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可调节缝线在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88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44例(50眼),实验组44例(52眼)。两组患者均行小梁切除手术,常规组实行常规缝合,实验组采用可调节缝线,比较两组手术后的眼压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常规组的术后眼压为(15.81±2.93)mmHg,实验组的术后眼压为(12.23±2.22)mmHg,实验组明显比常规组的低,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7%,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8%;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常规组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青光眼小梁手术中应用可调节缝线,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和运用。

  • 标签: 可调节缝线 青光眼手术 应用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抑郁的临床效果及研究其作为D2和D3受体激动剂对帕金森抑郁发挥疗效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帕金森病抑郁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左旋多巴联合溴隐亭)和观察组两组(A组,20例,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B组,20例,左旋多巴联合罗匹尼罗),对这三组患者在对抗帕金森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予以评价。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的UPDRS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金森病抑郁症经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罗匹尼罗和溴隐亭治疗后,帕金森综合症的运动性方面的临床症状都得到了改善,而在非运动方面普拉克索和罗匹尼罗的联合治疗对于帕金森抑郁的治疗程度获得有效控制。

  • 标签: 左旋多巴 普拉克索 罗匹尼罗 溴隐亭 联合治疗 帕金森病 受体激动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在机械通气患儿镇静镇痛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8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42例机械通气患儿,麻醉维持镇静深度为镇静-躁动评分(SAS)~4分或Ramsay评分2~3分,记录SAS评分、Ramsay评分和BIS数值,机械通气时间>6h,分析BIS与SAS、Ramsay评分的相关性。结果42例机械通气患儿麻醉镇静过程中,SAS1~5级评分与BIS值呈正相关,镇静程度SAS1~5级时与BIS值均数对比差异显著(P<0.05);Ramsay评分1~6级与BIS值呈负相关,镇静程度Ramsay评分2~3分时与BIS值均数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其他Ramsay评分与BIS值均数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根据BIS监测结果可有效评价机械通气患儿镇静镇痛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BIS监测 机械通气 镇静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人文关怀理念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6例患者(慢性心衰),收治时间为2016年2月22日至2017年2月22日,把患者分为两组(随机抽签),两组患者数量均为23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以及常规+人文关怀护理(观察组)进行干预。结果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意外情况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对慢性心衰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显著改善其临床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心衰 人文关怀理念 应用效果 常规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皮肤科门诊外用、口服西药处方点评结果,评价用药合理性,为提高用药质量、保证治疗安全提供依据参考。方法以随机法从2016年01月至2018年05月期间我单位门诊药房调剂的皮肤科西药处方中抽取300张进行处方点评,仔细观察药品使用分布情况,严格筛查不合理处方,以对药品使用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300张处方分析结果发现,单一用药处方75张(25.00%),联合用药处方90张(30.00%),外用药处方100张(33.33%),口服药处方35张(11.67%),处方平均开具西药种类65种。300张处方均使用药品通用名,使用率100%,经点评筛查不合理处方65张,不合理率21.67%。不合理样本处方主要不合理表现为内容缺项、诊断书写不规范、适应症不适宜、用法用量不当或未书写、联合用药不当。结论我院皮肤科门诊西药处方多外用、口服联用,处方基本合理,但仍有不足,有待进一步强化药品使用管理,以提高用药合理性,保证医疗质量及用药安全。

  • 标签: 皮肤科门诊 外用药 口服药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优质护理服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62例血液透析患者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纠纷,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 优质护理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14日至2018年6月14日期间我院慢性胃炎60例患者(随机分组法分组),对照组的30例患者进行常规西药(口服雷贝拉唑肠溶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观察组的30例患者进行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反酸积分(1.02±0.36)分、嗳气积分(0.44±0.01)分、纳差积分(0.53±0.19)分、胃脘痛积分(1.33±0.09)分、总有效率(96.67%)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实施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加减治疗效果明显。

  • 标签: 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加减 慢性胃炎 效果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外伤瘫痪患者经针灸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82例脑外伤瘫痪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针灸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1%(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外伤瘫痪患者经针灸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促进受损神经元的修复,提升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轻患者瘫痪程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脑外伤瘫痪 针灸 康复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小儿CRRT留置血透导管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7例因为不同病因需要留置血透导管进行CRRT治疗的患儿,其中有股静脉以及颈内静脉两种置管方式。对7例患儿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创口护理、感染护理以及生活护理等5类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并对置管期间发生不良事件进行记录。结果7例患儿置管持续时间都能到治疗结束,且按计划拔管,而在此期有3例患儿置管后出现渗血,当发现渗血后立即采取局部沙袋压迫以及局部外用明胶海绵进行止血处理,随后渗血症状消失。有1例出现引血不畅,无法进行治疗,改换颈内静脉置管,同时改换封管肝素液浓度及规范封管手法后,治疗顺利完成。结论对于血液滤过及血液灌流的患儿应注重留置血透导管护理,能明显改善病人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并发症,有利于提高危重患儿生存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留置血透导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新型骨架材料海藻酸钠制备吲哚辛缓释片。方法单因素考察法考察海藻酸钠、氯化钙用量对缓释作用的影响。结果最佳处方为吲哚美辛75mg,海藻酸钠250mg,氯化钙15mg,微晶纤维素155mg,硬脂酸镁5mg;释放度符合《中国药典》标准。结论该片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易行,缓释效果较好。

