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以气流阻力增大及肺弹性回缩力降低所引起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确切的病因还不清楚,但认为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是导致COPD最常见的疾病。由于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是一个不可逆的病理生理过程,且往往到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至今尚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治疗的手段只有感染、扩张支气管以维持正常通气/灌流改善低氧血症、对部分合并肺大泡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叶切除等,因此康复治疗就成为治疗COPD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康复治疗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泪管支架植入治疗泪道阻塞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收治84例泪道阻塞患者。参照组对患者实施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研究组实施鼻泪管支架植入术。并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比参照组的85.71%要高(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满意率100%高于参照组的90.48%(P<0.05)。研究组患者的发生不良症状发生率9.52%低于参照组的21.43%(P<0.05)。结论鼻泪管支架植入治疗有着操作方法便捷、安全可行高、对机体损伤小的优势,得到患者和医师高度认可,而优质的护理服务是治疗泪道阻塞的重点,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泪道阻塞 鼻泪管支架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癌的临床特点进行研究。方法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癌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研究对象,于同一阶段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照组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发生人数均多于对照组,在咳嗽、咳痰、发热三项临床症状上,两组患者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咳血、痰血、呼吸困难、胸痛、肺不张、声音嘶哑、胸腔积液以及消瘦等方面的临床症状上,组间对比P<0.05,差异明显;肺功能等级为为I级、II级和III级的患者均为观察组多于对照组,肺功能等级为IV级的患者对照组多于观察组,组间对比P<0.05,对比具有显著差异。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肺癌的临床症状具有较多相似之处,导致肺癌患者易被误诊和漏诊,但是肺癌的临床症状表现相对更加严重,所以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加重,应给予重视。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癌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以及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本院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并在通过家属同意后将这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各30例。两组均选择合理的抗生素,参照组只用基本的抗生素;而治疗组则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综合性的手段,如合理有效的给氧、雾化及排痰治疗、心理治疗、康复训练治疗等各种方式的治疗方法。结果在通过相应的治疗后,发现治疗组的30例患者中有29例治疗有效,其临床有效率为96.67%,而参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则为75%。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要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为5%,而参照组的不良反应率则为13%。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来说,给予在抗生素基础上的有效综合性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疗效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喉炎合并喉阻塞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88例小儿急性喉炎合并喉阻塞患儿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综合护理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家长满意水平;呼吸困难、声嘶、咳嗽、肺哮鸣音消失时间;干预前后患儿CRP、白介素-6、家长SAS评分。结果综合护理组家长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护理组呼吸困难、声嘶、咳嗽、肺哮鸣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CRP、白介素-6、家长SAS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综合护理组CRP、白介素-6、家长S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急性喉炎合并喉阻塞的综合护理效果确切,可减轻家长焦虑心理,加速症状控制,降低机体炎症水平和提升家长满意度。

  • 标签: 小儿急性喉炎合并喉阻塞 护理要点 家长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间的48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作为对象。将所有患者以无差别、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和常规两个组,各42例,予对照组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对两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8.57%,观察组95.24%,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95.24%,对照组80.95%,明显比观察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增强患者的通气功能,护理效果良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干预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0例,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分析2组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对照组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配以综合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病情,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阻塞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使用内瘘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例资料。结果10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血管内瘘阻塞12例,其中低血压5例,占比41.7%,其次为内瘘护理不佳2例(16.7%),穿刺处理不当2例(16.7%),血液粘稠度高、内瘘感染及内瘘未成熟使用各1例,分别占比8.3%。结论临床低血压、穿刺处理及内瘘护理不当、血液粘稠度高、内瘘感染及内瘘未成熟使用等均会造成血液透析中内瘘堵塞的发生,临床中有效监测并控制低血压、提高护理人员穿刺技术及护理水平、积极对症治疗原发病、患者健康宣教等护理干预措施均可有效预防并降低血液透析中内瘘堵塞的发生,对于临床延长内瘘使用期限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阻塞 内瘘护理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患者86例,对照组患者43例实施常规的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4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辛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辛伐他汀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辛伐他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与此同时人们的患病率也逐渐上升。其中在睡眠方面容易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患者存在多平面阻塞现象。一般在临床中主要采取传统耳鼻喉体检、上呼吸道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声波反射、以及上呼吸道压力测定等诊断方法,但单独的检查方法效果不是特别显著,因而需要对其实施综合评估才能准确诊断阻塞部位。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阻塞平面 诊断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呼吸衰竭合并症患者进行护理的有效方式进行探究。