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40 个结果
  • 简介:日本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既广泛又深入。近年来中国的迅猛发展,使日本各界了解当代中国的愿望更加迫切,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因而遇到新课题和新挑战。日本的中国近现代史学者既继承了传统的治学方法,重视第一手资料的考证、发掘和使用,又在研究视角、关注问题、研究思路与方法等方面有新的突破。日本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在国外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了解、借鉴日本学者的研究状况和成果,是加深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重要途径。

  • 标签: 日本 中国近现代史 学术团体 大学教育 图书资料
  • 简介:范文澜是第一个以革命史观为指导从事历史撰述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建构了革命史学的基本框架。他最主要的成就是开创了马克思主义通史体系,缔造了近代史研究的革命史范式,特别注重对中国历史发展特殊性的研究,对于民族发展史、民族关系史若干命题提出了一系列创见,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做出了突出贡献。范文澜等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构建的革命史学以民族国家为主体进行历史叙事,从建立民族国家的角度看,本质上是民族主义史学,同时范文澜史学具有战时史学的特性。当前反思和评价范文澜史学成就必须坚持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史学应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继承和发展范文澜学术思想。

  • 标签: 范文澜 民族主义 革命史学 通史体系
  • 简介:容闳(1928—1912),号纯甫,广东香山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不仅是近代第一个赴美留学的中国人,也是中国近代留学第一人。他克服重重困难,赴美留学,毕业于耶鲁大学,为中国近代留学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

  • 标签: 容闳 留学教育 马礼逊 留美幼童 留美学生 美国传教士
  • 简介:18世纪的中国,伴随着盛世局面的全面形成,专制统治日趋强化。在专治阴霾笼罩下,仍有一批人不顾身家性命,挞伐黑暗,抨击专制,呼唤良知和正义,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强烈批判色彩的政治主张和观念。本文称之为反正统政治思潮。主要表现在:陆生楠、谢济世的抗争,尹会一对政治问题的思考,大名崔氏兄弟对正统的批判,汪景褀、曹一士、袁枚、郑燮等士人的呼声,以及在太平盛世下的反清潜流。尽管这时期的反正统政治思潮显得单薄和贫乏,对未来政治体制缺乏具有想象力的规划,但应看到,这些看似琐碎、零星的政治新观点,在中国人的思想探索历程中,有其独特的价值。它充分证明,中国自晚明以来带有人文主义色彩的思想新传统中,其最具挑战的政治思想精华,在18世纪极端君主专制的高压下,仍未完全中断。而且,它为19世纪中后期中国政治思想的变革,准备了最原始的文化土壤。

  • 标签: 18世纪 中国 反正统 政治思潮
  • 简介: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以中国人民大学为全面学习苏联教育制度的试验田,在高校着力探索建立一套系统化、正规化的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教学体制。苏联式政治理论课教学体制以系统性灌输作为制度逻辑,将抽象的思想灌输转化为可操控的生产流程。然而,这一精密体制超出学生群体的实际水平,成为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因素。校方做出让步性调适以增强学生群体遵守制度的能力。苏共二十大以后,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理论教学"教条主义"问题的升级不断挤压直至消解了苏联式政治理论课教学体制。

  • 标签: 政治理论课 中国人民大学 教学体制 教研室 学习负担 教条主义
  • 简介:1862~1949年上海的外国人社区以石头或青铜雕像来纪念当地的帝国英雄,以此来将自己纳入帝国的正统范围。本文讨论了这一时期上海外滩上几个主要纪念物的历史,以及它们留给当代的遗产。作者认为,上海的外国人的纪念惯例展示了一个连贯模式,即试图通过纪念将自己与帝国融合起来。上海的案例说明,那些位于帝国正式边境范围之外的社区,通过想象与真实相结合的策略将自己纳入想象的帝国社区。

  • 标签: 上海 纪念碑与纪念物 帝国 民族主义 世界主义
  • 简介: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当今,中国在东亚的地位虽不是一成不变,但处于核心位置的时间还是相当之久。《东亚秩序变迁中的中国角色转换》一书就从中国古代开始追溯,梳理中国在东亚秩序中的地位变迁,并对当前中国在东亚秩序中如何自处进行分析。本文将就此书内容略谈感受,并提出自己的思考。

