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幼儿语言发育迟缓现象尽管在我国很少出现,但其对幼儿的影响较为严重。本文主要从导致幼儿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展开论述,分析其对教育事业的阻碍,并探讨当前语言发育迟缓幼儿的教育策略。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 标签: 语言发育迟缓 语言环境 教育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为疾病的诊断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发育行为门诊就诊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123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84例,女39例,月龄为(29.17±6.16)。与同期在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体检的123例健康儿童进行1∶1匹配,其中男78例,女45例,月龄为(28.78±7.30)。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找出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发育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在大运动、适应性、精细动作、语言和个人-社交能力能区及发育商(DQ)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将观察组的语言能区和其他能区进行相关性分析,语言能区与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性、个人-社交能力能区呈正相关(r=0.676、0.742、0.787、0.826,均P<0.01)。语言发育迟缓的影响因素分别为父母亲每日陪伴时间(OR=3.929)、每日接触电子产品时间(OR=2.928)、母亲文化程度(OR=2.448)、家庭月收入(OR=2.165)(均P<0.01),其中父母亲每日陪伴时间≥4 h、家庭月收入≥10 000元、母亲文化程度大专以上为保护因素。结论良好的家庭养育环境对儿童的语言和社交情感的发育至关重要。

  • 标签: 语言发育迟缓 发育特征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针灸配合语言训练治疗脑瘫患儿语言发育迟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入院治疗的脑瘫息儿61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语言训练治疗,治疗组患儿在语言训练基础上结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经临床冶疗显效13例(43.3%),有效11例(36.7%),无效6例(20.0%),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显效16例(51.6%),有效12例(38.7%),无效3例(9.7%),总有效率为90.3%。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657,P〈0.05)。结论治疗组脑瘫患儿的语言发育迟缓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采用针灸配合语言训练治疗脑瘫患儿语言发育迟缓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针灸 脑瘫 语言发育迟缓 语言训练
  • 简介:通过访谈与观察,以叙事研究的方法对一位语言能力发育迟缓的小班幼儿进行个案研究,发现她显示出语音不清、词汇量过小、语法结构不完整、语言交流能力差等语言发育迟缓的问题。为此,研究者与家长、幼儿园教师采取从日常生活中融入语言练习、在角色游戏中融入语言训练、在区域活动中创设良好的语言表达环境、引导幼儿逐渐掌握句式基本结构和完整表述等相应措施培养其语言能力,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

  • 标签: 幼儿 语言能力 语言发育迟缓 叙事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绘本教学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语言理解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 2021年3月至 2022 年3月在我科治疗的60例经S-S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评估,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关系最低处于事物的基础概念2-3阶段,基础性过程检查结果最低处于1岁6个月-1岁8个月语言发育迟缓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入绘本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语言理解能力的改变。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在治疗后经过 S-S 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评估,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关系及基础性过程检查的结果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治疗后的结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绘本 语言发育迟缓 语言理解能力
  • 简介:十二岁女孩蒋方舟的《正在发育》,以其迥异于同龄人的成熟大胆、古怪精灵的文字,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论。她以出奇坦率直白的文字描写了一个别样的儿童世界,而她调侃的文字、独具慧眼的观察,又使这本书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她的作品受到了小读者的极大欢迎,甚至成年人在阅读时所获得的快乐是其他作品无法替换的。

  • 标签: 套用 阅读经典 蒋方舟 《正在发育》 语言现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育迟缓儿早期介入语言训练的疗效。方法对6个月至1岁的发育迟缓儿早期进行语言训练。结果早期进行语言训练可提高发育迟缓儿的智力。结论发育迟缓儿早期介入语言训练可降低智力低下的发病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发育迟缓儿 早期 语言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康复训练护理对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到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45例。两组患儿均接受专业的语言训练,其中对照组患儿接受医院的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康复训练护理模式,评价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护理前后发育情况。同时评价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有效率(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86.67%),对护理的满意度(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8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前,语言、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社交行为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且在语言、适应能力、社交行为等方面,观察组患儿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行康复训练护理可有效改善其发育状况,提高临床疗效,同时提高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儿童 语言发育迟缓 康复训练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将围绕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早期干预方法进行分析讨论,阐述具体的干预效果,使存在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能够与正常儿童的语言发育速度保持一致,进一步提高其应物能、动作能与言语能,实现儿童交流能力的大幅度增强,促进其健康成长。

