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QuartzsplintTM高强石英纤维和Super-BondC&B粘结剂固定慢性牙周炎下前牙松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下前牙松动需要做牙周夹板松牙固定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在洁治、刮治和根面平整后,使用QuartzsplintTM高强石英纤维做牙周固定;B组在在洁治、刮治和根面平整后,使用Super-BondC&B粘结剂做牙周固定。两组固定后即刻让患者对于固定物做出异物感评价。固定6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的牙周探诊深度和牙周附着丧失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牙周探诊深度和牙周附着丧失均比治疗前有明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固定后即刻异物感评价,B组优于A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下前牙松动的患者,洁治、刮治和根面平整后使用QuartzsplintTM高强石英纤维和Super-BondC&B粘结剂牙周夹板固定,均可以使牙周状况明显改善。Super-BondC&B粘结剂牙周夹板异物感小于QuartzsplintTM高强石英纤维。

  • 标签: 高强度石英纤维 超强粘结剂 慢性牙周炎 牙周夹板 牙周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育龄期子宫肌瘤患者施以高强聚焦超声消融术的疗效及对改善妊娠结局、ER、血清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我院2019.6—2021.11收治的育龄期子宫肌瘤患者,用完全抽样法分为实验组(34例)行高强聚焦超声消融术治疗,参照组(34例)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和比较组间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VEGF、ER、术后妊娠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7.06%)相比参照组(76.47%)要高(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ER(0.72±0.11)ng/mL、血清VEGF(0.81±0.13)ng/mL水平均比参照组要低(P

  • 标签: 子宫肌瘤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强聚焦超声与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对绝经前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诊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模式,观察组采用高强聚焦超声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卵巢激素水平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激素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卵巢激素水平出现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结论采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会对绝经前女性的卵巢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而采用高强聚焦超声不会对卵巢功能造成影响,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高强度聚焦超声 子宫切除术 子宫肌瘤 卵巢功能 影响
  • 简介:这个弹簧开核器可要比拿着锤子砸核桃有意思多了,只需拉动弹簧,剩下的事就等着吃核桃仁吧。

  • 标签: 弹簧 坚果 核桃仁
  • 简介:目的:研制一种简单实用的根管安全链--微形弹簧夹根管安全链.方法:针对传统安全链存在的问题,结合临床实际要求及可行性进行设计,对其构造、使用方法及原理进行详细分析,并作进一步的临床评价.结果:微形弹簧夹根管安全链能够有效防止器械落入消化道及呼吸道.结论:使用微形弹簧夹根管安全链可以对根管治疗尤其是磨牙根管治疗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 标签: 微形弹簧夹 根管安全链 根管治疗 磨牙 器械 消化道
  • 简介:摘要以较大强度及大强度间歇性运动为核心,分析较大强度及大强度间歇性运行在运动康复中的作用机理,提出运功康复应用实践方式,拓展运动康复途径,并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 标签: 较大强度 大强度 间歇性运动 运动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锈钢弹簧管在人流吸管清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临床回收到消毒供应中心的500支人流吸管,随机分成常规清洗组和不锈钢弹簧管清洗组,比较2组的清洗效果。结果应用不锈钢弹簧管清洗组,清洗质量明显高于常规清洗组。结论不锈钢弹簧管在人流吸管清洗中的应用具有取材方便、经济实用、值得推广。

  • 标签: 不锈钢弹簧管 人流吸管 清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骨强度测定低骨强度婴幼儿的影响因素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医学影像检查人员完成两组超声骨强度测定工作,分析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喂养方式、母亲孕期营养状态、日照情况等,将所得资料经专业分析(统计学)后探讨护理对策并获得结论。结果对研究组低骨强度婴幼儿与对照组健康婴幼儿临床资料分析可知,完全非母乳喂养、未实施婴儿被动操、母亲孕期营养不良、每日日照时间较少是低骨强度主要危险因素(P<0.05);两组性别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准确掌握超声骨强度测定低骨强度婴幼儿的影响因素,实施必要的干预护理措施降低低骨强度发生率,保障婴幼儿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 标签: 骨强度 超声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总结67例颅内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术的护理,强调心理护理贯穿护理全程,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等护理。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微弹簧圈栓塞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医院抗菌药物具体使用强度。方法选择2010年~2011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分析AUD相关指标。结果和2010年相比,我院2011年患者人均使用药物类别、药物使用率、平均住院时间、每天医嘱用药量以及限定日剂量具体比值—PDD/DDD、人均用药累积时间均显著下降。结论减小医院患者人均使用药物类别、药物使用率、平均住院时间、每天医嘱用药量以及限定日剂量具体比值—PDD/DDD、人均用药累积时间,可以有效促进AUD的下降。

  • 标签: 医院 抗菌药物 使用强度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应用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6例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患者术后给与镇静、镇咳、通便、控制血压、心理护理及充分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经系统功能、严格抗凝及穿刺部位的护理。结果26例介入手术的患者,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以前无法介入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有可能得到根治,有效的手术期护理配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率。

  • 标签: 微弹簧圈 栓塞 颅内动脉瘤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复杂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复杂颅内动脉瘤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本组的35例患者中,7例不完全栓塞,占20%,8例次全栓塞,占22.86%,20例完全栓塞,占57.14%;手术的过程中,5例发生并发症,占14.29%,其中1例为弹簧圈脱逸、2例为血管痉挛、1例为脑栓塞、1例为支架轻微移位;随访5个月-1年,GOS评分2例为3分,占5.71%,9例为4分,占25.71%,24例为5分,占68.57%。结论临床上运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复杂颅内动脉瘤,具有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特点,值得推广。

  • 标签: 复杂颅内动脉瘤 支架 弹簧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配合弹簧圈治疗颅内难治性颅内动脉瘤的适应证,技术要点,并发症的防治及该技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用NeuroformΠ支架配合可控性GDC栓塞16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术后随访。结果14例宽颈动脉瘤致密栓塞,2例宽颈动脉瘤不全栓塞。6个月临床随访无再出血及脑梗塞并发症。9例造影随访1例有轻度血管狭窄,其远端血流丰富。结论血管内支架配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支架 弹簧圈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破裂性动脉瘤的疗效。方法选择235例DSA检查确诊为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例,采用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观察与内科治疗疗效的比较。结果介入手术治疗在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存活病例生存质量方面均优于内科治疗。结论SAH病人应查明病因,如是颅内动脉瘤引起,需尽快采用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

  • 标签: 弹簧圈 动脉瘤 介入栓塞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破裂性动脉瘤的疗效。方法选择235例DSA检查确诊为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例,采用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观察与内科治疗疗效的比较。结果介入手术治疗在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再出血率、临床脑血管痉挛率、脑积水率)、存活病例生存质量方面均优于内科治疗。结论SAH病人应查明病因,如是颅内动脉瘤引起,需尽快采用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并讨论了介入治疗的适应症,技术操作经验及并发症的预防。

  • 标签: 弹簧圈 动脉瘤 介入栓塞治疗
  • 简介:摘要:颅内动脉瘤,大多数是发生在颅内动脉管壁上的异常膨出表现,为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因素之一,基于脑血管意外当中,仅排在脑血栓与高血压脑出血之后。在颅内动脉瘤治疗期间,易使患者引发一些并发症,比如穿刺点血肿、脑动脉瘤破裂再出血、脑血管痉挛等。为了提高颅内动脉瘤患者的预后效果,需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针对相关并发症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因此,本次重点针对微弹簧圈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并发症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分析。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并发症 预后效果 护理方法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