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短期内意外妊娠终止妊娠的最佳处理措施。方法将61例剖宫产术后年内意外怀孕者先分次服用米非司酮共150mg后,继之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经1~2小时在笑气吸入麻醉下行清宫术。结果61例剖宫产术后年内宫内早孕用此方法流产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或失败。结论剖宫产术后短期内宫内早孕,选择服药物流产药后,规定时间在笑气吸入麻醉下行清宫术,是一种安全有效而又易被手术者和受术者乐意接受的人工流产手术方法。

  • 标签: 剖宫产术后两年内早期妊娠 药物流产(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 笑气吸入麻醉 清宫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中心静脉导管(CVC)种固定方法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2013年在ICU行CVC置管后缝合固定的12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进行回顾分析;将2014年在ICU行CVC置管后行无缝线固定的12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比较组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发生率、导管脱管率和平均导管留置时间。结果研究组CRBSI发生率、导管脱出率均低于观察组,而平均导管留置时间高于观察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线固定可以减少中心静脉导管CRBSI和导管脱管的发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无缝线固定 缝合固定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小儿高热惊厥使用水合氯醛与苯巴比妥的镇静效果比较。方法将86例需要镇静的婴幼儿随机分为水合氯醛组43例和苯巴比妥组43例,分别给予水合氯醛灌肠和苯巴比妥肌肉注射,分析镇静效果。结果水合氯醛组镇静效果明显优于苯巴比妥组(X2=5.94,P<0.05)。结论采取水合氯醛灌肠镇静效果明显、操作快、入睡快、苏醒快,是目前临床上较理想的镇静药。

  • 标签: 水合氯醛 苯巴比妥 高热 惊厥
  • 简介:摘要目的交流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经验。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例25例,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13例对照组病人进行药物治疗,12例观察组病人进行物理治疗,观察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治愈率为100%;观察组治疗治愈率为75%。组病人的治愈率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治疗效果优于物理治疗且治疗周期短,但由于本病病情均较轻,临床上物理治疗更为广泛。

  • 标签: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与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方法收集并回顾分析2008年9月—2014年1月于我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1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65例,归为腹腔镜组,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65例,归为阴式手术组。比较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并术后随访1~2年,追踪患者复发情况。结果与腹腔镜组相比,阴式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中剔除肌瘤数目更多(P均<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阴式子宫肌瘤切除术 腹腔镜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种PICC穿刺部位对患者活动度的影响。方法评估血管后,将80例PICC患者根据穿刺部位不同分为组,采用肘上2横指处穿40例为A组,采用肘关节上3~4横指处穿刺40例为B组。观察比较不同置管部位对患者活动度的影响。结果组PICC置管部位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高于A组。结论上臂PICC置入部位应尽量选择肘关节上3~4横指处,以提高患者的活动度。

  • 标签: PICC 穿刺部位 活动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治疗方案在锁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将42例锁骨骨折患者进行综合检查后将其分为钢板固定治疗组、克氏针固定治疗组。其中重建钢板固定治疗组患者26例,克氏针固定治疗组为16例。术后对患者进行6~12个月的随访,平均为9个月。比较重建钢板固定治疗和克氏针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治疗,采用钢板固定治疗患者中优良率75%;克氏针组优良率100%。结论钢板固定治疗在锁骨骨折治疗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 标签: 锁骨 手术 克氏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与前路病灶淸除植骨融合后路经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及中、远期并发症,评价这种手术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胸、腰椎结核,根据不同手术方式随机抽选50例,以25例为1组,分为A、B组,A组采用经侧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加卧床1~2月进行治疗,B组采用侧前路病灶淸除植骨融合加后路经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疗效及中、远期并发症。结果组手术出血量、手术切口感染、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卧床时间及卧床相关并发症、内固定失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前路病灶淸除植骨融合加后路钉棒内固定术是目前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一种较好术式1-3,具有以下优势1.内固定物不在病灶,减少了感染及植骨不愈合的可能,大大降低了复发的可能,2.后路固定更符合脊柱生物力学,三柱固定即刻稳定可靠,并可加压促进植骨接触,提高植骨融合率,3.可尽早下床活动、减少卧床相关并发症,4.可更好的矫正后凸畸形及阻止后凸畸形,同时也具备了前路手术的优点。

  • 标签: 胸椎 腰椎 结核 手术 固定 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辖区内VCT(自愿咨询检测)门诊、单阳配偶、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监狱羁押人员等高危人群3081例的血清,采用金标法和酶联免疫法,进行HIV的初筛检测。结果胶体金法检测出阳性患者86例,阳性率为2.79%;ELISA法初筛阳性患者62例,阳性率为2.01%。最后经本中心确认实验室采用蛋白印迹确认阳性患者60例,不确定1例,阳性率为1.95%。种检测方法阳性率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IV检测中胶体金法和ELISA法各具有优势和劣势,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方法,必要时可联合应用减少误诊漏诊发生。

  • 标签: HIV抗体初筛检测 胶体金法 ELISA法 高危人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体乐375、安舒环在临床应用时的避孕效果及女性带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中心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IUD)的300例女性,随机分为组。Ⅰ组150例女性放置母体乐375;Ⅱ组150例女性放置安舒环。对所有女性随访12个月,分析组女性的避孕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随访12个月后进行总结。Ⅰ组避孕失败3例,取环脱环16例;Ⅱ组避孕失败2例,取环脱环14例,者避孕效果和续用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Ⅰ组发生不良反应共24例,Ⅱ组不良反应15例,不良反应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母体乐375、安舒环是都是效果较好的宫内节育器,对女性的避孕效果无明显差异;安舒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较低,是一种较好的宫内节育器。

