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特点及肺功能变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我院的COPD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组(n=96)、单纯慢阻肺组(n=112)。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胸部高分辨率CT(HRCT)、吸烟指数、肺功能表现,随访2年记录两组患者的急性加重次数、每次急性加重的住院时间。结果在入选的所有COPD患者中,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患者占46.2%(96/208)。与单纯慢阻肺组患者相比,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组患者FVC%pred、FEV1%pred、、DLCO%pred、FEV1/FVC降低幅度更为显著(P<0.01)。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组2年内平均每人发生急性加重次数(2.4±1.4)次;高于单纯慢阻肺组患者(1.5±1.6)次,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组每次住院时间(12.9±8.6)d;高于慢阻肺组患者(8.3±7.4)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患者较为常见,在临床表现上容易混淆,根据既往病史、家族史、肺功能检查可进一步区分。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下降更为明显,发生急性加重的风险增加,住院时间延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扩张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弥散功能检测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肺通气功能检查,CO弥散测定,肺泡毛细血管膜弥散能力,肺泡毛细血管血容量等。结果中度组到极重度组DLCO、Dm、Vc占预计值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P<0.01)。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下降也逐渐显著。DLCO与Dm的相关系数为0.899,与Vc的相关系数为0.874,P均<0.01,Dm与Vc的相关系数为0.821,P<0.01。DLCO、Dm、Vc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显著线性相关性(P<0.0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肺弥散功能障碍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发展而加重。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肺弥散功能 稳定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滋水培土生金中药与西药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10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于2015年04月18日至2018年03月19日收治,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滋水培土生金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各53例;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中医症候积分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5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98.11%(52/53)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观察组5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滋水培土生金中药与西药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缓解临床症状的基础上发挥显著疗效,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滋水培土生金中药 西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多索茶碱+环丙沙星临床上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4年1月收治的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观察组(49例)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氨茶碱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多索茶碱+环丙沙星联合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变化(FEV1.0%、MVV%、PEF25)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来分析多索茶碱+环丙沙星联合疗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多索茶碱+环丙沙星联合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9%,显著高于氨茶碱组的83.7%,差异显著P<0.05;联合治疗后患者出现心悸、失眠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氨茶碱组仅为16.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FEV1.0%、MVV%、PEF25)的变化均不显著,观察组肺功能指标的变化高于对照组患者,但两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多索茶碱+环丙沙星联合治疗COPD具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多索茶碱 环丙沙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疗效及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判断其疗效。方法根据精神症状的有/无将4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心理干预组(A组,n=20)和非心理干预组(B组,n=20)。再分别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Beck抑郁问卷量表(BDI)评估其焦虑、抑郁症状,用健康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其生活质量,比较心理干预前后精神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干预前,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20%和50%,焦虑、抑郁症状评分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呈负相关,且A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于B组(P<0.05)。干预后,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10%和20%,A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减轻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治疗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心理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精神症状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对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接收的88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观察组(常规护理组)44例和对照组(特殊护理及健康教育组)44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及临床护理有效率。结果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感冒等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肺部感染得到控制,患者肺气肿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出现病情复发的人数明显减少。护理组护理后总有效率为89.78%,对照组为61.56%,护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全部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必须加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护理与健康教育,以便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缓解患者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健康教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本次临床研究的研究对象来自于2016年一年内来我科室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共入选了80例患者。入组后按照随机原则对研究对象实施分组,其中观察组纳入40例患者,对照组纳入4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联合口服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5.0%,对照组77.5%,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比较,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的FVC、FEV1、FEV1/FVC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的FVC、FEV1、FEV1/FVC比较,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血府逐瘀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实施治疗,能够对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肺功能产生良好的改善效果,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血府逐瘀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发作期 血液流变学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辨证论治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2例于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中医辨证论治。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2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在FEV1、FVC以及FEV1/FVC上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FEV1、FVC以及FEV1/FVC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辩证论治有利于治疗有效率的提高与治疗效果的增强,同时还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中医辩证论治 肺功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应用不同雾化吸入方法的疗效及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氧驱动雾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氧驱动雾化给药法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有效率,可推广。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雾化吸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32例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对其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症状、胸片等表现不典型,本组32例患者经全面整体的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30例,后行门诊及疾病防治所继续治疗。死亡2例,死因为合并呼吸衰竭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等。结论患者临床在COPD感染控制欠佳或类似结核症状出现时,需行胸部CT扫描,常规痰涂片检查。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和预后与机体状况、结核病情性质及范围、结核耐药性、肺气肿程度等相关,重视合理用药,严格管理,以提高临床效果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结核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及其护理体会。方法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吸氧、平喘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两组均给予合理有效的综合性护理。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4219,P<0.01)。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配合综合护理措施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有效措施,疗效确切,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盐酸氨溴索 雾化吸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及其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吸氧、平喘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两组均给予合理有效的综合性护理。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4219,P<0.01)。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配合综合护理措施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有效措施,疗效确切,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盐酸氨溴索 雾化吸入 护理
  • 简介:摘要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是在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发生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患者具备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疾病特点,患者病情更为严重及复杂,病残及致死率更高,是当前临床研究的重点。本文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特点出发,对其发病机制、诊断研究及治疗研究进展实施了总结,以期为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的临床诊治提供更多依据。

