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安塞姆·基弗是著名的德国当代艺术家,作品以面貌多变,以及深邃的思想性和观念性闻名于世。基弗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将个体体验与历史记忆融合在一起,不但对二战后德国复杂的身份政治进行了清晰的表达,更对日常生活的精神性进行了探索。本文主要关注基弗1993年移居法国之后的作品,并以物质的形态转变为切入点,试图对其作品有初步的了解。

  • 标签: 转变 精神性 炼金术 废墟
  • 简介:上世纪五十年,以西洋素描改造国画的作法,美术界有不同的意见,并引发一场论争。在这场论争中,不同观点的交锋,从学理上剖析了民族艺术的特点以及西洋素描的利弊,促进西洋素描技法与民族艺术的有机融合,促进新国画的诞生与国画命运的改变。

  • 标签: 五十年代素描 论争 国画 变革
  • 简介:尽管在本世纪的前70年苏联一直是共产主义的化身并因此被当作资本主义的首要对手。然而无论如何,当它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一种普遍效法的模式并产生遍布世界的列宁式的政党组织时,对于西方民主的知识分子而言,苏维埃体系已经永久地终止了魅力。而当共产主义思想继续在每...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现代主义 资本主义 共产党 共产主义
  • 简介:蔡国强往往被看成是靠贩卖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而成功的中国艺术家,的确,焰火是蔡国强最重要的艺术媒介,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证明他已将焰火玩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的《草船借箭》和《收租院》也只有谙熟中国文化历史的人才能品出个中意味。但是,长期在海外生活、饱受国际文化熏染的蔡国强也越来越自觉地将艺术表现的主题扩展到整个人类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他的《不合时宜:舞台之一》取材

  • 标签: 装置艺术 中国四大发明 艺术媒介 蔡国强 装置作品 能品
  • 简介:一、东京圈公共艺术发展背景(一)、东京圈的发展与公共艺术设置"东京圈由东京都与相邻的3个县(埼玉县、千叶县、神奈川县)构成,人口占日本总人口的约30%。"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开始了大规模城市复兴计划,从1958年到2000年,

  • 标签: 公共艺术 20世纪90年代 东京 第二次世界大战 发展背景 城市复兴
  • 简介:在1996年出版的《艺术与艺术家词典》(DictiornaryofArtandArtists,EdbyNikosStangos,PublishedbyThamesandHudsonLtd,1996,London刘礼宾亭沈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10月北京第1版)里,装置艺术(InstallationArt)一词的定义是:"为美术馆或画廊的室内空间或室外特定空间和地点创作的临时性多媒介、多维度、多形式艺术品。装置艺术仅存在于被安装起来的时候,但可以在不同的地点被复制。这种作品是‘在一段时间中’被感知到,它们不像传统艺术作品那样被‘看到’,而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被体验,并与观众互动。"

  • 标签: 装置艺术 沈莹 艺术作品 HUDSON 装置作品 谷文达
  • 简介:展览“孤寂的地平线”主要展出高名潞先生70年创作的近百幅绘画作品,这些绘画作品中蕴含着“日常性”和“形而上精神”,两者既有对立性,又有整一性。展览分为“草原岁月…‘乌盟风景…‘师生友人”等七个主题,这同时也是高名潞先生在70年的日常生活。在对日常生活的描绘中,又能看到高名潞先生寄予其中的形而上精神。看似互不相容的“日常性”和“形而上精神”最终都整合于高名潞先生80年至今的学术工作中。

  • 标签: 日常性 形而上精神 极多主义 理性绘画
  • 简介:乡土与民间题材在新中国艺术史上一向得到艺术家的高度重视。这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进程和新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文化政策紧密相联。进入九十年以来,民间与乡七题材油画继续得到丰富和发展,随着全球化语境而呈现出与八十年代全然不同的文化意义。由于遭受到全球语境的巨大压力,中国艺术竭力强调和呈现自身的东方身份与中国意识。这样的结果是多方面的,既有成功之作,也有后殖民主义色彩浓厚的艺术作品,许多“伪东方”与“伪中国”形象充斥着美学视域。因此,重审90年中国乡土艺术的身份意识别有一番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 标签: 中国意识 东方精神 九十年代 油画 罗中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和分析了美国画家雷金纳德·马什20世纪30年的绘画。首先对马什的成长经历和美国30年经济大萧条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其次,梳理730年美国现实主义绘画几种不同的表现方式,指出马什的现实主义绘画的独特之处: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作品分析了马什艺术的几种常见主题及表现手法.提出马什30年的绘画是反映美国大萧条时期社会景观的一面镜子.构成了一部30年鲜活的社会生活史。

  • 标签: 马什 现实主义 大萧条
  • 简介:这次『纪念一伟人孙中山——上海市青少年书法篆刻大展』共收到作品近千件,经评委们的认真评选,从来稿中评选出入展作品近四百多件。虽然这次大展对书写内容有明确的规定,类似于『命题创作』,增加了创作的难度,但由于本次展览意义远胜以往,故也得到了青少年作者足够的重视。

