头痛 风火候 静息态 磁共振成像 局部一致性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夏科氏关节病是骨、关节和软组织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多由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所致,最常发生在足部及踝关节。由于关节稳定性下降,溃疡反复发作,该病是一种变形和破坏过程。因此,早期诊断及鉴别 CN和骨髓炎对指导治疗至关重要。通常在晚期伴发中足部溃疡情况下,易伴发骨髓炎。常规检查方法通常诊断不明确或存在误诊情况。多种 MRI新技术,不但能做出较准确诊断及鉴别 CN和骨髓炎,并能指导临床治疗及改善患者预后情况。作者就目前足部夏科氏关节病的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夏科氏关节病 诊断显像 糖尿病 周围神经
  • 简介:目的:研究发育髋关节脱位髋臼前倾角的变化,为手术选择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手术前发育髋关节脱位DunnⅠ型28髋,DunnⅡ型19髋,DunnⅢ型22髋.选取手术后为优的17髋.正常髋关节12髋.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然后行髋臼三维重建,测量通过两侧Y形软骨中心O点的横断面测量髋臼前倾角.结果:髋臼前倾角度数正常组<术后<DunnⅠ型<DunnⅡ型<DunnⅢ型.结论:发育髋关节脱位髋臼前倾角大于正常,并且随脱位严重程度增加而加大,手术中应减少髋臼前倾角.

  • 标签: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髋臼 前倾角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系统结石行 CT 检查不同低剂量的可行。方法:选取 2017 年 9 月至 2019 年 9 月我院收治的 50 例泌尿系统病患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进行分组,将病患分为实验组(n=25 )和对照组(n=25 )。对照组病患选择标准剂 量 CT 检查,实验组病患按照不同体质量分别分为A、B、C 组,CT 检查剂量分别为 50mA、80mA、120mA;对比两组病患检 查的辐射剂量。结果:实验组病患的辐射长度乘积(DLP)和 CT 容积剂量指数(CTDvol)均小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 < 0.05);且实验组中 B 组病患的 DLP 和 CTDvol 均小于 C 组,差异较大(P < 0.05 )。结论:在泌尿系统结石病患的临床检查中,通过 对患者的体质量进行检测并给予个别化剂量螺旋CT 检查,能够降低辐射剂量,具有较高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不同低剂量 螺旋 CT 检查 泌尿系统结石
  • 简介:目的:探讨布氏杆菌脊柱炎的CT、MRI表现及鉴别诊断,从而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8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布氏杆菌脊柱炎患者的CT及MRI表现,并复习文献。结果:8例中,1例单椎体受累,7例为2个相邻椎体受累,以L4椎体感染机会最多见。CT表现:椎体骨质破坏多从边缘开始,表现为小类圆形或斑片状低密度灶,2例骨破坏早期病灶周围无骨质增生硬化,6例慢性期病灶周围骨质广泛增生硬化,5例出现典型的“花边椎”,2例可见椎小关节破坏及棘突骨膜增生。MRI表现:6例椎体破坏区T1WI呈低、等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2例椎体骨质破坏区T1WI为低信号、T2WI呈混杂信号改变;椎间盘破坏呈低信号,椎间隙变窄;6例椎旁脓肿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边界清晰,脓肿较局限,无钙化及流注趋势,其中3例并发椎管内硬膜外脓肿,脓肿壁厚薄不均,增强扫描骨质破坏区及脓肿壁中度至明显强化。结论:布氏杆菌脊柱炎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结合流行病学特点及实验室检查基本能明确诊断。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脊柱炎 脊椎结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优质护理干预在念珠菌阴道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样本选取的时间段设定在2018年1月~2018年12月,从本院收治的患者中抽取24例作为样本,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本次治疗中,观察组患者在采用优质护理干预之后,患者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仅为75%,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目前对念珠菌阴道炎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通过采用优质护理的手段,能够显著的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复发率,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优质护理干预 念珠菌性阴道炎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对26例CT首诊被误诊为肺癌的良性孤立肺结节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分析26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良性孤立肺结节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26例误诊的良性孤立肺结节最终确诊为球形肺炎6例,炎假瘤7例,机化性肺炎4例,肺脓肿l例,错构瘤1例,新型隐球菌肺炎1例,结核球6例。结论:合理的检查方法,全面综合地分析影像学表现,并结合临床可最大限度降低良性孤立肺结节的误诊率。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误诊
  • 简介:目的:探讨头颈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比剂剂量优化与成像质量的相关。方法:将80例头颈部CTA随机分为A、B2组,各40例,分别采用常规剂量(65~90m1)与优化剂量(46~50m1)行16层螺旋CT动脉血管成像,利用原始图像、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多平面重组(MPR)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从而对cTA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A、B2组全程血管内浓度曲线波动甚微、形态基本一致,主观判断无明显差异,优化方案组能有效消除头臂静脉高密度伪影干扰,显著提高颈部动脉起始段及颅内动脉的显示能力,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远侧段图像质量,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颅内静脉显影淡、动脉显示质量高,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颈部16层螺旋CTA对比剂剂量优化方案,能够明显减少上腔静脉、颅内静脉伪影,提高图像质量,完全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 标签: 头颈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造影剂 诊断显像
  • 简介:目的:探讨并总结阑尾低级别黏液肿瘤(low-gradeappendicealmucinousneoplasm,LAMN)的超声及CT图像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2例LAMN的超声及CT图像,归纳其特征,包括肿瘤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内部结构、血供情况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结果:12例LAMN的超声表现可分3型:盲管状型2例(16.7%),囊为主包块型7例(58.3%)及实为主包块型3例(25%);CT表现则分为2型:囊包块型9例(75%)及不规则包块型3例(25%)。结论:LAMN的超声和CT图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加强其超声及CT图像特点的认识,对减少误诊、漏诊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 超声表现 CT表现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