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2 个结果
  • 简介:吐蕃归义军时期,敦煌僧侣可以通过博换、买卖、请田、继承祖业等方式占有土地,而吐蕃茄归义军政权在认可僧侣占田的同时,还通过对僧侣据地征税课役、控制僧侣土地所有权的变更等方式对僧人的私有土地经济进行管理,从而构成吐蕃和归义军政权对敦煌佛教教团经济管制的重要内容。

  • 标签: 敦煌 僧侣 土地 税役 管理
  • 简介:汉字是中华民族的通用书面语言。不仅我国有十三亿人口使用汉字,而且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和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愈来愈多的外国朋友在学习汉字,因而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文字之一。

  • 标签: 文字 传说 仓颉 书面语言 中华民族 文化交流
  • 简介: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张承奉取代索勋,成为归义军之首脑。张承奉掌权之初,以长和司马身份执掌归义军政权者当为张承奉和李弘愿。虽然李氏兄弟在归义军中曾占据要津,但张承奉却以长身份领节度留后,而号称司马的李弘愿在名义上处于辅佐地位。所以,此时应是张、李二家共管归义军,而并非李氏兄弟借长和司马之名独揽大权。

  • 标签: 晚唐 归义军 李氏家族 长史 司马
  • 简介:南宋邓椿的《画继》是继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之后中国画学史上一部重要的画史著作。《画继》中出现了多处以《圣艺》为代表的有关宋徽宗的记载,不仅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也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本文以《画继》中对宋徽宗的记载与评价为依据,来透视邓椿对宋徽宗画史地位的认知和画史形象的塑造,并以此窥见南宋美术史家著态度的微妙变化。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画继》中宋徽宗的形象,包括其艺术成就的定位,"形似"和"神似"观,编纂画册和对待画工的态度及文人审美倾向等。第二部分通过分析《画继》对宋徽宗喜好文人画的记载,透视邓椿自身对于文人审美情趣的偏好。而这种对于文人趣味的倡导,体现了宋人审美风尚集体转变,也反映了《画继》与之前两部美术著作著态度的区别。

  • 标签: 宋徽宗 画继 邓椿
  • 简介: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后,成都于11月27日宣告独立,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推举咨议局议长蒲殿俊为都督,陆军第十七镇统制朱紫桥为副都督。12月8日,原署四川总督赵尔丰唆使成都巡防营发动兵变,蒲、朱二人仓皇逃窜,全城大乱,各银号、当铺及商店多遭洗劫,四川藩库所存约三百五六十万两现银全被抢掠一空。次日,尹昌衡率军入城平息骚乱,着手恢复地方秩序,并出任大汉四川军政府都督,以咨议局副议长罗伦为副都督。因公款荡然无存,军饷告急,乃邀请绅商头面人物在成都商会集议筹款,决定利用原官印刷局余存纸张印制军用银票300万元,分一元和五元两种。

  • 标签: 大汉四川军政府 军用银票 中国 面值 市场流通
  • 简介:《文物志》是新的《四川省志》中增置的重要专志之一。《文物志》的内容在旧的《四川通志》(雍正版和嘉庆版)中虽偶有所及,惜语焉不详,难以满足蜀史研究之所需。兼之四川地处边陲,先秦文献显得极为奇缺,因此有待于地下文化遗存的发现而予以弥补。为此,四川省志编委会增置了《四川省志·文物勘,由四川省文化厅负责组织编修。其志内容是以考古学为主(包括地下文化遗存和地面文化遗存),以及传世文物;时代则是起自史前直至现代。

  • 标签: 文物 旧方志 存史 文化遗存 四川省 先秦文献
  • 简介: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沈阳。由于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日军长驱直入。数月间就侵占了辽宁、吉林、黑龙江省。不甘屈服于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和压迫的东北人民,纷纷自动组织起来,抗击日寇,特别是当时的东北抗日义勇军,活动几乎遍于全东北,他们前赴后继,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殊死的斗争。辽宁地区的各路抗日义勇军,在组建抗日队伍的同时,迫于抗区的经济困境,为了保证军需民用,印制和发行了自己的钞

  • 标签: 东北抗日义勇军 日本帝国主义 日本侵略者 东北人民 辽宁民众自卫军 不抵抗政策
  • 简介:一、前言本次会议主题是“河洛文化与台湾”,故笔者为便于表达个人对本议题的看法,特对所谓“河洛文化”的概念及其地位、内涵先加以澄清并说明如下:

  • 标签: 河洛文化 台湾地区 地缘 史缘 血缘
  • 简介:在地方陈列中,如何正确处理中国通史与地方历史的关系,突出地方特点,一直是大家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近些年来,不少同志在这方面进行了多方探讨,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虽然在一些观点上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比较一致的,“地方为主”或叫做“突出地方特点”。总之,都认为地方的陈列,应尽量陈列地方的历史。体现地方的特点。然而,在如何陈列并表现这一特点上,却看法不一,本文根据我馆主办的《安吉史迹陈列》,拟就其中的一种观点,即以历史沿革为“经线”,地方特点为“纬线”的“经纬结合论”,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和同行商榷。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推进,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原来的有板有眼、沉着稳重的文化心态,急切要求用现代化的全新的方法、手段和心理去观察社会,吸取知识。这就迫使我们中小博物馆对过去那种一味仿效大型博物馆,以通史的模式组织地方陈列加以改进,大胆摸索,寻求自己的地方陈列方式,以突出地方特色,去适应时代的要求和观众的心理,真正发挥其社会效益。《安吉史迹陈列》是我馆新筹办的基本陈列,这个陈列根据社会发展规律为经线,安吉历史演变的特点为纬线,打破了通史陈列的方式,按照自己的特点,采用“经纬结合论”的手段组织陈列。在明确的主线引导下,各大题(即经线)内分小题(即纬?

