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宫内节育不良事件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宫内节育的继续使用,因此加强宫内节育不良事件的监测,研究探讨其发生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避免同类不良事件的重复发生,对提高临床使用宫内节育有效性和安全性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宫内节育器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殖疱疹较好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4年2月我科门诊诊治的生殖疱疹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用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用阿昔洛韦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更昔洛韦是抗病毒药物,在治疗生殖疱疹的临床疗效方面显著好于阿昔洛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生殖器疱疹 更昔洛韦 阿昔洛韦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阑尾圈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通过阑尾圈套丝线悬吊的方法行二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并分析其临床疗效.采用门诊和电话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2年12月.结果50例患者手术获得成功,其中1例穿孔性阑尾炎腹膜外位,暴露不清,采用三孔法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不包含麻醉前后及准备器械时间)为(35±4)min(25~75min),术中出血量为5~8mL,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0.0±1.6)h(6.0~20.0h).术后无肠瘘、切口感染、腹腔脓肿等近期并发症发生.术后切口微创美观.术后病理检查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7例、穿孔性阑尾炎13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0例.全组患者获得随访(门诊随访17例、电话随访33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0个月(6~18个月),未发生戳孔疝、粘连性肠梗阻等远期并发症.结论阑尾圈套制作简单、经济实用,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 标签: 阑尾炎 阑尾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二孔法
  • 简介:目前大多数医院患者使用的一次性负压引流装置放在地上,不利于临床对地面的清洁,移动时只能放在床上。尽管有的使用了“S”型挂钩,但不美观,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设计并制作了一种负压引流安放装置。负压引流安放装置已在5家医院试用,患者及医护人员评价良好。介绍如下。

  • 标签: 负压引流安放装置器
  • 简介:目的:依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第47号报告要求,验证一台6MV医用电子直线加速机房放射防护设计的可靠性,并按最优化原则提出具体的防护建议和改进措施,给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机房屏蔽设计的计算方法。方法:按照IAEA第47号报告中给出的计算方法及公式,对加速机房屏蔽厚度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与原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并根据现场检测结果对人员可能接受的辐射剂量进行评价,给出对比结果。结果:经现场检测,其防护效果符合国家标准。结论:通过理论计算与现场检测结果的比较,验证了理论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 标签: 医用加速器 机房屏蔽 计算方法 辐射防护 屏蔽设计
  • 简介:现有的医用冲洗应用功能单一,冲洗头互换性差,冲洗力不易掌握,给使用带来不便.结合临床需要,我科自主设计开发了一种多功能医用冲洗,经临床使用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冲洗器 多功能 医用 应用 制作 临床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射针头钻孔加非吸收带针缝线捆绑内固定解决手部撕脱小骨折,末节指骨骨折,关节内粉碎骨折等特殊骨折问题。方法本组30例33处骨折利用注射针头钻孔加非吸收带针缝线捆绑内固定技术,促进骨折端复位,关节面平复,骨折端愈合,伤指功能康复。结果术后随访6周~半年,平均两个月,摄片显示骨折线模糊甚至消失的时间均在6周至12周左右,大部分再8周以内愈合。

  • 标签: 注射器针头钻孔 缝线捆绑内固定 撕脱小骨折
  • 简介:摘要人工心脏起搏(artificialcardiacpausing)是一种作为治疗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动过缓的最为有效的方法,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心脏起搏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它能发放电子脉冲信号刺激心脏,使之激动-收缩,并模拟心脏电活动和传导的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 标签: 人工心脏起搏 介入 心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使用活性γ-Ⅱ型宫内节育的避孕效果。方法选择在我计划生育中心站育龄期的自愿参加放置宫内节育的妇女740例,将其随机化分成两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均370例。实验组妇女放置活性γ-Ⅱ型宫内节育进行避孕;对照组给予放置TCu380A型宫内节育。在放置宫内节育后的第3、6、9、12个月时分别观察各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受试对象在避孕效果方面P>0.05,差别不存在;实验组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使用活性γ-Ⅱ型宫内节育和TCu380A型宫内节育均能达到避孕效果,前者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不良反应更加少,既经济又实惠,值得推广。

