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例误诊为突发性耳聋的明确病因,描述其临床资料,为临床医生提供突发性耳聋的治疗经验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误诊为突发性耳聋患者,1例为颈静脉孔脑膜瘤,1例为听神经瘤,1例为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以突发性耳聋,桥小脑角,颈静脉孔脑膜瘤,听神经瘤,复发性多软骨炎为关键词检索数据库。结果2例桥小脑区占位患者手术治疗,经过病理确诊,1例为脑膜瘤,1例为听神经鞘瘤。1例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经过免疫治疗,病情改善。结论在接诊以突发性听力损失为首发症状的患者时,要考虑到颅内病变和免疫性疾病的可能性,以免漏诊和误诊,延误治疗。

  • 标签: 突发性耳聋,桥小脑角,颈静脉孔,听神经瘤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2岁。因"腰部疼痛、束带感伴感觉减退3年余"入院。查体:神志清楚,腹部平软,双侧瞳孔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腰部压痛,有束带感,T6-10段左侧浅感觉减退,腹壁反射存在,颈软;无大小便失禁。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示:外观清亮、透明,细胞数0,蛋白1.1g/L,余正常,可排除炎性占位。

  • 标签: 脊膜瘤 束带感 腹壁反射 感觉减退 胸段脊髓 大小便失禁
  • 简介:膀胱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ofbladder)在临床上罕见,而同一病人先后出现多部位平滑肌肉瘤、肉瘤样癌并合并尿路上皮癌、鳞状细胞癌,更少见,我院自1997年12月至今,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男,60岁,因膀胱肿瘤术后7个月,复查发现肿瘤复发2天,于2013年3月28日入院。患者7个月前因无痛性血尿10余天于外院确诊为膀

  • 标签: 膀胱平滑肌肉瘤 膀胱肿瘤 肉瘤样癌 尿路上皮癌 无痛性血尿 BLADDER
  • 简介:资料患者,男性,33岁。1月余前体检于甲状腺下极触及一软组织肿块,当地医院穿刺提示左侧甲状腺癌可能,建议手术治疗,遂至我院就诊。查体发现:患者一般情况尚可,左侧甲状腺下极可及3cm左右、质地中等偏硬肿块,肿块底部未能触及,右侧甲状腺及双侧颈部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遂行超声、CT和MRI检查。

  • 标签: 超声检查结果 下极 右侧甲状腺 气管食管沟 肿大淋巴结 胸腺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囊鳞状细胞癌的疾病特点,提高对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1例阴囊鳞状细胞癌病例进行报道,并结合文献报道的6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7例均为阴囊鳞状细胞癌,年龄30~74岁,平均61岁,病程2个月~20年,平均6.8年。A1期5例,A2期1例,D期1例。6例行局部广泛切除术,其中1例术后行放射治疗;1例拒绝治疗。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5年,6例均未见复发及转移,1例未接受治疗者1年后死亡。结论阴囊鳞状细胞癌应尽早行活检确诊,局部广泛切除术是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阴囊 鳞状细胞癌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超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了2009年10月收治的1例癫痫持续状态的患者,先后静脉给予地西泮、氯硝西泮和咪达唑仑等常规药物治疗,其癫痫发作才逐渐得到控制。检索复习癫痫持续状态的相关文献。结果目前国内外未见大宗样本报道。诊断尚存在争议,但治疗原则较为一致,采用渐进性贯序疗法。结论癫痫持续状态多由于严重的脑损伤导致,但某些患者没有明确病因也可能出现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治疗多采用阶梯式治疗方法,预后较差。

  • 标签: 癫痫持续状态 超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 诊断 治疗
  • 简介:一、病例摘要例1:患者43岁,因"性生活后阴道流血2次",彩超提示:子宫前方偏/左附件区见囊实混合回声团块,大小5.8cm×5.5cm,壁光滑,内部实质回声呈絮状,血供信号不明显(图1),拟诊"左卵巢肿瘤"于2012年3月20日入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腹腔镜下见一大小6cm×5cm×5cm的囊肿,表面血管充盈,增粗,光滑,内为暗紫色液体,位于盆腔左侧,其蒂直径约1cm,与回肠系膜相连(图2),切除囊肿,快速病理"低度恶性肿瘤",常规病理"肠系膜间质瘤,局部细胞生长活跃"(图3),免疫组化(江苏省人民医院)"肠系膜上皮样间质瘤伴囊性变,倾向于中-高度危险性"。2012年10月门诊复诊:左下腹可扪及一鸡蛋大小的包块,之后失访。

  • 标签: 江苏省人民医院 囊实混合回声 回肠系膜 妇科肿瘤 卵巢肿瘤 实质回声
  • 简介:SAPHO综合征(synovitis-acne-pustulosis-hyperostosisosteitissyndrome)即滑膜炎-痤疮-脓疱病-骨肥厚-骨炎综合征,是一种主要累及骨、关节及皮肤的慢性疾病。传统观念认为,本病为少见病,发病率可能不超过1/10000[1]。随着对疾病的研究深入和重视度提高,近年来国内外报道逐渐增多。故本病有可能被误诊而不是少见病。但SAPHO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文报道1例,并对其研究进展予以SAPHO综合征,旨在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SAPHO综合征,探寻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SYNOVITIS 滑膜炎 慢性疾病 临床早期诊断 骶髂关节炎 胸锁关节
  • 简介:摘要微是指为满足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教学的需要,通过采用信息化技术,以教学视频为载体,着重突破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而进行的一种精简的教学活动。将微应用于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局限性,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就微在职业院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本文作了浅论。