  • 标签: 大展 青少年 篆刻 伟人 评选
  • 简介:《伟大的友谊》是20世纪50年初期的一幅新年画,作为全国年画评选的获奖作品,它比较有代表性地反映了当时的创作环境,具有个案研究的价值。本文从图像分析入手,以此画为中心做开放式讨论,试图探讨新中国初期新年画创作在题材选取、政治标准、创作模式等方面的问题。

  • 标签: 新年画 题材 政治理解 创作模式
  • 简介:20世纪中后期是中国文化艺术嬗变求新的阶段,特定时期的文艺思潮变化对中国绘画艺术的现代转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山月就是以这场民族文化重建为奥援,自觉自新地去探究现代中国画的语汇建构的特点,得以融入新时期的文化体系中,本文主要以关山月建国初期的写生经历为中心,以艺术家个案的形式讨论20世纪50年中国画发展变革的历程。

  • 标签: 新变 思想资源 改革 争论 中国画写生
  • 简介:本文讨论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的超现实主义运动.超现实主义从它产生的初期就与精神分析学派有着密切的联系,借由心理学的因素引发对艺术创作行为的一系列精神分析活动.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们从一开始就努力将艺术推向新的形式,借此与传统艺术拉开距离.那么,潜意识的表达和图象的错位就成了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们所采用的重要手段.

  • 标签: 俄迪浦斯情结 梦境 潜意识 祛魅 疏离
  • 简介:身体作为建构空间的重要维度之一,在20世纪以来的建筑学中呈现出众多的差异性视角,进而形成了对建筑本体的多重解读。这个现象不仅源于20世纪建筑学内部历史理论的繁荣,更呈现岀20世纪哲学、批判理论、文化研究等思想领域对建筑学的影响。以身体作为平面,我们可以切割出建筑学与20世纪众多思想观念之间活跃交织的截面。

  • 标签: 20世纪70年代 建筑学 列斐伏尔 身体 享乐 离散
  • 简介:中国现代雕塑发展史上,20世纪90年是一个独特而重要的时段。本文从20世纪90年的人物雕塑作品入手,对该时段雕塑创作中出现的平民化与戏谑性两大思潮进行深入剖析,以期揭示出当下具象人物雕塑创作背后深刻的社会观念。笔者认为,20世纪90年中国的人物雕塑在题材上是平民化的,而在雕塑语言上也出现了通俗化倾向。在观念表达上,雕塑家在表达自己观念的时候却采取了一种戏谑性的方式,而波普和艳俗也成为90年人物雕塑中最常见的两大艺术手法。

  • 标签: 中国人物雕塑 平民化 戏谑性 波普 艳俗
  • 简介:宋初和元代山水画历来被认为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两座高峰,体现出山水画艺术的两种面貌,它们各自的特点都非常突出。五宋初山水画的艺术品格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基调,其中的自然主义思想影响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

  • 标签: 中国山水画 五代宋初 元四家 北派 山水画艺术 艺术品格
  • 简介:当初创造韩文时虽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但产生了与中文完全不同的几何学形体的韩文。从这一点能感到其独创性与主体性。本来几何学形态并不合适笔记,在汉字的影响下经过弓形书体转换成今天的明朝体系。1990年来,自从出现了麦金塔在绘制韩文时比较方便的工具,韩文的形发生了急速的

  • 标签: 数字化 字形 几何学 中国文化 主体性 独创性
  • 简介:国画人物画教学中的素描唯有从写生开始,从具体的自然研究开始。集前人之经验为已而用,是值得推崇的学习方法。从介绍的十位表性画家的素描技法中,可以看素描的多样性,不同风格素描相互间的影响不仅是纵向的,也是横向的。

  • 标签: 素描技法 人物画 国画 画家 写生 风格
  • 简介:中国国家博物馆在新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活动的演进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20世纪60年,由于原有美术作品对于革命历史的某些阶段和事件缺乏充分表现,且政治教化诉求已成为美术作品的一个重要功能和评判标准,因而1965年4月到1966年4月期间,中国革命博物馆组织了第三次革命历史题材美术的创作活动。此次创作活动的突出特点是:一、通过学习毛泽东著作,探讨过去创作中的问题,并“认真地进行世界观改造”,后来发展到要以毛泽东思想作为武器来指导一切工作;二、在分配画题后,创作者按照题材需求深入到农村、工厂、部队去体验生活;三、画稿要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审查,但最终完成并保留下来的美术作品数量甚少。

  • 标签: 革命历史画 毛泽东著作 毛泽东思想
  • 简介:上海博物馆于2012年11月3日至2013年1月3日举办"翰墨荟萃——美国收藏中国五宋元书画珍品展",这次特展是继2002年"千年遗珍——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2005年"书画经典——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书画藏品展"和2010年"千年丹青——日本、中国唐宋元绘画珍品展"之后的又一次饕餮盛宴。此次展览,展出了来自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 标签: 书画收藏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宋元 中国 珍品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