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磷酸钙人工骨诱导年轻恒牙牙根发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10岁前牙外伤患者,牙髓坏死致牙根未发育完成的前牙75颗。去牙髓后用磷酸钙人工骨进行根尖诱导。定期复查,X线牙片观察根尖发育及根尖闭合情况。结果75例中,73例成功牙根闭合,2例有明显好转。结论磷酸钙人工骨诱导年轻恒牙牙根发育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年轻恒牙 根尖诱导 磷酸钙人工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磷酸铝凝胶联合吗丁啉治疗返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返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治疗组(磷酸铝凝胶+吗丁啉)30例,磷酸铝凝胶1.5克/次,每日3次口服,同时吗丁啉0.35mg/kg/每次,每日3次餐前服;磷酸铝凝胶对照组28例,仅磷酸铝凝胶1.5克/次,每日3次口服;吗丁啉对照组27例,仅吗丁啉0.35mg/kg/每次,每日3次餐前服。三组疗程均至少4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铝凝胶联合吗丁啉治疗返流性食管炎较单独用药临床疗效更加显著。

  • 标签: 磷酸铝凝胶 吗丁啉 返流性食管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评价磷酸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自2016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内分泌科所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30),观察组(n=30)。纳入对照组中30例患者予以二甲双胍治疗,纳入观察组中30例患者予以磷酸西格列汀治疗。以连续用药3个月为观察区间,对比两组患者在血糖控制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以血糖控制效果为观察指标,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检验P值<0.05,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磷酸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确切,较二甲双胍对患者血糖的控制效果更为理想,值得重视并推广。

  • 标签: 2型糖尿病 磷酸西格列汀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对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本院就诊的手足口病并发心肌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常规给予抗病毒药物、继发细菌感染者给予抗菌药物以及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1,6二磷酸果糖150mg/kg,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1岁以内给予磷酸肌酸钠0.5g,1岁以上给予磷酸肌酸钠1.0g),每日一次,疗程7天。比较治疗前后心电图、心肌酶谱的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与心肌酶谱都有明显的变化,治疗组变化明显,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磷酸肌酸钠在应用于手足口病患儿并发心肌损害中保护作用疗效确切。

  • 标签: 磷酸肌酸钠 手足口病 心肌损害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联合“小儿牛黄清心散”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的疗效。方法本次实验的主要对象为本院2018年2月至2018年9月间门诊确诊的64例小儿流行性感冒患儿,所有儿童在门诊诊断确诊后进行随机两组均分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均纳入32例患儿。两组患儿均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对照组患儿单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实验组患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的同时加用中纯药物“小儿牛黄清心散”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各项指标。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为78.1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联合“小儿牛黄清心散”应用于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的疗效显著,不仅可以缩短患儿的发热病程,还能快速减轻咳嗽、流涕、咽痛等呼吸道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 小儿牛黄清心散 小儿流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原发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小儿科2012年4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心肌炎患儿11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5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治疗2周后,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肌钙蛋白转阴率以及治疗前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以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肌钙蛋白转阴率分别为96.36%、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8.18%、8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CK、CK-MB以及LDH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儿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患儿治疗后CK、CK-MB以及LDH降低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原发性心肌炎可以使得心肌酶谱的水平有效的降低,肌钙蛋白转阴率以及治疗有效率均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磷酸肌酸钠 小儿 心肌炎 临床疗效
  • 简介:粉尘中的游离二氧化硅(SiO2)是引起尘肺的主要病因,其含量的不同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也会不同,含量越高,其致纤维化的能力就越强,对人体的危害就越大。多数国家、组织的粉尘卫生标准是以游离SiO2含量的多少来分档的,我国工作场所粉尘的职业接触限值也主要是根据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而制定的。检测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是评价工作场所粉尘危害程度的重要指标和主要依据之一。

  • 标签: 焦磷酸重量法 粉尘 游离二氧化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核黄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静滴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观察组给予静滴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核黄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临床症状、体征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核黄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症状改善快,有效率高且安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疱疹性咽炎 阿糖腺苷 核黄素 联合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原发性心肌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治疗15d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以及乳酸脱氢酶(LDH)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00%VS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K、CK-MB以及LDH均较治疗前明显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CK、CK-MB以及LDH降低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原发性心肌炎可以较快的降低机体心肌酶谱的水平,有效的保护心机细胞,临床疗效比较理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磷酸肌酸钠 小儿心肌炎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56例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全部病例均化验心肌酶CK、CK-MB、查心脏彩超、心电图,经检查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治疗组用磷酸肌酸钠,对照组用口服果糖、静点维生素C、三磷酸腺苷等常规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1.4%)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89.3%)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及心肌酶CK、CK-MB、心电图的好转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使用方便、见效快、效果明显,且无不良反应,临床上应大力推广。

  • 标签: 磷酸肌酸钠 新生儿 心肌损害 心肌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流感采取磷酸奥司他韦+蓝芩口服液治疗的效果。方法:针对我院纳入的流感患儿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照组采取奥司他韦治疗,观察组采取磷酸奥司他韦+蓝芩口服液治疗,观察不同疗法下的患儿病情治疗效果及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疾病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症状改善时间比对照组短及不良反应率比对照组低,p

  • 标签: 磷酸奥司他韦 蓝芩口服液 儿童流感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磷酸奥司他韦联合护理干预对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临床效果分析。方法:研究人员选取我院传染科 2017年 2月到 2019年 2月治间收治小儿患手足口病患者 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护理组和药物组,每组 39例。护理组给予磷酸奥司他韦联合护理干预治疗,药物组给予磷酸奥司他韦和一般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患处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几率、护理满意程度。结果:护理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患处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几率及护理满意分数均优于药物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磷酸奥司他韦联合护理干预对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并提升护患关系,值得应用。

  • 标签: 磷酸奥司他韦 护理干预 小儿手足口病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强度的静磁场加载对成骨细胞ALP活性的影响,探索磁力正畸的最佳磁场强度,为临床合理应用静磁场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静磁场加载装置,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分别在0mT、8mT、50mT和160mT的磁场强度下给予24h、48h和72h的静磁场加载,利用IFCC法检测静磁场加载后成骨细胞ALP活性的变化。结果:8mT、50mT和160mT的静磁场作用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后,与对照组相比,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其中以50mT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最多。结论:静磁场可以增加成骨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促进成骨细胞成骨;不同强度的静磁场的促成骨作用不同,50mT的静磁场有更好的促成骨作用,在临床应用时应注意选择静磁场的强度。

  • 标签: 静磁场 成骨细胞 碱性磷酸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唑来磷酸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的影响及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来我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23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12例)和对照组(11例)。对治疗组患者使用唑来磷酸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只用生理盐水,口服D--cal。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检查所有患者的骨矿密度(BMD)、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C端肽(CTX)、血清学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

  • 标签: 唑来磷酸盐 骨质疏松 骨矿密度 股转换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对小儿心肌炎患者采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的回顾性临床分析,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小儿心肌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其中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磷酸肌酸钠来辅助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结束后评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分析结果总结经验。结果两组经过不同的方法治疗后,病情在一定的程度上均有改善,其中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4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32/50)。结果表明采用磷酸肌酸钠辅助治疗的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比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疗效更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磷酸肌酸钠运用于治疗小儿心肌炎中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治愈率,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荐使用。

  • 标签: 磷酸肌酸钠 小儿心肌炎 回顾性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