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镜取石术治疗结石性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4年3月-2006年5月,对29例结石性脓患者采用微创经皮镜取石术治疗。结果29例患者术后肾盂、盏漏斗部梗阻的结石均被取尽,达到了通畅引流的目的;19例一次取净全部结石,二次取石10例,其中6例取净,4例仍残留小结石;无术后大出血和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23例患者获随访1-12个月,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微创经皮镜取石术可一次处理梗阻部位结石。使引流通畅,安全、有效;可控制感染,最大程度恢复肾功能,达到保的目的。

  • 标签: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结石 肾脓肿
  • 简介:母细胞瘤是儿童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通过手术联合放化疗,其治愈率可达90%。开放手术一直在母细胞瘤手术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但近年随着腹腔镜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小儿泌尿外科医师不断尝试在腹腔镜辅助下行小儿母细胞瘤根治性切除术,并且不断挑战患儿年龄极限[1]。我们2014年10月收治1例14个月患儿,采用腹腔镜辅助技术行根治性切除术,报告如下。

  • 标签: 根治性肾切除术 肾母细胞瘤 腹腔镜辅助 手术治疗 幼儿 泌尿外科医师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镜术后症状性包膜下积液或血肿的治疗方法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对286例行经皮镜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有13例患者术后出现症状性包膜下积液或包膜下血肿,均采取局麻下B超引导包膜下积液或血肿镜穿刺套装穿刺引流方法进行治疗。结果13例患者均成功治愈。结论经皮包膜下积液穿刺引流对症状性包膜下积液或血肿可取得治愈效果。

  • 标签: 经皮肾镜 症状性肾包膜下血肿 经皮肾穿刺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镜超声碎石术后留置造瘘管有效看护指导手段。方法:抽选本院收治的经皮镜超声碎石术后留置造瘘管对象104位进行研讨,时间限定:2017.5-2020.5。以乱数表法将抽选对象分于对照、观察组别中,两组别间人数差值为0。前者行传统指导手段,后者予以针对指导手段。分析比对抽选对象护理应用情况及亲属认可度。结果:不同指导手段应用下,观察组对象拔造瘘管时间、住院时长、情绪评估结果均优于对照组,亲属对看护工作及人员态度较为认可(P<0.05)。结论:经皮镜超声碎石术后留置造瘘管对象护理中采取针对措施对其恢复及心理状态具积极影响,效果确切。

  • 标签: 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术 肾造瘘管 护理措施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金匮气丸合石通颗粒治疗发作前期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发作前期肾结石患者共计240例,并根据用药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A组、对照B组、对照C组,每组各有患者60例,给予实验组患者金匮气丸合石通颗粒、对照A组患者金匮气丸、对照B组石通颗粒、对照C组中药汤剂,四组患者分别用药20d,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C组;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要高于对照A组患者和对照B组患者;P>0.05。结论金匮气丸合石通颗粒治疗发作前期肾结石患者均有较为出色的治疗效果,且患者依从性较高,该药物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金匮肾气丸 肾石通颗粒 发作前期肾结石 临床疗效
  • 简介:<正>背景:对于局限性细胞癌患者,肾部分切除术(PN)与根治性切除术(RN)相比,前者可降低其他原因致死率。目的:利用实验判断可因其他原因致死类型患者的治疗效果。实验设计,方法及对象:应用监视流行病学以及终极结果-医疗保险相关数据库,T1a期局限性细胞癌(RCC)患者分别有4956位(82%)行根治性切除术,1068位(18%)行肾部分切除术患者(1988~2005年)。评估:为了调整不同治疗类型带来的遗传学

  • 标签: 根治性肾切除术 保留肾单位手术 肾部分切除术 肿瘤相关 肾细胞癌 致死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钬激光碎石联合盏憩室颈切开在经皮镜治疗盏憩室结石中的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8月1日-2016年7月31日期间在本院泌尿外科接受治疗的40例盏憩室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20例/组。一组实施经皮镜微造瘘术(对照组)。一组采取经皮镜钬激光碎石联合盏憩室颈切开手术(观察组)。对比两组术后肾功能指标、盏憩室大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二十四小时尿量(1625.26±256.21mL)、血肌酐(67.26±12.28μmol/L)、血尿素氮(5.23±2.05mmol/L)、血钾(4.21±0.25mmol/L)、盏憩室大小(2.02±0.28cm)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无患者发生并发症(p<0.05)。结论经皮镜钬激光碎石联合盏憩室颈切开治疗盏憩室结石安全有效。

