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不仅仅是脂质沉积病,实质是一种慢性炎症增生性疾病,炎症反应在病变发展和粥样斑块的不稳定化过程中起了主要作用,炎症因子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破裂,而粥样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重要病理机制,故炎症反应及相关细胞和因子可能是一重要的触发机制。本文就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过程中几种重要的炎症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血清淀粉样蛋A(SerumAmyloidA,SAA)、新喋呤、黏附因子用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炎症因子 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A新喋呤黏附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兰光治疗新生儿黄疸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因黄疸入院且符合条件的71例(男性40例,女性31例)足月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42例予光疗,同时服用妈咪爱和鲁米那治疗3天,对照组29例服用妈咪爱和鲁米那治疗3天,治疗前后分别行总胆红素水平和细胞因子IL-6、IL-10、TNF-α检测。结果1)试验组和对照组光疗后总胆红素水平均有下降(P<0.05),试验组下降更明显;2)试验组和对照组光疗前后新生儿细胞因子IL-6水平降低(p<0.05),而对细胞因子IL-10、TNF-α水平无影响(p>0.05)。结论光疗可使血IL-6水平降低,进而影响新生儿的免疫功能。

  • 标签: 光疗 高胆红素血症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alpha 婴儿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出血采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71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将脑出血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NGF)治疗,对照组采取胞磷胆碱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4天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7天及治疗后14天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4天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7天及治疗后14天的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GF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脑出血 神经生长因子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癫痫是一组反复发作的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的慢性疾病,是神经系统疾病中仅次于脑卒中的第二大常见疾病,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迄今为止,癫痫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的研究发现,BDNF及其受体TrkB在癫痫发病中具有特殊作用。本文就BDNF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癫痫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经因子对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神经性耳鸣患者72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对照组用弥可保,均连用21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19%;对照组总有效率5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显著。

  • 标签: 神经生长因子 弥可保 神经性耳鸣
  • 简介:摘要细胞因子在牙周领域炎症发生中的作用逐步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一些细胞因子参与到牙周疾病中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下面对与牙周病相关的细胞因子的分类、功能及其在牙周领域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标签: IL 牙周组织 炎症反应 TNF-&alpha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联合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FGF)对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对60例烧伤患者,每例患者选择同一块深度烧伤创面的两部分,分别采用rhEGF法和rhEGF+rhFGF法换药治疗,评价上述受试创面愈合后的瘢痕指数(SI)及愈合速度。结果rhEGF+rhFGF法残余创面愈合时间(12.45±8.42)天,明显少于rhEGF(29.7±10.12)天(t=2.225,P<0.05);两种方法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无显著性意义(t=1.684,P>0.05);愈后2年rhEGF法SI为8.92±1.78,明显低于rhEGF+rhFGF法6.12±1.54(t=2.116,P<0.05);所有受试创面均无肿瘤形成、癌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联合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FGF)治疗深度烧伤创面,能明显减少后期瘢痕的形成,远期疗效和安全性较好。

  • 标签: 烧伤创面 愈合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去开髓减压引流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保髓疗法和开髓减压引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具有优势,且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更低,两组患者的以上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去开髓减压引流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效果显著,镇痛效果好,可作为急性牙髓炎患者的首选治疗措施,值得推广及借鉴。

  • 标签: 去开髓减压引流 急性牙髓炎 效果
  • 简介:摘要采用CAPCELLPAKC18MG(S-5)4.6mm×250mm色谱柱,UV检测器,检测波长284nm,进样量20μl,柱温30℃;流动相A,0.05mol/L乙酸铵溶液(用冰醋酸调节pH至3.5),流动相B乙腈,进行梯度洗脱。盐酸甲乌药碱峰理论板数8487,与相邻杂质之间分离度5.57。最低定量限0.02%。重复性试验总杂质含量0.07%~0.09%。本方法快速、灵敏、并有良好的重现性,可用于盐酸甲乌药碱有关物质测定。

  • 标签: 盐酸去甲乌药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有关物质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脑梗死患者接受小牛血蛋白提取物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选取64例脑梗死患者参与研究试验,并按随机非盲法标准划分组别,Ⅰ组32例接受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Ⅱ组32例在常规处理下接受小牛血蛋白提取物用药,连续治疗20d后,对该两种方案的临床实施情况做评估。结果Ⅱ组患者在接受方案给药后,治愈率、总有效率各达到46.9%和96.9%,相比Ⅰ组的治愈率(18.8%)与总有效率(81.3%)均显著提高,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两组在治疗期间接受三大常规、肝肾功能与电解质等检查,结果均提示正常。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小牛血蛋白提取物治疗,方案安全、高效,患者依从性较好,值得加强推广。

  • 标签: 脑梗死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制定本站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标示量标准,提高血液制品质量保证和安全性,为临床输血患者的液体出入量计算提供依据。方法对本站2016年1月—2018年3月间制备的1单位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容量值进行统计分析,结合理论计算值和实测值,确定本站标准。结果200ml全血制备的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范围为155.1±15.5ml,确定容量标示量为155.1ml。结论本站标示量标准具有可操作性,可以形成制度以规范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制备过程。

  • 标签: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容量 标示量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肾囊肿顶减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将60例腹腔镜肾囊肿顶减压术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肾囊肿顶减压术患者中实施全面护理,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能够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更好康复。

  • 标签: 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全面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熊氧胆酸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82例患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甘利欣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熊氧胆酸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肝功能指标复常时间、症状表现消失时间、住院接受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复发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熊氧胆酸对患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熊去氧胆酸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治疗
  • 简介:摘要采用非水溶液滴定法,无水甲酸和乙酸酐为溶剂,0.1M高氯酸为滴定液,电位指示终点。滴定终点与理论值一致,线性关系y=0.0332x+0.1501R2=0.9999。本方法快速,并具有良好的精密度,耐用性,可用于盐酸甲乌药碱含量测定。

  • 标签: 盐酸去甲乌药碱 非水溶液滴定法 含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研究熊氧胆酸胶囊(优思弗)在甲亢合并高胆红素血症中疗效。方法治疗组38例,优思弗250mg,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33例,茵栀黄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两组均行抗甲亢、护肝、降酶等治疗;分析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TBIL、ALT、AST、TBA变化。结果两组患TBIL、TBA、ALT、AST治疗前后疗效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TBIL、TBA的恢复速度治优于对照组(P<0.05)。在本研究中,两组未发生明显的副反应。结论甲亢合并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熊氧胆酸胶囊及茵栀黄注射液治疗疗效显著,熊氧胆酸胶囊疗效优于茵栀黄注射液,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甲亢 高胆红素血症 熊去氧胆酸胶囊 茵栀黄注射液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论皮下注射重组粒细胞刺激因子(瑞白)的不良反与护理。方法选取我科近3年皮下注射重组粒细胞刺激因子(瑞白)发生不良反应病例1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者出现肌肉骨骼系统反应者12例,出现发热、头痛者4例,消化系统不良反应1例,出现过敏性休克者1例。结论注射前采取预防措施,针对不同的不良反应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的恢复并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0-2012年有完整存档蜡块资料的30例胃癌蜡块并对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EIF-5A2在胃癌中的表达,并且对EIF-5A2的表达情况与疾病的病理生物学特点进行分析,以判断其对预后的意义。结果EIF-5A2阳性表达86%,EIF-5A2在肿瘤中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结论EIF-5A2在胃癌中有较高表达,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 标签: 胃癌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2 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