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利用2009年和2011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资料,采用德尔菲对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气象灾害的气象服务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2009年和2011年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气象灾害的气象服务效益贡献分别为4.9%、3.1%,气象灾害出现较多的2009年主要农作物气象灾害的气象服务贡献高于气象灾害出现较少的2011年;由黑龙江省3种主要农作物气象灾害气象服务贡献的对比可见,贡献依次为水稻〉玉米〉大豆;由3种农作物关键发育阶段气象灾害气象服务贡献的对比可见,玉米和大豆播种—出苗阶段的气象服务贡献最高,而水稻苗期—旺盛生长期的气象服务贡献最高。

  • 标签: 农作物 气象灾害 气象服务贡献率 效益评估
  • 简介:利用卫星资料对森林火情、全球气候的演变等进行监测是现代气象卫星资料处理的前沿课题。例如,对森林火情的监测,从国外来看,美国和加拿大分别于1981年和1982年开始用NOAA卫星的AVHRR资料进行林火监测的试验和应用,效果十分明显。在我国,卫星中心从1985年开始用AVHRR资料进行林火监测的试验和服务,主要方法是采用通道1、2、3的多光谱合成图象,作人机交互处理和判识。利用卫星资料不管是对森林火情的监测,还是对全球气候演变的监视,都首先要必须把卫星观测的结果转换成数字图象,利用计算机把图象模拟显示出来,然后才能对数字图

  • 标签: 气象卫星云图 高分辨率 森林火情 林火监测 真彩色 卫星资料处理
  • 简介:利用位于青藏高原东侧理塘大气综合观测站2008年观测资料,分析了高寒草甸下垫面地表通量的时间变化特征,确定了温度、水汽和CO2的归一化标准差在不稳定情况下随稳定度变化的通量方差关系,采用通量方差对感热、潜热和CO2通量进行计算,并与涡旋相关系统的观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地表通量月平均日变化呈较规则的日循环特征,季节变化特征也较明显,雨季(5—9月)潜热大于感热,干季则以感热为主,CO2通量以6—9月最大。在不稳定条件下,温度、水汽和CO2的归一化标准差随稳定度的变化均满足-1/3规律,其通量方差相似性常数分别为1.2、1.4和0.9。通量方差估算的通量值与涡旋相关观测的通量值有较好的一致性,但估算感热通量的效果优于潜热通量和CO2通量。该方法高估了感热通量尤其是潜热通量,而低估了CO2通量。利用直接观测的感热通量计算潜热通量和CO2通量可改善计算结果。

  • 标签: 高寒草甸下垫面 通量方差法 涡旋相关法 地表通量
  • 简介:综合利用辽宁省及周边区域9部多普勒天气雷达组网拼图资料与地面加密自动气象站降水观测资料,通过最优化,建立适合辽宁本地区的动态Z-I关系,实时得到高时空分辨雷达定量降水反演资料。结果表明:对2011年台风"米雷"和2012年台风"达维"降水反演表明,动态Z-I关系可以反演地面降水的主要空间分布特征,但反演的强降水中心存在较大偏差;动态Z-I关系法定量降水反演能力整体优于固定Z-I关系,但存在高估小雨强度和抑制大雨强度的系统性偏差,特别是对于20.0mm·h^-1以上量级的强降水,平均误差达-10.0mm以上,平均相对误差超过70.0%;各量级降水样本所占比例的差异与地理区域气候条件的差异,是动态Z-I关系反演降水产生误差的两个主要原因。

  • 标签: 雷达 动态Z-I关系法 最优化法 台风 误差
  • 简介:依据气温间的空间相关性,将地统计学中的普通克里金(OrdinaryKriging,OK)引入地面气温资料的质量控制。考虑气温在空间上的连续性,提出一种基于高斯模型改进的普通克里金(ImprovedOrdinaryKriging,IOK)质量控制方法。为评估该方法的性能,运用IOK对江苏省67个台站2008年地面日平均气温资料进行质量控制,并与OK以及反距离加权(InverseDistanceWeighted,IDW)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IOK的检验效果优于OK与IDW,且稳定性与适用性较高,能有效地标记出气温观测数据中的可疑数据。

  • 标签: 地面气温 质量控制 高斯模型 改进的普通克里金法 反距离加权法
  • 简介:选取2008年3月21—29日奥地利地区的降水天气过程,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全球集合数值预报模式生成的50个全球集合预报成员出发,通过聚类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16个成员,为中欧有限区域集合预报系统区域集合预报系统提供初边值扰动,进行初边条件不确定性数值试验,揭示初边条件不确定性对区域集合预报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聚类后选取的16个成员可以较好地代表50个全球集合预报成员大尺度背景的不确定性;集合平均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奥地利中部地区降水量级偏大和北部的降水空报情况;通过聚类后的集合系统得到的预报结果与控制预报相比表明,某些集合成员对降水预报有更好的指示意义;通过连续试验的对比,两个经聚类后得到的集合系统的降水预报评分均比业务预报的评分高,且集合离散度也较大;而成对和不成对的集合预报系统的预报结果基本相似。说明直接从全球大尺度集合预报模式成员中"降尺度"构造区域集合预报模式成员是可行有效的。

