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公司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规模日益壮大,目前企业主要产品生产能力为合成氨30万t/a、尿素40万t/a、甲醇3万t/a。本文就我公司近几年米如何提高生产水平谈谈自己的体会。

  • 标签: 造气生产 技术改造 科学管理 生产能力 合成氨 尿素
  • 简介:我公司为平衡4万t合成氨,先后更新了脱硫塔、碳化碳、饱和热水塔,新增MS(3)压缩机1台,2002年10月份,又新上Φ1000mm合成塔(矮胖型),公司通过对几个生产工序大刀阔斧的改造,基本上具备了4万忱合成氨的能力。而当时现有的3台气炉(Φ2400mm)因不能满足生产需要而成为当时生产中的“瓶颈”。

  • 标签: 造气工段 技改 生产工序 饱和热水塔 生产需要 合成氨
  • 简介:我厂用天然转化和煤共同为原料进行单醇生产,因此要求煤气中含有尽量多的一氧化碳和尽量少的氮气,以充分利用天然转化中过剩的氢气。基于上述要求,我厂对原1^#~4^#气炉进行了流程改造和设备更新。经多方考察论证后,决定采用博山化肥设备厂的气炉,并做如下改造:

  • 标签: 煤造气 技改 流程改造 一氧化碳 设备更新 考察论证
  • 简介:山东飞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工段原有Ф2610mm气炉8台,4台炉子形成一个系统。每个系统配1台420m^2的水管式联合废热锅炉、1台Ф2600mm洗塔、1台Ф2200MM旋风除尘器,配套风机为D400串9#加压风机。

  • 标签: 造气炉 技术改造 综述 加压风机 旋风除尘器 造气工段
  • 简介:1引言我公司是金石集团和冀衡集团的合资公司,2007年底开始在武邑工业园区筹建,2009年底投产,生产能力为“18·30”。主要设备来源:一是拆迁潍坊海星化肥公司的旧设备(年产合成氨10万吨),二是搬迁本公司的老厂设备(年产合成氨8万吨)。中2610气炉18台,工字型布置,分南北两个系统。本应由某设计院设计,但由于种种原因最后由笔者承担了全套工艺设备设计。在设计中尽可能采用国内行业先进技术,并加入了多项笔者独创的革新技术,经过两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 标签: 技术革新 造气炉 点滴 生产能力 旧设备 设计院
  • 简介:这几年煤炭价格不断上涨,这对合成氨年产能只有3~4万t的我厂来说,困难和压力可想而知。广东采购晋煤,由于距离遥远,且车皮紧张,多年来一直都是采购优质精洗块,经济上相对划算。为消化快速上涨的成本压力,我们从改变原料着手,不断改进设备,探索新工艺,从而走出了一条生存发展之路。

  • 标签: 造气技术 煤炭价格 造气设备 合成氨 压力 采购
  • 简介:近几年,各氮肥企业为了降低气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对煤气炉及其配套设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如扩大煤气炉直径、提高煤气炉高径比、管线加粗与阀门直径加大等,但油压系统的配套改造却没有跟上,使生产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如油压波动大,阀门动作速度慢等。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生产经验,简单的谈一谈油压系统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 标签: 油压系统 系统改造 造气 生产经验 企业竞争力 煤气炉
  • 简介:针对一些氮肥厂采取增加制阻力后出现的不同效果,通过对制过程中上吹和下吹阶段化学反应速度的分析,探讨了制过程中上下吹阶段因炉温水平不同而对蒸汽流量有不同的要求,提出了不能一概而论地提高制阻力来限制蒸汽流量,在制过程中应当分阶段调节蒸汽流量,才能达到较好的气化效果。

  • 标签: 系统阻力 蒸汽流速 分阶段调节 制气 造气 化学反应速度
  • 简介:摘要装置主要由重油气化、合成净化、碳回收三大系统构成,在生产运行过程中时常出现脱碳分层器液面测量仪表被碳黑堵塞及萃取后分层效果不好等波动因素影响气化炉正常运行,造成装置被迫停工,影响长周期安全生产,降低了装置效能。本文对装置碳回收系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

  • 标签: 碳回收 碳黑 萃取 堵塞 波动 对策
  • 简介:详细分析了Ф2800气炉用主要液压阀起落速度对生产的影响,总结出几种提高阀门起落速度的有效措施,收到明显的经济效益。

  • 标签: 造气生产 阀门 运行速度 经济效益
  • 简介:降低煤气发生炉及其系统阻力是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许多厂采用了加大设备直径、加粗管道、集中回收等措施来降低系统阻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也有些厂。加粗了管道,效果却不大理想,其原因不少是因为安装不规范或工艺管理不严所致。

  • 标签: 造气系统 煤气发生炉 系统阻力 降低 工艺管理 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