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心脏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78例心脏介入术治疗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经过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出院调查,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9%,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9.5%,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脏介入治疗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心脏介入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心脏听诊联合经皮血氧饱和度测定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抽取2017年7月—2018年5月江阴市出生的新生儿(6049例)当分析的对象,所有新生儿均进行心脏听诊和经皮血氧饱和度测定,分单纯心脏听诊组、单纯经皮血氧饱和度测定组以及联合组,阳性患儿进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总结筛查情况。结果联合组确诊率大于单纯经皮血氧饱和度测定组、单纯心脏听诊组,差异显著,P<0.05。单纯经皮血氧饱和度测定组确诊率大于单纯心脏听诊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58例确诊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肺动脉闭锁、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法洛四联症、复杂型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的患儿分别是1例、1例、1例、4例、4例、7例、8例、10例、22例。结论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心脏听诊联合经皮血氧饱和度测定的应用价值高,确诊率很高。

  • 标签: 新生儿 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听诊 经皮血氧饱和度测定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倍他乐克是一种无内在拟交感神经活性的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在治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脏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国外倍索洛尔治疗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TheCardialInsufficiencyBisoprololStudy,CIBIS)和倍他乐克治疗心力衰竭的随机干预临床试验(TheMetoprololCR/XLRandomizedInterventionTrialinHeartFailure,MERIT-HF)提供的证据显示,在目前标准疗法中加用β受体阻滞剂可产生明显的降低死亡率的效果。这些结果都强调了β受体阻滞剂在CHF治疗中有效的作用。

  • 标签: 倍他乐克 治疗 心脏病
  • 简介:摘要对3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人经过治疗和积极护理、合理用药以及健康教育,好转率达100%,未发生死亡。结果表明高血压性心脏病人临床上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各种并发症及加强护理和健康教育,才能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高血压 心脏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心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间入院我科,接受心脏介入手术的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常规护理加术前、术中及术后心理干预的方法,加强人文关怀。比较术前术后两组患者在血压、睡眠、心率变化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在睡眠质量、血压波动、心悸发生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接受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心理干预的方法可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减少术前、术后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心脏介入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脏超声诊断冠心病(coronaryarteryheartdisease,CHD)的临床意义进行探究。方法以我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期间接诊的48疑似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心脏超声检查,以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心脏超声诊断结果。结果共48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经心脏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0.83%(34/48)、灵敏度为69.44%(25/36)、特异性为75.00%(9/12)、误诊率为25.00%(3/12)、漏诊率为30.55(11/36)。结论采用心脏超声对冠心病患者予以诊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指导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措施的合理实施。

  • 标签: 冠心病 心脏超声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观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60例,对妊娠期及分娩期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终止妊娠8例,自然分娩14例,剖宫产38例。孕产妇及其新生儿无死亡,所有产妇住院时间平均(10.5±2.5)天。结论对60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对不同时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注意临床观察,加强母胎的监测,确保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顺利渡过孕产期。

  • 标签: 妊娠 心脏病 妊娠合并心脏病 临床观察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40例临床护理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40例均明显好转出院,无复发病例发生。结论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低氧状态;预防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保持舒适状态;了解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了解准确记录尿量的意义与方法。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柏子苦参片治疗心脏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的心脏早搏患者2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200例与对照组80例,研究组用柏子苦参片(处方组成柏子仁12g,苦参12g,郁金12g,煅磁石10g,黄连12g)。4片/次,1日三次,疗程为一个月。对照组用心律宁片,3片/次,1日三次,疗程为一个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取得总有效率为79.50%;对照组为61.25%,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早搏疗效比较,研究组取得总有效率为81.00%;对照组为63.75%,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柏子苦参片治疗心脏早搏疗效显著,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心脏早搏 柏子苦参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心脏病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40临床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影像表现及诊断进行分析。结果4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经超声诊断,室间隔增厚有33例,左室后壁增厚有27例,左房扩大有17例,动力过度有17例,左心舒张功能减退(E/A<1)有28例,右心功能减退(E/A<1)为26例,主动脉硬36例,主动脉增宽则有12例。结论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的诊断临床应首选超声心动图检查,可确诊高血压性心脏病。利用彩色多普勒和频谱多普勒动态观察高血压病人的心功能变化,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 标签: 高血压性心脏病 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外科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收集我院心外科146例心脏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围术期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并利用SAS以及SDS进行评定,对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分析表明,146例心脏手术患者中,围术期有130例患者存在心理紧张现象(89.04%);122例患者存在过分担忧的心理状态(83.56%);104例患者存在抑郁自卑的心理(71.23%)。其中,SDS、SAS的评分在护理干预前分别为4.11±0.05分、4.33±1.09分,护理干预后分别为1.99±0.15分、1.69±0.88分(P<0.05)。结论采用优质的护理干预能够对患者的不良心理进行有效疏导,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有利于术后恢复。

