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建立快速敏感特异的检测产荚膜梭菌的方法。方法:以产荚膜梭菌基因为靶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以自产荚膜梭菌菌株中提取的DNA为模板,优化引物和探针的浓度比,同时验证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结果:建立的反应体系在上游引物浓度为0.45μmol/L、下游引物浓度为0.15μmol/L、探针浓度为0.3μmol/L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与创伤弧菌等12种相关细菌均无交叉反应;对纯菌检测的灵敏度低于10CFU/反应体系。结论: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方法特异、灵敏、快速,能对战时气性坏疽做出快速准确的报告,实现对这种战时高发疾病的安全、快速和定量检测。

  • 标签: 产气荚膜梭菌 TAQMAN探针 荧光定量PCR
  • 简介:目的探讨高脂饮食对西藏小型猪胰岛抵抗(IR)及肝胰岛受体底物(IRS)1、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只西藏小型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tr)5只饲喂普通饲料、IR模型(IRmodel)组5只饲喂高脂饲料,连续造模12周。造模12周后,称重并测量体长,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空腹取前腔静脉血测定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空腹血糖(FBG)和胰岛(insulin),计算胰岛抵抗指数(homeostasismodelassessment-estimatedinsulinresistance,HOMA-IR);同时进行糖耐量试验,并计算糖耐量曲线下面积(AUC);取肝组织检测IRS-1和IRS-2基因和蛋白表达,并行油红O、PAS和HE染色,分别观察肝脂质沉积、糖原及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IR模型组体重、BMI指数、TC、LDL-C、HDL-C、FFA、FBG、insulin和HOMA-IR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P<0.01);糖耐量试验显示血糖和胰岛水平曲线下降延缓,而AUC血糖和AUC胰岛均明显升高(P<0.05,P<0.01);肝组织中出现脂质沉积、糖原增加和局部肝细胞浊肿、部分胞核消失或被挤向一端,偶见淋巴细胞浸润;同时肝组织中IRS-1和IRS-2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高脂饮食可引起西藏小型猪胰岛抵抗,肝组织IRS-1和IRS-2表达降低是高脂饮食影响西藏小型猪胰岛敏感性的分子机制之一。

  • 标签: 西藏小型猪 高脂饮食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受体底物
  • 简介:[背景]2-乙基-3,6-二甲基吡嗪是红火蚁告警信息的主要成分,本研究旨在分离、鉴定红火蚁工蚁浸提液中告警信息成分,分析红火蚁工蚁对告警信息合成样品混合物的电生理反应。[方法]200g红火蚁工蚁的正己烷浸提液过硅胶柱,正己烷—丙酮体系洗脱,相色谱(G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检测浸提液中含告警信息的流分,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仪(GC-EAD)分析红火蚁工蚁对2-乙基-3,5(6)-二甲基吡嗪混合物的电生理活性。[结果]红火蚁工蚁正己烷浸提液硅胶柱层析分离能够得到含2-乙基-3,6-二甲基吡嗪的流分,GC-MS分析的保留时间在11.45min。经过GC-EAD分析,发现红火蚁工蚁对2-乙基-3,5(6)-二甲基吡嗪混合物有显著的电生理反应。[结论与意义]红火蚁工蚁对2-乙基-3,6-二甲基吡嗪的电生理反应比2-乙基-3,5-二甲基吡嗪高。

  • 标签: 红火蚁 告警信息素 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
  • 简介:目的:在FUS-50L生物反应器中利用补料分批培养技术培养表达含重组质粒pET28a(+)-GNLY的大肠杆菌BL21(DE3)pLysS株,生产重组颗粒溶(GNLY)。方法:选取含pET28a(+)-GNLY的BL21(DE3)pLysS菌株单个克隆分级培养,将制备的二级种子液接种于发酵罐中。在发酵过程中,控制溶氧为30%~50%,温度为37℃;在基础培养基内生长4h后,补加以甘油为碳源的补料,继续生长到11h;加入葡萄糖至终浓度为1%,30℃诱导表达6h;收集菌体,纯化制备目的蛋白。利用Western印迹检测重组蛋白的抗原性,用CFU方法检测其生物学活性。结果:发酵液中最终菌体密度达80g/L;纯化所得重组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5%,含量为60mg/L;经鉴定所获重组颗粒溶素有较好的免疫学活性和生物学活性。结论:用含重组质粒pET28a(+)-GNLY的大肠杆菌BL21(DE3)pLysS表达系统,可得到具有生物活性的重组颗粒溶,为大批量生产提供了条件。

