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单纯性长骨干结核而不伴有身体其他部位的结核表现在临床上是一种少见疾病,影像学上难以与其他疾病鉴别,给临床上的诊断带来一定困难,误诊率较高。现报道单纯股骨结核误诊为骨肿瘤1例,发现单纯性干结核在临床表现、影像学方面都可不典型,建议仔细寻找可做鉴别诊断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对比,术前完善穿刺活检,确定病变性质,选择合理治疗方式。

  • 标签: 骨结核 干骺端 股骨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建立稳定的大鼠股骨内H型微血管的观测方法。方法2019年3月至2019年9月,15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雄性大鼠,购自南方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简单随机抽样分5组:25 μm组(A组),50 μm组(B组),70 μm组(C组),100 μm组(D组),150 μm组(E组)。取后肢股骨,经固定、脱钙、脱水、包埋等,形成5组厚切片,免疫荧光特异性标记CD31显示微血管,比较不同厚度下股骨内微血管网血管平均面积占比、节点数目、血管总长度等指标,确立最佳观测厚度,在此基础上,CD31和Emcn双染观测H型微血管情况。应用Angio Tool软件分析内微血管网指标,SPSS 17.0软件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SD)分析。结果A~E组5组血管平均面积占比分别为(20.6±1.6)%、(31.0±1.4)%、(45.9±0.8)%、(31.8±1.1)%、(20.9±0.7)%,C组平均面积占比明显高于其余4组(F=313.64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E组5组节点数目分别为(103±6)、(175±6)、(305±5)、(151±6)、(45±3)个,C组节点数目明显高于其余4组(F=1 278.13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E组5组血管总长度分别为(14 300±956)、(19 215±439)、(24 492±565)、(19 071±893)、(12 799±561) μm,C组微血管总长度明显高于其余4组(F=12.53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显示内完整微血管网,股骨CD31和Emcn双染标记显示特异性H型微血管。结论70 μm厚度下可满足微血管网的定量分析,实现对大鼠股骨H型微血管的准确观测。

  • 标签: H型微血管网 股骨 免疫荧光 定量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狄诺塞麦(DMAb)对去卵巢大鼠股骨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4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行假手术(Sham,n=15)和切除双侧卵巢(OVX,n=25)手术,术后12w每组各取5只大鼠处死取股骨行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来确定骨质疏松的建立情况,随后各组大鼠在双侧股骨建立3mm圆形缺损,术后随机分成3组:Sham、OVX组及DMAb组。术后第一天DMAb组给予DMAb皮下注射一次,剂量为60mg,正常饲养12w后所有大鼠处死取股骨行Micro-CT、生物力学、组织切片检测。结果和OVX组、Sham组股骨缺损愈合相比,DMAb组大鼠股骨缺损区域有较高的最大载荷、骨密度(BMD)、体积分数(BV/TV)、小梁厚度(Tb.Th)、小粱数量(Tb.N)、连接密度(Conn.D)、矿化沉积率(MAR)和较低的小粱分离度(Tb.Sp),且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MAb通过增加量,促进组织矿化及提高骨骼强度来加速去势大鼠股骨缺损的修复。

  • 标签: 去势大鼠 骨质疏松 骨缺损 狄诺塞麦 骨矿化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尺骨干治疗尺腕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对12例尺腕撞击综合征患者进行尺骨干结合锁定加压尺骨远端钢板内固定术。根据手术时间、术后愈合时间、术前术后尺骨变异值、PRWE评分、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等临床指标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4~18个月,平均16.2个月。手术时间(43.1±9.3) min,所有患者均Ⅰ期愈合,性愈合时间为(12.6±1.7)周,均未发生并发症。术后X线检查尺骨变异值(-1.0±0.6) mm显著低于术前(2.6±1.2) mm(P<0.001)。末次随访PRWE评分(21.7±3.8)显著低于术前(52.2±7.3),P<0.001。末次随访VAS评分(0.8±0.7)显著低于术前(6.8±0.8)(P<0.001)。术前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术前为57.9±8.1,其中可5例、差7例;末次随访为85.4±8.9,其中优5例、良5例、可2例,术后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P<0.001)。结论尺骨干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尺腕撞击综合征可促进愈合,明显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缓解疼痛,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 标签: 尺骨 截骨术 尺腕撞击综合征 钢板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颅骨干发育不良(craniometaphyseal dysplasia, CMD)病例的治疗过程和临床效果,总结治疗经验。方法2004年6月至2018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共收治3例CMD患者,第1例为1岁男性患儿,仅给予降钙素等药物治疗;第2例为5岁男性患儿,行鼻腔扩大、眶距缩窄术及內眦韧带移位术;第3例为7岁男性患儿,行颅骨重排+鼻畸形矫正术。观察患儿术后治疗效果。结果第1例患儿通过药物治疗后,实验室检查钙含量、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均恢复正常,随访2个月,无并发症但畸形无改变。第2例患者术后鼻腔明显扩大,眶间距缩窄16~17 mm,但患儿颅面部畸形并未得到明显改善。随访半年,鼻腔功能处于良好状态。第3例患儿术后颅骨厚度由3 cm降至1~2 cm,头颅前后径缩短了6 cm,舟状头畸形明显改善。术后即刻复查DD二聚体为4.25 mg/L,FDP为20.6 μg/ml,均较术前(DD二聚体0.98 mg/L,FDP 7.24 μg/ml)明显升高。术后2周,因创面感染药物治疗无效,行颅骨重排术后清创术。颅骨重排术后10个月患儿再次因感染入院,CT示骨质吸收,于全麻下行颅骨外露清创缝合术及颅骨修补术。颅骨重排术后16个月随访,患儿病情稳定,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药物治疗对CMD具有一定的作用,而手术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手术风险高,并发症多,需要反复多次手术。

