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北宋的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被称为“苏”,他们都在“唐宋古文八大家”之列。正因为这个缘故,“苏坟”便成为人们凭吊的一项古迹。“苏坟”在河南郏县。据1932年重修的《郏县志》载,在郏县城西北45里的地方,有一座小峨眉山。山南麓有一所院落,院中隆起坟,这就是“苏坟”。居中的是苏洵墓,苏轼和苏辙墓分列于左右。苏是四川眉山人,死后,却葬在河南郏县。为什么?若想弄清其中缘由,我们有必要简单地了解一下苏轼一生中的坎坷遭遇。苏轼差不多一辈子都在贬谪中过日子。北宋哲宗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他受到政治诬陷,被贬到惠州;在惠州住了两年多,又被贬到更遥远更荒凉的海南儋州,一直到元符年(即公元1100年)才离开。公元1101年6月,苏轼在江苏常州病逝。他病重期间,曾写信嘱咐其弟苏辙把自己葬在嵩山脚下的郏县。1102年,苏辙遵照苏轼遗嘱,将他从常州迁葬到郏县。那么,这位杰出的文学家为何要葬在郏县?近900年来,人们一直争论不休。我认为,比较可信的是这样一种观点———公元1094年闰月,苏辙因一篇谏议激怒了宋哲宗皇帝,被贬到...

  • 标签: 三苏坟 三苏葬 坟变迁
  • 简介:<正>农历月初,壮族称之为“歌节”或“歌圩”,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融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于一体,是壮民族独特文化传统和心理素质的集中反映。它应归属于何种类型?是壮家的年节,或者是古老的求育节、求偶节?其起源和发展演变情况又是怎样?笔者认为,它应是以唱歌为主要形式乐神择偶的大型群众性活动。本文试就此作一粗浅探讨,诚望指教。一、壮民族的独特性格——以歌乐神和以歌择偶壮族歌节,是仅次于春节的隆重节日。这天,壮乡家家户户蒸五色糯米饭,

  • 标签: 乐神 壮族先民 歌圩 问题初探 属性 花炮
  • 简介:1928年张作霖政府倒台后,顾钧的外交生涯进入了一个短暂的低潮时期。为躲避南京国民政府的通缉,他离国前往欧洲小住。1929年初,他应张学良之邀回国。刚到沈阳,张学良就送来了请他担任高级顾问的聘书,但顾钧婉言谢绝了。不过,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常常向张学良表明对外交事务的看法,实际上成了张学良的外交高参。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使顾钧重新登上民国外交的舞台。九一八事变发生当夜,顾钧正住在北平铁狮子胡同自己的家中。9月19日凌晨6点钟,与幕僚讨论了一整夜,但仍苦无对策的张学良给他来电话,请他立即去商谈重要事情。在了解事变情况后,顾钧向张学良提出两项建议:第一,立刻电告南京,要求国民政府向国际联

  • 标签: 顾维钧 九一八事变 蒋介石 南京国民政府 锦州中立区计划 日本
  • 简介:忙碌而卓越的一生结束了,突然的辞世将拉古·拉教授从其家人、朋友、同事、学生以及崇拜者中间带走了。只有他已出版的著作的完整目录、在组织研究领域里的巨大成就、未来的研究计划以及由这位逝去的学者所鼓励、鞭策、指导的其他人的著作目录才能使人意识到这一无法弥补的损失的沉重。拉古·拉教授既是一位印度精神遗产的伟大鉴赏家与印度学领域的杰出学者,又是国际印度文化学会的创建者及这个独一无二的学术团体的领导者与带头人。印度文化并不仅限于其现在与以前的疆域之内。像所有伟大的文化一样,它几乎传遍了整个大陆,并且成为勃兴于其上的诸如西藏与蒙古等地方文化的基础。在这一点上,笔者想起了另一位伟大的印度学家与佛教学家,笔

  • 标签: 蒙古学 印度文化 蒙古佛教 蒙古人 《丹珠尔》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 简介:50年前,“联书店”第一次出现在读者的面前。联书店是由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最早称读书生活出版社)和新知书店于1948年10月在香港合并而成的。生活、读书、新知,这家出版社分别于1932、1936和1935年创办于上海。这是在国民党统治区党领导...

  • 标签: 联书 出版社 中国文化 徐伯昕 选题计划 出版机构
  • 简介:人物志是地方志书中的精髓,是为志书画龙点睛。把立传人物立准写活,读起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一部志书也就有了生命。为人物立传有四忌立传入志的人物,都是出类拔萃的一方精英,有的享誉海内外,有的名留桑梓。立传人物的共同特点是各有生动的事迹,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非凡的贡献。当然也有少数阻碍历史前进的反面人物,但在人物志中毕竟是少数。所以,事迹的真实是立传的首要标准。只有真实,才能显示出历史的辩证法。

  • 标签: 人物志 地方志书 首要标准 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修志工作者
  • 简介:上联龙离大海飞来,永住偎依恋川.况弹丸之地扼关嗌(1)、通五县、接甘青、控丝路,险堑雄关军士兵家争夺也!暴风骤雨洗礼川,常演触目惊心悲剧.此处西倚积石岿岭,东与永靖娅(2)接,北靠龙支山岭,南有黄河划界兮!仰望静明天宇,宿辰忭(3)和,舛星(4)化昊空.

