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1 个结果
  • 简介:在解剖课目标教学实践中,注重把握机会,创造条件,摸清生情,科学施教,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读、记、看、思、练等基本能力,乃是解剖学教师运用目标教学手段,开展医学基础课程素质教育重要实践.通过几年解剖目标教学以来,我们在社区医学中坚持学生能力培养,现将做法和体会总结交流如下:1导读、培养阅读能力

  • 标签: 中的学生 学生能力 教学中的
  • 简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growthfactor,FGF)在体外能促进多种中枢及外周神经元存活及突起生长,体内也能促进神经元修复与再生.FGF是1974年Gospadarowicz[1]从牛脑垂体中分离纯化出一种多肽分子.根据等电点不同,FGF分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两类.本文就aFGF与bFGF因子在脊髓中分布情况与不同作用、急性脊髓损伤后aFGF、bFGF不同表达以外对急性脊髓损伤体外应用FGF实验性治疗方面加以综述.

  • 标签: 急性脊髓损伤 AFGF BFGF 表达
  • 简介:人体断层解剖学是用断层方法研究人体形态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科学,其主要特点是在保持人体器官于原位状态下,准确地显示各结构形态、位置及毗邻关系.掌握人体断层解剖学结构特征,为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学好其它影像学奠定坚实形态学基础.但是对于初学人体断层解剖学学生来讲,学习人体断层解剖学思维方式与学习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思维方式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学习断层解剖学有一定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快更好掌握这门学科,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较好效果.1要学好断层解剖学,必须以坚实局部解剖学知识为基础

  • 标签: 人体断层 教学探讨 断层解剖学
  • 简介: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学质量评价作为未来中国教育运行机制中一个重要环节已被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开展和加强教学质量评价工作也成为教育工作中一个重要而又迫切问题。大学教育形式和环节很多,其中心环节是各学科课堂教学。因而课堂教育乃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关键,是衡量一个学校或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重要尺度。

  • 标签: 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 教育工作者 教育改革 评价工作 大学教育
  • 简介:人体解剖学课堂提问探讨王美容海南省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琼海571400课堂教学过程,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可视为师生间交往过程。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认为:“教师作为课堂上相互交往中心,应主导师生间双向交往,使教学获得最佳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获得...

  • 标签: 人体解剖学 课堂提问 内容
  • 简介:组织学特殊染色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科研工作中.本快速染色法即用组织学醛品红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在同一张切片上对胰岛B细胞和A细胞进行了双重染色,取得较好效果,现作简单介绍.取大鼠胰腺,Bouin液固定,石蜡包埋,切5μm厚切片.双染步骤如下:第一步,胰岛B细胞醛品红染色:切片脱蜡到水;入0.25%浓硫酸和0.25%高锰酸钾等量混和液中3min;蒸馏水洗后入5%草酸2min;蒸馏水洗;再经70%酒精后入醛品红染液15min;70%酒精分色后,蒸馏水洗.第二步,胰岛A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将经醛品红染色后切片,入3%甲醇双氧水室温孵育15min;蒸馏水洗后枸橼酸缓冲液(0.01M,pH6.0)(电炉加热煮沸92℃~98℃)进行抗原修复10min;PBS浸泡5min后,用正常羊血清室温封闭30min;弃去多余羊血清,滴加一抗(抗胰高血糖素抗体,1∶1500),37℃,孵育2hr;PBS室温洗10min后,滴加生物素标记二抗,37℃,孵育40min;PBS室温洗10min后,滴加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工作液,37℃,孵育40min;PBS室温洗10min,DAB显色.结果及讨论:此染色方法在同一张切片上所观察到胰岛B细胞呈蓝紫色,而胰岛A细胞呈棕黄色,两者颜色对比清晰.细胞核不着色.本方法可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即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少了免疫组织化学多重染色中步骤多、时间长,易受外界因素影响限制,进而降低了非特异性染色.因此,该方法在科研工作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 标签: 快速双染 细胞快速 细胞细胞
  • 简介:解剖了27具成人尸体奇静脉,奇静脉起始于脊柱右侧或前方,在上行过程中向左侧偏移率达81.48%,其中部分跨过脊柱中线者占59.26%,与一般教科书中描述沿脊柱右侧上升不一致,这种走行在胸部断层图像检查中奇静脉定位时应加以注意。

  • 标签: 奇静脉 应用解剖学 尸检
  • 简介:微循环是脉管系一个组成部分,主指微小血管(口径为2~250μm内)血液循环,血液通过微循环直接向组织细胞提供氧和其它营养物质,并带走二氧化碳和废物.微循环调节机理与脉管系其它部分有所不同.微循环可根据组织需要调整局部血流.在教学和科研中,如何做好微循环标本是很重要.在肠系膜标本中,我采用了大白鼠、小白鼠、豚鼠、大白兔四种动物肠系膜作了比较,最后认为采用大白鼠肠系膜较为理想,操作简单,结构典型,对比清晰,能满足教学和科研需要.动物选择:大白鼠200g左右,水合氯醛麻醉后打开腹腔,用线接扎胃幽门和直肠将整个消化道取下来,放在24cm蜡盘中,用大头针将肠道系膜顺其自然而展开,倒于AF固定液(95%酒精80ml;福尔马林20ml)固定45min,用蒸馏水洗2~3次.用Hansen苏木素染色10min,充分水洗约5min,用0.5%盐酸酒精分色1min,充分水洗15min,入70%酒精5min,入0.5%伊红染5~10min.入80%、95%、100%酒精脱水10~15min.入二甲苯透明10min.用眼科剪将肠系膜剪成2mm正方形平铺在载玻片上镜检,中性树胶封片.结果:微循环血管呈树枝样蓝色交错成网,内含丰富桔红色血细胞.在血管终末处,可见变形为长条形血细胞和清晰可见末端小动静脉间通路以及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注意事项:结扎肠道必须防止肠道内容物溢出污染固定液和染液.固定液、染液量要适中,以埋没标本为好.取材一定要新鲜,10min内完成.

