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儿童康复护理的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干预,随后比较两个小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在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的比较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儿童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既可以提高护理总有效率,又有利于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儿童康复 满意度
  • 简介:摘要肥胖问题作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的肥胖问题更为突出。本文就改善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通过调整饮食、加强运动、改变不良生活行为等综合性干预措施来控制体重进行综述。

  • 标签: 肥胖 影响因素 干预
  • 简介:脊肌萎缩症(spinalmuscularatrophy,SMA)是一组由于下运动神经元变性导致进行性肌无力和肌萎缩的疾病,是婴幼儿期常见的致死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18岁以下儿童诊断明确的神经肌肉疾病中SMA发病率列第三位。国外最新资料显示,其发病率在活产婴儿中为8/100000~11/100000,人群携带率为1/50。我国在此方面尚无流行病学的完整资料。

  • 标签: 脊肌萎缩症 诊断 治疗 儿童
  • 简介:摘要本研究拟采用Brigton儿童预警评分表(PediatricEarlyScorePEWS)对我院儿科急诊就诊的患儿进行评估,证实该评估表在湖南常德使用的内部一致性,进一步由该评分表及ROC曲线计算出急诊转入专科病房、急诊转入PICU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得出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来验证该评分系统的有效性,最后,结合临床资料与预后的结果,通过比较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实际阳性值、阴性值之间的差别,总结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对早期识别危重患儿,更高效、更准确的对患儿进行分流、采取适宜的干预措施,提高患儿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节省医疗资源、降低医疗风险都由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 急诊 病情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难治性癫痫患儿睡眠脑电图的分析,探讨儿童难治性癫痫痫样放电与睡眠时相的关系及癫痫发作对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对42例难治性癫痫患儿的进行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并结合临床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2例难治性癫痫患儿中脑电图背景广泛异常共36例(85.71%),睡眠期出现痫样放电38例(90.47%),以NREMⅠ、Ⅱ期最多见。睡眠中全面性发作15例、多种发作类型14例、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2例均出现于NREMⅠ、Ⅱ期。与对照组比较,癫痫组患儿总睡眠时间、REM期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NREMⅠ、Ⅱ期显著延长,而NREMⅢ、Ⅳ期明显缩短,睡眠潜伏期延长(P<0.01)。癫痫组患儿更多出现睡眠纺锤波出现不对称、减少或消失。结论不同癫痫发作类型与睡眠时相有一定的关系。难治性癫痫患儿脑电图痫样放电主要发生于睡眠期NREMⅠ、Ⅱ期,癫痫发作也改变着睡眠结构,导致睡眠障碍,二者相互影响。

  • 标签: 难治性癫痫 睡眠脑电图 痫样放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卵巢畸胎瘤的早期诊断。方法对1例卵巢畸胎瘤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一11岁女孩,主因腹痛1天入院,诊断为“急性胃炎”,给予抗感染、抑酸等治疗不见好转,经腹部B超及盆腔MRI示左侧附件区占位性病变,考虑畸胎瘤,转入妇科行腹腔镜治疗,术中所见左侧卵巢肿物蒂扭转,病理回报卵巢囊性成熟性畸胎瘤。结论卵巢肿瘤蒂扭转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但在儿童比较少见,故对腹痛症状的女孩,需进行全面细致的查体,及时完善腹部B超,必要时行盆腔MRI检查明确诊断,避免漏诊误诊,力争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卵巢 畸胎瘤 儿童
  • 简介:摘要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期,龋病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疼痛,而且可能会诱发牙槽骨和颌骨炎症,影响牙颌系统的发育,导致后天畸形。且龋病发病率非常高,分布范围广泛,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因此儿童龋病的综合防治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从影响我国儿童龋病流行的主要因素出发,详细分析了目我国龋病的主要预防技术和预防策略,从而为实际工作中儿童龋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儿童龋病 综合防治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计划免疫在儿童预防保健中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社区2017年1月—2017年6月进行免疫计划适龄儿童100例,给与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统计儿童相关预防性疾病发病率。结果100例儿童接受计划免疫接种后麻疹、白喉、风疹、百日咳、乙肝、流脑、乙脑、脊髓灰质炎发病率均为零。结论对适龄儿童给予社区计划免疫相关措施,能有效提高儿童相关疾病预防保健效果,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计划免疫 儿童保健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80例儿童意外伤害的临床特征。方法以我院于2016年4月-2017年9月收治的80例意外伤害儿童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80例意外伤害儿童的临床资料,评估意外伤害儿童在年龄分布、意外伤害原因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加;危重急诊儿童的意外伤害原因以食物/药物中毒、气管/呼吸道异物为主;儿童意外伤害类型随年龄变化的规律为由捂热综合征转变为食物/药物中毒,最终转化为交通事故。结论儿童意外伤害原因较多,应加强预防,以降低各年龄段儿童的意外伤害发生率。

  • 标签: 儿童 意外伤害 食物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连续硬膜外麻醉行无痛分娩对新生儿社会适应能力和智力的远期影响。方法在我院近两年收治的阴道分娩单胎妊娠产妇中随机抽取170例作为本次分析对象,根据产妇镇痛实施情况分为对照组和讨论组各85例。其中对照组未实施镇痛方案,讨论组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统计分析两组新生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智力情况。结果两组新生儿的AAMD-ABS总评分和韦氏智力评量表评分均无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情况下进行无痛分娩对新生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智力无明显影响,具有良好安全性。

