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存在缺陷,全面急诊护理措施融入后能够提高AMI患者的急救工作效率,同时降低患者的并发症风险,为其成功抢救和获得理想的预后效果提供了更大可能性。

  • 标签: 急救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患者20例,对其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20例患者经过科学系统的临床护理干预,均好转出院,并没有出现死亡病例或者严重并发症病例;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程度、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优于护理干预前(P<0.05)。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较重,具有较高的死亡率,通过科学有效的治疗和护理,能让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降低。

  • 标签: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右室心肌梗死 临床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42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探讨积极的护理措施。结果心电图变化28例出现梗死型Q波,8例无明显ST段抬高,6例无梗死波形,ST-T出现变化;下壁为最多见的梗死部位,其余分别为前壁、前间壁以及广泛前壁;共出现22例误诊,总误诊率为52.4%。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为及早诊断,可采取实验室、心电图联合检查法进行诊断;同时对患者实施有效护理,进一步降低并发症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不典型 急性心肌梗死 诊治 护理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尿活素蛋白酶静脉溶栓可作用于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使血栓溶解,同时使纤维蛋白原降解,用于急性发作的血栓栓塞病的溶栓治疗。溶栓治疗是恢复冠脉灌注、使冠脉再通、缩小患者梗死面积和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方法;尽早溶栓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关键,溶栓可最大限度地缩小患者梗死范围,抢救濒死的心肌,改善心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存活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尿活素蛋白酶 静脉溶栓 观察疗效
  • 简介: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是指心室大小、形状和组织结构及心肌细胞形态与结构甚至间质结构改变的变化过程,可导致左心室进行性扩张和变形伴心功能降低,使心肌梗死患者心室功能严重受损,并发症增多,死亡率亦明显增加。心室重构已成为当前心血管领域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现就AMI后心室重构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作一简述。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后 心室重构 诊治 心肌梗死患者 结构改变 心功能降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诊治方法。方法整理收集本院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院后随机分为早期组13例,中期组45例,晚期组4例。观察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的时间、类型、诊断治疗情况及转归进行。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6~72h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最高,平均发生时间(66.7±19.5)h,中期组明显高于早期组和晚期组(P<0.05)。早期组心律失常以窦性心律过缓为主,中期组以室性早搏为主,晚期组以房性与交界性早搏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经及时诊断后治疗总有效率88.7%,1例患者因心功能不全猝死,病死率为1.6%。结论通过分析得出,掌握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时间和类型,有助于进行针对性检查和观察,及时发现并治疗可提高预后,降低病死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由于老年心梗患者多症状不典型,病情复杂、严重、多变、突变、并发症多、死亡率较高,故病情观察及护理非常重要。本文总结42例老年心梗病人的整体护理体会,有助于临床老年心梗病人护理工作的开展。

  • 标签: 老年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开展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要点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对急救护理要点进行经验性总结。结果:在接受有效急诊急救护理后,59例患者好转,1例患者由于并发心律失常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98.33%。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施加有效的急诊急救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心脏破裂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致死性并发症,包括心室游离壁破裂、室间隔破裂、乳头肌断裂和假性室壁瘤,其中心室游离壁破裂最为常见也最凶险。随着再灌注治疗和辅助药物治疗的发展,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逐渐下降。然而,继发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心脏破裂的死亡率仍然极高。目前,心脏破裂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仍极为匮乏,临床上针对心脏破裂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也十分有限。心脏破裂已成为近年来心血管病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临床问题。本文将依据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脏破裂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从流行病学、分型、危险因素及临床决策等方面对心脏破裂的诊疗现状进行梳理,以期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脏破裂的诊治提供帮助。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破裂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年轻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特征和冠脉造影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02例年龄<40岁的AMI患者临床特征及冠脉造影结果。结果40岁以下年轻AMI患者以男性为主,发病与吸烟、血脂异常、肥胖有关,发病急、症状典型、并发症少、死亡率低,冠脉以单支病变、A型病变为主。102例冠心病患者中,单支病变61例,双支病变19例,多支病变6例。结论大量吸烟、阳性家族史是年轻人患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冠脉痉挛可能在年轻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年轻人 心肌梗死 冠脉血管造影术
  • 简介:目的了解地市级医院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诊治情况。方法对1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6h以内就诊者仅66例,占40.7%;溶栓治疗28例,占17.3%;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者9例,占5.6%。结论应加强社区医生的培训,积极开展院前溶栓治疗,缩短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的就诊时间并加强再灌注治疗。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 ST段抬高 溶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治疗方案以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8月~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20例,对他们采取急诊治疗,并在他们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以及在患者出院后的随访中做好相关的观察与记录,研究急诊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所抽取的患者在经过急诊治疗之后有15位患者在12小时内实现了血管再通,血管再通率为75%,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有4例,死亡1例,综合治愈率为9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综合治愈率为95%,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治疗 方案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脏破裂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致死性并发症,包括假性室壁瘤、室间隔破裂、乳头肌断裂和心室游离壁破裂,其中心室游离壁破裂即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凶险的心脏破裂型病情。随着再灌注治疗和辅助药物治疗的不断发展,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逐渐下降。可是继发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心脏破裂的死亡率仍然极高,心脏破裂已成为近年来心血管病领域亟待解决的普遍存在的重大临床问题。本文拟从流行病学、分型、危险因素及临床决策诸方面对心脏破裂的诊疗现状进行初探分析,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脏破裂的诊治提供一些帮助,以资参考。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破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3月到2011年5月收治的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临床护理的措施及要点。结果通过对本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实施急性期护理和重症护理后,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好转21例,死亡1例,抢救成功率达95%。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达99%。结论临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并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特征,做好与医生的配合,不仅能够降低死亡率,而且对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 要点 急诊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