  • 标签: 活性&gamma -Ⅱ型宫内节育器 TCu380A型宫内节育器 避孕
  • 简介:摘要新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清洗消毒采购的技术论证。在考察多家医院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该文比较了多腔清洗消毒和单腔清洗的各自特点,并详细分析了清洗消毒的技术要点。详细的技术论证是设备选型的重要基础。

  • 标签: 清洗消毒器 单腔 多腔 采购 设备选型 技术论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报道中耳手术中医源性面瘫的处理经验,并探讨医源性面瘫的原因、临床特点、处理方式及预防措施。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995-2014年45例中耳手术中发生医源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45例患者均接受再次手术探查,分析术中探查发现、面神经损伤的部位,程度,治疗选择及预后情况。45例患者中41例来自外院转诊。结果45例医源性面瘫中,44例为术中或术后即刻发生。术中探查发现,18例面神经损伤位于面神经水平段后部,约占40%,最为常见。根据神经损伤程度,23例选择单纯面神经减压术,11例选择切除神经纤维瘤样组织,离断部分行端端吻合,其余11例行神经间位移植。44例患者术后随访超过1年,32例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至HB分级III级以内。结论医源性面瘫是中耳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多于术中或术后即刻发生,尽早手术探查,并予以正确处理,可以获得较好的面神经功能恢复。

  • 标签: 医源性面瘫 中耳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流产妇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2例流产产妇资料,对其进行治疗分析总结。结果经我院的精心治疗,42例产妇均恢复良好。结论对流产产妇进行正确的治疗可帮助产妇早日恢复身体健康,提高产妇生活质量。

  • 标签: 流产 处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然流产患者的临床处理。方法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4年6月收治的72例自然流产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我院的精心治疗后,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流产是妊娠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通过对患者有效的治疗,大部份患者都能继续妊娠。

  • 标签: 自然流产 处理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6月收治的33例前置胎盘产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析总结。结果经我院的精心治疗,33例产妇均顺利生产,无感染。结论对前置胎盘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接受期待疗法的孕妇胎龄接近或达到足月时终止妊娠。

  • 标签: 前置胎盘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羊水过少的诊断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羊水过少患者84例,对其进行对症处理。经治疗后羊水过少患者均有好转。羊水过少对胎儿危害极大,一经确诊应加强监护,行支持治疗,对大于35周孕妇及时终止妊娠,减少胎死官内发生率。

  • 标签: 羊水过少 诊断 治疗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咯血患者的急救处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35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的急救处理,34例患者完全恢复健康满意出院,1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结论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尽快痊愈,恢复正常的生活。

  • 标签: 咯血 患者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了解各种急腹症的鉴别诊断,研究急腹症鉴别诊断与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急腹症患者进行抽样,选取3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观察每一名患者主要存在的临床表现,并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诊断和处理。结果在对360例急腹症患者进行诊断与护理后,其中有12例心肌梗塞患者,3例疟疾,34例大叶性肺炎患者,33例急性阑尾炎,24例急性右心衰竭,16例急性肝炎,24例糖尿病晚期,23例急性坏死性小肠炎,5例过敏性紫癜等,鉴别效果良好。结论加强对急腹症患者的鉴别诊断与处理的研究,能够提高其诊断准确率,使急腹症患者及时得到诊断与治疗,提高急腹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帮助患者减轻疼痛。

  • 标签: 急腹症 鉴别 诊断 处理方法
  • 简介: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和健康查体的普及,肾脏占位的检出率逐年增高。这其中直径≤4cm的小体积肾占位(smallrenalmasses,SRMs)检出率增速最快,据一项在美国进行的大规模调查发现,1983年至2002年这20年间,肾癌的发病率从7.1/10万增长至10.8/10万,其中直径〈2cm和2-4cm的肾癌分别增长了285%和244%。

  • 标签: 肾占位 体积 影像学技术 健康查体 肾脏占位 检出率
  • 简介:目的:探讨自制手控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方法、疗效、注意事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46例小儿肠套叠病例资料。结果X线透视下行空气灌肠治疗46例,成功43例,失败转手术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空气灌肠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一种较好方法,具有复位成功率高、创伤小、复位快、费用低等优点。

  • 标签: 儿童 肠套叠 灌肠 X线透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