  • 标签: 《三川土乡长联》 中国 当代 对联 文贤忠
  • 简介:广州是水乡,但船只始见何时?样式如何?《广州市船舶工业志》131页引载:“‘南越王造大舟,溺人三千’,南越舟是见于文献记载的广州最早的船舶。广州出土的一件彩画楼船模和5件木船模,是南越舟的缩影。”欠当,按引文“南越王造大舟,溺人三千”,出自南朝宋吴兴沈怀远《南越志》。该书久佚,唯《初学记》、《艺

  • 标签: 越王 出土 水乡 文献记载 南朝 广州
  • 简介:修志机构采取行政与事业并举;加强对方志理论研究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奖励真正为当代方志理论构建作出贡献者;行使奖励制,对志书进行评选活动,遴选精品作为续修参照、借鉴.

  • 标签: 机构 优秀志书 方志理论 修志
  • 简介:唐裴度《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今在昭烈庙大门后面东偏。裴度撰文,柳公绰书,世称双绝;连同镌字人鲁建精湛的刻工,又称绝。碑到明代,字多剥落,成化中,蜀府承奉滕嵩,访得旧本,“镌补以还其旧”,见碑面右下题识。明盛时泰《苍润轩碑跋》谓此碑“乃成化中重刊者”,称“镌补”为“重镌”,不免使人怀疑今碑已非唐代鲁建旧刻,不能再称绝了。清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直称滕嵩

  • 标签: 三绝碑 碑面 昭烈庙 盛时泰 武元衡 守正不回
  • 简介:古城镇江东去30多里,有座圌山耸立长江之畔,山上有座古炮台控制着这一段长江水道,名叫“圌山关”;山下有个集镇叫大港,是这一带地方的经贸中心。1938年秋天,东征抗日的新四军有一支部队挺进到这里,初来乍到,当地群众还不了解新四军跟旧军队截然不同。一天下午,镇东头的广源杂货店门口,颤巍巍地走来了一位老婆婆,把用青花布兜着的

  • 标签: 新四军 陈毅 司令员 经贸中心 旧军队 长江水道
  • 简介:元皮纸产于仁怀县鲁班区元硐乡及其邻近一带的乡村。元硐乡依山傍水,地处河谷,气候温和,土质是比较肥沃的黑砂壤,适宜于造纸原料构树繁殖生长。加之水源丰富,交通便利,又盛产煤和石灰,有利于皮纸的舀制。所以,自清代中叶以来,就有皮纸之乡的

  • 标签: 造纸原料 仁怀县 构树 纸户 清代中叶 造纸技术
  • 简介:  成语这种相沿袭用的固定短语,言约意丰,表现力强,是语言园地中的长青树,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深受人们的重视和喜爱.成语意义上具有整体性,结构上具有凝固性,大多为四个字,也有个字的.下面对几个常用的字成语追根溯源,以助大家理解、掌握.……

  • 标签: 字成语 成语溯源
  • 简介: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拥有六大著名寺院,即拉萨的甘丹、哲蚌、色拉寺,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青海的塔尔寺、甘肃的拉卜楞寺.而六寺中,拉萨的甘丹、哲蚌、色拉大寺最具盛名.

  • 标签: 黄教 扎什伦布寺 藏传佛教 拉卜楞寺 格鲁派 日喀则
  • 简介:秦汉番禺的南海交通史,从目前已知的古文献记载看,还是空白。但有论者从引述古籍的某些记述对秦汉南海交通作出一些推论。较常见的引述如下:

  • 标签: 秦汉 考古 番禺 记述 古文献 古籍
  • 简介:冯玉祥是一位爱国名将,在战场上叱咤风云,为世人熟知。“七七”事变后,冯玉祥赠给郭沫若首诗,据查,这首诗在冯玉祥的诗歌选中没有选进去,见于郭沫若任社长的《救亡日报》1937年9月12日、13日、14日。1937年“七七”事变后,蛰居在日本的郭沫若毅然别妻抛子,回国参加抗战。7月27日,郭沫若回到上海后,立即由中共长江局为他恢复党籍,受周恩来等直接领导,以无党派人士的面目开展抗日民主救国的革命活动。9月7日,郭沫若坐车抵达昆山,就上海抗战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采访陈诚将军,恰巧陈诚到前线去了。郭沫若不期遇到了当时新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冯玉祥将军,被冯将

  • 标签: 冯玉祥 郭沫若 《救亡日报》 “七七”事变 不抵抗政策 救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