  • 标签: 吲哚美辛 缓释片 海藻酸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门诊护理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方法从本院门诊收治的100例患者中,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病例数均为50例(收治时间范围2017年1月—2018年1月)。其中一组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门诊护理工作,另一组患者则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服务过程中,护理满意度的评价效果。结果两组门诊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后,实施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大于对照组,而且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较大P<0.05。结论针对门诊收治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工作的认可度,同时还能够改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荐。

  • 标签: 门诊护理 优质护理 满意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苏黄止咳胶囊在感冒咳嗽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92例感冒咳嗽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6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清开灵颗粒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口服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咳嗽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可有效改善患者咳嗽症状,临床疗效显著,在感冒咳嗽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苏黄止咳胶囊 感冒咳嗽 症状积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价值性。方法在2015年1月—2018年6月期间选取对照组100例健康体检者、观察组100例疑似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中,均进行超声影像检查,随后分析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性以及对比两组DE(增强密度)、IE(增强强度)、PI(峰值强度)、BI(基础强度)。结果观察组DE(17.63±1.52)dB、IE(16.88±1.49)dB、PI(15.97±1.42)dB、BI(10.19±1.52)dB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超声造影在疑似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中敏感度、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7.65%、93.33%、2.35%、6.67%。结论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加强超声造影检查,能够预示斑块进展情况。

  • 标签: 超声造影 评价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眼科护理过程中品管圈的运用价值。方法应用单盲随机研究方法,分别于2016年1月至6月及2016年7月至12月各随机选取150例眼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2016年1月至6月间就诊者为对照组,2016年7月至12月就诊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式护理,观察组接受品管圈护理方式护理。分析两组护理相关情况。结果观察组在院治疗过程中,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技术、服务态度及医患沟通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眼科护理过程中,品管圈护理方式可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效果。

  • 标签: 品管圈 眼科 护理质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小儿热性惊厥患儿监测过程中采用长程视频脑电图,评价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7月—2015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48例疑似小儿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住院期间,给予所有患儿行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随访时间是2年。需要给予所有患儿清醒期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以及睡眠各期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结果第1次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结果显示正常脑电图是31例,占比64.58%,界限性脑电图是6例,占比12.50%,异常脑电图是7例,占比14.58%;2年随访以及复查结果是高热惊厥患儿是39例,生长发育良好且复查脑电图结果为正常;脑炎患儿是5例,给予患儿对症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性好转,部分患儿表现为轻度异常且无明显后遗症存在;良性儿童癫痫是4例,脑电图监测结果显示存在痫样放电且给予规范化治疗、随访。结论在小儿热性惊厥患儿监测过程中采用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小儿热性惊厥 长程视频脑电图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中阿加曲班抗凝的安全性。方法选取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7月—2017年5月ICU内行CRRT的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阿加曲班抗凝,对照组予普通肝素抗凝。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滤器使用寿命,24h、48h血小板的变化及出血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以评价阿加曲班抗凝行CRRT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滤器使用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小板计数24h时较对照组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48h时,对照组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出血事件多于观察组,但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CRRT治疗过程中,阿加曲班抗凝较普通肝素更为安全有效。

  • 标签: CRRT 阿加曲班 肝素
  • 简介:摘要目的在妇产科护理中行临床护理路径,评价实施效果。方法入组52例妇产科患者,符合随机原则,选取时间2017年1月—2017年12月,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26例;临床护理路径)和对照组(26例;常规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用时、护理质量评分、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护理工作差错率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中行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妇产科 临床护理路径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与处理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共168例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切口感染预防护理,对比两组切口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出现2例切口感染,发生率2.38%,对照组术后出现9例切口感染,发生率10.71%。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χ2=4.767,P=0.029)。所有感染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结论对阑尾炎术后患者进行切口感染预防,能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一旦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 标签: 阑尾炎 切口感染 预防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宫外孕患者采用整体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本次62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将其依据护理方法平均分为两组,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则接受整体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状况和护理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在焦虑评分方面,护理前两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更低;就护理满意程度而言,研究组是93.54%,相比与对照组的70.91%高出许多,以上护理满意程度与焦虑评分均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给予接受治疗的宫外孕患者整体护理方法,在改善患者焦虑症状的基础上,也促进了患者护理满意程度的提高,值得临床领域进一步采纳和推广。

  • 标签: 满意程度 宫外孕 整体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