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危重及大手术病人的出入量进行实时地记录并统计,以动态反应病人的体液平衡状态,为治疗及处置提供及时、准确的依据。方法对记录的要素进行归纳,并设计成表格。结果实时动态体液平衡记录能及时反映病人的体液平衡状态。结论该表格可考虑在危重、大手术病人实施观察、护理时使用。

  • 标签: 体液平衡 记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DR靶X线摄影在乳腺疾病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631例因乳腺疾病及参加乳腺普查的女性采用数字化DR靶X线摄影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631名妇女乳腺检查中,总患病人数为561例占88.9%,其中乳腺增生症438例,占69.41%,纤维腺瘤58例,占9.19%,乳腺癌49例占7.76%。结论数字化DR靶乳腺X线摄影作为无创、相对低辐射的影像检查方法操作简单、影像清晰、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能明确诊断各种乳腺疾病,应成为乳腺疾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并在乳腺疾病的普查中广泛应用。

  • 标签: 钼靶 DR 乳腺疾病 普查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比较乳腺超声检查和乳腺靶检查在乳腺癌筛查中BI-RADS分类和应用特征,以期提高乳腺癌筛查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11月同时进行乳腺超声检和乳腺靶检查的1746例乳腺癌筛查妇女,采用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collegeofradiology,ACR)提出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BI-RADS)第4版和第5版,进行规范化的乳腺影像评估分类,对最终评估为BI-RADS0类、4类和5类妇女进行临床随访,结合影像评估分类和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46例乳腺癌筛查妇女中,乳腺超声检查评估为BI-RADS0类52例,BI-RADS1~3类1680例,BI-RADS4类12例,BI-RADS5类2例;乳腺靶检查评估为BI-RADS0类285例,BI-RADS1~3类1416例,BI-RADS4类42例,BI-RADS5类3例。临床随访手术病理证实乳腺癌11例;乳腺超声检查评估为BI-RADS5类2例,4类4例,0类4例,2类1例;乳腺靶检查评估为BI-RADS5类3例,4类7例,0类1例。结论乳腺超声检查和乳腺靶检查各有其影像学表现特征,两者相结合可以提高乳腺癌筛查质量。

  • 标签: 乳腺癌筛查 乳腺超声检查 乳腺钼靶检查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X线靶与高频超声联合应用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进行了高频超声与X线靶联合诊断。对高频超声、X线靶、高频超声与X线靶联合应用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高频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83.33﹪(25/30),X线靶诊断的准确率为86.67﹪(26/3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高频超声与X线靶联合应用的准确率为96.67﹪(29/30),与高频超声、X线靶的准确率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超声与X线靶诊断的优势各异,高频超声与X线靶联合应用,能够提高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高频超声 X线钼靶 联合应用 早期乳腺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对钙化的评估分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美国放射协会的第4版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为准,对2012年4月-2014年9月间145例乳腺钙化疾病进行BI-RADS分类,同时利用强生麦默通活检系统,对乳腺钙化病变进行穿刺活检术,术后标本摄影,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研究,总结分析乳腺良性、恶性钙化的X线形态和分布特点。结果145例乳腺钙化病变中,良性65例,恶性80例。良性钙化中以簇状和弥漫分布点状钙化占多数,均为16.92%(11/65);恶性钙化中以节段性分布的分支杆状钙化为主,占22.50%(13/80)。结论钙化的形态、分布对鉴别乳腺良性及恶性病变具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靶与超声联合应用于早期乳腺癌筛查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396例,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198例。对照组仅采取超声检查,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乳腺靶检查。观察对比两组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与符合率。结果研究组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与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误诊率与漏诊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靶与超声联合应用于早期乳腺癌筛查中效果确切,可以为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有利的参考,适于推广。

  • 标签: 乳腺钼靶 超声 早期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的靶X线摄影和(或)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两年来我院87例手术证实为乳腺癌患者的靶X线摄影(或)MRI表现以及术前诊断正确率。结果靶X线摄影术前确诊率为83.6%,MRI检查术前全部确诊。结论靶X线摄影是乳腺癌筛查的有效方法,而MRI检查能清楚显示乳腺内病变的细微结构,二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钼靶X 线摄影 MR I 联合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靶X线和乳腺B超在诊断女性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乳腺靶X线检查,观察组患者使用乳腺B超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乳腺癌发现率、准确率及假阴性率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乳腺癌的发现率、准确率和假阴性率指标分别为98%、90%、8%,对照组患者乳腺癌的发现率、准确率和假阴性率指标分别为80%、72%、6%,观察组患者的发现率比对照组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发现率比对照组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在女性乳腺癌患者诊断过程中,使用乳腺靶X线和乳腺B超诊断各有优势,乳腺B超的诊断率和发现率比对照组高,将两者相互结合能够有效弥补诊断中的不足,避免出现漏诊的现象。

  • 标签: 乳腺钼靶X线 乳腺B超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与手术病理对照,探讨分析全数字化乳腺靶摄影在乳腺癌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3例乳腺癌,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与评价。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3例乳腺癌中,术前55例诊断为乳腺癌,4例诊断为纤维瘤,4例诊断为囊性增生。结论全数字化乳腺靶摄影是诊断乳腺癌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 标签: 乳腺癌 数字化钼靶 X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平衡针治疗与现代药物相结合在恶劣心境治疗中的协同作用。方法将72例恶劣心境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关于恶劣心境的诊断标准,其症状表现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评分在7-24分之间者纳入病例。随机分为电针+西药组(甲组)24例,电针组(乙组)24例,西药组(丙组)24例,连续治疗4-8周后,比较三组在治疗前后的HAMD-17评分、CGI评分、SERS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过8周的临床研究,电针+西药组在治疗恶劣心境方面,与单纯使用电针或西药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平衡针配合西药治疗”治疗恶劣心境,能够通调气机、疏肝解郁、调理神志,同时降低单纯使用西药带来的毒副作用。

