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长期以来,羊水粪污染的主要原因被认为是胎儿缺氧。但近期有研究发现在粪及羊水中培养出多种病原微生物,而在被粪污染的羊水中所含有的菌种则更丰富;临床观察也发现羊水粪污染与胎儿-新生儿感染和孕产妇围生期感染密切相关,这些胎儿在出生不久即出现感染症状或感染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异常。因此,认为宫内感染可能是羊水粪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加深对羊水粪污染原因的认识,有助于改变对患儿的临床管理和改善其预后。

  • 标签: 羊水胎粪污染 宫内感染 胎儿窘迫 胎粪吸入 婴儿,新生
  • 作者: 胡胜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09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5期
  • 机构:重庆海吉亚医院,重庆400032
  • 简介:妊娠的早产概率明显高于单妊娠,根据有关统计可发现:双妊娠的早产发生率最高可达57%。早产能够升高围产儿的死亡率以及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通过应用孕酮、子宫颈环扎术、宫缩抑制剂、子宫颈托、卧床休息等方法,能够对单妊娠自发性早产进行预防。双的发生率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高龄产妇数量的增加、医疗手段干预频率的升高而升高。单妊娠和双妊娠患者发生自发性早产的发生机制明显不明,临床中对双妊娠做预防处理需要和单妊娠区分开。

  • 标签: 双胎妊娠;早产;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母Rh同种免疫可导致胎儿出现溶血、贫血、水肿、甚至死胎等严重表现,而目前我国尚未有针对Rh阴性孕妇的管理和监测指南。因此,本文就国际最新相关指南,从Rh阴性孕妇常规抗体检测时机及抗D免疫球蛋白预防方案、导致母Rh同种免疫的可能致敏事件及抗D免疫球蛋白预防方案,以及Rh阴性未致敏孕妇的产后预防等方面进行汇总及解读。

  • 标签: Rh同种免疫 Rho(D)免疫球蛋白 临床方案 诊疗准则(主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最佳证据的高龄二产妇优化护理干预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基于前期研究获取的最佳证据,制订高龄二产妇优化护理审查指标,并应用循证的护理方法获得最佳实践证据,并应用2017修正版(第三版)Johns Hopkins循证护理实践模式,指导护士将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2019年3—5月,完成基线审查,共纳入82名孕产妇及43名护士。2019年6月将证据融入临床实践。2019年7—10月采用基线审查相同的指标和纳入排除标准对产科病房(包括爱婴区)43名护士(包括助产士)及85名高龄二产妇进行了证据应用后的效果评价。比较证据应用前后高龄二产妇焦虑、抑郁情况、产妇满意度及护士对最佳证据的正确执行率。结果应用最佳证据后,护士对产妇优化护理最佳证据的执行率>80%,产妇焦虑评分由(55.29 ± 10.11)分降低到(41.74 ± 1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8.55,P<0.01);抑郁评分由(57.77 ± 8.32)分降低到(47.86 ± 9.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7.23,P<0.01)。产妇满意度由92.68%(76/82)提高到98.82%(8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3.92,P<0.05)。结论通过应用最佳证据,可进一步规范我国高龄二产妇产后优化护理范式,减少产妇产后焦虑、抑郁,提高产妇满意度。

  • 标签: 高龄 二胎 孕产妇 优化护理 循证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瑜伽对二产妇产后抑郁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在东莞市厚街医院门诊建档并定期产检的二孕妇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孕期保健知识和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孕妇瑜伽干预,比较两组二产妇母婴结局、产后抑郁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二产妇的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会阴重度裂伤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产伤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抑郁预防成功率、抑郁程度比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二产妇实施孕妇瑜伽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产妇母婴结局,提升其产后抑郁预防成功率,降低其产后抑郁程度,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 标签: 孕妇瑜伽 二胎产妇 产后抑郁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母输血综合征的临床诊治现已有相对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对部分鲜有文献提及的细节问题,如心正弦波的诊断标准、Kleihauer-Betke试验及流式细胞仪辅助诊断的原理、母输血综合征胎儿贫血性水肿的鉴别、宫内输血的时机、母输血综合征与胎盘内绒毛膜癌的关系,以及后续妊娠再发母输血综合征的概率等进行综述,以帮助临床医师更加全面地了解母输血综合征。