  • 标签: 心脏手术 围术期 心理状态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脏术后监护期患儿心理护理的体会。方法本文选取100例心脏术后监护期2~14岁患儿,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的心理焦虑、抑郁评分大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结果护理组的心理焦虑、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大小分别是(28.91±2.92)分、(29.78±2.74)分、(94.63±2.50)分,和对照组的心理焦虑、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大小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脏术后监护期患儿采用心理护理方式指导护理工作开展后,可以有效调节患儿的情绪状态,使得其情绪状态保持稳定,患儿家属情绪保持良好,积极配合医护工作开展,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心脏术后监护期 患儿 心理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脏外科术后感染情况及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将自2012年1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进行心脏外科术治疗的1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出现感染的情况,并分析研究出现感染的主要因素。结果感染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气管插管留置、引流时间、导尿管时间等因素均与平均值有较大差距,比较差异值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脏疾病患者进行外科心脏手术时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因素,并能尽量在不降低手术质量同时缩短手术时间,以及提高护理质量来缩短气管插管留置、引流、导尿管留置时间等,以降低感染发生率。

  • 标签: 心脏外科术后感染情况 主要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术后的监护与治疗方法。方法我院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入院接受治疗的4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经过临床确诊为重症心脏瓣膜疾病。所有患者入院后皆接受瓣膜替换术,术后对患者进行监护与治疗,分析与总结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全部的患者术后进行有效的监护与治疗,术后早期发生并发症患者16例,因失血性休克的死亡患者1例。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患者4例,呼吸衰竭患者2例,肾功能损伤患者2例,肝功能损伤患者3例。结论重症心脏瓣膜患者在进行瓣膜替换手术之后,需要强化术后对患者的治疗与监护,强调血流动力学、呼吸支持、液体平衡与电解质、酸碱平衡、镇痛镇静等方面的管理。特别注意心肺并发症的及时处理。既能促使患者治疗效果的全面提升,还能最大化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 标签: 重症心脏瓣膜 术后监护与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心脏性猝死患者给予院前急救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2月~2015年06月心脏性猝死患者104例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针对所有心脏性猝死患者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针对最终的临床治疗效果加以观察。结果在所有患者中,在8分钟内实施救治的患者24例,成功完成救治的患者9例,治疗成功率为37.50%;在8分钟以上实施救治的患者80例,最终成功完成救治的患者6例,治疗成功率为7.50%;对救治成功率进行比较发现,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院前猝死患者,临床对其猝死类型进行分析发现,主要表现为心脏性猝死,对此针对心血管疾病需要积极有效治疗,降低出现心脏猝死的概率。对于部分非医疗行为特殊救助人群,针对心肺复苏术技能需要进行有效普及,最后将院前猝死急救成功率显著提高。

  • 标签: 心脏性猝死 院前急救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影响ICU病房对心脏骤停的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成功因素的相关探讨。方法在医院进行ICU病房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资料收集(必须确保资料收集的随机性,并且基本符合现实中的心脏骤停患者的分布,造成原因等)ICU病房200例心肺复苏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讨论,探究影响心肺复苏的相关因素。结果原发病,年龄,心脏骤停方式、入院前是否进行了心肺复苏,心肺复苏的地点、时间、持续时间、是否进行了气道的重建有统计学意义,而性别、心脏除颤和药物比如肾上腺素的用量对心脏骤停的心肺复苏成功率率不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原发病,年龄,心脏骤停方式、入院前是否进行了心肺复苏,心肺复苏的地点、时间、持续时间、是否进行了气道的重建等是影响ICU病房对心脏骤停的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ICU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妊娠对心脏的影响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30例,节育与妊娠指征终止妊娠的方法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心电图改变心律失常20例,传导阻滞5例,ST-T改变4例,Q-T延长1例。分娩方式剖宫产20例,阴式分娩9例,干预性流产1例。结论妊娠可以加重心脏病的发展,直接危及母儿生命,提高对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诊治水平,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妊娠合并心脏病 心功能 处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66例,男36例,女30例,年龄3~60岁,其中室间隔缺损(VSD)20例,房间隔缺损(ASD)28例,其中动脉导管未闭18例。结果均采用介入的方法进行治疗住院时间4~11天、平均5.5天,所有患者在术后均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均显示无残留分流,手术成功率100%。所有患者没3个月进行复查心脏彩超,经过6~20个月的随访,66例患者未发生封堵移位和再通。结论充分做好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密切的术后病情观察及护理,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满意度。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