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食源性腹泻病例饮食进行相关因素监测和分析。方法:选取时间在2022年8月到2023年2月的腹泻患儿,对微生物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监测饮食相关因素。结果:(1)食品中沙门氏菌中为28,志贺氏菌阴性数为27,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性数为 27。大便中沙门氏菌中为7,志贺氏菌阴性数为16,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性数为 12。(2)通过对患者大便样品进行临床分析,其中典型反应则表现为沙门氏菌属。结论:当前来说对食源性腹泻病例饮食患儿进行监测,当前对于餐饮服务等相关单位食品存在安全问题,因此微生物污染等值的关注。

  • 标签: 食源性腹泻 病例饮食 相关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文山州2019-2021年鼠疫监测结果,为地区鼠疫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文山州2019-2021年鼠疫监测相关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采用回顾分析法,对鼠疫的宿主动物种类、密度、病原学以及血清学等检测结果进行归纳总结。结果:2019-2021年,全州共捕鼠8681只,总捕获率2.70%,主要宿主为黄胸鼠,占比32.41%,平均鼠密度<3%;鼠体捡蚤7839只,染蚤率43.53%,主要宿主黄胸鼠占比33.14%;对10666只宿主动物(鼠)脏器进行鼠疫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对7255匹媒介昆虫(蚤体)进行鼠疫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共采集4683份宿主动物(鼠)血清进行鼠疫F1抗体(IHA)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文山州通过鼠疫监测虽未发现动物间鼠疫流行,但主要宿主黄胸鼠密度相对较高,仍存在动物间鼠疫流行风险,需要进一步加强鼠疫疫源监测预警与宣传,从根本上杜绝动物间或人间鼠疫的发生与流行。

  • 标签: 文山州 2019-2021年 鼠疫 监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创血压监测在ICU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12-2021.12月在我院ICU收治的80例患者,通过是否发生休克将其分为非休克组(40例)和休克组(40例),两组均接受无创动脉血压监测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比较两组血压值。结果:休克组有创血压明显低于无创血压(P<0.05),非休克组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有创血压监测在ICU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准确反映休克患者血压变化情况,提高监测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有创血压监测 ICU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文山州2019-2021年鼠疫监测结果,为地区鼠疫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文山州2019-2021年鼠疫监测相关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采用回顾分析法,对鼠疫的宿主动物种类、密度、病原学以及血清学等检测结果进行归纳总结。结果:2019-2021年,全州共捕鼠8681只,总捕获率2.70%,主要宿主为黄胸鼠,占比32.41%,平均鼠密度<3%;鼠体捡蚤7839只,染蚤率43.53%,主要宿主黄胸鼠占比33.14%;对10666只宿主动物(鼠)脏器进行鼠疫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对7255匹媒介昆虫(蚤体)进行鼠疫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共采集4683份宿主动物(鼠)血清进行鼠疫F1抗体(IHA)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文山州通过鼠疫监测虽未发现动物间鼠疫流行,但主要宿主黄胸鼠密度相对较高,仍存在动物间鼠疫流行风险,需要进一步加强鼠疫疫源监测预警与宣传,从根本上杜绝动物间或人间鼠疫的发生与流行。

  • 标签: 文山州 2019-2021年 鼠疫 监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监测分析与风险防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40名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回顾分析职业暴露的监测资料。结果 40名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及护生占比为70.00%,工龄低于5年占比为67.50%,初级职称占比为72.50%。外科是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科室,占比为27.50%,其次是手术室。病房是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地点,占比为42.50%。职业暴露方式以锐器损伤为主,占比为90.00%。结论 通过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因素,并制定相对完善的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组织安全培训,接种预防疫苗等,确保医务人员操作规范,对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防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标签: 监测分析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风险防范
  • 简介:摘要: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早期及时发现和诊断存在一定困难,早期诊断和感染初期及时干预,对控制感染、防止其进展为重症感染具有重要意义。生物标志物的应用,有助于早期发现感染,及时反映病情的发展和变化,指导临床医师制定和调整临床治疗策略。大多数的炎症标志物,例如 CRP、WBC、IL-6 等在鉴别感染性和急性期无菌性炎症方面缺乏特异性。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具备较高的诊断特异性,敏感性高,但现有报道的 PCT 诊断术后细菌感染的临界值差异较大,该文就 PCT 在早期识别 SSI 应用价值进行综述,旨在为术后早期诊断 SSI 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手术切口 SSI PCT
  • 简介:摘要:肿瘤作为我国面临的严峻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对社会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了更有效地应对肿瘤的威胁,我国建立了肿瘤信息监测系统,以收集、分析和传播关于肿瘤的相关信息。在这一背景下,对肿瘤信息监测系统进行卫生经济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卫生经济评价能够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益,从而更好地推动肿瘤防控工作。本论文旨在探讨我国肿瘤信息监测系统的卫生经济评价方法,以期为肿瘤防控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参考。