  • 标签: 先天性头颅畸形 骨吸收 颅骨干骺端发育不良
  • 简介:目的比较微波与射频对离体猪股骨的制热效应,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取20条新鲜成年猪股骨,根据数据随机法分成微波组与射频组2组,每组10个股骨样本分别采用微波和射频进行加热凝固。加热功率为60w,加热时长为300s,旁开加热点5、10、15mm测温,比较两种热疗技术的凝固范围和形状以及温度分布和变化趋势。结果60W·300s微波和射频凝固的纵径分别为37.1±3.2mm,28.3±2.5mm,前者明显大于后者(P〈0.05),横径分别为21.3±1.6mm,19.8±1.4mm,前者明显大于后者(P〈0.05)。微波消融后出现明显的炭化带,凝固区及充血带分布,射频消融后仅可观察到明显的凝固区。射频形成的凝固体较微波更接近球形。微波和射频的中心温度分别为126.2±1.51℃,100.2±0.7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旁开10mm处温度分别为91.5±3.7℃,58.3±2.4℃,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射频消融与微波消融各测温点分别在210s与255s内达到稳态,二者距离加热中心越近温度越高,上升速度越快。微波消融中心温度可达到120℃以上,射频消融中心温度不超过100℃。结论微波和射频对离体猪股骨凝固形状及凝固范围存在差异,中心温度和旁开10mm处温度,微波显著高于射频。微波较射频热场温度高,凝固范围大,在较大骨肿瘤的治疗中宜选用微波,射频消融较微波有更好的温控性。了解各自的制热特性有利于两种技术的合理选择。

  • 标签: 微波 脉冲射频术 股骨 骨骺 动物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解剖型胫骨髓内钉(ExpertTibialNail,ETN)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19例应用ETN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患者采用术前处理,术后护理并注意加强术后功能锻炼,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减少并发症,使踝关节的活动范围维持在基本正常水平。结果所有患者膝、踝关节无萎缩,外观正常,关节活动范围基本正常。结论通过这种新型的胫骨交锁髓内钉固定胫骨干的骨折,更加有利于患者术后患肢功能的锻炼,增加了踝关节的活动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了患者对护理技术水平的肯定,从而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胫骨干骺端骨折 ETN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行外固定支架搬运技术对胫骨干缺损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行外固定支架搬运技术的胫骨干缺损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心理状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量表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后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行外固定支架搬运技术的胫骨干缺损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负性情绪,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骨缺损 骨搬运 围术期 护理效果
  • 简介:骨干骨折临床常见,大多由较大的暴力损伤所致,暴力不仅造成明显的骨质破坏,而且还造成周围软组织的严重损伤。由于胫骨干的血供差,加上软组织菲薄,不能提供良好的血运及保护,故皮肤坏死、感染、骨髓炎、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及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很高。我院自2006年5月-2007年12月使用山东威高骨科材料有限公司生产Lcp胫骨远端内侧接骨板,