  • 标签: 胎母输血综合征 心率,胎儿 流式细胞术 胎儿水肿 输血,子宫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同卵双Alport综合征患者之间临床表型是否一致。方法选择登记于基于网络的遗传性肾脏病注册登记系统、2000年1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且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同卵双Alport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和尿液表皮生长因子水平。结果纳入来自3个无亲缘关系家庭的3对X连锁Alport综合征同卵双男性患儿。双间基因型状态一致性评价倾向于肯定同卵关系。双1为足月儿,余均为早产儿;1A出生体重正常(2 500 g),而1B为足月小样儿(2 450 g),双2出生体重相差较大(2A为2 450 g、2B为1 900 g),双3出生体重基本相同;虽生后抚养环境一致,但体格发育双1B明显落后于1A,余双基本相同。双1和2肾脏表现并不完全一致,1A、1B均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和肾功能下降,但1B肾功能更差,末次随访时1A为慢性肾脏病(CKD)3期,而1B为CKD4期;双2肾功能均正常,但2A表现为显性蛋白尿(24 h尿蛋白定量0.22 g/d)而2B的24 h尿蛋白定量正常、有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为65 mg/g);双3肾脏表现基本一致。3对双的尿表皮生长因子与尿肌酐的比值(uEGF/Cr)与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组相比,uEGF/Cr均显著降低,且在双之间,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越低的患儿其uEGF/Cr也越低。目前双间眼部表现一致,即双2和双3均表现双眼黄斑颞侧薄变,而双1均无眼部改变。此外,双间的听力表现也一致,双1均具有双耳轻度中低频感音神经性耳聋,而双2和双3双耳纯音测听结果均正常。结论同卵双X连锁Alport综合征男性患儿肾脏表型可以存在差异,眼部和听力表现可以一致。低出生体重和生后体格发育差异可能影响肾功能进展。

  • 标签: Alport综合征 X连锁遗传病 同卵双胎 表型
  • 简介:摘要葡萄是常见的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其特征为绒毛水肿变性和滋养细胞增殖。家族性复发性葡萄(FRHM)是家族中单个成员反复发生葡萄,和(或)1个家系中2个或2个以上成员反复发生葡萄,临床表现多为双亲来源完全性葡萄(BiCHM),这是1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iCHM临床少见,病因学诊断为基因检测。本文针对1例BiCHM患者,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该患者为NLRP7基因发生了c.2161C>T杂合变异,导致患者反复发生葡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最佳证据的高龄二产妇优化护理干预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基于前期研究获取的最佳证据,制订高龄二产妇优化护理审查指标,并应用循证的护理方法获得最佳实践证据,并应用2017修正版(第三版)Johns Hopkins循证护理实践模式,指导护士将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2019年3—5月,完成基线审查,共纳入82名孕产妇及43名护士。2019年6月将证据融入临床实践。2019年7—10月采用基线审查相同的指标和纳入排除标准对产科病房(包括爱婴区)43名护士(包括助产士)及85名高龄二产妇进行了证据应用后的效果评价。比较证据应用前后高龄二产妇焦虑、抑郁情况、产妇满意度及护士对最佳证据的正确执行率。结果应用最佳证据后,护士对产妇优化护理最佳证据的执行率>80%,产妇焦虑评分由(55.29 ± 10.11)分降低到(41.74 ± 1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8.55,P<0.01);抑郁评分由(57.77 ± 8.32)分降低到(47.86 ± 9.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7.23,P<0.01)。产妇满意度由92.68%(76/82)提高到98.82%(8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3.92,P<0.05)。结论通过应用最佳证据,可进一步规范我国高龄二产妇产后优化护理范式,减少产妇产后焦虑、抑郁,提高产妇满意度。

  • 标签: 高龄 二胎 孕产妇 优化护理 循证实践
  • 简介:摘要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第五大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常用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病死率仍居高不下,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甲蛋白(AFP)作为诊断HCC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研究表明,AFP可诱导肝癌患者自身T细胞,其免疫原性抗原表位为研究AFP肝癌疫苗提供了新思路。目前已研制出多种AFP疫苗,如树突状细胞疫苗、DNA疫苗、多肽疫苗,且已成功应用到HCC小鼠模型以及Ⅰ期/Ⅱ期临床试验中,效果明确,现对AFP肝癌疫苗的分子机制、类别以及应用前景进行讨论。