  • 标签: 地方史 安吉 手段组织 社会发展规律 地方特点 地方历史
  • 简介:航空救国券,是二战期间,即1941年,抗日时期,国民政府为办理航空募款购机及推进航空教育而发行的无息债券。查《专题集钞》将其称为“极稀”钞券,且四种分别为百元、五十元、十元、五元的债券售价又高达8000元。因

  • 标签: 航空救国券 抗日战争时期 国民政府 图案
  • 简介:2005年。我们将迎来郑和首次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受马来西亚国际教育与文化交流基金会和中国钱币博物馆的委托,上海造币厂铸造了“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大铜章(图见封2),这是一枚再现世界航海史上伟大壮举的大铜章。

  • 标签: 世界航海史 郑和下西洋 纪念 钱币 文化交流 基金会
  • 简介:货币不仅是商品交换的媒介,也是国家权力的象征,是社会、经济、文化的载体,是见证历史、记录历史的物化资料。汉代以前,新疆虽然有集市物流,但没有等价固化的货币。张骞两使西域,凿宽丝绸之路,中国货币遂行天山南北,为新疆地方货币文化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 标签: 中央王朝 新疆 西域 管理 铸币 中国货币
  • 简介:列支敦士登家族作为收藏家和艺术赞助者的身份与他们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方式紧密相关,这也是列支敦士登公国几个世纪王朝历史的突出特点。人们普遍认为,无论是作为收藏家还是艺术赞助者,列支敦士登王室与艺术的密切联系始于第一任元首卡尔一世公爵,然而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在研究列支敦土登王室与艺术的关系时,特伦托大主教、歹U支敦士登一尼科尔斯堡的乔治(GeorgofLiechtenstein—Nikolsburg,约1360—1419)的卓越成就不容忽视。他既定制艺术品也进行直接购买,可以说,是他开启了列支敦士登王室收藏活动的第一个重要阶段。

  • 标签: 列支敦士登 王室 收藏史 艺术品 收藏活动 赞助者
  • 简介:2005年7月8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陈列馆正式开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陈列馆位于江西瑞金沙洲坝,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以下简称国家银行)瑞金沙洲坝旧址连为一体,被确定为中国人民银行系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日前,中国人民银行系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以下简称教育基地)落成典礼在江西瑞金隆重举行。

  • 标签: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国家银行 陈列馆 银行史 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人民银行系统
  • 简介: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系统第五次史志工作会议于1990年11月20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检查第四次史志工作会议以来,印制系统行业(厂)志工作的进展,交流修志工作经验,研究和安排九一年度的工作。会议由中国人民银行印制总公司副总经理、行业志编委会副主任尹成友主持,中国钱币

  • 标签: 修志工作 史志 中国钱币 编委会副主任 成友 日至
  • 简介:一查《清德宗实录》,光绪十一年(1885年)八月二十五日奉皇太后懿旨::“据李鸿章面奏开设官银号以裨国计等语.着户部会同李鸿章妥议具奏,并命醇亲王奕赧一并与议。”这里的“官银号”即官银行,也就是国家银行。

  • 标签: 光绪 金融史 《清德宗实录》 国家银行 还原 李鸿章
  • 简介:在1994年9月我担任密森学会秘书之前,我曾经很高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柏克利分校的一个研究机构中工作了35年,并且当了该校10年的名誉校长。一个我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是:是否未能真正触及学生们的世界,而失去了形成一套适合于他们的教育方法的机会。回答是肯定的,我错过了和在校生、毕业生的交往。对于我同时代的人来说,教育年轻人是接触未来的一种方法。但我想补充的是,我没有离开教育界,我只不过是从一种教育研究院转到另外一种教育机构去。当年,詹姆士·密森为密森学会确定了致力于“增进和传播知识”的使命,所以150年以来,这个集博物馆和研究机构于一身的庞大综合机构,便一直

  • 标签: 学校教育 史密森学会 契合点 博物馆
  • 简介:人物研究是艺术史研究的重要领域,是艺术史研究中跨学科研究的重要体现。当人物兼具跨文化、跨领域的特质时,搭建一个艺术人物研究网络,提炼其艺术精神,寻求艺术人物研究的独立语境与独特的学科范式尤为重要。本文从分析艺术发展困境入手,主张多层面、跨学科的艺术史研究;以搭建多维艺术网络与提炼文化核心为路径,探索艺术史研究界域与研究方法;以近代社会活动家、音乐学家王光祈作为人物研究个案,通过对其艺术坐标的分析,挖掘中国艺术家的多重身份与中国文化核心,使艺术史研究更趋完整。

  • 标签: 艺术史人物研究 艺术史研究方法 王光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