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正>光棍节电影《失恋33天》大火,并不是因为剧情有多么跌宕起伏,而是因为失恋的人有多么感同身受。同样莎的一首《你可以不用给我答案》短短一周内在各大排行榜上急速窜升,也并不是因为曲风有多么华丽歌词有多么刻骨铭心,而是因为谁的心中都有那么一个曾经相爱过,暧昧过,又走散的人。虽然据莎自己说,这本来是一首描述

  • 标签: 金莎 光棍节 陈奕迅 喃喃细语 林俊杰 陈绮
  • 简介:河北宣化下八里辽代壁画墓群的发掘为近年来考古研究的一大热点,关于其中乐舞壁画的研究成果尤其丰硕。对于其壁画内容,目前学界比较公认的看法是散乐(故本文称其为散乐图)。2013年4月,张家口市宣化区文物保管所在宣化古城北的山麓下、距下八里辽代壁画墓群约1000米处抢救性发掘了一座已被破坏的壁画墓,并集体撰写了《河北张家口宣化辽壁画墓发掘简报》一文,发表于《文物》2015年第3期上。

  • 标签: 壁画墓 散乐 辽金 考论 发掘简报 文物保管
  • 简介:宋末周密的《武林旧事》卷十载有宋代官本杂剧段数二百八十种;元末陶宗仪《辍耕录》卷二五在《院本名目》中,列院本达六、七百种。所谓'官本杂剧',不过是当时所演出杂剧的通行本而已。陶南村称:'院本、杂剧其实一也。国朝院本、杂剧始厘而二之。'如此看来,宋、杂剧有目传世者,竟有近千种之多。当时戏曲之繁盛,可以想见。此类剧目本事,学界多有人考述,如胡忌《宋杂剧考》、谭正

  • 标签: 宋金杂剧 本事考拾遗 杂剧院本
  • 简介:明池争标图》是北宋界画历史的一个重要代表作品。本文通过对《明池争标图》的画面结构进行分析,从平面结构,空间营造方式方面对其图像结构展开讨论,进而窥探北宋界画的图像结构表达方式。

  • 标签: 北宋界画 《金明池争标图》 图像结构
  • 简介:<正>本届中国唱片奖诚邀海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盛大的第八届中国唱片奖颁奖典礼将在风景如画的海南举行,此外,还将在海南展开中国唱片奖主题系列活动。这是该奖项自诞生以来首次与地方政府进行如此深层次的全面合作。

  • 标签: 金唱片奖 视星 文化传媒 女歌手 题春晚 艺术精品
  • 简介:湘的艺术歌曲创作,同他其它方面的创作一样出色。本文从湘艺术歌曲之诗律与乐律的高度统一、宣叙与咏叹的结合、叹词的弱处理、三连音节奏的运用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力求阐明其主要的审美艺术特征及演唱上的处理。

  • 标签: 艺术歌曲 金湘 演唱
  • 简介:2000年以后,尤巴陆续创作了《非洲爵士探索,曲3》(2002),《查卡主题二》及《为钢琴而作的约鲁巴无词歌三首》(2005)。在作曲家的观念中,《非洲爵士探索,曲3》给了源自西方的圆舞曲形式以新的生命。《查卡主题二》与1996年创作的《查卡主题一》在创作手法上有些相似,主要是探索将歌剧《查卡》第二幕序曲音乐的钢琴化创作手法。

  • 标签: 创作道路 钢琴艺术 非洲 创作手法 无词歌 作曲家
  • 简介:近十年来,美国歌剧舞台上亚洲演员的人数增加了不少。首先是朝鲜人,他们人数最多,去得也最早,然后是中国人,日本人处于第三位。美国音乐界对此议论颇多,亚洲演员的增多是由于各国对外开放、东西方各种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然而,他们的人数会越来越多吗?能指望亚洲歌唱家不仅能适应歌剧这一纯西方的文化形式,而且能毫不勉强地、令人信服地充分表现吗?再过十年,舞台上咪咪、阿芒和苏姗娜的形象会被亚洲演员改变得和现在的不一样吗?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艺术经理弗兰德认为,今后

