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5 个结果
  • 简介:鲍威尔是美国报人,1917年2月初次来华,任上海《密勒氏评论报》编辑,后该报老板赛勒将报纸转让与他。从1922年至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止,他一直主持该报业务。因同情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太平洋战争一爆发即遭驻沪日军逮捕。迨至1942年夏,日、美两国交换外交官与新闻记者时,他被遣送回国。因拘禁期间受尽酷刑折磨,腿骨被打断,不能行走,由狱卒用担架抬上轮船。1947年在华盛顿病逝,享年62岁。鲍威尔尝著有《我在中国的二十五年》(又译成《鲍威尔对华回忆录》)。此书是他对自己于25年间在中国、更准确地讲主要是在上海游历的回顾。出于记者的敏感,他对中国政坛的内幕,诸如日俄在对华问题上的微妙联

  • 标签: 鲍威尔 抽水马桶 苏州河 工部局 公使馆商务参赞 发电厂
  • 简介:阳早和寒春是一对美国夫妇,他们从青年时代起就来到中国,投身于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业。在革命圣地延安,他们吃小米,住窑洞,饲养奶牛,转战陕北;在陕西北部的三边,他们参加了创建新中国牧场的工作;在西安附近的草滩农场,他们同中国工人一道建设畜牧机械化;在首都北京,他们大力宣传延安精神,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 标签: 美国 陕北 毛泽东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延安精神 新中国
  •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美国盟军援助中国抗H1944年11月29日,美国盟军飞机轰炸日军的天河机场,美日双方战机展开激烈的空战、美军一战机被击落,飞行员阿活(译音)跳伞落于沙河镇棠下乡山麓:阿活在山上的坟墓里躲了一天一夜,后来遇上砍柴的乡民潘留太。

  • 标签: 日军 一战 坟墓 抗日战争时期 援助 美军
  • 简介:墨西哥移民在美国移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当今美国最大的移民群体。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墨西哥人向美国较大规模的移民开始于20世纪初前后,概而观之,除20世纪30年代因大萧条而短暂中断外,墨西哥移民一直呈现出持续的高水平特征。墨西哥人移民美国的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与之对应的是四次移民浪潮:第一次浪潮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第二次移民浪潮从1942年美墨双方签署《布拉塞洛计划55301964年该计划终结;第三次浪潮从1965年移民法颁布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此间大量墨西哥无证件移民流入美国;第四次浪潮从《1986年移民改革与控制法》颁布至今。墨西哥人移民美国源于一系列历史、地理、经济和社会因素,根植于美墨两国总体社会经济背景之下。

  • 标签: 墨西哥移民 《布拉塞洛计划》 《1965年外来移民与国籍法修正案》 《1986年移民改革与控制法》 美国
  • 简介:对1850年代美国打开日本关闭了两百多年的市场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原因的探讨,已有的成果只限于一个原因,即美国因素本身。史实表明,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俄国因为克里米亚战争的牵制和英国由于中国市场的吸引而妨碍了它们对日本的门户封闭首先成功地采取行动;二是美国在西北太平洋地区的殖民经济利益使它打开日本市场的精神执著,而打开日本市场与它在中国的殖民经济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同时美国充分利用了克里米亚战争的时机和鸦片战争的影响等国际因素。因此,是美国而不是俄国或英国结束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历史,将幕府统治的日本推向了半殖民地的边缘。

  • 标签: 美国 俄国 英国 日本市场
  • 简介:1903年2月至10月,梁启超应美洲保皇会之邀,逛了一趟美国。这一逛不打紧,梁启超的思想发生了大变化。戊戌维新之前,梁启超就暗中向往共和;维新运动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海外,向往共和之情更常常溢于言表。但是,他一到美国这个他不久前歌颂过的“世界共和政体之祖国”,却大大失望了。在美国,梁启超见到了城市的壮丽,工农业的繁盛,见到了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出现的“怪物”

  • 标签: 梁启超 俄罗斯 共和政体 美国 戊戌维新 维新运动
  • 简介:美国外交史是美国史的一个重要部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50年代,美国外交史在美国史学研究中占有显著地位。美国外交史研究在经历了1980年代以来的衰落之后,在过去10多年时间里,经历了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转变。本文全面、系统地介绍美国外交史研究最近30年来的进展,并对其主要学术思潮和研究方法、主要作者及其学术观点进行系统性梳理,以方便国内学者和读者更详尽地了解这门学科的国际学术前沿。

  • 标签: 美国外交史 意识形态 文化转向 跨国转向 文献述评
  • 简介:美国学术界对20世纪30年代印第安人新政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研究的初期阶段,主要以新政改革参与者和同时代学者为主,多颂扬印第安人新政。第二个阶段是印第安人新政研究的快速发展时期,美国学者开始重新思考和评价这一重大改革举措,对印第安人新政的批评和指责也越来越多。第三个阶段为全面繁荣时期,传统印第安人史学与新兴族裔史学遥相呼应,对印第安人新政的批评与赞扬交织于一起。

  • 标签: 印第安人 新政 印第安人改组法
  • 简介:美国政府最新解密的档案文件显示,尼克松政府时期美国的西藏政策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背景下,美国中央情报局虽然继续援助西藏分裂势力的反华秘密行动,但是大幅度削减了援助的规模和水平。到1974年,美国终止了对西藏准军事行动的经济资助。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美国的西藏政策根据中美关系正常化形势发展的变化而作出了相应调整。

  • 标签: 美国 中央情报局 西藏 尼克松 中美关系
  • 简介:〔编者按〕在反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南斯拉夫制造的“人权高于主权”的国际霸权主义灾难的今天,本刊特向影剧名星王莹的丈夫、外交部离休干部谢和赓,约写了他俩当年赴美读书兼做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文化艺术宣传,后受美国反动派麦卡锡发起的迫害,在狱中写下大量日...

