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气管插管新生儿转运途中的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患儿转运途中的安全,顺利送达医院。方法转运前对患儿病情详细了解,评估,准备好所需物品、药品,转运途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抢救。结果我院急诊科转运的50例气管插管的新生儿都安全送达病房,无一例死亡。结论气管插管新生儿转运途中的安全和护理至关重要,做好转运途中的安全护理可以降低新生儿转运途中的死亡率,为入院进一步治疗赢机会,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

  • 标签: 气管插管 新生儿 转运 安全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外出检查病人转运途中的危险因素,以保证患者安全。方法回顾分析350例ICU外出检查病人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在检查过程中易出现病情改变、意外伤害、治疗中断或延误、管道脱落等危险因素。结论准确的评估、充分的准备、护送过程中密切观察是保障病人安全的有力保障。

  • 标签: ICU 外出检查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中静脉开通的影响因素和解决办法,提高院前急救静脉开通率和成功率。方法1014例病人在急救过程中进行开通静脉通道,并给予固定。讨论院前急救中影响静脉开通的各类因素及针对策略。结果对院前急救静脉开通的影响因素有救护车的稳定性、患者自身条件、配合程度、医生业务水平等情况。结论院前急救过程中开通静脉通道的成功率受环境、病情、病人自身条件、医生操作能力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通过加强业务培训

  • 标签: 院前急救 静脉通道开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危重症患者转运途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意外事件发生率、接收科室不满意率和医疗纠纷发生率差异。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6月急危重症患者49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转运;将2018年7月-2019年12月收治急危重症患者575例作为观察组,转运前查找急危重症患者转送途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并实施护理风险干预。结果: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接收科室不满意率.医疗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危重症患者 转运途中 护理风险识别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急诊危重患者在其转运途中运用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转运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结果:转运途中意外事件发生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5.00%、20.00%,P<0.05;转运途中死亡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0.00%、7.50%,P<0.05。结论:对于急诊危重患者在其转运途中运用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转运途中意外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

  • 标签: 危重患者 急诊 转运 护理风险管理 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旅途性精神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符合CCMD-3的30例旅途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旅途性精神病的发生系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 标签: 旅途性精神病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脏科住院期间血透患者外出转运过程中的风险,寻求降低风险的对策,做好预见性护理,保证患者前往透析途中的安全。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年12月肾内科584例住院透析患者的情况和资料。结果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转运途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少,转运相关投诉减少。结论肾科外出透析途中存在一定风险,应制定外出透析制度和流程,强化护理风险和患者风险教育,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安全建设,加强护送队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培训,外出透析前全面评估,针对不同风险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加强重点人群和重点时段的监控。

  • 标签: 血液透析 风险评估 转运
  • 简介:目的总结306例危重新生儿的转运护理,主要包括转运前的准备,转运中的护理,转运后的护理等。方法收集2004年5月-2008年10月从乡镇卫生院转运的危重新生儿306例,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转运过程中病情稳定290例,恶化有15例,途中死亡1例。结论医护人员成熟的抢救技术,配备齐全的转运设备,医护人员高度的责任心,耐心、细致地观察及熟练、准确地护理患儿是危重新生儿成功转运的关键。

  • 标签: 转运 护理 危重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院前急救和转运措施对颅脑损伤病人早期救治的效果。方法对2000~2009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7325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转运途中死亡的46例分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院前急救和转运总有效率96.1%。结论采取及时、正确的院前急救和转运方法是提高颅脑损伤患者存活率和救治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 标签: 颅脑损伤 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院前急救成功的经验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院前综合救治的150例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现场与医生的急救配合、途中的转运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33例均得到及时有效的院前救治,治愈率91.18%,17例死亡,死亡率8.81%。结论采取合理正确综合的院前急救护理是提高严重创伤患者救治成功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院前急救 创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主动脉夹层患者急救转运过程中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主动接收和基层医院转送的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次共接收转诊患者108例,其中转运过程中死亡的患者共有2例,其成功率为98.1%。结论患者发生主动脉夹层之后需要及时进行送诊和接诊,转运过程中积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给予心电、呼吸监护、降压止痛等处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转运 止痛 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院前急救途中建立高级气道的应急能力。方法通过病例回顾分析,总结救护车上气管插管的技术要点。结果2例患者均途中一次性插管成功,顺利建立高级气道,安全送达医院。结论掌握救护车上气管插管的技巧,能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的几率,有利于尽早建立高级气道。

  • 标签: 院前急救 气管插管 高级气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院前急救转送途中静脉输液常见问题的预防及有效对策。方法对572例院前急救转送途中静脉输液出现的问题与处理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输液管下段中出现空气25例,输液针头滑脱18例,快速输液受限8例,输液管道扭曲脱落4例。经相应处理仅14例需重新穿刺外,其余输液过程顺利。结论操作者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并严格遵守重症监护制度是预防问题发生的关键,同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保证转运过程中静脉输液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也提高了院前急救效果。

  • 标签: 院前急救 静脉输液 常见问题 对策
  • 简介: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越来越得到政府的重视及百姓的认可,由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注重公益性,不以营利为目的,为辖区及周边居民提供简、便、易、廉的综合、连续的卫生服务,切实有效的解决了一些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逐步实现小病社区、大病到医院、健康进家庭的卫生服务理念。实际工作中双向转诊的病人越来越多,我社区2013年—2015年共上转病人1773人,2013年342人其中危重患者16人、2014年585人其中危重患者34人、2015年846人其中危重患者47人,呈逐年递增的现象。社区上转危重患者至上级医院就医的过程中,由于护理管理者或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上转途中备用药品及物品准备不足、护送者护理经验欠缺等原因极易发生一些护理不良事件和转运途中出现意外,给患者造成伤害,我们通过隐患分析,加强患者上转途中的护理管理,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了患者上转途中的护理安全,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社区患者 危重患者上转途中 隐患分析 防范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进胸食管癌手术与非胸科手术术毕返途中SpO2、HR变化。方法:随机选择ASAⅠ~Ⅱ级食管癌手术20例(I组),全麻非胸科手术20例(Ⅱ组)。观察记录术前、术毕拔管前、吸氧时、术毕拔管前吸空气3min、拔管后3min.途中1min、2min、3min、回病房吸氧前、回病房吸氧3min各时点SpO2、HR。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术毕拔管前吸氧时SpO2升高明显(p〈0.01),而在拔管后吸空气3min,途中1min、2min、3min、回病房吸氧前,SpO2下降明显(P〈0.01),Ⅰ组心率途中2-3min明显增快。组间比较途中2min时SpO2有差异(p〈0.05),途中3min时SpO2差异更明显(P〈0.01)。结论:胸科食管癌手术比全麻非胸科手术术毕病人返途中SpO2下降更明显,应加强监测。

  • 标签: 食管癌手术 返途中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