  • 标签: 西洋歌剧 弗兰德 大都会歌剧院 文化交流 人能 玫瑰骑士
  • 简介:在小提琴怪杰罗曼·(RomanKim)横空出世并跃然于大众视野的前一刻——这一刻或许可以追溯到他的孩提时代——他的天赋异禀和不拘一格就已注定了他日后的人生格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2015年11月,90后小提琴奇才罗曼·空降中国北京、苏州、深圳,呈现"浪漫音符魔术师"专场音乐会,首度在中国奏响他不同凡响的琴音。他戴着他的棱镜眼镜登台,

  • 标签: 金专 罗曼 孩提时代 专场音乐会 帕格尼尼 ROMAN
  • 简介:2009年7月,稷山城西化肥厂发现了一座仿木结构单室金代杂剧砖雕墓,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进行发掘,延师保全带我进行了实地考察;侯马文物工作站撰写了发掘报告,刊发在《文物世界》2011年第4期,介绍了该墓的形制构造、砖雕装饰以及随葬器物,但对其杂剧砖雕还缺乏细致的描述和精到的考证,亦对其文物和戏剧方面的价值缺乏清楚的认识,故笔者不揣浅陋著专文细述之,以求正于方家。

  • 标签: 化肥厂墓 城西化肥厂 墓杂剧
  • 简介:'闹'字戏,顾名思义,就是标目中含有'闹'字的戏曲剧目及其剧本,是传统戏剧闹热性在文本方面的最直接呈现。根据笔者的搜集,现有戏曲存目中,'闹'字戏剧目共计471个,其中现存宋'闹'字戏剧目21个,皆无存本。笔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其中一些剧目进行补充性考证,发现宋'闹'字戏具有自身的表演特点——'打闹'形态,是影响后世传统戏剧表演的

  • 标签: 兼谈 字戏 宋金闹
  • 简介:鸿先生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和教育家,活跃在20世纪40年代的京剧舞台,解放后逐渐从事教学工作,以规范唯美的学院风格为后辈传道授业。他在昆曲《金山寺》中对白娘子的表演处理,娴熟地运用四功五法,通过柔美的身段,从心劲生发气韵相合的“圆”意;虚实相生的节奏等表现出独特的韵味,与白娘子温婉隐忍的人物气质相契合,塑造出极具美感的舞台形象。

  • 标签: 李金鸿 白娘子 拧姿 气息 人物塑造
  • 简介:明代胡文焕的《群音类选》“官腔类”卷十七在《红叶记》传奇后附有一个剧目,即《韩夫人盆记》,并注称:“一名《四喜四爱》,即同上故事。”①从此注解中我们可以得知两点信息:一是此剧作有两个名字,侧重点不同——《韩夫人盆记》更凸显、吻合明代以关键物件作为传奇名字的惯例,《四喜四爱》则更侧重描述该剧作的主要内容,不过无论哪一个剧名似乎都难以恰切吻合剧情:《盆记》忽视了前半部分赏花捉蝶的情节,《四喜四爱》则无法从剧情中找到一一对应的情节。

  • 标签: 版本系统 声腔 《群音类选》 一一对应 胡文焕 侧重点
  • 简介:《五行》是旅法作曲家陈其钢20世纪90年代末的代表作品,全曲以五个短小乐章的形式分别对中国传统物质观中的“水”、“木”、“火”、“土”、“”进行形象的塑造与描绘.本文选取第五乐章〈〉(Métal)进行较细致的研究,试图观察作曲家独特的音响处理手法,并进一步探讨他是如何将西方的作曲技术合理、有效地运用在自己所要表现的音乐内容中.

