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多靶点毁损治疗慢性进行性舞蹈病(HD).方法选择丘脑腹外侧核(VL),苍白球内侧(Gpi)及Forel-H区为毁损靶点,治疗7例(8侧)HD患者.结果双侧手术后的患者,经随访34个月表明,患者除有一侧颈部肌群偶发不自主运动外,恢复了独立生活能力.其余单侧手术治疗后患者中,除1例外,治疗对侧肢体症状基本消失,躯干和面部症状明显好转,生活质量提高.结论HDγ-氨基丁酸(GABA)传递功能降低,破坏基底节-皮质环路.毁损VL和Forel-H区,主要针对舞蹈样动作治疗.而毁损Gpi对患者出现的肢体活动笨拙,肌张力改变治疗有效.术中微电极检测是重要的环节,在VL检测中,发现了同患者异常运动一致的间歇性脉冲样高频神经放电,对这些点标记并毁损,疗效很好.Gpi毁损范围靠近苍白球外侧.对于HD术前和术后判定量性指标,提出了我们的标准.

  • 标签: 微电极导向 立体定向手术 舞蹈病 HDγ-氨基丁酸 苍白球内侧 丘脑腹外侧核
  • 简介:《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艺术活动中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我们根据《指南》的要求和幼儿年龄发展的特点,在舞蹈教学方法中不断地探索、尝试。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激发式幼儿舞蹈教学法”,收到不错的效果。

  • 标签: 教学法 舞蹈 激发 艺术活动 教学方法 教学经验
  • 简介:一、病史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体育舞蹈的兴起在很多高校已经成为常设的体育项目,但由于体育舞蹈舞种多、要求高,其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体育舞蹈的发展呈现参差不齐的状态。大部分高校随着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学生的学习热度逐渐降温,体育舞蹈已遇到瓶颈发展。排舞是一种兼容各种风格的、全球化的大众健身运动项目,在此背景下,分析体育舞蹈与排舞的起源和发展,针对体育舞蹈教学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将排舞教学运用到体育舞蹈以及体育课程教学中,对推动高校体育舞蹈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 简介:发作性运动障碍(paroxysmaldyskinesia,PD)为一类少见的以发作性异常运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中,发作性运动诱发舞蹈手足徐动症(paroxysmalkinesigemicchoreoathetosis,PKC)最为常见。

  • 标签: 手足徐动症 病例报告 患者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酮症性偏侧舞蹈症是高血糖酮症引起的偏侧舞蹈症,临床上非常罕见,尤其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国内外未见报道。文中报道2例酮症性偏侧舞蹈症患者,均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例为86岁女性,初发糖尿病,单侧肢体受累;另1例为85岁男性,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双侧肢体受累。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舞蹈症 酮症 临床特征 影像学表现
  • 简介:偏身舞蹈症是单侧肢体和(或)面部的不自主、不规则的舞蹈样动作,症状出现较为突然,多数急性起病,少数亦可在数周内逐渐出现,其病因多样化,见于脑血管病、风湿热、颅脑肿瘤、外伤、变性疾病、丘脑手术后等。此病需与慢性进行性舞蹈症、小舞蹈症、肝豆状核变性等疾病相鉴别。

  • 标签: 偏身舞蹈症 脑梗死 肝豆状核变性 变性疾病 舞蹈样动作 单侧肢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对8例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例患者早期CT表现舞蹈症状对侧的尾状核、壳核、苍白球的高密度影,边界清晰,并在1周~1个月左右减弱或消失;磁共振(MRI)T1像为片状高信号,T2像为低信号或高信号,无明显水肿征象。给予降血糖、氟哌啶醇、氯硝安定等药物治疗后,患者血糖均控控在正常范围,其中2例舞蹈动作较轻者临床症状在1周内好转,6例较重者治疗2周后症状均消失。结论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患者易发生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临床表现结合头颅CT及头部MRI检查可作出诊断。给予控制血糖、氟哌啶醇等药物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糖尿病 偏侧舞蹈症 CT MRI
  • 简介:【摘要】亨廷顿舞蹈病(HD)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由IT15基因外显子CAG三核苷酸重复突变所致,典型临床表现为不自主运动、认知功能减退及精神行为异常。影像学检查发现有尾状核萎缩,额角扩大,部分伴有皮质萎缩,基因检测是该病重要的诊断方式。但对早期或不典型HD的诊断,临床常出现漏诊和误诊。为探讨HD 的临床特点,本文对1例临床表现疑似HD患者进行影像学及基因的CAG重复序列的检查,证实了临床推断。并结合HD相关文献,阐述HD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进展,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舞蹈样动作 基因检测 重复序列 异常扩增
  • 简介:摘要:洱源县拥有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和丰富多彩的白族舞蹈资源。本文从区域环境、民族心理素质、生产生活特点等方面探究了洱源县白族舞蹈律动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分析了其在当地社会发展中起到的功能。

  • 标签: 洱源县 白族舞蹈 舞蹈动律 功能
  • 简介:慢性进行性舞蹈病又称亨廷顿舞蹈病或亨廷顿病(Huntingtondisease,HD),是一种呈进行性发展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神经变性疾病,临床上较为少见。早在1872年GeorgeHuntington即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描述,并阐述了它的遗传形式。该病以慢性进行性舞蹈样异常运动、精神异常、认知障碍三联征为主要临床特征。1983年亨廷顿病的致病基因首次通过连锁分析定位于第4号染色体,近十年来随着分子克隆定位技术的发展,

  • 标签: 慢性进行性舞蹈病 临床特点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 治疗 亨廷顿舞蹈病 神经变性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慢性进行性舞蹈病又称Huntington病(Huntington’sdis—ease,HD),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特征性病理改变为慢性进行性大脑皮质和纹状体变陛,主要临床特征为慢性进行性舞蹈动作和痴呆等。目前,对该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仅能适度改善症状而不能防止病情的恶化。有文献报道,约70%的患者于发病后15年内死亡。

  • 标签: 慢性进行性舞蹈病 HUNTINGTON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护理 病患 大脑皮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非酮症高血糖性舞蹈症的临场表现、影像学特征及发病机制进行分析。方法结合文献对1例非酮症高血糖性舞蹈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血糖控制不良导致纹状体功能障碍,一侧肢体及面部舞蹈表现,RI表现为T1像高信号,T2稍低信号。结论高血糖引起的微血管病变及代谢紊乱,导致纹状体功能紊乱,出现舞蹈症,影像学改变提出了斑点状出血、可逆性钙盐沉积等多种假说。控制血糖,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治疗舞蹈症效果佳。

  • 标签: 非酮症高血糖 偏侧舞蹈症 纹状体 MR 成像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085-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多见于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的高血糖症患者,酮症及非酮症患者均可发病。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单侧或双侧肢体快速、不规则、无目的地舞蹈样不自主运动和挤眉、撅嘴、伸舌等异常表情,清醒时易出现,睡眠时消失。病灶多位于患肢对侧锥体外系,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壳核、苍白球、黑质、网状部等。2008年9月6日,本院收治1例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

  • 标签: 糖尿病 舞蹈症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