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无线可视气管插管观察引导用内窥镜在经口气管插管应用效果。方法:将300例可纳入样本分为直接喉镜、无线可视气管插管观察引导用内窥镜、纤维支气管镜组各100例。对插管成功例数、插管平均耗时以及血流动力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无线可视气管插管观察引导用内窥镜和纤维支气管镜组插管成功率高于直接喉镜插管,并且时间短,血流动力学参数稳定。结论:无线可视气管插管观察引导用内窥镜可用于气管插管观察成像,具有插管速度快、成功率高、插管痛苦小等优势。

  • 标签: 无线可视气管插管观察引导用内窥镜 SX-NK50 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子宫肌瘤患者120名作为研究观察对象,所有病患均为随机抽取,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普通治疗方法,而观察组则采取微波消融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子宫肌瘤变化程度、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和在治疗有效率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在子宫肌瘤中的临床疗效与射频消融相当,但安全性要更高,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 标签: 超声引导 微波消融治疗 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与常规超声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可疑为乳腺癌患者300例,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与常规超声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式检查结果及诊断效能。结果术后病理显示,本组300例患者中乳腺癌170例,乳腺良性病变127例。所有患者均成功穿刺,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且获取满意组织标准。在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等诊断效能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分别为89.12%、100.0%、84.54%较常规超声78.23%、89.66%、73.43%均明显较高,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常规超声检查相比,针对乳腺癌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诊断效能显著,即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常规超声检查 诊断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脊椎内窥镜技术治疗胸腰椎脊柱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胸腰椎脊柱感染患者66例,抽签法分观察组(CT引导下经皮脊椎内窥镜技术)与对照组(传统手术)各33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并发症率较对照组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对胸腰椎脊柱感染患者采用CT引导下经皮脊椎内窥镜技术治疗能提高手术效果且减少并发症,值得推荐。

  • 标签: CT引导 经皮脊椎内窥镜技术 胸腰椎脊柱感染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分析数字医学影像技术在影像引导肿瘤消融的应用进展。方法:采取分析研究结论和文献的方式了解数字医学影像技术在影像引导肿瘤消融治疗中的价值。结论:数字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肿瘤治疗中应用变得更加的广泛,有效的促进了肿瘤学的发展。同时,影像引导之下的肿瘤微创治疗迅速的展开和应用,已经成为目前医学领域内根治肿瘤的重要微创方法。因此,如何应用数字医学影像技术实现肿瘤消融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 标签: 数字医学技术 影像引导 肿瘤消融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腺癌放疗患者实施全面引导护理,观察其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价值。方法:研究选择7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及全面引导护理,应用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量表评价全面引导护理的作用。结果:接受全面引导护理的观察组焦虑(SAS)抑郁(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而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放疗患者在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基于全面引导护理模式的应用从心理、知识、饮食、家庭、功能锻炼各方面进行引导性护理,能够使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得到更有效的改善,同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充分体现出了全面引导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在本科室及同级科室推广实施。

  • 标签: 全面引导护理 乳腺癌 放疗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202例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本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根据患者有无发生并发症分为观察组(术后出现并发症)与对照组(术后未发生并发症),通过单因素分析法、多因素分析法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①本次研究中202例患者有25例(12.4%)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气胸 18例 (其中7例,术后即刻扫描过24小时复查,气胸量≥30%,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余病例气胸量<10%,无需特殊处理;肺气肿11例;咯血4例,穿刺术后少量咯血,5-20ml,药物治疗后症状消失;胸腔少量出血 3例,穿刺术后10min扫描及24小时后,出血无明显增多;②单因素分析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针尖调整次数、肺气肿、病灶周围直径2mm左右小血管相比,差异有意义(P<0.05);③多因素分析发现,针尖调整次数≥3次、肺气肿、病灶周围直径2mm左右小血管是造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且针尖调整次数≥3次、肺气肿、病灶周围直径2mm左右小血管是造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经皮肺穿刺活检 并发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纳入研究的对象均是膝骨性关节炎患者,2019年8月至2021年5月,按随机数字表法等分入选的100例患者,对照组50例采取传统针刀治疗,治疗组50例采取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疼痛情况、骨关节炎指数情况以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疼痛评分、WOMAC骨关节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施予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减轻疼痛和骨关节指数。

  • 标签: 膝骨性关节炎 针刀 超声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肝部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性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时间区间在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以随机选取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方式,并且经过病理证实属于肝脏恶性肿瘤的60例病人作为研究样本,针对病人的穿刺成功率,穿刺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以及病理诊断符合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在60名病人当中,一次定位成功率达到98.33%,一次穿刺活检成功率达到95.83%,其中有部分的病人在穿刺后出现穿刺部位轻微疼痛的情况,两位病人出现低热情况,两位病人出现肝包膜少量出血的情况;从最终的活检结果分析,其病变例数为51例,经过手术证实之后,可了解到具体符合度为85.00%。结论:为肝部恶性肿瘤病人提供临床诊断操作时,使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的诊断方案,更加符合病理学的特点,定位成功率和穿刺成功率相对较高。