  • 标签: 陈其钢 五行 音响组织方式 织体 音响转接
  • 简介:三、“雅乐部演奏团第一次赴日公演”主攻奚琴兼修洋琴纯宗皇帝诞辰50周年时,在仁政殿摆寿宴,举行圣典,这是10余年来的第一次,也是朝鲜王朝举办如此规模盛事的最后一次。当然那以后李垠殿下归国时,也曾有设宴和演出活动,但其规模就与之不可相比了。我之所以强调那次演出的重要,并不仅仅因为它是宫廷圣典的最后一次,而是因为正是有了那样一次演出,宫中舞蹈才得以延续下来。1910年“韩日合帮”之后,宫中舞蹈就已不再演出,在它销声匿迹10余年后的1923年才重新再演。正是有了这样一次演出,才使濒临灭绝的宫中舞得以挽救。在那之后,每逢宫中举行宴会或喜庆事时,“雅乐部”的“雅乐生”都会去演出,一直持续到祖国光复。而当时在宫中女伶演出的舞蹈却沦落民间,作为艺妓界的舞蹈流传,到了1940年左右就消失了。

  • 标签: 演出活动 乐舞 先生 朝鲜王朝 舞蹈 雅乐
  • 简介:墓葬和宗教祭祀场所中的壁画也多有展现孕育期的戏剧形态。流行于秦汉时期的角抵戏在汉墓壁画中就有所体现,著名的如山东临沂雀山9号西汉墓帛画。该帛画分为天上、人间、地下三部分,角抵戏的场面在人间的第五层。画中三个男子正角抵表演,其中左一人袖手旁立,似裁判;右两人以面具遮面,正在搏击。

  • 标签: 山东临沂 角抵戏 西汉墓 帛画 场面 汉墓壁画
  • 简介:湘除早期的歌剧《原野》、《楚霸王》与民族交响大合唱《诗经五首》外,近二十年来他也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这些作品的体栽与题材广泛,其中有歌剧《杨贵妃》、《八女投江》、《热瓦普恋歌》等,有交响乐器乐作品《金陵祭》(交响大合唱)、《琴瑟破》(琵琶与交响乐队)、《天》(交响三部曲之一)、《湘湖情》(弦乐与竖琴)、《原野组曲》,声乐作品《湘艺术歌曲集》、《绿色的歌——湘合唱歌曲选集I/II》等,这些作品在继承西洋作曲技法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为“中华乐派”的建设贡献了不少力作。

  • 标签: 金湘 歌剧 交响乐器乐作品 声乐作品 创作特点
  • 简介:辉小提琴演奏家、指挥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管弦系教授、弦乐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泰国吞武里大学博士生导师,朝鲜音乐家音乐研究会常务理事。辉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自小随父亲仲平(小提琴教育家)学习小提琴。后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并以优异的成绩保送到中央音乐学院读本科,师从著名小提琴教育家王振山。之后游学于加拿大和美国,

  • 标签: 小提琴演奏家 金辉 中国音乐学院 琴童 吞武里 中央音乐学院
  • 简介:芦笙”中国民族器乐大赛是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共凯里市委、凯里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音乐家协会高校音乐联盟承办的全国民族器乐赛事,旨在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器乐的发展、加强民族音乐爱好者的交流、展示民族音乐表演者的风采。第四届“芦笙”中国民族器乐大赛将在2013年举办,为了确保本次大赛各项赛事活动高规格、高质量地顺利进行。

  • 标签: 中国民族器乐 大赛 芦笙 中国音乐家协会 市人民政府 音乐爱好者
  • 简介:铁霖教授,中国著名声乐教育家,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学院名誉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铁霖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院院长,曾担任中国音协副主席、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会长、北京市文联主席等。先后被多所大学和艺术团体聘为客座教授、艺术顾问。曾被评选为北京市高教系统先进教师;荣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9年荣获文化部颁发的区永熙音乐教育突出贡献奖;

  • 标签: 中国音乐学院 声乐教育家 客座教授 金铁霖 访谈录 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