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5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 :目的 分析实习护生面临的职业危害因素与自我防护现状,并采取应对措施提高实习护生的自我防护能力。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法对我院的 60 名 实习护生进行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现状问卷调查。 结果 100%的实习护生认为护理工作具有危险性,其中主要影响因素有: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生物性危害、心理社会性危害等,而在自我防护方面,实习护生在清洁、隔离及意外伤害上报等自我防护方面均有欠缺。结论 通过研究发现,实习护生对职业危害的认知情况良好,但自我防护的掌握情况有待加强。实习护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极易发生职业损伤,应加强对实习护生自我防护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的培训,制定有效的自我防护措施,改善实习护生自我防护现状,降低实习护生的职业风险。

  • 标签: 实习护生 职业危害 自我防护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运用 PDCA 循环法降低护士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方法: 选择 2017 年 -2018 年 42 名护士(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 2018 年 -2019 年 42 名护士(试验组, PDCA 循环法管理),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利用 PDCA 循环法予以管理,以此降低 职业暴露 发生率。 结果: 对照组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为 19.0% ,较高于试验组 2.3% ( P < 0.05 )。 结论: 在职业防护中应用 PDCA 循环法,可以减少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提升防护意识,确保职业安全,值得应用。

  • 标签: PDCA 循环法 护士 职业暴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多元三阶段模式在呼吸内科医患沟通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随机抽取 2017.10 至 2019.12 年间呼吸内科实习生共 80 名,划分为参照组( 40 名)和试验组( 40 名)。参照组采用传统 LBL 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多元三阶段教学模式,比较实习生考核总合格率、医患沟通能力。 结果: 参照组实习生考核总合格率为 80.00% ,试验组为 97.50% ,数据比较有意义( P < 0.05 )。试验组实习生医患沟通能力较强于参照组,数据比较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于呼吸内科实习生教学过程中,多元三阶段模式医患沟通教学既可提高实习生考核总合格率,还可增强医患沟通能力,可推广。

  • 标签: 多元三阶段模式 呼吸内科 医院沟通 考核总合格率 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肿瘤晚期阶段患者接受安宁疗护对其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21年1--12月间收治的72例肿瘤晚期阶段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为依据进行分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安宁疗护,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前的焦虑(SAS)、抑郁(SDS)评分对比结果显示差异细微,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显著降低,组间相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安宁疗护 肿瘤晚期阶段 心理状况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因素与防护措施。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12 月本院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 15 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记录全年职业暴露不良事件,同时统计职业暴露危险因素。 结果: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12 月期间职业暴露不良事件共出现 82 次,危险 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以及社会心理因素 ,其中 利器刺伤占比 6.1% ,紫外线占比 4.87% 。噪音占比 35.37% 。烫伤 21.96% ,血液污染 15.85% 。化学消毒剂 15.85% ,最为常见因素为噪音与烫伤,护理人员受到职业危害后均可及时进行处理。 结论: 针对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因素来实施与之相对应的防护措施,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发生几率,其效果显著,可以考虑积极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因素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针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治疗的重要性,并且通过治疗效果的探究,为后期的临床呼吸机应用提供相应的数据及参考。方法:为了探究急诊呼吸机进行阶段治疗的治疗效果,选择了在急诊接受治疗的患者40名,然后在对照组A组中规定的患者人数为20名,在实验组B组中规定的患者人数也为20名,然后采取不同治疗方式,对A、B组中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可以明确在A组中使用传统呼吸机进行治疗的患者,其复苏的成功率在60%左右,而使用急诊呼吸机进行治疗的B组患者,其复苏的成功率达到了85%。结论:通过对患者的复苏成功率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明确针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治疗,采取急诊呼吸机进行阶段性治疗的方式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并且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所以可以在后期临床应用上进行推广。

  • 标签: 急诊呼吸 阶段性治疗 急危重症患者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安宁疗护对肿瘤晚期患者知信行于家属压力的影响。方法:将我科收治的 26例肿瘤晚期患者入组,入选时间为 2017年 3月至 2019年 9月,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肿瘤疗护,观察组实施安宁护理,以生存质量评分量表对患者的知信行进行评估,以 HAMD焦虑评估量表对家属压力进行评估。

  • 标签: 肿瘤晚期患者 安宁疗护 知信行 家属压力
  • 简介:摘要:怀孕是女人的大事,整个孕期,妈妈们必须在不同时期做多次超声波检查,做超声波检查,可以知晓宝宝的状态、健康情况等。为了顺利迎接一个健康的宝宝,必须在孕检时的四个阶段进行超声波检查,不要过量的进行超声波检查,要按时定期地做检查,为家庭的幸福和自己的健康提供保障。

