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益通络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5例,其中参照组行常规治疗,而研究组则在参照组基础上加行益通络汤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发现,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讨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行益通络汤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能够合理控制患者的血糖、血压水平,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常规治疗 益肾通络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管化经皮镜取石术与标准经皮镜取石术在上尿路结石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至2017年收治的8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分作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经皮镜取石术;实验组采用无管化经皮镜取石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与术后镇痛药物使用剂量中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中差异显著(P<0.05)。结论无管化经皮镜取石术在上尿路结石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无管化经皮肾镜 标准经皮肾镜 上尿路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时期综合征出血热(HERS)急性损伤(AKI)检测中血清、尿胱抑素C(CYS)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3月-2016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36例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根据临床分期将患者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过渡期及多尿期/恢复期;同时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5名正常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采用酶法对两组血清肌酐进行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血、尿胱抑素C进行测定,对比分析两组血清肌酐,血、尿胱抑素C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热期/低血压期、休克期、少尿期、过渡期及多尿期/恢复期血清胱抑素C、尿胱抑素C及血清肌酐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净化组与非净化组血清、血清肌酐及尿胱抑素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及尿胱抑素C都可作为综合征出血热急性损伤的标志物,可有效反映患者急性损伤病情,综合征出血热急性损伤时尿胱抑素C和肾小管损伤情况更加一致,临床价值显著,可在临床上得到较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 标签: 肾综合征 出血热 肾损伤 尿胱抑素C 血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透析患者中甲状旁腺激素与性贫血的详细情况。方法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之间展开本次研究,选择对应时间段内5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和贫血情况的检查,观察并对比其检测详情。结果甲状旁腺激素和性贫血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中甲状旁腺激素与性贫血息息相关,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异常则可能会加重患者性贫血病情。

  • 标签: 血液透析 甲状旁腺激素 肾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输尿管结石患者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10例肝移植术后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整理结石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结果8例一次性碎石成功,2例双侧输尿管结石患者间隔4周分两期碎石,平均住院日10+1.2d。3个月后CT复查,结石清除率(残石最大径<4mm)为90.5%(19/21),2例发现残石,均<1.0cm,行ESWL,1周后行KUB复查,均未发现结石,所有患者顺利出院,未发生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肝移植术后输尿管结石患者是一类特殊的群体,在遵循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原则的同时,特别关注他们的心理问题,加强心理护理,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手术的成功和术后患者身体的康复。

  • 标签: 肝移植 肾输尿管结石 钬激光碎石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皮镜取石术麻醉可行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7月-2012年10月收治的52例肾结石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微创镜取石术治疗,对其采取的麻醉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探讨。结果52例患者术中未有大出血、胸膜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镜取石术中施用麻醉,利于术中对患者的监护,选用正确的麻醉方式是顺利完成经皮镜取石的重要保证,手术疗效确切。

  • 标签: 经皮肾镜取石术 麻醉 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用介入微创技术治疗创伤性动静脉瘘(RAVF)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20例不适宜做外科治疗的创伤性动静脉瘘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其中外伤性损伤10例,医源性损伤10例。16例行经导管超选择性肾动脉内钢丝圈栓塞术,4例行被覆膜支架置入患侧肾动脉内封闭瘘口。结果血管造影显示内型动静脉瘘10例,累及肾动脉段-亚段级分支;主干(外)型动静脉瘘10例。治疗均获成功,治疗结束时复查血管造影显示瘘口被封闭。结论介入技术,包括经导管超选择性肾动脉内栓塞术和被覆膜支架置入术,是治疗创伤性、复杂型创伤性动静脉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治疗创伤性肾动静脉瘘 介入治疗 血管造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采用开放性切开取石术与微创经皮镜钬激光碎石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118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开放性切开取石术治疗方式,给予实验组患者微创经皮镜钬激光碎石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式之后,对照组患者的结石清除比率明显低于实验组,并且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差于实验组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5.59%,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56%,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复杂性肾结石进行治疗时,采用微创经皮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方式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并且具有较低的术后并发生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肾结石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 肾切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乳头状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及病理诊断。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40例乳头状细胞癌患者作研究对象,分析入选对象病理类型、分级及分期情况。结果所有40例乳头状细胞肿瘤直径范围为3~14cm,平均(7.6±3.4)cm。I型患者低分化率、中分化率及高分化率均明显高于II型患者,P<0.05;I型患者病理I期率、II期率、III期率与II型患者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I型患者IV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头细胞癌的临床特征与其他癌细胞间差异性较大,其中病理分型直接与癌细胞分级及分期相关,这种相关可有利于患者疾病的临床治疗。

  • 标签: 乳头状肾细胞癌 临床特征 病理 诊断
  • 简介:活检技术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模拟肾脏疾病的实验大鼠模型上进行重复开放活检.可更好地研究病变的发生发展.目前日本有少数报道。为此,本研究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在不同时间段进行重复开放活检,初步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大鼠 肾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损害中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晨尿以及空腹静脉血,分析检验结果。结果患者尿微量蛋白指标阳性率和联合检查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值,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高血压损害检验中采用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有重要帮助,为诊断肾功能更损害的重要敏感指标。

