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职业防护知识培训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安全隐患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消毒供应中心13名工作人员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实施职业防护知识培训将13名工作人员分为干预组及非干预组,观察两组工作人员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职业暴露率及工作质量指标评分。结果干预组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非干预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工作质量评分明显高于非干预组,而职业暴露率则低于非干预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防护知识培训可有效提高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促进供应中心工作质量,降低工作差错率。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安全隐患 职业防护培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实施常规护理的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情况作为对照组,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实施循证护理的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情况则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包装质量合格率、灭菌质量合格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工作人员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作用明显,能够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消毒供应中心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消毒供应中心通过延伸优质护理服务,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患者服务。方法针对当前背景和消毒供应中心各项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制定消毒供应中心延伸优质护理行动计划。结果与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延伸优质护理的制定与实施,取得了很大成效,值得继续实施和完善。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延伸优质护理 成效
  • 简介:摘要本文以配置中心24小时运营模式为主体,通过介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作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4小时运营利弊,对于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 标签: 药品 医疗机构 配置中心 24小时运营
  • 简介:摘要静脉输注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式。为了病人用药更加安全、合理和保证医务人员的健康,药物配置从分散转入洁净条件下(GMP标准)的配送中心集中配置是非常必要的。而有力的基础力量支持、正确的岗前培训及组织人员管理体制、合理的配送流程及有效的监管手段等是配送中心能够得以正确、高效运营的必备条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应用护理标识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包装再生物品120个,包装时间为2013年5月至6月期间,并将包装再生物品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0个,对照组采用常规包装法,观察组采用护理标识包装法,比较两组包装再生物品包装后的打包完成时间、标签完成时间。结果观察组包装再生物品的打包完成时间、标签完成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应用护理标识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标识 包装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助产护理中加强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基于入院时间,86例产妇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的43例产妇仅接受常规助产护理,研究组的43例产妇在此基础上还接受了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不同组别产妇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妇宫口扩张时间、胎儿娩出时间、胎盘娩出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剖宫产率、并发症发生率、产后抑郁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称心率较对照组高,两组之间存在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产妇实施助产护理的过程中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减少其因不良情绪所消耗的体力,有助于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并发症发生率、产后抑郁发生率,提高产妇对产科护理的称心率。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助产护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镜中心的护理安全(风险)管理。方法采用分组观察的形式选择本院于2017年09月至2018年02月期间在门诊行内镜检查与治疗的2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检查时间分为常规组和有效组,两组皆分有121例患者。对常规组患者给于常规护理措施,对有效组则实施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分析患者在内镜中心一系列诊疗活动中存在哪些安全风险隐患,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处理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分析可知,消化内镜中心存在护理隐患主要由人员素质、管理因素、环境因素、设备因素等多种因素及患者从进入内镜中心开始在预约-登记-候诊-诊疗流程不合理因素多方组成。而在针对其护理隐患实施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后可见,有效组97.52%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90.91%的满意度,其数据处理结果也符合P<0.05的标准,可见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消化内镜中心存在多种安全(风险)隐患,这要求相关护理人员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加强应急处理能力的水平,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来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护理纠纷。及早识别和杜绝风险隐患是内镜中心重要而有效的护理管理手段。

  • 标签: 消化内镜中心 护理安全 风险识别 风险隐患 风险处理
  • 简介:摘要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护士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胜任工作岗位,提高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的整体效能。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护士 素质
  • 简介:摘要目的经皮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护理。方法选取行经皮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患者20例临床操作方法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能成功置管,顺利完成治疗,无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通过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进入心包腔,留置中心静脉管引流心包积液,达到减轻积液、呼吸困难以及改善心脏压塞等不适症状的目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心包积液 皮留置中心静脉导管 操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可复用器械清洗质量管理,提高器械清洗质量,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加强清洗环节控制,规范清洗消毒操作流程,进行清洗质量检测和质量持续改进。结果保证复用器械清洗灭菌质量,延长器械使用寿命。结论加强器械清洗质量管理,确保复用器械使用质量,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器械清洗 质量管理 对策
  • 简介:(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湖南长沙410001)摘要目的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结果使消毒供应室不仅成为发放各种无菌器材、敷料、物品的保障科室,又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结论正确的管理方法,是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的关键,由于保证了物品的消毒与灭菌,从而能很好地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无菌物品 有效管理中图分类号R97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025-01
  • 简介:摘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每天与各类被污染过的、携带病菌的或有高危险性的物品直接接触,这些污染物品直接影响到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健康,因此分析影响健康的职业危害,针对性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护,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工作人员 职业危害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从行为心理的角度分析精神卫生中心的设计对策。方法随机选择20家精神卫生中心,对患者、患者家属、医护人员进行采访调查,分析其行为心理特征,以此作为依据,从而总结出精神卫生中心的设计对策。结果从精神卫生中心的受众人群的调查问卷结果看,总结出精神卫生中心的设计对策主要有对建筑设计的室外场地注重舒适化与休闲化;功能空间要加强安全感和领域感;装饰及细节注重人性化与便捷化。

  • 标签: 行为心理学 设计对策 精神卫生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及分析在体检中心落实细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模式,划分成实施常规护理的参照组,以及实施细节护理的研究组,分别比较两组的护理成效。结果通过进行统计两组体检者的总体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显示,相较于参照组而言,研究组的优势更加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体检中心实施细节护理模式,可以明显的将体检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增进护患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

  • 标签: 体检中心 细节护理 应用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细节管理,能保障医院重复使用的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质量,有效防止其产品的二次污染,保障无菌物品不再污染,同时防止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方法对工作人员进行院感知识培训;自查后增添相关的设施及防护产品;根据各区域的具体情况,拟定细微的各区洗手指征及消毒隔离措施的细节;质控组人员加强细节措施的督查及落实。结果提高了工作人员对器械、器具、物品的清洗、包装、灭菌过程中的院感认识;自觉提高了职业暴露措施的落实。医院近三年来无一例因医疗器械不洁导致的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加强消毒供应中心控制医院感染的细节管理,能有效预防医院感染及职业暴露。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医院感染 细节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院健康体检中心流程管理策略。方法选择我院体检中心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150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记录资料。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配150例体检者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方法,观察组给予流程管理策略,对两组体检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体检满意度(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体检满意度(72.00%),两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较大,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健康体检中心流程管理运用效果显著,有助于优化体检流程,提高体检人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医院 健康体检中心 流程管理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药环节安全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7年6月至12月为对照阶段,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配药环节采取常规管理模式,以2018年1月至6月为观察阶段,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加强配药环节的安全管理,对比两个阶段配药错误发生情况。结果对照阶段的配药错误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阶段,且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服务质量评分及各科室满意度均低于观察阶段,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药环节加强安全管理,可有效降低配药错误发生率,提升工作质量及服务品质,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配药环节 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