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解剖型胫骨髓内钉(ExpertTibialNail,ETN)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19例应用ETN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患者采用术前处理,术后护理并注意加强术后功能锻炼,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减少并发症,使踝关节的活动范围维持在基本正常水平。结果所有患者膝、踝关节无萎缩,外观正常,关节活动范围基本正常。结论通过这种新型的胫骨交锁髓内钉固定胫骨干的骨折,更加有利于患者术后患肢功能的锻炼,增加了踝关节的活动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了患者对护理技术水平的肯定,从而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胫骨干骺端骨折 ETN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股骨近防旋髓内钉(PFNA)扩髓和未扩髓治疗老年严重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66例老年严重骨质疏松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9例,女17例;年龄75~89岁[(80.9±3.3)岁]。骨折AO分型:31-A1型23例,31-A2型22例,31-A3型21例。34例接受扩髓PFNA固定治疗(扩髓组),32例接受未扩髓PFNA固定治疗(未扩髓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术中失血量、显性失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量、输血率、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估髋部功能。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17个月[(13.5±1.1)个月]。扩髓组总失血量[(976.3±210.1)ml]、隐性失血量[(712.4±224.4)ml]、术中失血量[(139.4±21.0)ml]、显性失血量[(263.8±36.3)ml]、术后引流量[(124.4±29.5)ml]均大于未扩髓组[(799.0±119.5)ml、(603.0±136.4)ml、(94.1±18.8)ml、(195.9±35.4)ml、(101.9±27.5)ml](P<0.05)。扩髓组输血量[2(0,2)U]和输血率[53%(18/34)]均大于或高于未扩髓组[0(0,1.5)U、25%(8/32)](P<0.05)。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1,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头颈骨块的楔形撑开畸形、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切口感染、肺栓塞或脂肪栓塞。两组医源性外侧壁骨折、下肢静脉血栓和术后内科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严重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扩髓和未扩髓治疗均可获得满意的疗效,而PFNA未扩髓较扩髓治疗具有围术期失血量少、输血率低等优势。

  • 标签: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髓内 骨钉 失血,手术
  • 简介:胫骨干骨折临床常见,大多由较大的暴力损伤所致,暴力不仅造成明显的骨质破坏,而且还造成周围软组织的严重损伤。由于胫骨干的血供差,加上软组织菲薄,不能提供良好的血运及保护,故皮肤坏死、感染、骨髓炎、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及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很高。我院自2006年5月-2007年12月使用山东威高骨科材料有限公司生产Lcp胫骨远端内侧接骨板,

  • 标签: 骨折 微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尺骨干截骨治疗尺腕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对12例尺腕撞击综合征患者进行尺骨干截骨结合锁定加压尺骨远端钢板内固定术。根据手术时间、术后骨愈合时间、术前术后尺骨变异值、PRWE评分、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等临床指标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4~18个月,平均16.2个月。手术时间(43.1±9.3) min,所有患者均Ⅰ期骨愈合,骨性愈合时间为(12.6±1.7)周,均未发生并发症。术后X线检查尺骨变异值(-1.0±0.6) mm显著低于术前(2.6±1.2) mm(P<0.001)。末次随访PRWE评分(21.7±3.8)显著低于术前(52.2±7.3),P<0.001。末次随访VAS评分(0.8±0.7)显著低于术前(6.8±0.8)(P<0.001)。术前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术前为57.9±8.1,其中可5例、差7例;末次随访为85.4±8.9,其中优5例、良5例、可2例,术后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P<0.001)。结论尺骨干截骨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尺腕撞击综合征可促进骨愈合,明显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缓解疼痛,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 标签: 尺骨 截骨术 尺腕撞击综合征 钢板内固定
  • 简介:摘要单纯性长骨干结核而不伴有身体其他部位的结核表现在临床上是一种少见疾病,影像学上难以与其他疾病鉴别,给临床上的诊断带来一定困难,误诊率较高。现报道单纯股骨干结核误诊为骨肿瘤1例,发现单纯性结核在临床表现、影像学方面都可不典型,建议仔细寻找可做鉴别诊断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对比,术前完善穿刺活检,确定病变性质,选择合理治疗方式。