  • 标签: 微课 职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精索的转移性肿瘤临床罕见,本中心于2014年12月收治该病患者1例,其临床表现具有鲜明特点,特报道并对该病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者男,52岁,因"发现右侧腹股沟包块1月"于2014年12月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侧腹股沟区包块,体积渐增大,质硬,无明显发热等不适,渐出现右侧阴囊肿胀,体积增大,未行特殊治疗,以上症状渐加重。2天前至当地医院

  • 标签: 右侧腹股沟 转移性肿瘤 转移性腺癌 右侧阴囊 右侧睾丸 转移性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海蓝组织细胞增生症(seabluehistiocytosis,SBH)是一种脂质代谢障碍性疾病,是分化良好的组织细胞增生。1954年,Sawitsky等首先描述本病,其特点是肝脾肿大,血小板减少伴轻度紫癜,骨髓涂片中出现大量海蓝组织细胞[1]。SBH临床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病例报道如下。

  • 标签: 海蓝组织细胞 骨髓 形态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1例脑外伤后继发异位骨化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并复习回顾相关文献,以提高对此病例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此例脑外伤后继发异位骨化患者的诊疗过程,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学特点及诊治进行探讨。结果此例患者入院行头颅CT检查,初诊为重型颅脑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给予神经营养,改善循环,醒脑开窍促醒治疗,局部骨化区中药浸浴,局部按摩理疗,恢复顺利,现病情平稳。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脑外伤后继发异位骨化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异位骨化 诊断 中西医结合治疗 文献复习。
  • 简介:目的:对1个法布里病(Fabry病)患者及其家系进行调查,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α-半乳糖苷酶A(alpha-galactosidaseA,α-GalA)检测和基因突变,并对照文献复习,以提高医师对法布里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法布里病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共21人进行家系调查,登记基本资料,同时行血尿常规、血生化、外周血粒细胞α-GalA活性和基因检测以及眼科、耳听力、头颅MRI、经颅多普勒超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肺功能等相关系统检查,α-GalA活性检测采用底物荧光法,基因检测采用PCR直接测序法。结果:①21例家系成员中检测出11例法布里病患者;②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无特异性表现;③外周血粒细胞α-GalA活性检测结果异常者有6例,GLA基因突变11例;④不同基因突变导致的法布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同;⑤首次在一个法布里病家系中发现2个不同位点的基因突变,9例突变位于7号外显子(1098delC),2例突变位于4号外显子(596T〉C,p.V199A);611例法布里病患者中经典型患者生活质量受影响较大,而迟发型者生活没有任何影响。结论:1法布里病在该家系成员中发生率高(11/21),因此对于法布里病先证者一定要进行家系调查,可早期发现家族中的患者;2法布里病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均缺乏特异性表现,但该病可累及多个系统,故应加强对临床表现为多系统受累患者的筛查;3α-GalA活性异常多存在于经典型的法布里病患者中,而迟发型患者该检测结果常正常,因此诊断法布里病的金标准为基因检测,尤其是对于女性杂合子更重要;4法布里病患者因基因突变位点不同而导致临床表现不同;5法布里病父不传子,发现父子同时患病的异常情况时一定要寻找可能的原因,最终明确病因;6经典型法布里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影响明显。

  • 标签: 法布里病 Α-半乳糖苷酶A GLA基因突变
  • 简介:目的探讨睾丸内的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及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文献复习及报道我院诊治的经影像学及病理证实的睾丸PNET1例。结果患者左侧阴囊无痛性肿物,直径约5cm。彩超示:左侧睾丸占位,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右侧未及异常。血HCG、LDH、AFP检查均无异常,胸部全腹盆腔CT未见远处转移,经根治性切除获得病理标本。病理结果:睾丸原始神经外胚层恶性肿瘤;免疫组化:Vimentin(+)、CD99(+)、HCG(区域+)、AE1/AE3(-)、PLAP(-)、Glypincan-3(-)、LCA(区域+)、Syn(-)、Ki67(约40%+)。术后1个月出现腹膜后多发肿大,行化疗3周后消失,于第6周复查CT示:左肺下叶可见结节灶,腹主动脉周围多发肿大淋巴结,最大直径3.6cm,考虑肿瘤发生转移。结论睾丸PNET的病理和免疫组化可提供诊断依据。CT能较好地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明确肿瘤的位置。但该病恶性度高,预后极差,治疗方法无统一标准,需探索最佳的治疗方案。

  • 标签: 睾丸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睾丸 VIMENTIN CD99 HCG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胸膜间皮瘤临床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资料、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胸部增强CT示右侧胸膜多发结节,增强扫描示中度不均匀强化,较大约3.4cm×3.5cm.镜下示上皮样改变,细胞异型性明显.免疫组化示CK5/6、WT-1、Calretinin等均阳性,Ki67(+)标记指数约30%,TTF-1(-)、NapsinA(-)、CDX-2(-)、P53(-)、villin(-)等均阴性.结论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断需结合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依据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综合判断,胸腔积液需警惕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需与腺癌、血管肉瘤、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等相鉴别.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主张手术、放化疗、综合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关键词恶性胸膜间皮瘤;胸腔积液;免疫组化中图分类号R73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024-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类癌(strumalcarcinoidoftheovary)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组织起源。方法通过光镜及免疫组化观察,并结合临床资料及相关文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