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方法观察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三个阶段的护理重点,不良反应的处理。结果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是重型肝炎治疗中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护理工作是保证治疗的重要环节。结论护理工作对减少治疗的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作者经过观察实验,使用微软的WORD工具制作适用于单采血浆站的质量控制图,操作简便,并且实用,大大减轻检验人员的劳动强度。

  • 标签: 检验 质量控制图 WOR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灌流联合纳洛酮抢救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间我院接收的酒精中毒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血浆灌流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浆灌流联合纳洛酮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PH值、PaCO2、PaO2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意识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酒精中毒患者采用血浆灌流联合纳洛酮治疗,所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浆灌流 纳洛酮 酒精中毒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对输血医学的深入研究和输血医学的快速进展,人们对血液制品在临床上的应用有了更广泛的认识。在临床上的用途更是具有不可替代性;对血浆质量的问题也因此被提到了日程,本文从单采血浆站质量管理规范化研究探讨对血站的规范化管理,从而保证我国血液制品的安全,对我国的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单采血浆 质量管理 规范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D-二聚体(D-Dimer,DD)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的特异性降解产物,DD的生成或血DD水平增高反映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检测血浆DD水平对各种疾病的诊断、疗效和判定预后方面有重要意义。

  • 标签: D-二聚体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脑钠肽(BNP)是一种心脏神经激素,主要由心室肌合成和分泌,可反映心室的功能。近年来,BNP作为一个新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在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中被广泛关注。然而,近年来对BNP的研究的病例来源多局限于左心衰及全心衰的患者,右心衰的患者并不多。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价值。方法盲选抽样我院近期收治的82例患者,对血清、肝素抗凝血浆测定10项急诊生化项目。结果研究表明,血清组与血浆组钾离子、钠离子、葡萄糖对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清10项生化急诊项目检验中,采用肝素抗凝血浆,可有效提高检测效率,为临床诊断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

  • 标签: 肝素抗凝血浆 急诊 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血浆置换是用来清除中大分子物质的体外净化疗法。近日,血液净化中心救治因食用蘑菇后导致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临床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目前患者正在康复中。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血浆置换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血药浓度地西泮的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C18(250nm×4.6n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6535),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25℃,采用蛋白沉淀法处理血浆样品。结果地西泮血浆浓度在5.15~25.75μg(r=0.9991)范围内线形关系良好,低、中、高三种浓度的平均相对回收率分别为103.01%、101.87%,99.09%,RSD均小于4%。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地西泮血药浓度测定和人体药动学研究。

  • 标签: 地西泮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药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通过对34例患者接受人工肝治疗的观察,总结护理经验体会;结果34例重症肝炎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充分做好术前准备,精心做好术中、术后护理,是血浆置换术治疗顺利进行,取得满意结果的关键。

  • 标签: 人工肝 血浆置换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临床作用,判断其可行性及其处理方法。方法选取在2013年3月至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同期的血浆(使用肝素抗凝采集)和血清(使用常规非抗凝法采集)收集,进行平行生化项目检测,对比各项参数。血清生化检验为对照组,血浆生化检验为观察组。项目为以下十项,钠(Na+)、钾(K+)、镁(Mg2+)、氯(CI-)、磷(P3+)、钙(Ca2+)、二氧化碳结合力(CO2)、葡萄糖(CLU)、尿素氮(BUN)、肌酐(Cr)。结果在平行生化项目测试中,两组数据对比十项指标中其中钠(Na+)、钙(Ca2+)、镁(Mg2+)、氯(CI-)、葡萄糖(CLU)、尿素氮(BUN)、肌酐(Cr)这七项的检测值,P值均>0.05,检测结果无差异。剩下的三项钾(K+)、磷(P3+)、二氧化碳结合力(CO2),P值均<0.01,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使用肝素抗凝分离的血浆用于急诊病人的生化检验结果考虑,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可行性较高,而且标本采集分离时间短,能为临床医生诊断治疗提供有效的数据依据,并最大限度的缩短检测所需时间,节省时间用于急诊病人的抢救治疗。

  • 标签: 肝素抗凝采集 血浆 急诊生化检验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慢性心力衰竭是当前临床研究中常见的病症,主要是由一系列心脏病延伸引起的,近些年来其发病率逐渐提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随着对心力衰竭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该病的诊断技术也趋于多样性。血浆BNP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预后评估中有着积极的意义,尤其是在早期诊断过程中其优越性比较明显。在本次研究中将以BNP的生物特性为研究点,结合心力衰竭疾病诊断模式的要求,对其在疾病诊断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 标签: 血浆BNP 心力衰竭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性血浆置换在抢救重症病人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肾脏风湿科2011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例病人行血浆置换治疗的病例,就其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8例危重症患儿,共进行20例次血浆置换治疗均顺利完成,未见严重并发症。治愈6例,放弃治疗1例,因原发病死亡1例,结论血浆置换是治疗儿童急性中毒、血液及风湿性疾病的一种有效措施。

  • 标签: 血浆置换 危重病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实施急诊生化检验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血清和肝素抗凝血浆10项急诊生化项目进行测定,分析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10项目中血清和血浆中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氮、肌酐、氯、淀粉酶、钙的结果无明显差异,而葡萄糖和钠(Na+)的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钾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能够快速的获得检测结果。

  • 标签: 肝素抗凝血浆 急诊生化检验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本科2009年11月~2012年1月收治的38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重型肝炎治愈好转率达到84.2%。结论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监测、观察、处理和术后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基础。

  • 标签: 人工肝血浆置换术 重型肝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AMI患者血浆AT-Ⅲ活性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用凝固时间法测定81例AMI患者血浆AT-Ⅲ活性与184例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AMI组AT-Ⅲ活性为61.4%±21.3%明显低于健康人组AT-Ⅲ活性106.4%±19.7%,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凝固时间法测定血浆中AT-Ⅲ活性可作为AMI患者判断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 标签: 抗凝血酶Ⅲ 急性心肌梗死 凝固时间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优质护理应用于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肝衰竭患者时的效果。方法:50例患者分为观察、对照两组,治疗期内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优质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比对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①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低于对照组的36.00%(P值<0.05);②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64.00%(P值<0.05)。结论:综合优质护理应用于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肝衰竭患者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 标签: 人工肝血浆置换术 肝衰竭 综合优质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