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卡方检验(X^2)是临床应用(或滥用)最广泛的统计学检验方法之一,可用来分析两个分类变量间的关系,也是X^2检验最简单和最为人熟知的应用形式。如果有第3个分类变量作为混杂因素,则可以采用分层X^2检验。但当维度更高,欲同时研究4~5个分类变量间的关系时,X^2检验显得就不够了,难以对多个分类变量间的关系给出一个系统而综合性的评价,也不可能在控制其它因素时估计变量的效应,此时应采用多元分析的方法。

  • 标签: 卡方检验 延续 对数线性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新型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PPO-1对多种肿瘤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MTY法检测PPO-1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光学显微镜观察PPO-1作用后肿瘤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PPO-1对K562细胞染色体DNA断裂的影响;RT—PCR法检测不同浓度PPO-1(1.0,2.0,4.0μmol/L)对K562细胞caspase-3、topoⅡα/、topoⅡβ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MTT法检测发现PPO-1对多种肿瘤细胞均有较好的活性,IC50为1.41—5.96μmol/L,Giemsa染色发现其出现了典型的凋亡现象,提取总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显著“DNA梯子”,RT—PCR结果显示PPO-1可上调caspase-3及topoⅡdmRNA的表达。【结论】与阳性对照药依托泊苷相比,PPO-1在体外能够抑制多种人源性肿瘤细胞,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与(1)caspase途径:上调caspase-3基因表达;(2)上调topoⅡα基因表达,抑制topoⅡα催化活性有关。

  • 标签: 鬼臼毒素衍生物 细胞凋亡 拓扑异构酶Ⅱ 抗肿瘤
  • 作者: 蒋奕1叶新青2通讯作者叶洪涛2姬逸男1唐玮1周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12期
  • 机构:蒋奕1叶新青2通讯作者叶洪涛2姬逸男1唐玮1周晓1廖晓明11.广西肿瘤防治研究所乳腺外科一病区广西南宁530021;2.广西肿瘤防治研究所病理科广西南宁530021基金项目:RSK4基因异常甲基化在乳腺癌发病机质中作用的研究(广西科技攻关计划:桂科攻14124004-1-12)作者简介:蒋奕,女,1979年生,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广西肿瘤防治研究所乳腺外科一病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乳腺癌中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neu和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之间的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Q-PCR)对96例患者进行检测来评估基因扩增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微阵列(n=76)来检查基因扩增和蛋白质表达水平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关系.结果根据RQ-PCR或IHC微阵列取得的HER-2/neu基因状态,TOP2A基因的扩增水平并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乳腺癌中TOP2A基因的扩增并不局限于带有HER-2/neu+基因型的人,并且表明很大比例的HER-2/neu-基因型患者表现出具有高水平的TOP2A基因.关键词乳腺癌;拓扑异构酶;表皮生长因子;TOP2A;HER-2/neu中图分类号R7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256-01

  • 标签:
  • 简介:针对现有的提取颅脑CT图像颅腔内结构算法自动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算法。该算法首先根据颅脑颅骨组织宽度大、灰度值高的特点,利用线性空间滤波方法提取颅脑颅骨的粗略轮廓;然后利用图像数学形态学方法和基于阅值的水平左右扫描算法,实现颅内组织的自动化分割;最后,通过对100例颅脑CT检查病例的图像进行实验,来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使99%具有完整颅骨环的颅腔内结构实现计算机自动化分割,分割结果准确。

  • 标签: 滤波 医学图像 颅内结构 图像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拓扑替康联合顺铂化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拓扑替康在宫颈癌患者化疗治疗的过程中的应用意义,总结治疗经验以供临床治疗过程中进行参考。方法以我院2012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进行化疗的晚期或复发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一致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4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给予不同的药物,对照组40例仅给予顺铂进行治疗,实验组40例给予拓扑替康加顺铂进行治疗,比较疗效与安全性。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80.00%高于对照组60.00%,两组比较P<0.05认为差异有意义,两组的并发症和副反应没有差异。结论对于进行宫颈癌化疗的患者给予拓扑替康联合治疗能够明显的提高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拓扑替康 化疗 宫颈癌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YY/T 1789.4-2022 体外诊断检验系统 性能评价方法 第4部分:线性区间与可报告区间》建立N末端B

  • 标签: NT-proBNP 免疫层析 线性区间
  • 简介:基于梯度的边缘检测方法在处理含有弱边缘的图像时存在问题:选取高梯度阈值会遗漏弱边缘,而选取低梯度阈值将会出现虚假边缘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灰度变换的弱边缘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图像作非线性变换,沿边缘方向作平滑后再计算梯度值并进行非最大化抑制,最后参照梯度直方图选取合适的梯度阈值来标识边缘点。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有效地检测出弱边缘。

  • 标签: 弱边缘 非线性变换 阈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脐带血CD34+、CFU-GM(粒-巨噬细胞集落)与TNC(有核细胞数)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方法收集山东脐血库供者合格筛选标准的脐带血1985例,分别进行细胞计数,CD34+检测与细胞菌落培养后,统计每例脐血的TNC、CD34+和CFU-GM数值,最后进行线性分析。结果1985例脐血TNC平均为(15.10±5.20)×108个,其生成的CFU-GM集落为(0.76±0.46)×106个,测得的CD34+细胞数为(3.97±2.89)×105个;CD34+细胞数、CFU-GM总数与TNC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可以通过CD34+和CFU-GM快速预测脐带血中造血干细胞的总数,TNC总数越高,脐带血中所含的造血干细胞数就越多,这为脐血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 标签: 脐带血 CD34+ CFU-GM TNC
  • 简介:目的评估TIGER细胞图像分析仪测量细胞图像光度的线性.方法选取十只健康成年小白鼠的睾丸组织,制成细胞悬液,涂片,快速Feulgen染色,TIGER细胞图像分析仪测量涂片内三种单个完整生精细胞核的DNA含量并比较它们的比值关系,分析其平均吸光度(AOD)的最大、最小值范围.结果三种生精细胞核的DNA含量呈1、2、4的比例,其AOD值范围为0.73~1.64.结论TIGER细胞图像分析仪在其平均吸光度值为0.73~1.64的范围内测得的组织、细胞图像光度呈线性.