  • 标签: 颗粒溶素 分批补料 发酵培养 重组蛋白质
  • 简介:血小板生成是新近发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造血调控因子.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力,基本上阐明了血小板生成及其受体系统(TPO/c-Mpl)在造血调控方面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重组血小板生成,以治疗放疗和化疗引发的血小板减少症.本文综述了近年TPO及其受体c-Mpl系统对造血调控的研究进展,涉及TPO和c-Mpl的基因和蛋白分子结构、基因表达调控、可能经历的信号传导途径、TPO/c-Mpl系统主要的生理作用、TPO在血液循环中的代谢过程以及目前重组血小板生成的临床研究现状等六个方面.深入理解TPO/c-Mpl系统的结均和作用,将加深人们对机体的造血调控和血液病的认识,并将有助于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

  • 标签: 人血小板生成素 血小板生成素受体 基因调控 研究进展
  • 简介:简要介绍了人白细胞介6(hIL-6)的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通过对hIL-6突变体的研究,发现hIL-6分子上存在2个活性位点(位点Ⅰ和位点Ⅱ),其中位点Ⅰ识别hIL-6受体(hIL-6R)的分子量为80×10~3的配基结合亚单位,位点Ⅱ与gp130结合参与信号转导,这使得合理设计hIL-6拮抗剂成为可能。

  • 标签: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6拮抗剂
  • 简介:在建设有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社会当中,发展社会就是要始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绿色经济、环保经济。木材主要来源于树木,通过对木材的含率进行准确的测定以及碳素数据的存数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作用。本文就木材含率的测定以及碳素储存数据库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 标签: 木材含碳率 测定 碳素储存
  • 简介: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通过饮食是动物获取所需胡萝卜的难一来源。然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研究人员新公布的研究成果发现。一种名为豌豆蚜虫的昆虫能够生产制造自身所需的基本营养成分——胡萝卜。研究论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 标签: 《科学》杂志 胡萝卜素 动物体内 亚利桑那大学 研究成果 研究人员
  • 简介:通过加入虫草多糖、树舌多糖、灵芝多糖、榆耳多糖、银耳多糖、小刺猴头茵多糖、黑木耳多糖和云芝多糖8种真菌多糖,观察真菌多糖对PNA与血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小刺猴头菌多糖具有较强的与PNA的结合能力,这可能是由于小刺猴头菌多糖的空间结构或其上的半乳糖的连接方式、空间位置更适合与PNA结合的缘故。

  • 标签: 真菌多糖 花生凝集素 细胞凝集素作用
  • 简介:12月11日,来自上海瑞金医院、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发现位于转录因子YY1上的T372R高频突变与胰岛瘤发病机理相关。这为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潜在靶点,也为与胰岛分泌相关的糖尿病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 标签: 胰岛素分泌 致病基因 通讯 自然 科研人员 发病机理
  • 简介:美国德州拉斯市贝勒大学医学中心的RobertPerrillo及其同事在AmJGastroenterol上报告,在肝炎Be抗原(HBeAg)阴性的慢性乙肝患者中,经60周聚乙二醇干扰α-2a治疗后可产生较高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其应答率比通常使用的48周标准治疗方案高。

  • 标签: 治疗方案 聚乙二醇 干扰素Α 乙肝 Robert E抗原
  • 简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类暗褐色或黑色物质,在真菌主要存在于细胞壁,与真菌的形态和毒力密切相关,具有增强真菌在逆环境中的存活力、抵抗宿主免疫攻击和耐受抗真菌药物等作用。随着临床真菌感染发病率逐渐上升,对抗真菌药物耐药现象增多,探讨真菌黑与其抗药性关系将为阐明真菌感染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为开发新型的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本文重点从真菌黑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人类致病真菌抗药性方面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真菌黑素 抗药性 致病性真菌
  • 简介:目的观察白细胞介-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12(interleukin-12,IL-12)对于纯化培养条件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ganglioncells,RGCs)生存率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自身免疫调节紊乱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抗小鼠Thy1.2抗体粘附两步纯化法,得到纯化的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Thy1.2单克隆抗体联合神经微管蛋白-2多克隆抗体对RGCs进行免疫细胞化学双标记法鉴定RGCs纯度。TUNEL染色法检测凋亡细胞、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计数细胞。实验分为两个阶段,首先观察IL-4和IL-12对RGCs的直接影响;然后观察在NMDA兴奋性毒性作用下IL-4和IL-12对于RGCs的影响。结果正常培养条件下,除10U/mLIL-4外,IL-4和IL-12其余浓度组的RGC存活率均较对照组降低(P〈0.0083);当有NMDA存在时,1、10、100U/mL的IL-4和IL-12浓度组的RGCs存活率分别为79.2%、87.2%、69.5%及77.5%、76.4%和73.7%,均较单纯NMDA处理组的RGCs存活率62.25%明显提高(P〈0.0083)。结论纯化的RGCs培养条件下,IL-4和IL-12不具有直接的神经保护作用,但具有增强细胞对抗NMDA兴奋性毒性损伤的作用,提示自身免疫调节紊乱可能损伤RGCs,与青光眼等发病有关。