  • 标签: 骨结核 干骺端 股骨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建立稳定的大鼠股骨干内H型微血管的观测方法。方法2019年3月至2019年9月,15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雄性大鼠,购自南方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简单随机抽样分5组:25 μm组(A组),50 μm组(B组),70 μm组(C组),100 μm组(D组),150 μm组(E组)。取后肢股骨,经固定、脱钙、脱水、包埋等,形成5组厚切片,免疫荧光特异性标记CD31显示微血管,比较不同厚度下股骨干内微血管网血管平均面积占比、节点数目、血管总长度等指标,确立最佳观测厚度,在此基础上,CD31和Emcn双染观测H型微血管情况。应用Angio Tool软件分析骨内微血管网指标,SPSS 17.0软件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SD)分析。结果A~E组5组血管平均面积占比分别为(20.6±1.6)%、(31.0±1.4)%、(45.9±0.8)%、(31.8±1.1)%、(20.9±0.7)%,C组平均面积占比明显高于其余4组(F=313.64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E组5组节点数目分别为(103±6)、(175±6)、(305±5)、(151±6)、(45±3)个,C组节点数目明显高于其余4组(F=1 278.13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E组5组血管总长度分别为(14 300±956)、(19 215±439)、(24 492±565)、(19 071±893)、(12 799±561) μm,C组微血管总长度明显高于其余4组(F=12.53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显示骨内完整微血管网,股骨干骨CD31和Emcn双染标记显示特异性H型微血管。结论70 μm厚度下可满足微血管网的定量分析,实现对大鼠股骨干H型微血管的准确观测。

  • 标签: H型微血管网 股骨 免疫荧光 定量分析
  • 简介:摘要报告脊椎发育不良伴关节松弛2型(spondyloepimetaphyseal dysplasia with joint laxity 2,SEMDJL2) 1例。男,1岁8个月,临床表现为身材矮小、面中部扁平、肌张力减退、四肢关节松弛、双手掌指关节过伸,有先天性喉喘鸣病史,符合SEMDJL2的临床特征。Sanger测序结果显示患儿携带KIF22基因c.443C>T错义突变,导致编码产物p.Pro148Leu氨基酸变异,初步判定该突变为致病性变异。对有先天性喉喘鸣、全身关节松弛、关节过伸等表现的患儿可行二代测序基因检测协助遗传学诊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Mimics三维重建技术研究正常成人胫骨近融合部位的形态学特征并分析其潜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集下肢无明显异常者膝关节CT影像学资料,其中男41例、女27例,年龄为(38.7±8.4)岁(范围25~55岁),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为(25.3±4.0) kg/m2(范围18.75~41.8 kg/m2)。利用Mimics三维重建技术重建胫骨近和骨融合部位的三维模型。研究骨融合部位的表面积与年龄、BMI的关系,同时分析骨融合部位骨皮质厚度和骨密度的变化情况。结果利用Mimics三维重建技术重建出的成人骨融合部位在三维空间上是一个复杂的波浪起伏的板状结构。通过3-Matic Research 12.0软件获得骨融合部位的表面积为(2 994.7±645.3) mm2(范围1 704.0~4 650.0 mm2)。男性骨融合部位表面积为(3 269.3±533.9) mm2,大于女性的(2 577.6±578.7) 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6,P<0.001)。骨融合部位表面积与年龄(R2=0.02,P=0.268)和BMI(R2=0.04,P=0.125)无显著相关性。利用Mimics软件在膝关节CT的横断面获取骨线部位、骨线远端10 mm及20 mm层面骨皮质CT值分别为(451.059±74.953) Hu、(1 018.412±125.732) Hu、(1 414.162±107.848) Hu。测量骨线部位、骨线远端10 mm及20 mm层面骨皮质厚度分别为(1.814±0.090) mm、(2.511±0.089) mm及(3.189±0.185) mm。结论采用Mimics三维重建技术可对正常成人胫骨近融合部位进行可视化研究。成人骨融合部位为波浪起伏的板状结构,骨融合部位的骨皮质密度较低、厚度较薄,理论上讲在间接暴力下容易发生骨折。