  • 标签: 高血压 肾损害 尿微量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本地区活检病理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经皮穿刺活检者28例,分析病理情况。结果28例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27-56(33.85±5.95)岁;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者21例(75.00%),继发性肾小球肾炎5例(17.86%),其他2例(7.14%);<35岁者11例(39.29%),35-45岁者12例(42.86%),>46岁5例(17.86%);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IgA肾病发病率最高33.33%(7/21),其次为膜性肾病28.57%(6/21)及微小肾病23.81%(5/21);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中糖尿病肾病发生率最高40.00%(2/5),其次为慢性功不全40.00%(2/5),其他2例(100.00%)。结论活检能够清晰反映入我院就诊肾病患者病理情况,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肾活检 病理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RRT治疗感染性休克并急性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感染性休克并急性损伤的患者60名作为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主要是用常规治疗的方式,通过液体复苏和抗生素治疗等,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研究组患者主要使用连续性替代的治疗方式;结果在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同时二氧化碳的结合力出现了明显的上升,并且研究组的变化状况明显强于对照组,研究组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结论CRRT值得在临床当中进行大力的推广。

  • 标签: CRRT 感染性休克 急性肾损伤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利用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和输尿管结石的并发症情况。方法将150例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患者通过输尿管镜碎石术进行治疗,观察结石的清除效果,记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一次性治疗结石清除率为87.3%,有19例有结石残留(12.7%);平均碎石时间为(35.4±46.9)min。术中并发症2例手术失败,3例输尿管穿孔,结石退回肾脏11例,出血4例,输尿管尿黏膜部分剥脱1例。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尿路感染5例,尿脓毒血症1例,输尿管狭窄1例,包膜下血肿1例,持续性肉眼血尿2例。结论对输尿管镜碎石治疗与输尿管结石的并发症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进行实施,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输尿管镜碎石术 输尿管结石 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肾衰性贫血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筛选2016年我院收治的性贫血的患者71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常规组进行西药常规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进行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各项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85%的有效率远远高于常规组67.74%的治疗有效率,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出现7.5%不良反应率远远低于常规组25.81%%不良反应率,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患者的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性贫血的效果较好,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肾性贫血 中西医结合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治疗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CGN)采取中医加味二仙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94例脾气虚型CGN患者,随机分对照组(n=47)例和研究组(n=4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疗法,对照组加用肾炎丹,研究组则加用加味二仙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中医症候评分。结果对照组治疗的总疗效是63.83%,研究组治疗的总疗效是78.72%,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的中医证候中相关指标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脾气虚型CGN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加味二仙汤联同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脾气虚症,值得宣传使用。

  • 标签: 脾肾气虚型 慢性肾小球肾炎 中医论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镜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护理干预探讨。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100名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上尿路结石患者,根据本次研究100名患者所采取的护理方式的不同,将两组患者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护理人员对两组患者均采取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加强护理干预,研究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下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长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住院时长与并发症的发生率数据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将组间计量与计数资料分析处理后,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经皮镜手术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为其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促进患者疾病的好转,缩短住院时长,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有利于提升科室及医院的整体形象,根据研究结果可知,上述方法适合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经皮肾镜手术 上尿路结石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病例二十四小时UNa、RA、Aldosterone水平及血压昼夜节律间的关联性。方法对各组RA、Aldosterone与二十四小时动态血压予以分析。结果较之低UNa组,中UNa组与高UNa组的立位RA显著降低,高UNa组的立位Aldosterone水平显著降低,且P<0.05,而中UNa组Aldosterone水平和低UNa组对比,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且P<0.05;低UNa组反杓型、非杓型、杓型与超杓型的比例分别为13.1%、38.2%、43.9%与5.3%;中UNa组为10.2%、45.2%、40.9%与4.8%;高UNa组为11.1%、48.2%、38.0%与3.1%。高UNa组非杓型的比例显著超过低UNa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且P<0.05。结论摄入大量食盐病例的RA与Aldosterone水平较低,血压水平较高,大多为非杓型血压亦或夜间高血压。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醛固酮 肾素 夜间血压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血液净化方式对防治脓毒症致急性损伤患者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脓毒症致急性损伤患者参与研究,患者均给予血液净化方法进行治疗,其中30例用CRRT进行治疗的患者为试验组,另外30例采用IHD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参照组,分析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式治疗之后,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患者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死亡率为23.3%(7/30),参照组死亡率为36.7%(11/30),死亡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肾功能恢复率为56.7%(17/30),参照组肾功能恢复率为30%(9/30),(2分别为1.2695,4.3439,P分别为0.2597,0.0371),试验组肾功能恢复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Ⅰ、Ⅱ、Ⅲ级分期患者采用连续性和间歇性血液净化方式进行治疗,均能够产生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Ⅰ级分期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更好,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脓毒症致急性损伤患者而言,CRRT比IHD所起到的治疗效果要更好。

  • 标签: 血液净化方式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CRRT I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