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护理对双相障碍患者服药依从及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之间本院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采取延续护理干预的方式,在护理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之前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服药依从及康复状态量表评分)并无差异(P>0.05);在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并(P

  • 标签: 延续护理 双相障碍患者 服药 依从性 康复的影响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双相情感障碍是慢性严重精神疾病,但其发病机制仍然不明,易复发,治愈率不理想。而肠道菌群在维持人体健康和调节人体功能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人体内肠道菌群的改变可以直接或间接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并且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多种精神类疾病的患者和部分躯体疾病的患者其肠道菌群有着明显的改变,因此,脑-肠-菌群轴的深入研究成为探索精神疾病客观标志物及发病机制的一个热点方向。文章就近年来肠道菌群与双相情感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从脑-肠-菌群轴、双相障碍的肠道菌群改变、肠道菌群引起双相障碍的可能生物机制以及双相障碍的治疗新发现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为临床双相障碍生物标志物的进一步研究以及有效诊疗提供参考。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肠道菌群 脑-肠-菌群轴 益生菌
  • 简介:尽管目前的统计数据表明双相躁狂与双相抑郁的患者数量相当,但大量的研究仍集中在双相躁狂的药物治疗上。例如,锂盐、卡马西平、丙戊酸盐都已经被证实对于治疗急性躁狂是有效的/[1-2/]。然而缺乏这些药物在治疗急性双相抑郁方面与安慰剂的对照研究。锂盐、抗癫痫药、抗抑郁药、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是临床常用的几种治疗双相抑郁药物,所以有必要将这几种药物在控制急性双相抑郁方面的疗效进行一下比较。

  • 标签: 双相抑郁 锂盐 卡马西平 丙戊酸盐 抗癫痫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的研究进展。方法本文从双相情感障碍定义、发病率及其诊断、疾病负担和治疗等多方面,综合相关论文讨论了双向情感障碍,采取认知行为治疗、人际社会节律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心理治疗方法。结果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治病率及死亡率。结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许多精神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探索双相情感障碍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认知行为治疗 人际社会节律治疗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梁艳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医师在线》2019年第21期
  • 机构: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四川雅安625000
  • 简介: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需要长时间的治疗和居家护理。居家护理是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情绪,减轻症状,同时也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居家护理的重点包括: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睡眠,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并定期复诊,锻炼身体以减轻压力,以及保持良好的家庭关系和社交活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居家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并提高生活质量。下面就具体科普下双相情感障碍,及居家护理有哪些内容。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居家护理
  • 简介:双相情感障碍作为容易反复发作、长期的一种疾病,其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并且治愈难度较大,尤其是一些患者合并认知能力损害,其预后较差,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有很多如心理治疗、改变社会环境以及健康教育等。但是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双相情感障碍,缺乏对早期症状的了解,则不能达到相应的照护水平,可导致疾病复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患者生存品质。所以,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其早期有哪些症状呢?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早期症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喹硫平单用与联合丙戊酸盐治疗双相双相躁狂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2月,医院精神科收治住院双相双相躁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共纳入对象80例,随机对照分组,喹硫平组、联合组各入选对象40例,分别单独应用喹硫平组、联合丙戊酸盐治疗,连续6周,评价疗效,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基本痊愈率77.5%、愈显效92.5%率高于喹硫平组60.0%、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喹硫平组BRMS评分分别为(5.3±1.4)分、(8.1±3.4)分,低于治疗前(25.2±10.2)分、(26.0±10.4)分,联合组低于喹硫平组,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0%高于喹硫平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联合丙戊酸盐治疗双相双相躁狂患者疗效较好,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

  • 标签: 双相双相躁狂症 喹硫平 丙戊酸盐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双相赖脯胰岛素50和双相赖脯胰岛素25对新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方法抽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192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每组96例,LM25组给予双相赖脯胰岛素25皮下注射2~3次/d, LM50组给予双相赖脯胰岛素50皮下注射2~3次/d。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血糖及血糖达标者特征。结果治疗12周,LM50组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为(5.3±3.2)mmol/L、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为(4.8±3.9)mmol/L,低于LM25组的(7.8±4.4)mmol/L、(6.0±9.0)mmol/L,P<0.05。LM25组血糖达标者年龄、病程小于未达标者(P<0.05),胰岛素注射3次占比大于未达标者(P<0.05),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总用量高于未达标者(P<0.05)。LM50组血糖达标者年龄、胰岛素注射3次占比大于未达标者(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低血糖事件,LM50组夜间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为7.3% (14/192),低于LM25组[10.9% (21/192)]。结论双相赖脯胰岛素50和双相赖脯胰岛素25控制血糖均安全有效,双相赖脯胰岛素50在控制餐后血糖和减少血糖波动上具有优势。双相赖脯胰岛素25可能导致夜间低血糖,需加强夜间血糖监测。

  • 标签: 2型糖尿病 血糖 双相赖脯胰岛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复发病人药物治疗依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我院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复发病人30例,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同时进行药物治疗依从评估,并分析病人依从低的原因,针对原因实施针对的护理干预。观察30例病人入院时、入院2周、入院4周用药依从变化情况。结果入院2周与4周时,病人用药完全依从率较入院时有显著提高(P<0.05),不依从率较入院时有显著下降(P<0.05);入院4周时病人用药完全依从率较入院2周时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双相情感障碍复发病人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病人药物治疗依从,对病情控制、降低复发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护理干预 依从性
  • 简介:摘要双相障碍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不过症状复杂、治疗效困难,甚至预后效果较差。因此,很多相关学者根据双相障碍的特征和本质展开了一系列研究,但双相障碍的治疗风险也同样很高。本文从双相障碍的概念、诊断以及神经生物学的前景展开分析,以便于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

  • 标签: 双相障碍 临床特点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前临床对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治疗以药物为主,比如心境稳定剂、抗抑郁计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等,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从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社会心理疗法三方面重点分析综述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治疗进展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 药物疗法 社会心理疗法 物理治疗
  • 简介:1病例报告A先生,42岁,国家公务员,已婚,个性外向。2004年下半年因为工作紧张出现失眠,并且有心烦、高兴不起来、做事没有兴趣,自我评价下降,觉得做任何事情效率下降,注意力集中不起来,并且有早醒。就医后诊断抑郁症,服用帕罗西汀20mg/d,1周左右自觉精神状态好转,心情改善显著,思维活动“比平时想得多,想得快”,自我描述为“比平时的状态要好”,唯一不满意的是“勃起不行”,求助医生后,考虑是轻躁狂的出现,建议停用帕罗西汀,改服碳酸锂,但患者要求仅改善“性问题”,为此停用帕罗西汀换用米氮平30mg/d,同时联合碳酸锂0.75/d。随后患者的性问题逐渐好转,同时原来比较兴奋的状态也逐渐消失,如此1年时间,期间基本正常,偶有失眠,能适应工作,工作效率正常。1年后擅自停用碳酸锂,仅服米氮平,约1月后出现入睡困难,但并不感到累,且感觉精力充沛,性情变得急躁,想法多,咨询医生,建立停米氮平,重服碳酸锂,1月后基本恢复正常。

  • 标签: 双相Ⅲ型抑郁 诊治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