  • 标签: CT引导 肝脏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穿刺活检
  • 简介:摘要:新时期医疗卫生工作发展飞快,社会大众对自身健康更加关注,因此也给中医护理质量提出更严格要求。中医护理教学工作要及时做出调整,以更好应对新时期患者需求。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重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重点在于深化学生知识应用与工作发展。中医护理学科重在强调实践性,在护理教学中有效渗透行为引导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操能力以及职业能力。基于此,文章立足于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内涵以及特点进行分析,就如何以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为依托实施中医护理教学进行探讨。

  • 标签: 行为引导 中医护理 教学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锥形束CT图像引导应用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取2020年11月到2021年12月本院放射治疗的胸部肿瘤患者60例,为保证研究科学且合理,采用抛硬币法对以上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实施电子射野影像仪(EPID)图像引导,观察组实施锥形束CT(CBCT)图像引导,对两组患者的摆位偏差和放射性肺炎发生例数进行统计并对比。结果:观察组头脚方向、左右摆位误差均低于对照组,且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锥形束CT图像引导 胸部肿瘤 放射治疗 放射性肺炎 摆位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定位腰麻在临床麻醉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1年12月)内,入组观察对象40例,均为本科医学实习生,以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一组20名本科医学实习生接受超声引导下定位腰麻临床麻醉教学实践(观察组),一组20名本科医学实习生接受常规麻醉教学(对照组),对比不同麻醉教学方案的教学质量差异。结果:观察组本科医学实习生麻醉基础知识考核得分(45.09±0.58)分,综合分析考核得分(27.12±1.21)分,超声引导定位腰麻实践操作考核得分(17.51±1.02)分,对照组本科医学实习生麻醉基础知识考核得分(42.12±0.45)分,综合分析考核得分(21.23±1.16)分,超声引导定位腰麻实践操作考核得分(13.89±0.93)分,(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定位腰麻在临床麻醉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定位腰麻 临床麻醉 教学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定位腰麻在临床麻醉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1年12月)内,入组观察对象40例,均为本科医学实习生,以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一组20名本科医学实习生接受超声引导下定位腰麻临床麻醉教学实践(观察组),一组20名本科医学实习生接受常规麻醉教学(对照组),对比不同麻醉教学方案的教学质量差异。结果:观察组本科医学实习生麻醉基础知识考核得分(45.09±0.58)分,综合分析考核得分(27.12±1.21)分,超声引导定位腰麻实践操作考核得分(17.51±1.02)分,对照组本科医学实习生麻醉基础知识考核得分(42.12±0.45)分,综合分析考核得分(21.23±1.16)分,超声引导定位腰麻实践操作考核得分(13.89±0.93)分,(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定位腰麻在临床麻醉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定位腰麻 临床麻醉 教学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可视无痛人流术与常规无痛人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82例行无痛人流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无痛人流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常规无痛人流术)与实验组(41例:超声引导下可视无痛人流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术后持续阴道出血时间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超声引导 可视无痛人流术 常规无痛人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采用快速多角度斜角进针方法在肾活检中的应用安全性及优势。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21年12月在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院行肾穿刺活检患者2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3年1月-2016年6月采用固定角度肾穿刺患者82例垂直进针组作为对照组,2016年7月-2021年12月采用快速多角度斜角进针肾穿刺活检198例作为实验组。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间穿刺成功率、标本良好率、标本长度、肾小球数、术后血尿发生率、肾周血肿发生率、肉眼血尿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标本良好率为78.3%,标本长度为16.79±5.28mm,肾小球数为29.01±8.59个,血尿发生率为3.5%,肾周血肿发生率为5.6%;对照组标本良好率为65.9%,标本长度为12.02±2.38mm,肾小球数为18.10±3.93个,血尿发生率为7.3%,肾周血肿发生率为11.0%。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穿刺成功率均为100%。实验组的标本良好率、标本长度、肾小球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彩超引导 斜角进针 肾穿刺活检术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治疗腹部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寻找一种更加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2022年1月我院皮肤科和疼痛门诊就诊的腹部带状疱疹患者36例,病变范围为T6~12肋神经支配区域,采用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组,对照组:口服药物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VAS评分、SRSS评分、皮疹改善情况和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比对照组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结论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治疗腹部带状疱疹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超声引导 腹横肌平面阻滞 带状疱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乳腺活检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中抽选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有患者44例,接受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乳腺活检术治疗,对照组有患者44例,接受开放性手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67、3.362、2.789、6.751,P

  • 标签: 超声引导 真空辅助乳腺活检术 乳腺良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对象为本院在2021年5月-2022年4月期间诊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共58例,按照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传统切除术治疗患者为对照组,29例,采用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29例,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不同治疗,观察组切除肿瘤个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单个肿瘤切除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瘢痕明显小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乳腺良性肿瘤 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