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 CT 对肺部发结节临床诊断价值 。 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于我院进行诊断治疗的肺部发结节 患者 82 例,所有患者均 于手术后 经 病理证实为 肺部发结节 ; 对患者进行胸部 CT 扫描。 结果: CT 图像中 10.0mm 层厚与 1.25mm 层厚对孤立性肺结节的检出结果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良性结节的直径显著短于恶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结论: 多层螺旋 CT 能够精确诊断出肺部发结节的具体情况,且误诊率较小,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多层螺旋 CT 肺部单发结节 临床诊断 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使用味生大黄来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方法:选取进入本院治疗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发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法)和研究组(50例,采用味生大黄治疗)。通过对两组的治疗效果研究味生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性。结果:通过对采用味生大黄治疗的研究组与传统西医药物治疗的对照组在治疗之后的VAS评分进行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其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传统的西医药物治疗,味生大黄的作用对于治疗急性胰腺炎来说更好,能提高疗效作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生软骨瘤的X线和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发型内生软骨瘤的临床、X线和CT表现。结果11例病灶均为发;掌骨2例,指骨3例,趾骨1例,股骨3例,胫骨2例。发型内生软骨瘤的X线表现为病灶呈囊状或类圆形透光区,瘤灶有钙化,边界清楚,呈膨胀性生长,骨皮质变薄,可出现病理性骨折;CT表现为病灶内有软组织密度影,边界清楚,可见钙化,骨皮质可局部溶解吸收。结论内生软骨瘤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伴病灶内不同程度钙化是其特征性表现,X线空间分别率高,是首选检查方法结合临床可作出明确诊断,CT作为X线的补充。

  • 标签: 单发 内生软骨瘤 X线摄影 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ICU护理过程中,品管圈活动对于书写护理记录的质量提高效果。方法以本院在2018年1月~2019年2月期间接收的78例ICU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参照组与分析组,前者采用常规的护理记录,而后者用品管圈活动进行护理记录管理,比较两组病患护理记录存在失误情况的占比。结果参照组记录出现片面性有2例(5.13%),间断性有3例(7.69%),与治疗记录存有差异的有2例(5.13%),总占比为17.95%(7/39),明显高于分析组的7.69%(3/39),其中仅有1例(2.56%)存有片面性,2例(5.13%)存有间断性,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ICU护理中,采用品管圈活动加以管理护理记录的书写,可使失误率明显降低,进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也可使病患能够切实的接受到高效护理治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ICU护理记录单 书写质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性发性球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检查中,其临床特点与CT检查的相关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12月所收治的30例急性发性球性肺炎患者为主要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需要分别接受胸片检查、CT检查以及痰涂片检查等多项检查,对其临床特点等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痰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均为细菌感染,CT以及胸片检查显示病灶分别在两肺下叶背段或者后基底段,患者病灶多贴近胸膜或者沿着支气管血管束进行分布。结论针对急性发性球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检查,对其临床特点与CT检查特点进行分析十分关键。

  • 标签: 急性单发性球性肺炎 CT 特点 痰涂片检查 胸片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针剂临时医嘱剂量发放及时性的效果。方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应用品管圈手法拟订相应的对策。结果品管圈应用后普通针剂临时医嘱剂量发放及时性由79.22%提升到87.96%;急针剂临时医嘱剂量发放及时性由54.56%提升到69.16%。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针剂临时医嘱剂量发放及时性有改善效果,但与目标值还有一定的差距,可能需要通过病区备用药等其他措施实施来实现。