  • 标签: 癌,肝细胞 甲胎蛋白 疫苗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因素对双妊娠自然分娩成功概率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权重进行量化评分,分析双妊娠自然分娩评分系统的产前预测作用。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行产前检查、有自然分娩意愿并最终于本院分娩的所有双妊娠孕妇114例。纳入标准为第1为头位,非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非其他复杂性双。根据是否成功自然分娩,包括自然分娩组96例,试产过程中中转剖宫产术组18例。产前因素包括:(1)双的绒毛膜性、第2的胎位(包括头位和非头位)、双的体重及体重差异等胎儿因素。(2)孕妇年龄、分娩孕周、产次、体质指数、妊娠期增重是否合理、是否为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及是否有妊娠期合并症[如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母体因素。(3)接产医师的职称、临产方式(自然临产还是引产及引产方式)、分娩过程中是否应用分娩镇痛等其他因素。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绘制列线图,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验证,并确定界值。结果(1)产前因素分析显示,孕妇年龄、合并GDM(是否GDM与是否使用胰岛素)、妊娠期增重是否合理、产次及胎儿2体重<胎儿1体重,共5个产前变量对双妊娠自然分娩的成功概率有明显的影响。对影响权重进行量化后,各因素的影响如下:孕妇年龄<35岁为64分;无GDM为100分、合并GDM不使用胰岛素为47分、合并GDM使用胰岛素为0分;妊娠期增重正常为82分;产次≥2次为58分;胎儿2体重<胎儿1体重为57分。(2)绘制出相应预测双妊娠孕妇自然分娩的成功概率的列线图。(3)ROC曲线下面积为0.856 1,约登指数的最大值为0.564 7,对应的评分为168分。结论孕妇年龄、妊娠期增重是否合理、GDM情况(是否GDM、是否使用胰岛素)、产次及胎儿2体重<胎儿1体重是影响双妊娠孕妇自然分娩的产前因素,对各影响因素的影响权重进行赋值后,总分达到168分自然分娩的成功概率明显提高。

  • 标签: 妊娠,双胎 自然分娩 妊娠 体重增长 胎儿体重 产前暴露迟发效应 预测
  • 简介:摘要牙釉质仿生化是模仿牙齿形成的生物化机制,在体外模拟机体微环境,通过分子仿生合成和分子自组装等技术,构建类似牙釉质生理形成过程的微观条件,从而控制无机矿物晶体的形成过程,最终形成具有独特微观结构以及优异的生物学和理化性能的类牙釉质结构的过程。牙釉质结构破坏后的再化及仿生化修复是未来方向,有较大的临床应用需求及前景,近年研究进展迅速,研究成果引人瞩目。本文对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牙釉质 牙再矿化 羟基磷灰石类 仿生材料 综述
  • 简介:摘要由于社会生产活动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矿山开采工作的不断深入,现阶段的矿山开采工作已经由原来的单一开采逐渐转变成跨区联合开采。这种发展形势下,原有的自动化系统已经无法满足新的发展需求,这时就突出了智能矿山建设的重要性。文中在对铝土智能矿山的相关技术进行分析之后,进一步探讨了智能矿山的建设,旨在为后续的矿山开采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平果铝土矿 智能矿山 感知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陕西省育龄妇女围孕期产前检查(产检)次数与双新生儿小于龄儿(SGA)发生风险的关联。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3年7至12月在陕西省30个区(县)对30 027名2010年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怀孕且结局明确的育龄妇女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回顾性收集人口学信息、孕产史、孕期生活方式、疾病史、营养素补充及孕期保健等资料。通过查阅出生证明获取新生儿的龄和出生体重等资料,按出生胎次登记为双A和双B。最终将资料完整的356名育龄妇女及其双新生儿纳入分析。采用广义估计方程模型分析产检次数与SGA发生风险的关联。结果育龄妇女年龄为(27.44±4.68)岁;农村居民占79.49%(283名);产检≥7次者占44.38% (158名)。新生儿龄和出生体重分别为(37.64±2.51)周和(2 510±497)g,双A和双B的SGA发生率分别为51.40%(183/356)和53.37%(190/356),其中产检≥7次者双A和双B的SGA发生率分别为44.30%(70/158)和42.41%(67/158),低于产检<7次者[分别为57.07%(113/198)和62.12%(123/198)](P值分别为0.017和<0.001)。广义估计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以产检<7次者为参照,调整产次、出生胎次、居住地、母亲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财富指数、被动吸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围孕期服用叶酸和围孕期服用铁剂、新生儿性别等因素后,产检≥7次者发生SGA的OR(95%CI)值为0.60(0.40~0.91)。结论产检≥7次可降低陕西省双新生儿SGA的发生风险。

  • 标签: 怀孕期间 产前保健 出生体重 双生
  • 作者: 陈娜 李晶宇 崔琳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2023年第02期
  • 机构:山东大学生殖医学研究中心(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生殖内分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生殖健康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国家辅助生殖与优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济南 250012
  • 简介: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飞速发展,多胎妊娠发生率明显增加,其所带来的孕期和产后母婴并发症也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提示辅助生殖后代单卵双胎发生率高于自然妊娠,这不仅增加了新生儿相关不良结局的风险,甚至对子代远期健康都存在深远影响。本文对有关辅助生殖子代单卵双胎发生率和诱导排卵、卵子及胚胎操作、体外培养等因素对单卵双胎发生率的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以期深入探讨相关风险因素和可能的机制,为临床减少单卵双的发生提供潜在干预靶点。