  • 标签: 肿瘤信息 监测系统 卫生经济评价
  • 简介:摘要:中药制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通过采用现代监测技术,如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生物传感器技术和人工智能监测技术,可以更准确地分析中药成分和质量。同时通过工艺优化方法,包括原材料筛选与质量控制、工艺参数优化和过程监测与反馈控制,可以提高制药过程的效率和稳定性。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有助于中药制药行业提高产品质量,确保患者获得高效、安全的中药治疗。未来,我们期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创新,以不断提升中药制药的质量和竞争力。

  • 标签: 中药制药 监测技术 工艺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医院消毒灭菌监测中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的210例消毒灭菌监测数据为参照组,采取常规管理,另外选择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期间的210例消毒灭菌监测数据为实验组,采取护理管理,并比较两组的监测项目合格率和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监测项目合格率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人员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医院消毒灭菌监测合格率,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医院消毒灭菌监测 护理管理 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癌化疗引起心脏毒性的有效监测方法,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安全的化疗方案。方法:选取本院60例IV期乳腺癌化疗患者,对其每次化疗前进行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肌酶谱、肌钙蛋白、以及脑钠肽(BNP)等指标的监测。化疗四周期后,比较化疗1周期后和化疗4周期后上述指标的变化,以确定哪种监测方法对于评估乳腺癌化疗引起的心脏毒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结果:研究发现,心电图、心肌酶谱指标在化疗过程中发生率较高,脑钠肽异常发生1例,而心脏彩超和肌钙蛋白异常发生为0例。其中,心电图在监测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方面尤为重要,而心肌酶谱的变化则能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结论:综合各项指标,心电图以及心肌酶谱在监测乳腺癌化疗引起心脏毒性方面有较为明显的变化。联合应用这些监测方法用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及时发现心脏毒性的发生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减少心脏毒性的风险。

  • 标签: 乳腺癌 化疗 心在彩超 心肌酶谱 心脏毒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近8年我院宫角妊娠的临床诊治变化特点,为宫角妊娠的临床诊治提供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2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并手术的117例宫角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近年宫角妊娠发生率增高,经宫腔镜手术治疗占比明显增多,由39.5%上升至64.5 %;剖腹手术明显减少,由27.9% 下降至5.5%。结论:宫腔镜在宫角妊娠诊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术中增加B超引导,必要时增加腹腔镜监视可作为未破裂型宫角妊娠治疗的首选方式。

  • 标签: 宫角妊娠 异位妊娠 诊断 治疗 宫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稀有血型供者资料检索库及冰冻红细胞库的建立与安全输血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研究样本为本血站经体检和快速初筛合格后采集的血液标本,受检样本标本均经血液检测确认为RhD型,将符合标准的RhD阴性合格血液经成分制备,采用计算机血液信息管理系统对稀有血型供者的资料进行科学化规范性管理,建立RhD阴性稀有血型库,通过计算机检索库可快速、准确查找到与患者血型相匹配的供血者。结果:2018年-2022年共向临床医院供应Rh(D)阴性悬浮红细胞601U,解冻红细胞78.5U,洗涤红细胞16.5U,冰冻血浆329.5U,单采血小板14.5冶疗量。经统计,不同年份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悬浮红细胞、冰冻血浆的使用量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型供应情况:A型358.5U,B型289 U,O型319.5U;AB型72.5U。结论:建档Rh D 阴性血献血者资料检索库、建立冰冻红细胞库,科学合理管理血液库存,是确保Rh D阴性稀有血型供血安全、足量供应的有效措施,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稀有血型 资料检索库 冰冻红细胞库 安全输血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月本院接诊的冠心病患者70例,并对其施以常规及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本组两种心电图检查的结果,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本组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心肌缺血的阳性检出率为72.86%,比常规心电图检查的55.71%高,P<0.05;并且,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早搏类型的检出率为78.57%,比常规心电图检查的55.71%高,P<0.05。结论于冠心病临床诊断中合理运用动态心电图,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漏诊和误诊风险,让患者能够及早接受对症治疗,从而有助于改善其预后。