  • 标签: 成年人 胫骨 成像 三维 骨骺 形态发生
  • 简介:肢体延长术已广泛应用于矫正肢体长度不等,先天性或后天性畸形,修复各种骨缺损与骨不连。通过矫正肢体短缩畸形,从而达到改善肢体功能的目的。我科2000年2月~2007年2月共为14例小腿短缩畸形患者,应用外固定延长器进行肢体延长,术后效果较为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骨延长术/护理 胫骨/外科学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肱骨减压治疗重度肩痛疗效。方法将120例顽固性肩痛患者(采取常规保守疗法无效)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简称软组织治疗组)仅给予肩周软组织治疗(肩部各功能肌群等软组织),根据病情不同需要采用痛点和神经阻滞、射频或银质针松解粘连或挛缩组织、物理疗法(肩关节松动术、肩部软组织手法和牵伸训练、各种理疗)等综合肩关节康复方法,实验组即骨减压组,病人给予肩周软组织治疗等综合康复方法,并行肱骨骨减压,以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及改良)评分及肩关节ROM改善程度来评定疗效。结果骨减压组经肩周软组织松解联合肱骨减压治疗重度肩痛后,第一天夜间可见疼痛缓解,VAS评分下降显著,治疗后1、2、3周ROM功能改善,而对照组肩痛及肩关节ROM改善弱于实验组。结论肩周软组织松解联合肱骨减压可以治疗重度肩痛,迅速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病程缩短,可以解决难治性肩痛,疗效突出。

  • 标签: 重度肩痛 无血管性坏死 肩关节各功能肌群 肱骨骺端 骨骺减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FLNA基因变异所致额骨干发育不良1型(frontometaphyseal dysplasia 1,FMD1)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分析患儿的临床表型,应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对先证者进行致病基因变异筛查,用Sanger测序法对其父母进行验证。结果先证者男性,2岁9个月,表现为特殊面容:眉弓轻度突出、眼睑下斜、眼距宽,骨骼畸形:双下肢弯曲、右膝外翻、左膝内翻、双手食指及中指轻度畸形、小指屈曲挛缩,左肘关节活动受限。基因测序发现患儿FLNA基因存在错义变异c.3527G>A,p.Gly1176Glu(半合子),父母均未携带该变异。结论FLNA基因变异引起的FMD1在婴幼儿时期即可出现关节挛缩、长骨发育不良,并随年龄增长进展,需要长期随访治疗。本例患儿FLNA基因变异位点尚未见文献报道。

  • 标签: 额骨干骺端发育不良1型 FLNA基因 变异 高通量测序
  • 简介:目的比较微波与射频对离体猪股骨干的制热效应,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取20条新鲜成年猪股骨,根据数据随机法分成微波组与射频组2组,每组10个股骨样本分别采用微波和射频进行加热凝固。加热功率为60w,加热时长为300s,旁开加热点5、10、15mm测温,比较两种热疗技术的凝固范围和形状以及温度分布和变化趋势。结果60W·300s微波和射频凝固的纵径分别为37.1±3.2mm,28.3±2.5mm,前者明显大于后者(P〈0.05),横径分别为21.3±1.6mm,19.8±1.4mm,前者明显大于后者(P〈0.05)。微波消融后出现明显的炭化带,凝固区及充血带分布,射频消融后仅可观察到明显的凝固区。射频形成的凝固体较微波更接近球形。微波和射频的中心温度分别为126.2±1.51℃,100.2±0.7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旁开10mm处温度分别为91.5±3.7℃,58.3±2.4℃,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射频消融与微波消融各测温点分别在210s与255s内达到稳态,二者距离加热中心越近温度越高,上升速度越快。微波消融中心温度可达到120℃以上,射频消融中心温度不超过100℃。结论微波和射频对离体猪股骨干凝固形状及凝固范围存在差异,中心温度和旁开10mm处温度,微波显著高于射频。微波较射频热场温度高,凝固范围大,在较大骨肿瘤的治疗中宜选用微波,射频消融较微波有更好的温控性。了解各自的制热特性有利于两种技术的合理选择。

