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基因组DNA污染及乳腺癌单样本预测器(single sample predictor, SSP)在RNA-seq中鉴定Basal-like亚型乳腺癌的一致性与稳健性。方法:使用4种SSP联合3种数据校正方法,按比例随机去掉一定比例的非Basal-like亚型样本,并使用正态分布模拟基因组DNA对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数据校正方法影响乳腺癌SSP鉴定Basal-like亚型的一致性(κ=0.733-0.964);乳腺癌SSP可以一致鉴定出Basal-like亚型(κ=0.846-0.958),对Basal-like亚型鉴定的稳健性高;基因组DNA污染对Basal-like亚型鉴定的一致性影响较小(κ=0.922-1)。结论:Basal-like亚型的鉴定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与稳健性且受基因组DNA污染影响较小。

  • 标签: 基因组DNA污染 RNA-seq 乳腺癌分型 Basal-like亚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娩过程中导乐陪产的应用效果及对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之间在我院产科进行阴道分娩的孕周均在36-40周的180名初产妇,按照其分娩过程选择的不同的护理方式分成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为传统护理方式,观察组为导乐陪产护理方式,观察两组分娩质量。结果:观察组全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下降,并且不良情绪产生率及情绪强度均好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导乐陪产用于临床阴道分娩疗效明显,能够明显降低产妇不良情绪影响,缩短产程,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分娩,导乐陪产,分娩质量,应用效果,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娩过程中导乐陪产的应用效果及对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之间在我院产科进行阴道分娩的孕周均在36-40周的180名初产妇,按照其分娩过程选择的不同的护理方式分成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为传统护理方式,观察组为导乐陪产护理方式,观察两组分娩质量。结果:观察组全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下降,并且不良情绪产生率及情绪强度均好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导乐陪产用于临床阴道分娩疗效明显,能够明显降低产妇不良情绪影响,缩短产程,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分娩,导乐陪产,分娩质量,应用效果,影响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超声介入过程中患者急性突发事件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方法:本实验所涉及的研究对象为2020年3月-9月在我院进行超声介入过程中出现急性突发事件的58例患者,按照硬币法将患者完成组别的划分,研究组与对照组各包含患者29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分析超声介入过程患者急性突发事件的护理方法。结果:对比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征(P

  • 标签: 超声介入 急性突发事件 综合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将专病实境教学模式应用于产科实习带教中取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于产科接受实习带教的实习医生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例数共计72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纳选的实习医生划分为两组,分组以后两组所占比例均等,对照组在产科实习带教中选择应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选择应用临床专病实境教学,对比分析教学价值。结果: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实习生产科专业知识评分以及操作技能评分均明显较高,数值对比差异为P

  • 标签: 产科实习带教 临床专病实境教学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缝隙护理在急诊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0年1月开始从我院的急诊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选取研究对象,至2021年10月,共筛选出82例,随机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无缝隙护理。然后将转运时间、抢救结果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转运时间、抢救成功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观察组均更优,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在急诊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减少转运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和转运期间的护理安全性。

  • 标签: 无缝隙护理 急诊 严重多发性创伤 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先兆流产患者中应用行为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从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研究对象为先兆流产患者56例,通过双盲法分入实验组与参照组当中,各28例,前者应用行为护理干预,后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效果进行展开分析与讨论。结果: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效果均相比于参照组更高(P

  • 标签: 先兆流产 行为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先兆流产患者中应用行为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从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研究对象为先兆流产患者56例,通过双盲法分入实验组与参照组当中,各28例,前者应用行为护理干预,后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效果进行展开分析与讨论。结果: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效果均相比于参照组更高(P

  • 标签: 先兆流产 行为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中老年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低血糖症诱发原因展开分析,并提出科学的防治策略。方法:本研究对象是 50例被明确诊断为糖尿病的中老年患者,于我院进行治疗期间,产生低血糖症问题,进行病患临床资料的收集,对于出现低血糖问题的引发因素进行分析,并及时的展开处理。结果:在此次研究的 50例病患中,导致低血糖症的原因主要涉及到了进餐、静滴胰岛素、饮酒、联合用药不规范等。对所有的患者展开急诊处理、饮食指导等,有效的缓解症状。结论:导致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的因素较多,需要临床治疗期间得到充分的重视,通过积极的预防降低此问题产生。