  • 标签: 东亚 中国 秩序 地位
  • 简介:1932年7月30日至8月14日,第十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当时蒋介石领导下的南京国民政府既不出兵收复东北,也不抵制日伪阴谋,反而宣布因经费不足,不选派体育代表队参加奥运会。面对这种情况,刘长春等人联系张学良,要求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张学良表示坚决支持刘长春、于希渭为运动员,宋君复为教练员,前往洛杉矶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并决定捐助8000元作为路费。

  • 标签: 运动员 中国 南京国民政府 奥运会 经费不足 洛杉矶
  • 简介:上个世纪初,有许多追求进步的年轻人到苏联留学,在经历了内战、肃反扩大化、卫国战争后,不少人牺牲了,幸存回国的很少。其中有一对老共产党员夫妇,在苏联学习、工作了25年,吃尽苦头,也创造了业绩,他们最终回到了祖国。那么,这对夫妻在苏联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到革命圣地留学1903年,任岳出生于湖南省望城县靖港镇一户农民家庭。在长沙船山中学求学时,

  • 标签: 苏联 夫妻 故事 中国 传奇经历 卫国战争
  • 简介:中国画的五重空间推进是由实景自然空间→哲思比兴空间→胸中意向空间→纸上图式空间→笔墨精神空间→实对互动空间多维转换的过程。每一种空间的推进都是一种境界的提升。

  • 标签: 中国画 空间结构 绘画技法
  • 简介:2016年1月15日,由梅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梅州市文物博物馆学会联合主办的"感悟历史传承文化一一郭横远谢映明李锦让文房藏品作品展"在中国客家博物馆展出,市县区文广新局的领导和各单位代表以及文博学会的会员共100多人出席了展览开幕式。本次展览共展出文房清供和书画作品一百多件,包括梅州市文物博物馆学会副会长郭横远先生、谢映明先生收藏的文房雅玩,以及文博学会常务理事李锦让先生创作的书画作品,旨在让观者直观地了解、认知文房艺术品,并从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展览时间持续至2月28日。

  • 标签: 博物馆学会 展览时间 传承文化 历史 感悟 客家
  • 简介:2016年10月31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在安徽省绩溪县召开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启动会。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市县志工作处陈小军及南宁市志办主任王德宾等4人参加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李培林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安徽省副省长谢广祥、安徽省宣城市副市长黄敏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开幕式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冀祥德主持,

  • 标签: 文化工程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 安徽省 绩溪县 村志 国名
  • 简介:我国的基础美术教育发源于近代,研究中国近代学校美术教育史对今天的基础美术教育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弥补了中国近代学校美术教育史的研究空缺和不足,对当下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具有启发作用,并且能够促进美术教育学科建构。

  • 标签: 中国近代学校美术教育 研究
  • 简介:尽管有大量的文章和书籍在介绍美国教育,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学者和普通家长在中美教育之间做着对比。无论大家如何努力,悲观地说,这一切的对比和思考基本都属于纸上谈兵。不可置辩的事实是,中国根本就无法复制美国教育。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有句话说得好,事实胜于雄辩,我用几个简单的事实来说明一下这个命题。

  • 标签: 事实胜于雄辩 中国学校 体育活动 中小学课堂教学 班级人数 社会环境
  • 简介:藏文版的《中国西藏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终于与读者见面了,作为全面反映西藏民间文学状况的权威版本,所选印的作品,是西藏各地区、各民族口头流传的民间故事、歌谣、谚语的忠实记录,这些作品既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突出的艺术特色,是文学欣赏和借鉴的艺术珍品,又有很高的科学价值,是许多学科宝贵的研究资料,同时也是文化创新的丰富资源库和强大支撑力量。

  • 标签: 中国西藏 多民族国家 文学欣赏 口头流传 艺术特色 西藏和平解放
  • 简介:传承非遗是我们的光荣使命。招远网扣绣花技艺是一门传承了一百多年的民间纯手工艺,属于国家非遗的重要元素。这门技艺如今濒临失传,我们理当尽力挽救。

  • 标签: 招远网扣绣花技艺 濒临失传 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