  • 标签: 微波 脉冲射频术 股骨 骨骺 动物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CT、MRI对三类长骨干同属纤维组织细胞源性肿瘤的(纤维性缺损FCD、非骨化性纤维瘤NOF及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BFH)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病理证实的三类长骨干同属纤维组织细胞源性肿瘤患者的X线、CT、MRI表现。结果X线平片和CT上表现为沿骨长轴走行局限于皮质内和皮质内偏心性膨胀累及髓腔的均匀溶骨性透光区,MRI信号较均匀,T1T2信号呈长T1T2及低(或等)的T1T2信号;中等度强化,强化亦较均匀。FCD、NOF具有蛋壳样骨质硬化带,BFH硬化带不连续,部分边界模糊,影像学表现可因病变部位及病程不同而异。结论三类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多数典型病例X线平片结合CT、MRI可做出明确诊断。

  • 标签: 骨肿瘤 干骺端纤维性缺损 非骨化性纤维瘤 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解剖型胫骨髓内钉治疗方法应用到胫骨干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112例胫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队形,对所有患者随机的编号然后按照奇偶数将所有患者均分成立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患者,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胫骨髓内钉治疗方法开展治疗,对于观察组的患者采用解剖型胫骨髓内钉治疗方法开展治疗,对两组患者骨折的越好情况、下肢Harris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的平均愈合时间为2.90.6个月,对照组患者骨折的平均愈合时间为4.41.3个月,观察组患者下肢Harris功能评分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同时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型胫骨髓内钉质量方法引用到胫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明显的加快骨折的愈合速度,改善患者的下肢功能,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解剖型胫骨髓内钉治疗 传统型胫骨髓内钉治疗 胫骨干骺端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儿童出现骨折非常容易涉及到骨以及骨损伤,发生骨损伤会引起骨端出现骨桥,造成板提前闭合,导致肢体短缩或者是出现成角畸形,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影响十分大。骨板损伤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属于临床小儿矫形外科中存在的难题,现在针对骨板损伤的诊断方式以及治疗手段非常多,但是效果不甚理想,本文对儿童骨板损伤的诊断以及治疗进展进行分析。

  • 标签: 骨骺 骺板损伤 治疗进展
  • 简介:目的研究狄诺塞麦(DMAb)对去卵巢大鼠股骨干骨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4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行假手术(Sham,n=15)和切除双侧卵巢(OVX,n=25)手术,术后12w每组各取5只大鼠处死取股骨行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来确定骨质疏松的建立情况,随后各组大鼠在双侧股骨干建立3mm圆形缺损,术后随机分成3组:Sham、OVX组及DMAb组。术后第一天DMAb组给予DMAb皮下注射一次,剂量为60mg,正常饲养12w后所有大鼠处死取股骨行Micro-CT、骨生物力学、组织切片检测。结果和OVX组、Sham组股骨干缺损愈合相比,DMAb组大鼠股骨干缺损区域有较高的最大载荷、骨密度(BMD)、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粱数量(Tb.N)、连接密度(Conn.D)、骨矿化沉积率(MAR)和较低的骨小粱分离度(Tb.Sp),且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MAb通过增加骨量,促进骨组织矿化及提高骨骼强度来加速去势大鼠股骨干骨缺损的修复。

  • 标签: 去势大鼠 骨质疏松 骨缺损 狄诺塞麦 骨矿化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联合阻挡钉技术治疗胫骨及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采用交锁髓内钉联合阻挡钉治疗股骨、胫骨干骨折30例相关资料。结果30例患者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8.1±2.5)W;随访12个月临床评分,优19例(63.3%)、良8例(26.7%)、可3例(1.0%)、优良率90.0%。结论交锁髓内钉技术治疗胫骨及股骨干骨治疗中,应用阻挡钉技术可有效矫正成角畸形,增加骨钉复合体的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胫骨 股骨干骺端骨 交锁髓内钉 阻挡钉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专家型胫骨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闭合或小切口复位ETN内固定30例胫骨近骨折患者。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所有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6周,患者完全负重时间平均12周,所有患者无感染、断钉、固定失效等并发症。结论ETN治疗胫骨近骨折具有软组织损伤小、骨折断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畸形发生率低、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治疗胫骨近骨折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胫骨近端干骺端骨折 胫骨髓内钉 骨折内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