  • 标签: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 诊断 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的老年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所接受的治疗措施分别为综合性治疗及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及健康简表评分的比较结果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实施综合性治疗可以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保证患者的健康。

  • 标签: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自发性气胸 治疗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应用雾化吸入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某中医院在2015年6至2016年5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8例,并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的是最为常规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雾化吸入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79.2%),患者治疗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pO2)等血气分析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呼吸困难分级评分和运动耐力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来说,采用雾化吸入治疗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也有了明显改善,提高了呼吸分级和运动耐力情况。

  • 标签: 慢性阻塞 肺疾病 呼吸衰竭 治疗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梗塞的临床观察及诊断。方法以2015年11月29日至2017年2月10日我院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完全随机原则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CT诊断,在此基础上,予以观察组肺功能检查。对比两组诊断符合情况,分析观察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概率(100.00%)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过敏性肺泡炎(6.67%)可见小结节,且边界不清晰,结节病(13.33%)表现为肺部结节状影散在对称分布,且边缘清晰,肺门淋巴结可见双侧肿大;肺结核(80.00%)主要特征为粟粒样结节(分布、密度及大小均匀),边界清楚;观察组FVC值为(61.44±5.02)%,FEV1值为(2.09±1.43)L,FEV1/FVC为(69.07±3.24)%。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梗塞诊断存在一定难度,临床结合CT诊断及肺功能检查等方法,可提高准确性,为下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诊断 肺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0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作为探究对象(2016年12月20日-2018年3月30日),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进行分组,分别给予基础性护理干预、舒适护理干预,对比2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身体功能为(82.54±4.32)分、心理功能为(83.54±4.20)分、认知功能为(84.44±2.63)分、社会功能为(88.59±6.87)分、护理满意度为98.00%,数据与对照组数据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可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患者采用康柏西普玻璃体注射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过去在我院就诊的64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患者,将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改良黄斑格栅样光凝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康柏西普玻璃体注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恢复正常时间和视力水平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仅有1例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6例;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7%,高于对照组的78.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患者采用康柏西普玻璃体注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减少相关不良反应,缩短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恢复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康柏西普 玻璃体注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行无创通气的治疗时常见疾病真菌感染高危因素。方法选在我院医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78例,其中有30例伴真菌感染,剩余48例患者没有伴真菌感染,对比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行无创通气的治疗时常见疾病真菌感染高危因素。结果真菌感染和患者应用激素、高龄、抗生素的应用时间、并发症以及抗生素联用等有着相关性,真菌感染患者与非真菌感染患者上述各项指标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为降低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行无创通气的治疗时常见疾病真菌感染发生率,需要全面分析相应的高危因素,以便进行针对性处理。

  • 标签: 无创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真菌感染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临床特点以及诊疗方法。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且主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38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卧床休息、持续低流量吸氧、胸腔闭式引流术或胸腔穿刺抽气等综合性治疗,治愈37例(97%),1例(3%)转上级医院经胸腔镜手术治愈。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病情凶险,一旦延误诊断或误诊,可导致严重的心肺功能衰竭,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可有效提高治愈率。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