  • 标签: 骨折 微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联合阻挡钉技术治疗胫骨及股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采用交锁髓内钉联合阻挡钉治疗股骨、胫骨干骨折30例相关资料。结果30例患者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8.1±2.5)W;随访12个月临床评分,优19例(63.3%)、良8例(26.7%)、可3例(1.0%)、优良率90.0%。结论交锁髓内钉技术治疗胫骨及股骨治疗中,应用阻挡钉技术可有效矫正成角畸形,增加钉复合体的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胫骨 股骨干骺端骨 交锁髓内钉 阻挡钉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股骨骨折牵引患者应采取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7月收治的68例股骨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随机分组,实验组37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对照组31例患者接受馋鬼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0.65%%,实验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1.89%,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骨折牵引患者在治疗同时接受综合护理,有助于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避免出现牵引感染,确保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病痛,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股骨干骨折 骨牵引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股骨骨折合并股骨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方式。方法2009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对57例股骨骨折并发股骨骨折患者进行了探讨分析,30例作为单一内固定组,使用内固定治疗方式,27例作为组合内固定组,使用组合内固定方式,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单一内固定组的手术出血量平均是(143.7±36.5)ml,平均手术时间(78.2±10.3)min,对照组是(278.4±74.8)ml和(105.1±21.9)min,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平均追踪观察时间为(20.5±3.3)个月,两组的愈合时间、术后Harris评分、并发症情况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股骨骨折合并股骨骨折临床中可以使用髓内钉固定,降低患者出血量,缩短手术操作时间,确保患者能够愈合。

  • 标签: 股骨近端骨折 股骨干骨折 内固定
  • 简介:肢体延长术已广泛应用于矫正肢体长度不等,先天性或后天性畸形,修复各种缺损与不连。通过矫正肢体短缩畸形,从而达到改善肢体功能的目的。我科2000年2月~2007年2月共为14例小腿短缩畸形患者,应用外固定延长器进行肢体延长,术后效果较为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骨延长术/护理 胫骨/外科学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肢体延长从国际医学上说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了,1921年Corairilla在世界上第一次施行了股骨延长术,由于并发症多,未能得到推广;1936年以来Mcmullali等医学工作者进行了10年的刻苦研究,并做了大量的动物试验,虽然对延长手术做了很多方面的改进,但仍然存在着许多技术上的难关;1958年Sofila对肢体延长术再次进行了改进,并对自己曾经做过的手术进行了随访和严密的观察,认为肢体延长手术的并发症较多,提出延长手术需慎重、严肃考虑后方可进行,这对肢体延长手术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使一般临床医师不敢轻易涉及;直到l967年Colemah、Noohah、Kawamnr等学者认真的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吸取教训,并做了大量的动物试验后,认为肢体延长手术有着很重要的使用价值和可行性,所以再一次提出肢体延长的必要性,从此才扎实地奠定了肢体延长术的手术基础。接着世界上才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的医学科学家陆续零星开展此项手术,其中以原苏联的医学专家Illizarov和意大利的Montecharlie在临床上应用的最为成功。我国直到1974年才开始进行临床研究,直到1987年在国内才真正地得到发展。目前国内采取肢体延长的方法有几种,如胫骨干延长术,在国内最早开展,因损伤大、出血多、愈合慢、容易发生成角及不连,已被专家淘汰;牵开延长,虽然能大幅度的延长肢体,但它只适用于12~14岁左右的未闭的青少年,在年龄上受到限制,同时在分离时容易产生旋转应力。使分离线呈螺旋形穿越,容易使儿童出现早闭;股骨延长术,延长幅度小。而且需要植。为避免上述弊端,我院自1987年以来对国内几种延长手术进行考证,认真吸取了几种不同手术的优点。尽量克服其缺点,采取胫骨上端干延长术。�

  • 标签: 肢体短缩 胫骨上端干骺端 胫骨延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骨折合并股骨骨折中采用股骨髓内钉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接收的股骨骨折合并股骨骨折患者60例,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运用近解剖锁定钢板术治疗,观察组运用股骨髓内钉术治疗,分析不同手术后患者治疗疗效、手术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Harris优良率上,观察组为96.67%,对照组为70.00%,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与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上,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骨折合并股骨骨折中采用股骨髓内钉术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减少手术损伤,加快术后恢复速度,整体效果更有优势。