  • 标签: 集合预报 初边界不确定性 聚类法
  • 简介:使用多参数估计方法评估自动气象站运行能力。该方法在提出单次最长故障时间和单次最短故障时间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指标的重要性,赋以不同影响权重,从而计算出自动气象站运行能力综合评估系数,该系数摒弃单一指标分别评估的不足,反映了自动气象站相对运行能力。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 标签: 自动气象站 运行评估 综合评估系数
  • 简介:本研究应用经济学经典的生产函数,拟将气候因子作为一个生产要素加入其中,构建一个关于气象-经济敏感性的模型,并据此做出相应的敏感性评估。本文将主要介绍第一部分工作:引入生产函数和气候因子构建。经过一系列计算处理,共得到全国31省(区、市)的1980—2004年共25年的度日资料、季节和全年的降水量、季节和12个月逐月的降水量距平、以及季节和全年的干旱指数等共计30个气候因子的资料序列。

  • 标签: 生产函数法 敏感性分析 气象因子 气象经济 气候因子 生产要素
  • 简介:文章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呼和浩特市1999—2009年的月气象资料和同期火灾资料进行了分析,得到月平均温度、月平均相对湿度、月总降水量、月无降水日数、月平均风速与月火灾次数的关联度及其强弱顺序,其中月平均风速关联度为0.657,在强弱顺序中排在第一位,其次分别为月无降水日数和月平均温度。为进一步研究城市火灾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和建立城市火险潜势预报模型提供基础依据。

  • 标签: 灰色关联分析 城市火灾 灰色关联度 气象条件
  • 简介:本文主要阐述了新形势下气象部门如何贯彻《劳动合同》这条主线出发。首先提出要深刻理解《劳动合同》这部法律的重要意义,再对全国气象部门使用编制外用工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找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有针对性地对《劳动合同》某些条款的理解提出一些看法,希望笔者的提示,引起用人单位重视,避免今后劳资纠纷,给用人单位带来被动,最后笔者对全国气象部门如何贯彻《劳动合同》提出几方面有针对性、可操作性较强的建议。

  • 标签: 气象部门 合同法 劳动 用人单位 劳资纠纷 可操作性
  • 简介:雷电危险度是反映雷电灾害危害程度的综合指标,本文利用大连地区ADTD型闪电定位系统监测资料、雷暴日观测资料、雷电灾害调查资料、1679个防雷被检单位的检测数据及地形地貌等资料,基于可拓学综合评估方法对大连地区雷电灾害危险度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从影响雷电危险度等级的雷电活动特征、防灾减灾能力及待评估现状3个方面选取了12个评估指标,基于现场调查建立了大连地区雷电危险度可拓学综合评估体系。利用关联函数和物元理论判定了雷电危险度的经典域与节域,基于熵值赋权确定了各评估指标的权重系数,对大连地区雷电危险度进行了等级划分,并通过实例验证雷电危险度等级综合评估方法的合理性。

  • 标签: 可拓学 熵值赋权法 雷电危险度 评估
  • 简介:选取年雷击大地密度、产值密度和人口密度3个因子作为评判指标,利用模糊综合评判对厦门市6个区的雷电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厦门市各区雷电灾害风险受地闪频次、经济发展和人口密度分布不均等因素的影响,思明区为高风险区,翔安区为低风险区,其余4个区为中等风险区。该划分为厦门市防雷部门针对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经济的防雷设计方案提供了更为细致的参考。

  • 标签: 模糊综合评判法 雷电灾害 风险区划
  • 简介:利用雷电探测分析系统和地基闪电定位系统(LLS)资料,以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11个镇(街)行政区域为评估单元,考虑人口密度以及经济发展因素,选取雷电灾害频数、地闪密度、人口密度、单位面积上的工农业总产值作为评估指标,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得到新会区的雷电灾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新会区会城街道辖区具有极高的雷电灾害风险值;司前镇具有高雷电灾害风险值;大泽镇、古井镇、三江镇、双水镇、睦洲镇具有中等雷电灾害风险;其他镇雷电灾害风险值较低;无极低雷电灾害风险区。

  • 标签: 雷电灾害 风险 区划 层次分析
  • 简介:本文应用经典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将气候因子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加入其中构建了一个关于气象-经济敏感性的模型,根据建模结果进行了相应的气象-经济敏感性评估。本研究中,有18个省(区、市)成功建模,并对这18省的气象-经济敏感性进行了初步排名。

  • 标签: 敏感性分析 气象经济 生产函数法 建模 应用 模拟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自2000年1月1日实施以来,我区气象法制建设得到明显加强,依法行政力度不断加大。两年来的实践证明,要强化气象法制建设,加大依法行政力度,必须下大气力做好以下四项工作。首先,要认真学习、广泛宣传气象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条例》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只有学习和宣传好这些法律法规,才能得以全面贯彻实施。《气象》实施前,经自治区人大、政府同意,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宣传周活动。各级人大、政府领导通过新闻媒体,发表文章或谈话。气象部门运用多种形式,如在报纸电台开辟专版专题、召开座谈会、散发宣传品等,使宣传活动形成

  • 标签: 气象法 依法行政 法制化 气象部门 法制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