  • 标签: 平衡针 文拉法辛 针药结合 恶劣心境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铑双靶全数字化乳腺检查中钙化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利用本院引进的美国GE、铑双靶全数字化乳腺机,回顾性分析所检查的35例38侧乳腺癌中28例含有钙化的影像表现。这些病例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每平方厘米钙化数目(N/S)定为N/S≥5个为密集簇状,<5个为稀疏,结合与钙化形态分为密集粗颗粒型、密集细颗粒型、密集混合型、密集导管型、稀疏粗颗粒型、稀疏细颗粒型、稀疏导管型7型。结果通过对钙化的形态、大小、数目进行分型研究发现乳腺癌28例钙化中密集细颗粒型10例,密集混合型13例,两者共23例占82%,稀疏细颗粒型5例占18%。结论此设备对乳腺检测具有较高的对比度和清晰度,对微小钙化及微小病变的显示具有较高显示率及敏感性。乳腺癌钙化主要表现为密集混合型,钙化形态不规则,呈多样性,密度较低;良性病变钙化主要表现为稀疏粗颗粒型,形态规则,密度较高。充分认识乳腺钙化征象对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铑双靶全数字化摄影 乳腺癌 钙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及X线靶联合应用对乳腺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2例病例资料,均应用三种影像技术与病理学诊断作对照比较。结果三种影像技术分别及联合应用对乳腺瘤样病变的灵敏度、假阴性率、特异度、假阳性率及符合率进行统计分析,做卡方检验,卡方值为22.13,P=0.0001,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与X线靶联合应用显著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

  • 标签: 乳腺瘤样病变 超声弹性成像 超声造影 X线钼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触诊阴性乳腺病灶应用乳腺超声和靶X线摄片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2例触诊阴性乳腺癌患者。对患者均进行乳腺超声和靶X线摄片诊断。结果76例患者阴性触诊病灶是良性,56例触诊阴性乳腺病灶是单发癌性病灶,把乳腺超声和靶X线摄片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相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靶X线的敏感性要优质于乳腺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超声和靶X线应用触诊阴性乳腺癌病灶患者的诊断率较高,能满足临床需求。

  • 标签: 乳腺超声 触诊阴性乳腺病灶 钼靶X线摄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乳腺癌筛查模式中应用体检联合超声补充X线靶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本院接受乳腺癌筛查的640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补充X险靶检查为分组依据,其中1组设定为A组,本组患者均采取体检联合超声的乳腺癌筛查模式,另1组设定为B组,本组患者在A组的筛查基础上补充X线靶检查,两组各纳入320例。结果B组患者的检查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率与A组相比并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间假阳性活检率的对比结果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体检联合超声的乳腺癌筛查模式上补充X线靶检查不仅具有较高的检查敏感性及特异性,而且可显著降低假阳性活检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筛查模式 超声 体检 X线钼靶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癌靶X线征象与乳腺癌病理学预后因子的相关性。方法对420例乳腺癌患者术前行靶X线分析,术后病理测定肿瘤的组织学分级、肿瘤的脉管浸润(LVI)、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Her-2)、肿瘤增殖指标(Ki-67)、抑癌基因P53的表达情况,对靶X线征象与临床病理学预后因子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靶X线征象中肿块伴随钙化,肿块边缘模糊与高组织学分级相关;肿块伴随钙化,肿块边缘清晰与Ki-67阳性相关;单独钙化,肿块伴随钙化,大肿块(>5cm)与Her-2阳性相关;无影像征象与ER阳性、P53和LVI相关。结论乳腺癌部分靶X线征象与临床病理学预后因子有相关性,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为乳腺癌的辅助治疗提供了一定的信息。

  • 标签: 乳腺癌 病理学预后因素 钼靶X线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前庭康复治疗对平衡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平衡障碍患者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则联合前庭康复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BBS评分、功能性伸手试验、Fukuda试验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庭康复治疗对平衡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推广的价值。

  • 标签: 前庭康复治疗 平衡障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动态平衡功能的变化特征。方法20例糖尿病患者和20例正常人,应用动态平衡仪进行①睁眼双足站立、闭眼双足站立状态下动态平衡能力测试,测试指标包括总体稳定指数、前后方向稳定指数和左右方向稳定指数。②稳定性测试,测试指标包括完成LOS全部随机目标跟踪的时间,平均方向控制能力和前、后、右、左、前右、前左、后右、后左8个方向上的控制能力。结果糖尿病患者在睁眼双足站立、闭眼双足站立状态下SI、APSI、MLSI均高于正常人(P<0.01),DC、FDC、BDC、BRDC测试值低于正常人,而完成该测试所需时间明显增加(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动态平衡能力下降。

  • 标签: 姿势 平衡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躯干控制训练对患者的平衡功能影响。方法将本次研究所选80例脑卒中患者(2017年06月—2018年06月)进行随机分组,参照组行神经药物及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前者基础上另行躯干控制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heikh、FMA评分均有大幅度上升,研究组上升幅度比较大,P均<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躯干控制训练能够改善患者躯体运动能力,提高患者身体平衡能力,值得应用。

  • 标签: 躯干控制训练 脑卒中 平衡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平衡针灸配合痛点注射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6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120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联合组和对比组,各60例。其中联合组采用平衡针灸配合痛点注射治疗法,对比组则采用痛点注射法,对比两种方法对肩周炎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比组,且经过治疗后联合组的肩关节的活动度好于对比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针灸配合痛点注射对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肩周关节的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平衡针灸 痛点注射 肩周炎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