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硬膜外麻醉行无痛分娩对新生儿社会适应能力和智力的远期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连续硬膜外麻醉行无痛分娩对新生儿社会适应能力和智力的远期影响分析

韩丽萍1赵延斌2

1.甘肃仁爱妇产医院麻醉科730000;

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医院麻醉科730000

摘要:目的:分析讨论连续硬膜外麻醉行无痛分娩对新生儿社会适应能力和智力的远期影响。方法:在我院近两年收治的阴道分娩单胎妊娠产妇中随机抽取170例作为本次分析对象,根据产妇镇痛实施情况分为对照组和讨论组各85例。其中对照组未实施镇痛方案,讨论组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统计分析两组新生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智力情况。结果:两组新生儿的AAMD-ABS总评分和韦氏智力评量表评分均无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情况下进行无痛分娩对新生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智力无明显影响,具有良好安全性。

关键词:连续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新生儿;社会适应能力;智力

人类繁衍后代的正常生理过程为分娩,在分娩过程中疼痛是必然发生的生理现象。而分娩过程中产生的疼痛感使产妇精神状况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极易出现恐惧的负面情绪,刺激产妇交感神经,使之在兴奋状态下产生过度儿茶酚胺类物质入血,妨碍正常宫缩,收缩子宫动脉,最终降低胎盘血液量[1]。也可能导致产妇代谢增加,血氧消耗量上升,极易引起胎儿出现宫内窘迫。由此可见,探索安全有效的无痛分娩是目前产科医生关注的焦点。我院分析讨论了连续硬膜外麻醉行无痛分娩对新生儿社会适应能力和智力的远期影响,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近两年收治的阴道分娩单胎妊娠产妇中随机抽取170例作为本次分析对象,根据产妇镇痛实施情况分为对照组和讨论组各85例。对照组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30.4±5.6)岁;孕周33-40周,平均孕周(36.3±3.2)周;其中51例为初产妇,其余34例均为经产妇。讨论组年龄24-36岁,平均年龄(30.1±5.3)岁;孕周35-39周,平均孕周(36.4±3.3)周;其中53例为初产妇,其余32例均为经产妇。两组产妇的年龄和孕周等基本情况均无显著区别,可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未实施镇痛方案,通过正常阴道自然分娩。

讨论组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主要操作环节为:实施麻醉穿刺前,均给予产妇进行常规基础检查,且创建静脉通道;连续硬膜外麻醉在产妇宫口开至3cm时进行,告知产妇保持左侧卧位,穿刺位置为L2-3;接着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和局部浸润麻醉,穿刺针以水平方向施针,并略往头侧进针。进针至硬膜外腔,穿刺结束后置管4cm左右,准备浓度为1%的利多卡因,首先注入3ml作为实验量,静置五分钟后若未出现腰麻现象和生命体征无异常,则给予浓度为0.1%的罗哌卡因(包括100mg芬太尼),剂量为10-15ml。

1.3观察指标

(1)随访两组新生儿两年,根据美国精神缺陷学会(AAMD)颁布的适应行为量表(AAMD-ABS)评价两组新生儿的社会适应能力,统计其总分值;量表含95条项目,总计21个主题,由家属按照新生儿实际情况正确填写;分数越低,表示新生儿适应能力越弱,反之。

(2)新生儿智力情况通过韦氏智力量表评价,通过专业自身医师进行测试;其中低智商为70分或以下,在70-80分以上为边缘,在80-90分以上为反应迟缓,在90-110分以上为正常水平,在110-120分以上为聪明,在120-130分以上为优秀,在130分以上则为超常。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一由SPSS16.0统计学软件分析,文中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通过x2和t计算,结果采用%和(x±s)表示;组间差异显著,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两组新生儿的AAMD-ABS总评分和韦氏智力评量表评分均无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无痛分娩主要是通过一些手段将产妇分娩过程中产生的疼痛感缓解或消除。无痛分娩技术主要由国外引进,根据相关研究证明,美国大约有85%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选择无痛分娩方式,而英国在1970年时就已有98%左右的产妇选择无痛分娩方式[2]。我国在1947年就提到了无痛分娩,但到目前为止选择无痛分娩方式的产妇在1%以下,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与社会、产房和麻醉等因素息息相关[3]。如今,无痛分娩在临床上主要被分为两种形式:非药物性和药物性。(1)其中非药物性:进行产前训练,引导产妇在子宫收缩时通过呼吸来减轻疼痛感,分娩时对疼痛位置进行按摩或者通过针灸治疗来止痛;但效果却不明显[4]。(2)药物性:通过使用麻醉药物或者镇痛药物来达到镇痛的效果。镇痛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其一为吸入式镇痛,吸入药物为氧化亚氮,缺点在于镇痛效果不完全[5]。其二为连续硬膜外麻醉,该方式镇痛效果甚佳,药物使用剂量为剖腹产用量的五分之一;产妇分娩时保持清醒状态,可积极配合生产,具有较高安全性,在临床上有较高使用率。我院研究了连续硬膜外麻醉行无痛分娩对新生儿社会适应能力和智力的远期影响,结果显示:两组新生儿的AAMD-ABS总评分和韦氏智力评量表评分均无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情况下进行无痛分娩对新生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智力无明显影响,具有良好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朱海颖.连续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对新生儿的远期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27(18):35-36.

[2]安俊芹.连续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对新生儿近远期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35):7275-7278.

[3]安俊芹,卢志茹,崔雅坤等.无痛分娩对新生儿近期和远期的影响[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4,07(3):11-13.

[4]吴雪兰,杨宗林,安政庄等.产前椎管神经阻滞麻醉镇痛对新生儿神经评分影响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25(18):102-103.

[5]安俊芹,卢志茹,刘倩等.连续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对新生儿远期影响[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28(7):718-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