  • 标签: 钬激光碎石 肾盏憩室颈切开 经皮肾镜 肾盏憩室结石 安全性
  • 简介:目的评价微创经皮镜碎石术对内型肾盂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由同一术者完成的微创经皮镜碎石术187例,其中内型肾盂肾结石58例,非。内型肾盂肾结石129例,比较二者之间的一期结石清除率、二期结石清除率、一期手术时间、手术中取石通道个数、二期体外冲击波碎石例数、输血率、胸膜损伤发生率。结果内型’肾盂结石病例一期结石清除率低于非内型肾盂结石病例,而一期手术时间、双通道取石率均高于后者(P〈0.05)。二期结石清除率、术后体外冲击波碎石例数、输血率、胸膜损伤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创经皮镜碎石术对内型肾盂合并结石的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 肾内型肾盂 结石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肾功能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对高血压患者早期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选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高血压组,90例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酸(UA)、尿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血清胱抑素C(CysC)四项指标。结果高血压组患者的mALb、UA、NAG、CysC等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比单项阳性率更高,两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P<0.0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Alb、UA、NAG、CysC等指标是临床诊断高血压患者早期损伤的常见敏感指标,肾功能指标四项联合检测阳性率更高,方法简单易行,对高血压性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肾功能四项检测 高血压 早期肾损伤
  • 简介:目的提高微创经皮镜碎石取石术(MPCNL)治疗输尿管结石或肾盂结石继发中重度肾积水、多盏结石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或肾盂结石继发中重度肾积水、多盏结石患者共19例,男14例,女5例,年龄28~76岁,中位年龄41岁;所有患者均接受MPCNL治疗,术前完善X线尿路平片(KUB)或静脉肾盂造影(IVU)及腹部双源CT平扫和冠状面成像检查,第4腰椎以下输尿管结石先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URL),碎石后放置输尿管导管,然后行MPCNL治疗;第4腰椎以上输尿管结石和肾盂结石直接行MPCNL手术,或膀胱镜下放置输尿管导管后进行MPCNL治疗;所有患者MPCNL均选择单一后组中盏作为穿刺碎石通道,对术中寻找盏结石方法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MPCNL治疗,一期结石清除率84.2%(16/19),二期结石清除率89.5%(17/19),1例盏残留一小结石未进一步处理,1例巨盏症,广泛性盏结石,盏重度积水,肾功能严重受损,建议行切除,患者家属要求MPCNL治疗,残留结石明显,放弃进一步治疗而自动出院。结论输尿管结石或肾盂结石继发中重度肾积水合并多盏结石,行MPCNL治疗,掌握好操作技巧,盏结石单一后组中盏径路微创皮穿刺取石术(MPCNL)安全,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效果良好。

  • 标签: 肾积水 经皮肾镜 结石
  • 简介:重复、重复输尿管畸形是胚胎时期输尿管发生异常中一种相对少见的泌尿系统先天性畸形[1],其发病率约为0.8%,女性是男性的2倍,单侧较双者多6倍[1]。本文整理本中心收治的1例左重复、重复输尿管畸形合并重复及输尿管重度积水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5岁,因'腹痛伴腹胀4天'入院。

  • 标签: 输尿管 造瘘管 重复输尿管畸形 重复肾 重度积水
  • 简介:目的比较保留单位手术和根治性切除手术治疗早期局限性肾癌术后肾功能的变化,同时探讨不同的肾功能指标在临床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南京鼓楼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期间63例早期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随访资料.35例患者接受保留单位术(保组),28例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根治组),所有的患者均随访满两年,随访期间患者的血肌酐、尿酸、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及尿β2微球蛋白被搜集并记录下来.结果63例患者术后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术后早期肾功能的损伤表现更为明显.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大部分患者肾功能可逐渐恢复.保组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34%,根治组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7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总体随访结果显示估测肾小球滤过率、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肌酐、尿酸及尿微量白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虽然两组的尿酸及微量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保组的平均水平低于根治组.在术后肾功能异常的早期检测方面,各指标的独立检测阳性率均较低,尤其是血肌酐、尿酸及估测肾小球滤过率等传统肾功能指标.当各指标互相联合后,肾功能异常的检测阳性率明显提高,保组及根治组的联合检测阳性率分别达37.1%和71.4%.结论在早期局限性肿瘤的治疗中,保留单位手术较根治性手术对患者肾功能的损伤更小.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对于发现术后肾功能的早期异常更敏感,可与肌酐、尿酸、估测肾小球滤过率起协同作用.

  • 标签: 肾细胞肿瘤 肾切除术 肾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二期经皮镜治疗经皮镜术后残石的临床效果。 方法 在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我院共收治患有肾结石的患者 98 例,将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作为分组依据,采用一期经皮镜碎石取石术进行治疗的患者纳入参照组,采用二期经皮镜碎石取石术进行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和结石去除率。 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结石去除率高于参照组,差异表明统计学意义显著( p<0.05 )。 结论 在治疗经皮镜术后残石患者时,采用二期经皮镜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而且能够提高结石去除率,该方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二期经皮肾镜 经皮肾镜术 残石 疗效
  • 简介:错构瘤破裂出血是临床急腹症常见病因之一,以往增强CT或MR是此病诊断的主要影像方法。近年来超声造影通过显示正常实质和病灶之间的微循环灌注差异,不仅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在实质性脏器(如肝、脾、等)外伤出血的诊断中取得成效目,但目前其在错构瘤破裂出血的应用尚无文献报道。近期我们采用超声造影诊断错构瘤破裂出血一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超声造影诊断 肾包膜下血肿 破裂出血 肾错构瘤 肝脏局灶性病变 微循环灌注
  • 简介:摘要: 母细胞瘤 (即 Wilms瘤 )是小儿最常见的原发于肾脏的恶性肿瘤。近几年对于母细胞瘤的治疗取得了巨大进步 ,以手术为结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使母细胞瘤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患有母细胞瘤的患儿 ,不仅仅承受生理上的打击 ,而且对其心理健康也有着可忽视影响 ,所做好对母细胞瘤患儿的护理显得格外重要。

  • 标签: 肾母细胞瘤 治疗 患儿护理
  • 简介:<正>目的:嫌色细胞癌对Fuhrman核分级系统的预估价值提出了质疑,主要是由于其频繁出现的核与核仁的多形性。嫌色细胞肿瘤分级是一种基于区域性的细胞核的密集度与退行性变而提出的一种新的3级肿瘤分级系统,近期被报道是一种优于Fuhrman系统的肿瘤分级系统。笔者通过一个

  • 标签: 分级系统 嫌色细胞癌 肿瘤分级 细胞核 退行性变 密集度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