  • 标签: 儿童 语言发育迟缓 干预方法
  • 简介:摘要:当前伴随着动画产业的发展,动画片的类型也更加多样化,片源也更加广泛,作为动画片主要服务对象的儿童,他们不仅可以欣赏中国优秀的讲述家庭故事的动画片,同时可以欣赏国外一些关于英雄主义、民族主义的动画片。动画片作为儿童生活中的必需品,对儿童产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尤其是对儿童语言发育而言更是影响深刻。因此本文主要就动画片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展开研究,并分析了动画片语言的相关概述、动画片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等内容,希望给相关的动画片制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 标签: 动画片 儿童语言发育
  • 简介:摘要:语言发育迟缓是指在3岁之前出现无语言能力,或者语言能力出现异常的儿童。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目前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数量超过200万,其中3-6岁儿童数量为120万,7-12岁的儿童数量为200万左右,需要采取措施进行解决。基于此,本文简单讨论语言表达的重要性,深入探讨语言发育迟缓幼儿教育策略,以供参考。

  • 标签: 发育迟缓 融合教育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幼儿语言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点工作,对于类型各异的幼儿,教师要采取不同的形式,对幼儿进行教育,此举的目的在于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比如发育迟缓的幼儿,这些幼儿在理解问题的时候,与一般幼儿相比,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幼儿的逻辑思维、语言思维以及其他等各项能力的提升,笔者就结合这一特殊的幼儿全体,对全面发展迟缓幼儿的语言能力提供有利的借鉴以及建议。

  • 标签: 促进 全面 发育迟缓 幼儿 语言发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肌训练结合语言认知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语言康复的作用。方法64例语言发育迟缓儿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语言认知训练,研究组患儿在常规语言认知训练基础上结合口肌训练。训练时间均为3个月,通过S-S方法对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前后的语言发育能力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均能顺利完成3个月的康复治疗。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口肌训练结合语言认知训练可显著提高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语言康复疗效。

  • 标签: 儿童 口肌训练 语言认知训练 语言发育迟缓 语言康复
  • 简介:摘要:语言发育迟缓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发育障碍,需要通过语言康复训练来帮助儿童克服语言障碍。本文将介绍语言康复训练的方法,包括语音训练、词汇训练和交流训练等。通过有效的语言康复训练,可以帮助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改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语言康复训练 语言发育迟缓 儿童 发育障碍 语音训练 词汇训练 交流训练
  • 简介:摘要儿童语言障碍是最常见的发育障碍性疾病,对儿童的学习、社交以及整个社会都有可能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语言发育迟缓和语言障碍的综合评估以及与其他发育障碍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尤为重要。现结合中国儿童保健和发育行为儿科的临床和科研需要,融合跨学科知识体系,探讨儿童语言发育的临床思考框架。

  • 标签:
  • 简介:语言发展迟缓的孩子在与人交往时大多表现为胆小、不自信,与同伴发生纠纷后不善言语表达,抛开器官方面的缺陷,对心理方面和环境因素导致孩子语言发展迟缓进行研究:部分孩子智力发育正常,个性内向害羞、或是脾气比较古怪;孩子不幸处在不良的生活环境中,从而延误了孩子说话。因此,我们积极创设语言交往的机会,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家园合作,最终目标让这些孩子能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与人和谐交往。

  • 标签: 语言发育迟缓 交往 教师 家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遗传因素对汉语被动句获得的影响,为语言康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句图匹配范式对36对3.5-7.5岁双胞胎幼儿进行被动句理解的准确率评估,计算行为的遗传贡献率,分析不同类型被动句行为与遗传因素的相关性。结果主动句获得在3.5岁之前基本完成,被动句获得的关键时期是6-7岁,幼儿更容易使用形容词策略理解被动句,非动作性被动句及长动作性被动句受遗传因素作用大。结论语言康复宜早期进行,主动句及短动作性被动句容易通过学习获得。

  • 标签: 语言 遗传因素 被动句 双胞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针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早期干预的有效保健措施。方法将2009年9月-12月期间于我科就诊的856名儿童中,选取64例1-2岁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进行为期1年的干预,同时由儿童保健专家对其家长进行培训,指导家长进行言语干预,并跟踪随访。在干预前后由儿童保健专家对每位儿童的语言发育水平进行评估,并采用Gesell量表对患儿进行评估,以针对性的制定干预计划,并对每位儿童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训练1-2周后,儿童的会讲的字、词明显增多;4-8周后,主动发音明显增多;12个月以后,64例患儿Gesell语言发育商、适应能力及社会行为发育商(DQ)均有显著提高(P<0.05)。语言发育商和适应能力的提高都显示出一个明显的追赶效应,发育水平分别提高(18.4±5.1)个月和(16.9±6.1)个月。干预结束后评估,93.8%儿童的语言发育水平达到正常。结论本次研究采用的医院与家庭相结合的保健模式对1-2岁儿童进行早期语言干预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语言水平、社会行为及适应能力。

  • 标签: 儿童 语言发育迟缓 早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