  • 标签: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白介素 神经保护
  • 简介:“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要体会本届世博会的这个口号的内涵,是需要想象力的,特别是当你在上班高峰时被堵在延安高架桥上的时候。如果把这些几乎静止不动、且散发着刺鼻气味的铁盒子都换成绿色植物,那会怎么样?这大概是上汽集团“叶子车”的设计者们的灵感。

  • 标签: 未来城市 光合作用 生物技术 低碳 绿色植物 上汽集团
  • 简介:相色谱法对发酵液中的乙酸进行了分析。以丙酸为内标,样品用硫酸酸化后再用乙醚提取,在HP-FFAP毛细管分析柱上进行色谱分析,采用FID检测器检测。该方法样品制备过程简捷精密度和回收率都很高。乙酸的回收率为99.44%-102.41%,变异系数1.69%-6.11%。方法的建立为工程菌发酵控制和代谢工程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手段。

  • 标签: 气相色谱法 分析 乙酸 工程菌发酵液
  • 简介:脂肪组织过去一直被认为仅仅是体内的—个能量储存池。然而,近十年来的研究表明,它还是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之一。它所分泌的一些激素对胰岛的敏感性及其生理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脂联(Adiponectin)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它于1995被发现后,

  • 标签: 脂联素缺乏 糖尿病 心脏病 并发症 内分泌激素 胰岛素
  • 简介:“从肠抑胃素的基础研究到瘦的药用开发”一文,原在《生理学报》第65卷第5期上刊登,本期《生理通讯》转载此文,以飨读者。

  • 标签: 药用开发 基础研究 瘦素 生理
  • 简介:对4个不同来源人工蛹虫草菌株进行平板试验,在培养条件相同情况下,观察比较其生长情况;对相同菌龄不同菌株菌丝体所含虫草进行超声波提取。结果表明:峰面积与虫草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高,其中菌株YJ113菌丝体虫草含量最高,为0.505%,其次为菌株YJ111、YJ114,最低的是YJ112,仅0.097%;菌丝湿重依次为YJ113〉YJ111〉YJ114〉YJ112;不同蛹虫草菌株菌丝湿重与其虫草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 标签: 蛹虫草 菌丝体 高效液相色谱法 虫草素
  • 简介:多发性硬化症(MS)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在临床上难以治愈.β-干扰(IFN-β)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具有抗病毒、抑制生长、诱导凋亡和免疫调节等作用.近年来IFN-β在缓解MS急性发作和延缓病程方面表现出很好的效果,但IFN-β对MS的作用机制却仍不明了.本文简要综述近年来有关IFN-β治疗MS的作用机理.

  • 标签: Β-干扰素 多发性硬化症 免疫治疗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探讨卡前列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缩宫用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及对纤维蛋白原(FBI)、D-二聚体(D-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接诊的92例剖宫产产妇,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的宫内注射及静脉滴注,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先给予缩宫的宫内注射,再在子宫肌壁注射卡前列氨丁三醇注射液。比较两组产后出血情况、宫缩持续时间、子宫底下降速度、恶露持续时间、FIB、D-D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2h、24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宫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子宫底下降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恶露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P<0.05)。两组治疗前FIB、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IB、D-D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FIB、D-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恶心呕吐、面部潮红、胸闷、头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产妇中应用卡前列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缩宫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且安全性高,可能与有效减少FIB、D-D表达有关。

  • 标签: 剖宫产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 缩宫素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