  • 标签: 连续硬膜外麻醉 无痛分娩 新生儿 社会适应能力 智力
  • 简介:为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治水平,实现有效预防和控制的目标,现对我院近3年门诊和住院患儿中收治的42例被误诊的儿童支气管哮喘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并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诊断 儿童 支气管哮喘 误诊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在脑瘫儿童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最近几年前往我院行康复治疗的100例脑瘫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将实施常规护理的5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实施心理干预的50例患儿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满意率98%,对照组总满意率70%,P<0.05;组间护理后的CMFM评分、适应性行为评分、大动作行为评分对比,P<0.05。结论心理干预在脑瘫儿童康复治疗中实施,可对患儿的发育及运动功能恢复起到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深入分析。

  • 标签: 心理干预 脑瘫 康复治疗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护理中的应用成效展开观察。方法择选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所收治的80例儿童保健部门患儿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探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在护理过程中应用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教育,探究组患儿在护理过程中采用健康教育方式进行教育,对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展开评估与分析。结果经临床护理满意度统计得出,探究组患儿的护理总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患儿护理总满意度为72.50%,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保健护理过程中开展健康教育能提升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纠正患儿的不良习惯,使患儿的临床治疗更具保障。

  • 标签: 健康教育 儿童保健 应用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渊通窍颗粒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以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儿童慢性鼻窦炎患者100例,使用鼻渊通窍颗粒治疗,观察疗效并对其临床资料。结果经过治疗后,80例儿童基本痊愈,总有效率为80%。结论儿童慢性鼻窦炎患者需要有一个科学的治疗指导,合理有效的鼻渊通窍颗粒治疗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儿童慢性鼻窦炎患者的康复效果和质量,最后发现先口服鼻渊通窍颗粒,再配合鼻腔局部用药以及采用鼻窦正负压置换疗法治疗方法,具有服用方便,副作用小、疗效较好的特点,应得到广大患者的使用。

  • 标签: 儿童慢性鼻窦炎 鼻渊通窍颗粒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感染后咳嗽患儿采取家庭雾化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15年9月到2017年9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感染后咳嗽患儿中选取70例参与本组研究,按照计算机表法将其均分2组,各35例,对参照组行基础治疗,如止咳、祛痰等;对实验组行家庭雾化治疗。分析70例感染后咳嗽患儿的临床疗效、咳嗽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感染后咳嗽患儿的临床疗效为97.14%相比于参照组感染后咳嗽患儿的临床疗效为77.14%明显较优,组间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实验组感染后咳嗽患儿咳嗽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感染后咳嗽患儿行家庭雾化治疗,获得显著临床疗效,使患儿咳嗽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家庭雾化治疗 儿童 感染 咳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肥胖症影响因素与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肥胖症儿童患者作为观察目标,对肥胖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病机制。结果①发病因素200例肥胖症患儿中,饮食方面因素占82.0%(164/200),社会及家庭因素占53.0%(106/200),母乳喂养因素60.0%(120/200),家族遗传因素75.0%(150/200),运动量减少占65.0%(130/200);②发病机制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是儿童肥胖症的主要发病机制,其中遗传因素占主导地位。结论儿童肥胖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在明确其发病机制的基础上需要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以保障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 标签: 影响因素 发病机制 儿童肥胖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对社区干预对流动儿童免疫接种效果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间在本社区的流动儿童126例作为本次探究对象,用数字法将两组流动儿童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儿童63例,实验组儿童采用社区干预,对照组儿童不实施任何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儿童免疫接种情况以及免疫计划知识知晓情况。结果实验组儿童免疫接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儿童的免疫计划知识知晓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社区干预,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能够普及家长免疫计划相关知识,使流动儿童能够主动接种疫苗,对降低传染病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社区干预 流动儿童 免疫接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0-25岁儿童早期发展不同干预方式对促进正常婴幼儿智能与心理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出生并自愿参加早期发展指导的0-3月正常足月儿150例为实验组,分为直接干预组、间接干预组、综合干预组三组,每组50人;同期在我院出生并在我科定期体的正常足月儿50人作为对照组。分别在8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前后应用Gesell婴幼儿发展量表进行智能测查,2-25岁时进行儿童行为家长问卷调查。结果所有实验组的智力发育指数(MDI)在以上4个年龄组均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直接干预组与间接干预组无显著性差异,且均低于综合干预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这种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大持续存在。2-25岁时行为偏差的发生率在直接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间接干预组及综合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间接干预和直接干预均可以促进正常婴幼儿的智能发展,而综合干预的作用更为明显。间接干预或综合干预更有利于降低儿童行为偏差的发生率。

  • 标签: 早期发展 直接干预 间接干预 智能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儿童矮小症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年2月——2013年9月收治的51例儿童矮小症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病情进行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治疗。结果通过研究发现,18例患者为甲状腺的功能减低,11例患者为特发性的生长激素缺乏,8例患者为特发性的矮小,5例患者为特发性的卵巢功能不全,4例为软骨的发育不全,3例为青春期的发育延迟,2例为先天愚型。对所有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后,身高都得到相应的增长。结论对儿童矮小症进行病因的分析,从而给予相应的治疗,能够得到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儿童矮小症 病因分析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移位骨折的特点与手术治疗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多枚克氏针多维固定治疗移位明显的肱骨髁上骨折47例患儿,术后进行应用疗效评定,全部随访,平均5个月。结果47例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1例患者术后针道感染Ⅱ期行手术处理;7例患者术后肘关节疼痛伴肿块,随访平均5个月,原有疼痛症状均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结论肱骨髁上骨折的术后效果与切口和内固定物的选择无关,但与手术时间的选择、术中准确解剖复位及坚强的内固定以及术后早期正确功能锻炼有关。

  • 标签: 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手术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