  • 标签: 母体375 安舒环 宫内节育器 避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与单纯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25例剖宫产术产妇的临床资料,对比麻醉效果。结果腰-硬膜外联合麻醉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和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明显优于单纯硬膜外麻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麻醉平面易控制,镇痛效果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 标签: 剖宫产 腰-硬膜外联合麻醉 单纯硬膜外麻醉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甲亢术前准备给予种不同服碘方法,对甲亢围术期手术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3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行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给予抗甲状药物治疗控制症状后,按术前服碘方法不同分为组均为65例,对照组术前给予传统的服碘方法,研究组术前给予新改进的服碘方法,观察比较种不同的服碘方法对甲亢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影响。结果组患者术前均达到手术指标,甲状腺缩小、变硬,病情及全身情况稳定如期手术,术中脉率、血压等指标平稳,甲状腺充血不明显,术程顺利,术时、术后出血量无明显变化,术后无甲状腺危象等并发症发生,无一例死亡痊愈出院;但研究组术前服碘平均时间为(12.12±1.24)d,平均住院时间为(15.23±1.45)d,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前服碘平均时间(16.21±1.32)d和平均住院时间(19.02±1.43)d,组间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之减少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减轻经济负担。结论新改进的甲亢患者术前服碘方法,能够完善术前准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医疗效率,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借鉴的方法。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 围术期 碘剂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传统口腔护理方法与种漱口液漱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需要进行口腔护理的患者,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甲乙丙3组,每组各为30例。甲组使用西帕依固龈液漱口,乙组使用龙掌口含液漱口,丙组使用传统口腔护理法。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甲乙组的口腔菌落数和护理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甲乙组的口腔菌落数和护理时间均显著少于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使用西帕依固龈液或者龙掌口含液对需要进行口腔护理的患者进行日常护理能够有效地减少口腔细菌和护理时间,效果显著。

  • 标签: 西帕依固龈液 龙掌口含液 传统口腔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种细菌鉴定法应用于临床血液检验中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站2012年9月~2014年9月采集的160份血液标本,分别使用直接药敏试验、常规药敏试验对其进行检测,对种鉴定方法的药敏结果符合率及各细菌鉴定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种细菌鉴定方法的G+杆菌敏感度、G-球菌敏感度与耐药符合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的符合率均较高,但前者更易操作,且时间短,适用于临床血液检验。

  • 标签: 血液检验 细菌鉴定 直接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相对低分子质量肝素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7月到2014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脑血栓患者中抽选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相对低分子质量肝素钠和奥扎格雷钠治疗,比较分析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7%,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观察组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相对低分子质量肝素钠的实施可起到抗凝的作用,而奥扎格雷钠的应用则能抑制TXA2活性,者结合能有效阻碍血栓的形成,对治疗脑血栓有良好的效果,可广泛运用于临床。

  • 标签: 相对低分子质量肝素钠 奥扎格雷钠 脑血栓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以下简称事件)的特点、原因,并施以对策评价效果,以减轻或减少事件。方法分析某院2014年末季和2015年初季报告的188例事件的科室分布、事件级别、类型、原因,并采取对策进行效果评价。结果Ⅰ类和Ⅱ类科室季度事件报告无显著差异(P>0.05);季度事件级别有显著差异(P<0.05),后季度级别降低;季度28.6%事件有显著差异(P<0.05),后季度同类事件减少却有新发事件,71.4%事件无显著差异(P>0.05),前三位事件是脱管(20.7%)、药物不良反应(20.2%)和诊疗事件(11.%);事件原因前三位是工作制度流程未严格落实(19.1%)、宣教不到位(16.5%)和评估不到位(15.4%)。结论采取有效对策,能减轻或减少事件,只有持久防范才能全面见效。

  • 标签: 医疗安全 不良事件 分析评价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乳胶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和胶体金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的结果比较分析。方法分别采用雅培C80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南京基蛋生物科技FiA8000免疫定量分析仪在5个浓度阶段检测水平的C反应蛋白标本结果。结果CRP浓度为3.0~80.0mg/L,对2种方法检测干扰10%,在可接受范围内。乳糜微粒≤3000mg/dl时免疫定量分析仪不受影响(干扰10%)。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种方法5个浓度阶段检测结果的相关良好(r=0.98,P=0.01)。结论乳胶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和胶体金法在线性范围内的精密度、抗干扰、线性范围符合要求。虽然系统间测定结果存在一定偏倚,但也符合临床检测要求。

  • 标签: C反应蛋白 乳胶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 比对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输卵管妊娠患者在腹腔镜下采用种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的相关情况展开分析探讨,以此来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所收治的166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输卵管开窗治疗的92例与输卵管切除治疗的74例,将其分别作为A、B组,比较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术后异位妊娠、宫内妊娠的概率。结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手术指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患者的术后异位妊娠率、宫内妊娠率存在一定差异,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时,虽然输卵管开窗术相较于输卵管切除术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方面均不具备优势,但其可能为患者保留输卵管,再次宫内妊娠率高于腹腔镜下输卵管部分切除术,因此,对于未出现患侧输卵管严重闭塞以及盆腔粘连的患者不建议行输卵管切除术。

  • 标签: 腹腔镜 输卵管妊娠 输卵管开窗 输卵管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种消毒方法对麻醉机管路消毒前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麻醉科负责管理的48台麻醉机,其管路的出、入口采样监测共96件,随机分为A、B组,每组48件,A组行浸泡消毒,B组行热力高温消毒,观察消毒合格情况及管路污染情况;结果种消毒方法无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组96件管路中,共81件合格,合格率为84.4%,共15件受到污染,污染率15.6%;结论麻醉机管路污染与麻醉方法选择无必然联系,种消毒方法对于麻醉机管路消毒均有效。

  • 标签: 麻醉机管路 消毒 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