  • 标签: 股骨近端骨折 股骨干骨折 股骨近端髓内钉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采用Henry入路显露并将干端接骨板置于桡骨外侧固定治疗近骨干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间北京积水潭医院采用Henry入路显露并将干钢板置于桡骨外侧固定治疗的5例近骨干骨折(近骨干骨折定义为骨折累及范围位于桡骨粗隆至旋前圆肌止点之间)的患者资料。男2例,女3例;年龄16~59岁,平均41.4岁;左侧3例,右侧2例。术后规律随访和记录患者影像学资料、骨折愈合时间、前臂旋前-旋后活动度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上肢功能障碍评分(Quick-DASH)、Anderson标椎以及Grace和Eversmann标准评定疗效。结果5例患者术后获7~16个月(平均10.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4.6个月。肘关节屈曲平均146°,伸直平均-2°,旋前平均77°,旋后平均88°。术后VAS评分:4例为0分,1例为1分。末次随访时Quick-DASH评分平均4.1分;根据Anderson标准评估疗效:5例均为优;根据Grace和Eversmann标准评估疗效:优4例,良1例。无一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采用Henry切口显露并将干钢板置于桡骨外侧固定是治疗近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前臂损伤 骨折固定术,内 骨板 近端桡骨干骨折 Henry切口
  • 简介:背景:股骨合并同侧股骨骨折是一种较为少见的损伤,漏诊率高,尚无统一标准的内固定方式。目的:探讨接骨板系统治疗同侧股骨合并股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6例同侧股骨合并股骨骨折患者,男11例,女5例;年龄17-60岁,平均(36.2±10.7)岁;交通伤12例,高处坠落伤4例;闭合性骨折14例,开放性骨折2例(GustiloⅡ型1例,Ⅲ型1例)。入院后即刻确诊股骨骨折13例,延迟诊断3例,延迟时间为5-6d。全部病例均采用接骨板系统(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联合重建锁定接骨板或空心钉)固定治疗。结果:手术时间为135-231min,平均(179.7±26.3)min;术中出血量为430-575ml,平均(497.8±40.1)ml。除1例失随访外,其余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9-30个月,平均(16.2±6.1)个月。14例股骨骨折于术后3-6个月获得骨折愈合,平均(4.2±0.9)个月;1例股骨颈骨折术后9个月仍未愈合,行股骨转子间外翻截后5个月愈合。14例股骨骨折于术后3-7个月获得骨折愈合,平均(5.1±1.1)个月;1例股骨骨折术后9个月骨折仍未愈合,经再次手术内固定并植后4个月愈合。末次随访的Friedman-Wyman功能评分:优9例,良5例,差1例。术后并发症包括伤口感染1例,股骨颈内翻畸形1例,股骨不连1例,股骨不连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结论:同侧股骨合并股骨骨折相对较少,漏诊率和延迟诊断率较高,且治疗复杂。应用接骨板系统治疗同侧股骨合并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股骨干骨折 股骨近端骨折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 重建锁定接骨板 空心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股骨股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1月~2015年6月我院股骨股骨骨折患者60例,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固定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髓内钉固定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手术时间、患者术中出血量、临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6.67%,对照组为9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术后并发症,髋关节功能以及膝关节功能均获得显著恢复。结论临床采用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固定方法以及髓内钉固定方法对股骨股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可获得显著疗效,均体现出操作步骤简单、固定牢靠以及微创等优点,可将患者患肢功能进行保留,发挥两种方法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股骨近端并股骨干骨折 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固定法 髓内钉固定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FLNA基因变异所致额骨干发育不良1型(frontometaphyseal dysplasia 1,FMD1)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分析患儿的临床表型,应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对先证者进行致病基因变异筛查,用Sanger测序法对其父母进行验证。结果先证者男性,2岁9个月,表现为特殊面容:眉弓轻度突出、眼睑下斜、眼距宽,骨骼畸形:双下肢弯曲、右膝外翻、左膝内翻、双手食指及中指轻度畸形、小指屈曲挛缩,左肘关节活动受限。基因测序发现患儿FLNA基因存在错义变异c.3527G>A,p.Gly1176Glu(半合子),父母均未携带该变异。结论FLNA基因变异引起的FMD1在婴幼儿时期即可出现关节挛缩、长骨发育不良,并随年龄增长进展,需要长期随访治疗。本例患儿FLNA基因变异位点尚未见文献报道。

  • 标签: 额骨干骺端发育不良1型 FLNA基因 变异 高通量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股骨髓内钉和近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股骨骨折合并股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探讨。方法本次临床研究入选对象均为2015年4月~2016年3月期间内,我院骨科科室所收治的股骨骨折合并股骨骨折患者,共计40例。设置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均为20例。对照组20例患者接受近解剖锁定钢板的治疗方法。观察组20例患者接受股骨髓内钉的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股骨髓内钉方法对股骨骨折合并股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优于近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股骨近端髓内钉 近端解剖锁定钢板 治疗 骨折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