  • 标签: 肠系膜微循环 脉管系 动物选择 固定液 微小血管 血液循环
  • 简介: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是一种常见而且严重临床疾患.据统计发达国家SCI发病率为28.3~45人/百万人/年,在美国每年有11000人遭此损伤[1];我国发病率虽较低,约6.7人/百万人/年,但每年也有1万余人遭此损伤,且以中青年胸腰段损伤最多.外伤性脊髓损伤修复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是促进诱导神经纤维生长:如给予多种促进神经生长神经营养因子或促进神经营养因子表达、为再生轴突提供桥梁及管道、提供能支持引导神经生长雪旺氏细胞及细胞外基质成分;二是消除抑制轴突生长因素:如减少脊髓断端囊腔和瘢痕组织生成以及一些抑制性生长因子产生等.近20多年,尤其是近10余年来随着基础医学、临床研究和材料、工程学等各学科发展以及相互渗透,在脊髓损伤研究方法、损伤机制、损伤严重评定、诊断治疗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 标签: 急性脊髓损伤 修复 胚胎组织移植 外周神经移植 雪旺氏细胞移植 神经营养因子
  • 简介: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技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时代,在知识经济历史进程之际,教育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关键领域.培养、吸收和用好人才是增强宗合国力根本保证.多年来,我国研究生培养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以研究生为主力高成次人才成为推动科技发展重要力量.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和科技发展形势和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研究生培养既面临着巨大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在日趋激烈国际高层次人才争夺战中,如何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尽快缩小人力资源和知识差距,以增强国际竞争力,应付激烈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是我们在今教育改革中需要认真思考问题.

  • 标签: 研究生教育 人才培养 教育改革 高等教育
  • 简介:为了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我校近年来本科教学过程中强化了专业英语教学。以前专业英语教学往往是老师在课堂上将要求学生掌握单词写一遍、念一遍了事。由于教学方法简单,加上专业英语相对较难记忆,因而学生普遍反映压力大,专业英语难学,往往是花了大量时间却收效甚微。为此我们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主要作法是:1.加强英文单词词根教学。专业英语单词大多是由来自英语、拉丁语或希腊语词根构成合成词,有些词根也在其它课程专业英语中甚至在公共英语中出现。故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单词词根,这样很容易就能熟悉具有相同词根一类单词。2.反复强化记忆。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尽可能地“挤”出时间温习已学过词根及其组合,进一步熟练掌握所学知识。3.采取灵活教学手段。除了课堂教学以外,我们还利用黑板报、知识竞赛、指导学生翻译专业文献等方式强化专业英语教学。上述方法采用,使学生用较少时间就能迅速掌握一系列相关单词,同时还把学习组胚专业英语和学习其它课程专业英语以及公共英语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学习效率,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果,不仅在组胚考试英文名词解释题答题中正确率大幅度增加,而且已经有不少

  • 标签: 医学专业 专业英语 教学方法
  • 简介:目标教学中,要使95%学生都达到过去只有少数尖子生才能达到好成绩,其中课后补救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我们任课老师却因此要耗费大量休息时间,付出艰辛劳动.

  • 标签: 目标教学 课后补救
  • 简介:作者采用断面解剖和间隙灌注方法观察了36具成年男尸舌骨下区颈部脏器周围筋膜间隙,结果表明,在颈部脏器前方存在气管前间隙和舌骨下肌后间隙,在后方存在咽后间隙和危险间隙,本文讨论了这四个间隙延伸和相互通连情况,有助于颈深部感染诊断和治疗。

  • 标签: 筋膜 筋膜间隙 颈部 应用解剖学
  • 简介:经典神经理论认为,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system,CNS)内神经元是高度分化终极细胞,其已丧失增殖能力,若失去神经元细胞只有通过胶质细胞来填充.因而,CNS损伤后CNS神经元难以再生客观事实长久以来一直是令神经科学工作者困惑问题.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疾病,其高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为病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痛苦和负担.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其发病存在上升趋势.中枢神经损伤后神经元难以再生,神经元丢失所遗留神经网络环路缺失是神经功能损伤和脑中风后遗症根本原因.因此,要减少脑中风后遗症和脑脊髓外伤等所致残疾,解决问题关键是实现神经元再生,修复缺失神经网络环路.而神经干细胞发现使人们对脑中风后遗症彻底治愈燃起了新希望.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神经干细胞增殖 神经元细胞 MK-801 缺血大鼠 脑中风后遗症
  • 简介:本文用6只成年家兔基底节,分别制取连续切片、垂直切片和各向同性均匀随机切片,估计节内毛细血管体积分数、表面积密度和长度密度。结果显示,在不同切片厚度及不同放大倍数下估计值有显著差异,而在同样切片厚度及同样放大倍数条件下,用不同切片方法所得估计值之间无显著差异。本文对该结果意义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切片方法 基底节 毛细血管密度 体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