  • 标签: 品管圈 单剂量发药 及时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ICU护理过程中,品管圈活动对于书写护理记录的质量提高效果。方法 以本院在2018年1月~2019年2月期间接收的78例ICU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参照组与分析组,前者采用常规的护理记录,而后者用品管圈活动进行护理记录管理,比较两组病患护理记录存在失误情况的占比。结果 参照组记录出现片面性有2例(5.13%),间断性有3例(7.69%),与治疗记录存有差异的有2例(5.13%),总占比为17.95%(7/39),明显高于分析组的7.69%(3/39),其中仅有1例(2.56%)存有片面性,2例(5.13%)存有间断性,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ICU护理记录单 书写质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脐动脉(SUA)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本院产前超声诊断的62例SUA胎儿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先后接受二维超声及彩超检查,分析超声诊断效果。结果:SUA的声像图特征是仅显示出一条脐动脉血管,与正常脐动脉相比,SUA血管管径更大。两条血管的横断面影像呈现两个基本类似的“吕”字形排列结构。两条脐血管临近胎儿脐根部和临近胎盘根部的纵断面影像大部分呈现平行伴行状态,中间部位游离端的两条血管的影像呈现出盘曲螺旋样伴行状态,且与正常结构相比其螺旋程度更加密集,脐带与正常结构相比更细,彩超显示血流以一蓝一红盘曲伴行状态分布。产前超声诊断SUA的准确率为96.77%(60/62),漏诊率为3.23%(2/62)。62例SUA合并23例其他类型畸形29例,占比46.77%。结论:产前超声对SUA胎儿具有较高诊断价值,有助于提早发现胎儿畸形并及时予以针对性干预,值得推广。

  • 标签: 产前超声 胎儿单脐动脉 胎儿畸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手术室护理记录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探究对护理文书质量工作的相应影响因素,从而保证整个护理记录的准确与完整。方法,此次选取的是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来我院手术室接受治疗的200名病人的病例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原则,可以将这些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人。其中的对照组采取的是常规的护理记录书写方式,而观察组则使用优化后的护理记录书写方式。针对两组病人书写的具体质量以及书写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护理记录非常的及时也完整,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记录填写不全、书写错误等相关问题的出现比较明显。另外,观察组的记录耗时以及写字数都要少于对照组的病人。结论,针对于手术室护理记录要结合其书写中的一些缺陷和问题,采用优化记录的书写方式,提高整体的书写效率和水平,保证这一方法在今后手术室治疗过程中的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侧联合进行窝沟封闭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中心100例进行窝沟封闭治疗的儿童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对照组采取常规牙封闭治疗,研究组采取侧联合封闭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封闭治疗0.5、1、1.5、2年后,研究组第一恒牙窝沟封闭剂的脱落率、患龋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存在差异(P<0.05)。结论:侧联合进行窝沟封闭治疗,能够明显降低封闭剂的脱落率,保证封闭治疗效果,值得借鉴及推广应用。

  • 标签: 单侧联合 窝沟封闭治疗 封闭剂脱落 患龋率
  • 作者: 王艳
  • 学科: 医药卫生 > 卫生事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16-12-22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 2016年第15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人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分析影响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效果的相关因素,以指导临床应用实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比两组患者在单因素分析中的差异。结果:入选本次回顾性分析的50例患者中,死亡14例,生存36例,临床死亡率为28.00%;两组患者在入院前抗生素使用、感染性休克、气管插管、化疗等临床评价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从本次回顾性分析的结果来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死亡率较高,绝大多数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入院前抗生素使用、感染性休克、气管插管、化疗等因素均有可能影响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死亡率,需在工作实践中加以重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治疗性血细胞分离采术采集恶性肿瘤、血液病等患者血细胞的临床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4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患者行132次血细胞采集作为研究对象,积极做好采集前检查、化验等,并熟练操作血细胞分离机,妥善保护血管通路,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低血容量休克、过敏反应及低钙血症等不良反应,以及护理的对策。结果132例次均达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患者出现肿胀、恶心和口唇麻木等不良反应的患者有9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9/90)。结论采集前充分准备、采集中娴熟准确操作,并做到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及时处理机器故障,并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确保患者安全的有效对策。

  • 标签: 血细胞分离单采术 血液病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次研究针对输液护理工作开展分析研究,观察输液巡视应用于输液护理工作的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方法 针对本次研究收集相关的患者资料,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收集的患者资料划分为两个组别,针对不同的组别使用不同的护理干预,记录临床信息,为后续研究比对奠定良好的基础。结果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实验组临床输液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需要接受输液治疗和护理干预的患者进行输液巡视,能够提升患者对输液工作的满意程度,并且有助于提升输液工作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对于输液的安全性具有较高的价值,实施输液巡视的方法进行输液护理的精细化管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输液巡视单 输液护理 精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