  • 标签: 孕检 超声波检查 四个阶段 健康
  • 简介:【摘要】 目的 : 临床护士职业获益感在与工作投入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对我院 80名临床护士采用护士职业获益感量表和工作投入量表施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职业获益感的分值高于中等,工作投入的分值优于中等水平,工作投入和职业获益感呈正相关( P<0.01)。结论:职业获益感能对护士的工作投入有良好的体现,并且提升护士职业获益感水准,同时能使护士在工作中产生积极的工作态度,能更好的服务于患者,此调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护士 获益感 工作投入
  • 简介:【摘要】目的:于职业性尘肺病患者中多排螺旋CT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方法:对2018年3月到2020年6月的60例疑似职业性尘肺病患者做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多排螺旋CT检查、DR检查,比较诊断结果。结果:在60例疑似患者中,经临床确诊有40例患者是职业性尘肺病,5例患者为叁期、14例患者貮期、21例患者为壹期,10例患者并发胸膜肥厚粘连、18例患者并发肺部感染、12例患者并发肺气肿、9例患者并发肺大疱。CT和DR的符合率、特异度、灵敏度间差异都不显著(P>0.05)。CT和DR对于并发症的检查率间差异不显著(P>0.05)。CT和DR的叁期、貮期检出率间差异不显著(P>0.05);CT的壹期检出率高于DR(P<0.05)。结论:于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的诊断中,多排螺旋CT应用价值比较高,能灵敏检出职业性尘肺病和并发症,并能鉴别职业性尘肺病的分期。

  • 标签: 职业性尘肺病 多排螺旋CT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器械的数据精准度和反应及时性的提升给人体健康检查带来了更精准实时的检测效果。本文就血压计展开相关探讨。探讨为了使血压计所测血压数值更加准确、使用人群覆盖面更加广泛、血压计不断更进的步伐;探讨在世界人口高血压占比逐年增长,血压计的发展和普及显得异常重要的情况下血压计的未来发展空间。

  • 标签: 血压 电子血压计 高血压 智能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职业病 (尘肺 )体检胸部 X线摄影要点及注意事项分析。方法:选取本院于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内进行 职业病(尘肺 )胸部 X线摄影的 体检 者600例,通过对检查数据进行整合并分析,总结出 胸部X线摄影要点及注意事项 。结果: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得出胸部X线摄影需要注意摄影前设备准备、摄影过程中对检查者相关标准体位的引导等方面的工作,为进一步提高相关的摄影质量,则需要严格控制整个摄影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 结论 :胸部 X线摄影要点较多,为了保证质量,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进行足够的准备工作,行之有效的对可能影响摄像质量的因素加以控制。

  • 标签: 职业病 (尘肺 )体检 胸部 X线摄影 摄影要点及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阶段 2 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志愿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生化检测指标,明确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为后期不同阶段 2 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 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2 月在济南市济钢医院内分泌科就诊、临床确诊为 2 型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透室护理教学中应用分阶段目标教学成效,以及对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入34例血液透析室实习生进行研究,均为我院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时间段内收治,随机做分组处理,其中比对组所纳入17例应用常规教学,实验组所纳入17例取分阶段目标教学,就实习生理论以及操作成绩测评值结果、教学的顺从性、教学满意度测评值展开对比。结果:实习生理论以及操作成绩测评值项目上对比。实验组测定值更高(88.78±7.9)、(91.2±6.5),组间对比(p

  • 标签: 分阶段目标教学 血透室 护理教学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危急重症患者实施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6月到2023年6月,收集院内82例危重症患者资料,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呼吸治疗,观察组应用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7.56%,呼吸复苏率95.12%,气管切开率2.44%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稳定时间(43.69±5.28)min,睡眠质量(12.54±2.67)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92.68%更高(P<0.05)。结论:给予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治疗,可有效提升危急重症患者治疗效果,可提升安全性。

  • 标签: 急诊呼吸机 危急重症 阶段性治疗
  • 简介:【摘要】在国家提出的培养有责任感、有创新精神、有实践能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号召下,提高医学生素质是不仅是高等医学院校的责任,也是临床医学教育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和探索的方向。职业责任感是医学生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职业责任感的培养对于医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医学生只有在实践学习中才能体恤患者 ,爱护患者 ,塑造现代医务人员理想形象。利用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教育学的成果,在教学中引入实践机制,在实践中突出教学方向,以规范化的课程设置,以操作性更强的实践活动来强化医学生职业责任感的培养,医学生职业责任感的培养才见成效 [1]。

  • 标签: 职业责任感,实践学习,培养,课程设置,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