  • 标签: 中老年 糖尿病 低血糖症 诱发因素 防治举措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意义。方法:将已接诊的100例脑梗塞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50例脑梗塞患者,对其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中50例脑梗塞患者,对其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记录两组的护理前后运动功能和护理满意度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护理前观察组运动功能评分为(59.72±3.19)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6075)而护理后观察组运动功能评分为(90.26±3.27)分,高于对照组(P=0.000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P=0.0017)。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提升脑梗塞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护理满意度作用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梗塞患者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MRI影像学特征及脑脊液生化指标变化的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07-2020.07的120例颅内结核患者,按照颅内结核类型分为脑实质型、脑膜型及混合型颅内结核,对不同类型颅内结核的MRI影像学特征情况进行分析;同时收集患者的脑脊液标本,进行脑脊液生化检查,对抗结核治疗中脑脊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在120例患者中,由于受到失访以及病情变化等原因的影响,一共有76例患者完成治疗后1周、1个月的动态随访。结果:经临床影像学诊断,120例颅内结核患者中,脑实质型54例(45.00%)、脑膜型21例(17.50%)混合型45例(37.50%)。在54例脑实质型颅内结核患者中,可见病灶呈粟粒、结节样,MRI的信号特征为:病灶信号均匀,呈T1WI稍低或等信号、T2WI高或稍高信号;病灶信号不均匀,中心呈T1WI低或等信号、T2WI高信号,边缘呈T1WI稍低、T2WI稍高或两等信号。21例脑膜型患者MRI表现为结节、脑回样T2WI高信号、T1WI等或低信号,增强后可见脑膜呈放射状强化,以鞍上池、环池及四叠体池脑膜强化为主。45例混合型颅内结核患者MRI表现具有脑实质型及脑膜型颅内结核MRI的征象。76例动态随访患者中,治疗前的葡萄糖及氯水平低于治疗后1周、1个月,(P<0.05);治疗前的乳酸脱氢酶、腺苷脱氨酶及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后1周、1个月,(P<0.05)。结论:类型不同的颅内结核有显著的MRI特征,明确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的MRI影像学特征及脑脊液生化变化,对于临床预估及预测抗结核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 标签: 抗结核治疗 MRI影像学特征 脑脊液生化指标变化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罹患过敏性鼻炎的飞行人员在飞行过程中出现压耳及导致航空性中耳炎的易感性。方法 将 2018年至 2019年年检过程中通过调查问卷发现罹患过敏性鼻炎的 43名飞行学生( 86耳)单独提取出来 ,以每只单耳在 50次飞行任务总次数 4300作为 A组进行跟踪观察,再选择 43名健康飞行学生( 86耳)以每只单耳在 50次飞行任务总次数 4300作为作为 B组进行跟踪观察。分析对比两组学生在 50次的飞行过程中发生鼓膜充血,鼓膜内陷,鼓膜穿孔和鼓室积液的概率。结果 A组学员每只单耳在 50次飞行任务总次数 4300飞行任务里出现膜充血,鼓膜内陷,鼓膜穿孔和鼓室积液压耳及航空性中耳炎 256次(已排除同时患有感冒或其他疾病等多重原因的次数), B组学员每只单耳在 50次飞行任务总次数 4300飞行任务里出现压耳及航空性中耳炎 44次(已排除同时患有感冒或其他疾病等多重原因的次数)结论 患过敏性炎的飞行学员在飞行过程中比未患过敏性鼻炎的飞行学员发生压耳及航空性中耳炎的风险更大。

  • 标签: [ ]飞行学员 过敏性鼻炎 压耳 航空性中耳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病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实施医学虚拟仿真系统教学的价值。方法 以120名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实施传统的数码显微互动系统进行教学,研究组则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实施传统的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基础上,应用医学虚拟仿真系统教学,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研究组教学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骨质疏松治疗过程中应用长效双磷酸盐类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6-2020.10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患者118例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参照和实验两组,两组分别59例。参照组应用钙尔奇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长效双磷酸盐类药物治疗。对于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骨密度情况进行观察;并且,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骨密度情况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骨质疏松 长效双磷酸盐类药物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舒适护理方式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干预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05月~2020年04月收治的54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常规护理组(27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完成骨折护理;舒适护理组(27例):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方式完成骨折护理;就组间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压疮、便秘、肌肉萎缩)总发生率展开对比。结果:舒适护理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护理总满意度(92.59%)高于常规护理组(59.26%)明显(P

  • 标签: 舒适护理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护理满意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过程中配合强化护理管理对保护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作用。方法:以就诊时间排列选择我院2019.1~2020.12内收治的60例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干预(常规组,30例),另外一组实施强化护理管理(强化组,3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残余肾功能指标及生存质量等指标均无对比差异(P>0.05),但干预后加强组尿素氮、肌酐清除率及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过程中配合强化护理管理,可有效保留残余肾功能和降低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使用甘露醇治疗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并分析其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颅脑创伤性水肿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使用甘露醇治疗,对照组41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在使用甘露醇时应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毒副反应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甘露醇毒副反应发生率为7.32%,对照组为26.83%,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0.24%,对照组为70.73%,差异明显(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在乳腺癌伴随糖尿病患者化疗过程中,研究二甲双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 74例乳腺癌伴糖尿病患者分为二甲双胍降糖组和普通胰岛素降糖组,两组患者降糖治疗的同时进行辅助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肿瘤缓解率及治疗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二甲双胍组肿瘤缓解率稍高于胰岛素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不良反应少于胰岛素组。结论:二甲双胍未明显改善乳腺癌伴糖尿病患者疾病缓解率,但可以减少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二甲双胍 乳腺癌 辅助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上预防接种护理过程中采用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及满意度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进行预防接种患者共100例, 根据接种期间应用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别归入常规组与观察组当中,分别予以患者常规护理及个性化护理,分析在不同干预措施应用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指标。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个性化护理的实施,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明显较低;观察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更高,与常规组相比较,存有显著的差异,P

  • 标签: 预防接种 管理护理 个性化护理 临床效果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