  • 标签: 冠心病 诊断价值 动态心电图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课题主要针对颈部淋巴结病变患者诊断工作当中,采取动态增强MRI诊断方式的临床价值进行观察。方法:以入院就诊先后顺序的方式,选取到我院进行诊断的颈部淋巴结病变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样本数量为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动态增强MRI与病理诊断,之后对动态增强MRI的诊断价值进行统计评估。结果:针对研究期间的相关数据实施对比评估,可以掌握到经过诊断后,良、恶性淋巴结病增强后的形态学特征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和淋巴结多为椭圆形,而转移性淋巴结和恶性淋巴结瘤则呈圆形或球形;通过研究得出,50例患者经过术后病理诊断确诊为急性淋巴结的有7例,非特异性反应性增生的有17例,结核性淋巴结肿大的有25例,而动态增强MRI检查后,确诊为急性淋巴结的有7例,符合率为100.00%(7/7);非特异性反应性增生的有17例,符合率为94.44%(17/18);结核性淋巴结肿大的有24例,符合率为96.00%(24/25)。经过术后病理诊断确诊为良性的有30例,恶性的有20例,而动态增强MRI检查患者经过诊断后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窦房结功能的诊断工作中,应用食管调搏与动态心电图所取得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性方式展开本研究,患者接受时段介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对行动态心电图(DCG)检查显示长R-R间期>1500ms的75例患者开展规范操作,同时进行食管电生理检查,借助窦房结传导时间(SACT)、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和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对其窦房结功能进行准确判断,并有效讨论诊断价值。结果:将R-R间期>1500ms的75例患者分为两组,组1(R-R最长间期≥2000ms)共有30例,组2(R-R间期<2000 ms)共有45例,其中组1患者,SNRT、CSNRT、SACT延长,最快和最慢心率有所降低。结论:借助动态心电图,可充分反映患者自发状态下的窦房结自律性和传导性,联合食管心脏调搏,可准确反映激发状态下的窦房结功能,继而大幅提高病窦诊断准确率。

  • 标签: 窦房结功能 食管调搏 动态心电图 窦房结传导时间 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窦房结功能的诊断工作中,应用食管调搏与动态心电图所取得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性方式展开本研究,患者接受时段介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对行动态心电图(DCG)检查显示长R-R间期>1500ms的75例患者开展规范操作,同时进行食管电生理检查,借助窦房结传导时间(SACT)、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和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对其窦房结功能进行准确判断,并有效讨论诊断价值。结果:将R-R间期>1500ms的75例患者分为两组,组1(R-R最长间期≥2000ms)共有30例,组2(R-R间期<2000 ms)共有45例,其中组1患者,SNRT、CSNRT、SACT延长,最快和最慢心率有所降低。结论:借助动态心电图,可充分反映患者自发状态下的窦房结自律性和传导性,联合食管心脏调搏,可准确反映激发状态下的窦房结功能,继而大幅提高病窦诊断准确率。

  • 标签: 窦房结功能 食管调搏 动态心电图 窦房结传导时间 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定量参数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方法  以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行乳腺DCE-MRI检查并经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病变的100例患者为对象。接受DCE-MRI检查,分析其鉴别乳腺病变性质的价值。结果  良性组病灶的形态、边缘、内部强化及TIC曲线比较差异显著(P

  • 标签: 动态对比增强MRI 定量参数 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