方法收纳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呼吸衰竭合并症患者皆为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间接收,用随机序号法把患者分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对症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的有效性。结果对两组患者行不同护理后,对照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高于研究组,而研究组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区别(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呼吸衰竭合并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行对症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率,效果显著。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个性化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实施治疗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依照患者护理方式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等生活质量改善显著,差异对比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护理中,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个性化护理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的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的呼吸衰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分别给予综合性护理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P<0.05,差异明显。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的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有利于提高其治疗有效率及其生命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呼吸衰竭 慢性 阻塞性 肺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应用发展情况,了解治疗COPD的有效措施,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通过查阅、分析大量相关文献,整合措施。结果无创正压通气对COPD治疗效果显著,但仍存在禁忌症,有失败的例子。结论慢阻肺患者长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时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能得到有效改善,肺的康复效果能得到有效提升,治疗期间患者的肺功能稳定,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延续护理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6年3月份——2017年3月份我科室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84例分成两组,对照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跟踪调查结果比较,观察组遵医行为达到95.24%的以从率,较比对照组71.43%结果有明显差异,P<0.01,有统计学意义。生活质量调查中,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续护理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显著,患者的遵义行为得到有效的提高,利于患者的预后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的发病特点,为临床诊治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提供可供参考的指导意见。方法选取50例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选取自2014年1月~2015年6月,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对这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对其致病危险因素、发病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结果危险因素方面,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的发病主要和年龄、性别、气道炎症、下呼吸道感染、肺功能不全、吸烟有关。发病特点方面,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以呼吸功能受限、受寒为主,多发生于老年人群。经对症治疗后,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结论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多发生于老年人群,临床表现以呼吸功能受限为主,经对症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 发病特点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输卵管阻塞病例诊断中施予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技术(HyCoSy)的有效性。方法抽选30例存在输卵管性不孕并于2016年01月至2017年09月进入本院的患者,共60条输卵管,以HyCoSy技术对其专业检查,并与确诊结果展开客观比对。结果30例入选病例中,HyCoSy技术发现有38条输卵管组织处于完全堵塞状态,符合率97.37%(37/38),14条处于欠通畅状态,符合率93.33%(14/15),8条处于畅通状态,符合率100.00%(8/8),与确诊结果比对,均(P>0.05)。结论对于存在输卵管性不孕现象的病例,在对其输卵管组织的堵塞状况展开检查时,施予HyCoSy技术可靠性强。

  • 标签: HyCoSy技术 输卵管性不孕 临床诊断 符合率 输卵管阻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特点及肺功能变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我院的COPD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组(n=96)、单纯慢阻肺组(n=112)。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胸部高分辨率CT(HRCT)、吸烟指数、肺功能表现,随访2年记录两组患者的急性加重次数、每次急性加重的住院时间。结果在入选的所有COPD患者中,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患者占46.2%(96/208)。与单纯慢阻肺组患者相比,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组患者FVC%pred、FEV1%pred、、DLCO%pred、FEV1/FVC降低幅度更为显著(P<0.01)。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组2年内平均每人发生急性加重次数(2.4±1.4)次;高于单纯慢阻肺组患者(1.5±1.6)次,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组每次住院时间(12.9±8.6)d;高于慢阻肺组患者(8.3±7.4)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患者较为常见,在临床表现上容易混淆,根据既往病史、家族史、肺功能检查可进一步区分。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下降更为明显,发生急性加重的风险增加,住院时间延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扩张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多索茶碱+环丙沙星临床上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4年1月收治的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观察组(49例)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氨茶碱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多索茶碱+环丙沙星联合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变化(FEV1.0%、MVV%、PEF25)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来分析多索茶碱+环丙沙星联合疗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多索茶碱+环丙沙星联合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9%,显著高于氨茶碱组的83.7%,差异显著P<0.05;联合治疗后患者出现心悸、失眠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氨茶碱组仅为16.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FEV1.0%、MVV%、PEF25)的变化均不显著,观察组肺功能指标的变化高于对照组患者,但两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多索茶碱+环丙沙星联合治疗COPD具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多索茶碱 环丙沙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疗效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