  • 标签: 监狱 反动派 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自传体小说 美国移民局 驱逐出境
  • 简介:民国初年,有日本东亚同文馆旅行调查班学生来贵阳,在大十字街头站立10分钟,清点来往人数,经过的有464人,驮马9头,轿子3台。上面所引资料见于严新农著《贵州省》一书(1934年2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印行)。日本侵略者利用学生调查贵阳的情况,令我触目惊心。从研究城市交通的角度出发,我感兴趣的,不是资料中的行人,也不是装载货物的驮马,而是轿子,是现在已成古董的用人抬着走的轿子。

  • 标签: 人力车 公共汽车 贵阳 民国初年 四十年代 三十年代
  • 简介:2012年11月16~18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和罗伯特·史密斯国际杰斐逊研究中心(TheRobertH.SmithInternationalCenterforJeffersonStudiesatMonticello)共同发起召开了一次美国史研讨会,有三十余名中外学者出席。会议的主题是"杰斐逊时代的民主、共和与国家构建",与会学者围绕"杰斐逊与民主问题"、"杰斐逊时代的共和主义"、"杰斐逊与早期美国的国族/国家构建"三个专题展开讨论。专题讨论结束后,会议主办方特意组织了两场圆桌讨论,采用对话的方式,交流关于美国史学近期动向的信息和看法。第一场对话的重点是"美国早期史研究的新趋向",由斯坦福大学杰克·雷科夫教授主持;第二场对话的主题是"21世纪的美国史学",由北京大学王立新教授主持。参与者全部采用英语发言。以下文字系根据现场录音整理和翻译,为了尽可能保持对话的原貌,整理者采取原话实录的方式,遇有录音不清晰的地方则用省略号标出;听众的反应也以括注的方式说明。出于篇幅和阅读效果的考虑,在翻译时删去了一些重复和脱离主题的部分,这些地方也相应地加了省略号。括号中的文字系整理者所加,作为补充或说明。由于时间紧迫,仅就个别不清楚或不确切的地方,与具体的发言人做过核对,整个发言并未经本人审阅,其中疏漏和误译在所难免,敬希读者明察。

  • 标签: 美国史研究 美国史学 对话 路径 题材 CENTER
  • 简介:1786年赴粤的"大土耳其"号,是继美国"中国皇后"号来华的第三艘商船。"大土耳其"号来华并非预期的计划,而是在"中国皇后"号的激发以及英国钳制贸易的格局下,美国海商由好望角向印度及东南亚转向促成的贸易事件。本文挖掘中外文档案文献,考察了"大土耳其"号广州贸易情形,并对某些记述及历史遗留物进行了辨正。

  • 标签: “大土耳其”号 早期中美贸易 广州十三行 丙官
  • 简介:1996年,江西师范大学艺术系退休老教授,江西省文史研究馆名誉馆员,86岁的彭友善先生,收到居住在美国的友人彭跃南转来的美国杜鲁门图书馆一封向他致谢的信,随信附寄50年前,他在庐山将一幅《全民雀跃庆和平图》,托请因调解国共冲突而来的美国特使马歇尔元帅,转赠美国总统杜鲁门,以庆祝中美共同并肩抗日而取得的胜

  • 标签: 友善赠 彭友善 总统杜鲁门
  • 简介:冷战初期,瑞典、挪威和丹麦三国试图组建中立的区域防务联盟,但最终陷于流产。从表面上看,北欧防务联盟计划的失败是瑞典与挪威就保持中立和西向联系的冲突难以调和的结果,但其实质是作为地区核心的瑞典的维护区域中立与作为西方盟主的美国发挥领导权之间冲突的外交博弈的结果。

  • 标签: 北欧防务联盟计划 北大西洋公约 冷战
  • 简介:1940年代中期至1950年代末,冷战对美国国家构建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一种全新的现代美国国家形态——“国家安全国家”——在“为总体冷战而进行总体准备”的过程中被塑造出来。国家安全国家构成对美国主流政治传统的重大偏离,其创生、扩张和演进是冷战时期美国国家构建和总体政治变迁的重要方面。它不仅涉及联邦政府组织体制和对外政策决策程序的重组,也涉及国家和社会关系的重构。国家安全国家的中枢制度和标志是国家安全委员会,其经历的持续变动体现了国家安全国家与“帝王式总统权”之间存在复杂的共生和互动关系。在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国家安全国家的重大意义在于它与“福利国家”和“管理型国家”共同构成20世纪美国国家构建和国家扩张长期运动的三个基本向度。

  • 标签: 国家安全国家 国家安全理念 国家构建 冷战 国家安全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