  • 标签: 双胎,单卵 生殖技术,辅助 受精,体外 囊胚移植 内细胞团
  • 简介:摘要1例38岁女性,因双侧输卵管梗阻继发不孕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治疗。胚胎植入后7 d,患者出现严重恶心、呕吐伴眩晕。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阳性,诊断为生化妊娠,早孕反应。给予对症治疗,眩晕症状未改善且逐渐加重。于孕3+2周给予苯海拉明20 mg肌内注射,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孕24周超声检查诊断为双妊娠,2个胎儿唇裂,不除外腭裂可能。孕28周复查确诊后行引产术,2个胎儿均为严重唇腭裂,无其他外观畸形。考虑双唇腭裂畸形可能与孕期苯海拉明暴露有关。

  • 标签: 妊娠 苯海拉明 母亲暴露 唇裂 腭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龄二产妇产后抑郁影响因素,并探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接收的高龄二产后抑郁产妇76例为研究对象,并抽取同时期接收的正常高龄二产妇80例进行对照研究,综合分析产后抑郁影响因素,并将76产后抑郁产妇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根据产后抑郁影响因素,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前后两组产妇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量表(HAD)及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评估抑郁状态改善情况。结果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不足3 000元、家庭和睦度较差及陪护者为婆婆、剖宫产为引起高龄二产妇产后抑郁高危因素;护理前,两组产妇HAD、EP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研究组HAD、EPDS评分分别为(6.47±2.15)分、(7.34±1.51)分,均低于对照组(8.52±2.03)分、(10.51±1.5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抑郁总发生率为50.00%(19/38),显著低于对照组73.68%(2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确高龄二产妇产后抑郁高危因素后,通过制定针对性护理对策干预可有效改善产妇抑郁状态,保证产妇健康。

  • 标签: 产后抑郁 高龄二胎产妇 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 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对于双妊娠胎儿非整倍体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中心接受NIPT检测的2473例双孕妇,利用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测算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的风险率,为高风险孕妇提供羊膜腔或绒毛穿刺,并对结果进行随访。结果在2473例孕妇中,共检出31例(1.25%)胎儿染色体高风险,其中5例为21-三体,1例为21号染色体缺失,4例为18-三体,7例为性染色体异常,14例为微缺失/微重复。经产前诊断或新生儿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共确诊5例21-三体、3例18-三体,1例性染色体异常,2例微缺失/微重复,其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75%、25%和25%。结论NIPT筛查双妊娠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准确性较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筛查手段,对21-三体的筛查效率高于其他染色体。

  • 标签: 双胎妊娠 无创产前检测 高通量测序 阳性预测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妊娠第2胎儿延迟分娩(DIDT)的临床处理、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预后。方法收集2016—2019年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例DIDT孕妇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一般情况、产科相关指标、胎儿相关指标及结局,并分析6例DIDT孕妇第1胎儿分娩后的处理及监测指标。结果6例DIDT孕妇的年龄为(29.2±2.9)岁;其中,4例初产妇,2例经产妇;2例自然受孕,4例为辅助生殖技术受孕;2例在第1胎儿分娩前行经阴道子宫颈环扎术,其中1例在孕13周时接受预防性子宫颈环扎术。6例DIDT孕妇中,第1胎儿的分娩孕周为(27.4±2.1)周,新生儿出生体重为(820±413) g;1例死胎,1例新生儿死亡,其余4例新生儿均转入新生儿ICU,新生儿存活率为4/6。第1胎儿分娩后给予保胎、脐带高位结扎、预防感染、促肺成熟等治疗,定期监测体温、心,定期复查产科超声、实验室检查。保胎期间阴道分泌物培养3例阴性,2例培养出大肠埃希菌,1例培养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6例DIDT孕妇中,第2胎儿的延迟分娩时间为(14±20) d;第2胎儿的分娩孕周为(29.4±4.4)周,新生儿出生体重为(1 426±677) g;剖宫产率为2/6,其中1例因胎膜早破、足先露、脐带脱垂行急诊剖宫产术,另1例因孕妇发热行急诊剖宫产术;新生儿存活率为5/6。结论延迟分娩是双妊娠的1种特殊并发症,临床处理得当可以提高第2胎儿的生存率。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