  • 标签: 生精细胞 DNA倍体 Feulgen染色法 图像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侧腹壁线性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近三年收治的行腹腔镜下侧腹壁线性悬吊术的子宫脱垂患者共15例,分析患者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POP-Q)各点值、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 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60±5)min,术中出血量(10±5)mL,平均住院时间(3.5±0.4)d,且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患者手术后1 个月、6 个月 Aa、Ba、Ap、Bp、C、D 点值比治疗前均降低(P均<0.05)。结论 腹腔镜下侧腹壁线性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安全有效,用7号丝线代替网片,经济实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侧腹壁线性悬吊术 子宫脱垂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与线性免疫印迹法(LIA)对自身抗体的检测价值。方法于2013年1月~2015年10月,随机选取10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100例非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分别设置为AID组、非AID组,对这200例患者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检测其自身抗体,对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患者进行线性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AID组中的IIF阴性/LIA阳性表达患者所占比例较之非AID组明显更高(P<0.05),而IIF阴性/LIA阳性表达的患者中,AID组的LIA(+)和LIA(±)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非AID组(P<0.05)。结论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在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后,还应对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为阴性的患者进行线性免疫印迹法检测,以减少漏诊,提高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 标签: 自身免疫性疾病 抗核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法 线性免疫印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线性探针技术研究娄底市结核菌的耐药检验,从而获取该技术有效的价值评价。方法收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娄底市255例肺结核患者,其中初治涂阳患者225例,复治涂阳患者30例。并对所有患者的痰涂片进行线性探针技术进行检验,同时加以药敏试验作为对照。结果线性探针技术和对照药敏试验异烟肼耐药率分别为9.0%和9.8%。利福平耐药率分别为5.5%和5.9%。2种方法的耐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与比例法药敏试验对照的情况下,线性探针技术检测异烟肼、利福平的耐药率分别为98.0%和98.8%。异烟肼的敏感度为80.0%,特异度为100%。利福平的敏感度为82.4%,特异度99.6%。结论娄底市结核杆菌对异烟肼和利福平的耐药率低于全国水平。线性探针技术检测异烟肼和利福平有较高的敏感度。故该技术对结核患者的病情,尤其是产生多重耐药性患者的诊治有较大帮助。

  • 标签: 线性探针技术 肺结核 利福平 异烟肼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线性探针技术快速检测临床应用;方法:对 260株结核分枝杆菌菌株进行线性探针技术检测,金标准选择比例药敏试验法,对比探针技术检测与比例药敏试验结果的符合情况,以评价线性探针检测技术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效果;结果:采用线性探针检测,异烟肼的敏感性为 96.9%,特异性为 95.8%,阳性预测值为 94.6%,阴性预测值为 93.8%,采用比例法共检出耐多药 92例,而采用线性检出耐多药 90例,两者符合率为 97.8%,敏感度为 98.9%,特异性为 100%,阳性预测值为 100%,阴性预测值为 100%,比较两种检测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X2=0.000 P=1.012);结论:采用线性探针技术检测利福平、异烟肼的耐药性与比例法的一致性较高,操作更加简单,敏感性、特异性高,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耐药性检测 结核分枝杆菌 利福平 异烟肼
  • 简介:目的探讨P53蛋白、Ⅱ型拓扑异构酶(TopoⅡ)及多重耐药相关蛋白(MRP)在合并慢性血吸虫病与非血吸虫病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3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收集患者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组织。338例患者中,80例合并慢性血吸虫病,258例不合并慢性血吸虫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P53、TopoⅡ、MRP蛋白表达。等级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P53蛋白阴性、弱阳性、阳性、强阳性表达率在合并慢性血吸虫病的结直肠癌组织中分别为5.00%(4/80)、87.50%(70/80)、3.75%(3/80)、3.75%(3/80),在不合并慢性血吸虫病的结直肠癌组织中分别为28.68%(74/258)、19.38%(50/258)、16.67%(43/258)、35.27%(91/25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62,P〈0.05)。TopoⅡ蛋白阴性、弱阳性、阳性、强阳性表达率在合并慢性血吸虫病的结直肠癌组织中分别为8.75%(7/80)、51.25%(41/80)、22.50%(18/80)、17.50%(14/80),在不合并慢性血吸虫病的结直肠癌组织中分别为12.01%(31/258)、55.43%(143/258)、22.48%(58/258)、10.08%(26/25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51,P〉0.05)。MRP蛋白阴性、弱阳性、阳性、强阳性表达率在合并慢性血吸虫病的结直肠癌组织中分别为7.50%(6/80)、40.00%(32/80)、28.75%(23/80)、23.75%(19/80),在不合并慢性血吸虫病的结直肠癌组织中分别为24.42%(63/258)、38.37%(99/258)、24.03%(62/258)、13.18%(34/25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08,P〈0.05)。结论P53蛋白和MRP蛋白在合并慢性血�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血吸虫病 慢性 P53 Ⅱ型拓扑异构酶 多重耐药相关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