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光照疗法治疗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抑郁患者,在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取光照疗法,治疗组光照强度为10000Lux,对照组光照强度为100Lux,同时给予两组文拉法辛缓释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显著改善;治疗后的第7天和第14天,治疗组患者的HAMD评分与对照组比较低,减分率与对照组比较高,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P>0.05。结论光照疗法对于抑郁患者具有辅助治疗的效果,是一种较好的增效方法,联合文拉法辛能够更好的发挥治疗作用,值得应用。

  • 标签: 光照疗法 抑郁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焦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亲情护理服务,其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70例焦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各35例,两组病人均给予相同的药物治疗模式,对比组病人采取常规方式的护理服务,研究组病人在实施常规方式的护理服务的同时,采取亲情护理服务,对比两组病人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病人在实施常规方式的护理服务的同时,采取亲情护理服务后,其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为(49,5±10.3)分;对比组病人采取常规方式的护理服务后,其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为(60,1±13.7)分。两组病人的SAS评分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所降低,治疗后研究组病人的SAS得分要明显低于对比组SAS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焦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亲情护理服务,具有良好的治疗及护理效果,能够显著的缓解病人的焦虑状况,改善病人身心健康状况,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因此该护理模式在该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中,有着积极的推广价值。

  • 标签:
  • 简介:韩国人在反思,为什么政府该花的钱没少花,可是现实仍然这样残酷,始终出不了世界级的研究成果和原创技术,乃至诺奖总不眷顾韩国科学家。韩国高丽民族是个争强好胜的民族,事事不甘人后。可不是,经过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韩国早已经从发展中国家毕业。

  • 标签: 原创技术 不甘人后 三四 研究成果 十年 金大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抑郁患者的常规护理以及心理辅导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的护理质量效果。方法将100例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待护理疗程后,对两组患者行SDS和ADL评分,护理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愈时间、并发的指标评定。结果研究组患者,SDS评分和ADL评分好于对照组,临床疗效及其它治愈效果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抑郁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积极推进患者恢复,对于提升护理质量是必要的,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抑郁症 心理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抑郁患者心理护理对策,并对心理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老年抑郁患者78例,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进行护理干预15~20d后分别利用自评抑郁量表(即SDS量表)和生活质量综合调查表(即GQOLI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试,并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DS得分均有所下降,心理护理组的得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而GQOLI-74得分和护理工作满意度,心理护理组均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心理护理应用于老年抑郁患者的护理中,能有效减轻患者的抑郁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抑郁症 SDS量表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行为护理,人文护理等.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产后抑郁的出现,效果明显,应推广使用。

  • 标签: 产后抑郁 护理方法 健康引导
  • 简介:摘要近年来,由于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活压力不断增加,部分女性提前进入更年期,更年期女性人数不断增加,使更年期女性健康成为目前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更年期是妇女从成年期进入老年期所必须经历的阶段,在此阶段,雌性激素水平相继下降,导致生理和心理功能的失调,从而出现一系列更年期症状,而在一系列症状中,心理状况的变化十分突出。为了提高更年期妇女的生活质量,保证她们的身心健康。在进行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在护理过程中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更年期女性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更年期 抑郁症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促进焦虑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9月期间,临床确诊焦虑患者5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25例应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还增加了家庭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SAS得分(50.9±11.8)分,对照组SAS得分(59.2±11.2)分;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家庭干预对促进焦虑患者康复效果确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关键词家庭干预;焦虑患者;康复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514-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脑血管患者的焦虑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临床选取我院在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实施治疗的100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对其焦虑发生率及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临床护理干预模式。结果经过分析发现急性脑血管患者焦虑影响因素包括女性、受损肢体肌力低、家庭不和睦、反复发病、左半球等等,经过有效护理干预,本次护理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达到96.0%。结果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容易出现焦虑,同时其影响因素比较多,针对其具体因素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有效性。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病 焦虑症 影响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辨证结合药物疗法治疗焦虑的临床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64例焦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2例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32例给予中医辨证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8.13%,显著低于观察组93.7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医辨证结合药物疗法治疗焦虑有较好的疗效,能够使单纯使用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消除,治疗方法较为简单,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中医辨证 药物疗法 焦虑症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产后抑郁是女性精神障碍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对自身以及婴幼儿都有不利影响。应该引起我们全社会的关注,积极预防,防患于未然。

  • 标签: 产后抑郁症 临床表现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高龄脑梗塞伴抑郁患者疗效的改善作用。方法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我科共收治108例脑梗塞伴抑郁患者,年龄均>75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分别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焦虑评分。结果观察组出院前SAS和汉密尔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脑梗塞伴抑郁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脑梗塞 抑郁症 心理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郁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和精神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通过对53例抑郁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和精神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在疾病认知、行为能力以及健康感觉等指标方面明显提高。结论为抑郁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及精神护理,有利于改善焦虑情绪,提高其认知与行为能力,适合在今后的临床上普及应用。

  • 标签: 抑郁症 心理护理干预 精神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汤剂联合心理疗法对症治疗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就诊并被确诊为抑郁的64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中药汤剂“宁心解郁汤”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支持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1、3、5、7周的不良反应(TESS)以及抑郁程度(HAMD)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的第1、3、5、7周的HAMD评分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抑郁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中药汤剂联合心理支持疗法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的中药汤剂治疗,因此我们可以在今后的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抑郁症 中药汤剂 心理支持
  • 简介:当前社会公众对改革的焦虑心理,既是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改革本身特征的现实反映,又与改革策略、民众素质等因素密切相关,其危害是巨大的。改革焦虑是我国改革发展阶段的一种客观存在,不可能短时间内彻底消除,但可以通过恰当的改革策略和舆论引导,把改革焦虑及其不良影响压缩到可能的最小程度,并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上逐渐加以消除,从而为改革的扎实有序推进提供良好的社会公众心理基础。

  • 标签: 改革 焦虑 化解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疗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伴抑郁焦虑患者的治疗价值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7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39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消化系统药物治疗,另39例为研究组给予综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vescale,SDS)、FD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DS、SAS、FD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SDS、SAS、FD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而言,采取综合疗法,改善了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缓解了抑郁焦虑心理障碍,提高了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综合疗法 消化不良 抑郁 焦虑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属参与个案管理模式对开放式住院期抑郁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35例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期21天的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宣教,研究组在个案管理的基础上采用家属参与方式,开展个案管理式的宣教与指导,住院期间进行观察,干预21天,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家属参与式个案管理对患者进行全方位指导,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 标签: 家属参与式 个案管理 抑郁症 焦虑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