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及其变异毒株德尔塔及奥密克戎传染性极强,具有人群易感性、初期症状不明显、潜伏期长、重症危害性大等特性。在国家最新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明确指出COVID-19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口腔诊疗过程等特殊性,会产生的携带大量病原微生物的气溶胶,对后疫情时期口腔诊室中生物气溶胶污染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建立集中式口腔外抽吸系统,从源头抓起控制气溶胶微生物含量,为后疫情时间的口腔诊疗区动态环境中感染控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 标签: [] 后疫情时期 口腔外抽吸系统 生物气溶胶 污染
  • 简介:【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高中阶段的教育中,不单单需要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更需要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自我管理素养进行培养,而在自我管理素养的影响因素中,学生心理健康属于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所以,为了更好的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高中阶段教师还需要将立体化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到高中生的教育中,通过立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更好的提升高中生的自我管理素养。本文首先分析了立体化健康教育在培养高中生自我管理素养中的应用意义,然后探究具体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 标签: 立体化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生 自我管理素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纳入个性化干预方案的价值。方法:把近3年100例受诊的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纳入研究范畴,均匀化进行个性护理与普通护理,分别记作个性组与普通组,两组患者有50例。研究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患者出现并发症情况。结果:个性组躯体质量评估(54.16±3.96)分、社会实践质量评估(68.12±5.72)分、心理质量评估(44.58±1.68)分、物质调节评估(53.82±4.50)分,均高于普通组,p

  • 标签: 个性化干预 肝胆外科 围手术期 生活质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踝关节前路融合解剖钢板与双钛合金重建钢板应用于踝关节融合术的生物力学性能,为复杂踝关节融合术中固定钢板的选择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选取新鲜成人小腿-足踝标本16具,其中男8具、女8具,年龄36~60岁、平均45岁。16具标本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B组,每组8具。对2组标本的踝关节面用骨凿进行破坏,制备成踝关节创伤标本。A组使用自主研发的踝关节前路融合解剖钢板行踝关节前路融合固定术,B组使用传统的双钛合金重建钢板行踝关节前路融合固定术。术后检测2组标本在1.0、2.0、3.0、4.0、5.0 N·m扭矩下的抗扭转性能;检测标本在中立位、背伸位时,压力为100、200、300、400、500、600、700 N下的轴向压缩性能;检测标本在700 N压力时,加压1 000和30 000次的抗疲劳性能,同时行X线透视检查并拆开标本缝线,观察踝关节固定钢板有无变形,有无螺钉松动、断裂等情况。结果在4、5 N·m扭矩时,A组扭转的角度分别为3.39°±0.33°、4.20°±0.20°,小于B组的3.85°±0.42°、4.64°±0.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4、2.87,P=0.028、0.012);在5 N·m扭矩时,A组的扭转刚度为(1.69±0.27)N·m/°,高于B组的(1.45±0.39)N·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7,P=0.118)。在100、200、300、400 N压力时,2组中立位、背伸位轴向压缩位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500、600、700 N压力时,A组中立位、背伸位轴向压缩位移均小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700 N压力时,A组轴向压缩刚度(244.38±26.60)N/mm,大于B组的(207.88±18.95)N/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P=0.007)。抗疲劳性能组内比较,加压1 000次和30 000次时,2组轴向压缩位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组间比较,加压1 000次和30 000次时,A组的轴向压缩位移均小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组未发现螺钉松动、断裂及钢板变形;B组在加压30 000次时,1例模型出现钢板折弯变形,2例模型出现锁定螺钉松动。结论踝关节前路融合解剖钢板生物力学性能明显优于双钛合金重建钢板,为踝关节前路融合解剖钢板在临床的应用提供了生物力学的数据支持。

  • 标签: 关节融合术 踝关节 创伤性 内固定物 解剖钢板 双钛合金重建钢板 生物力学 实验研究
  • 作者: 蔡正杰 鲜金利 Camila Araujo 张紫微 周红宇 彭欢 Manoj Sharma 赵勇 赵思睿(译者) 李伊珈(译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2022年第07期
  • 机构: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重庆医科大学医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重庆医科大学健康领域社会风险预测治理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重庆医科大学医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重庆医科大学健康领域社会风险预测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临床营养科,美国加利福尼亚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美国内华达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与职业健康所,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重庆医科大学医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重庆医科大学健康领域社会风险预测治理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庆市儿童营养与健康重点实
  • 简介:摘要目的此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估重庆市主城区高中生(IUHSS)和区县高中生(PUHSS)多元生活行为方式和学业成绩之间的独立关联和综合关联。背景一项基于重庆市高中生多元生活行为方式与学业成绩关系的横断面调查。参与者本研究共调查了1 481名高中生(49.9%为男生),分别来自重庆市的1所主城区学校和2所区县学校。主要结局指标学业成绩,根据学生在以往考试中自我报告的成绩排名来评估。结果在IUHSS和PUHSS中,高频率饮用含糖饮料的学生获得优异学业成绩的可能性小[比值比(OR) 0.56,95%可信区间(CI) 0.32~0.99和0.63,95%CI 0.42~0.96]。在IUHSS中,学生作息时间规范,鸡蛋摄入量符合标准(OR 1.57,95%CI 1.06~2.34和1.60,95%CI 1.04~2.47)和高频率摄入水果的生活行为方式(1.67,95%CI 1.11~2.50)与优异学业成绩显著相关;周中符合睡眠时间建议的学生获得优异学业成绩的可能性小(0.46,95%CI 0.21~0.98)。在PUHSS中,周末符合睡眠时间建议(1.40,95%CI 1.02~1.93)和定期吃晚餐的生活行为习惯(1.55,95%CI 1.01~2.37)与优异学业成绩显著相关。在IUHSS和PUHSS中,体育活动时间与学业成绩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此外,具有9~13种健康生活行为方式的IUHSS获得优异学业成绩的可能性是其他IUHSS的3.25倍,且获得优异学业成绩的可能性高于具有1~6种健康生活行为方式的IUHSS(3.25,95%CI 1.96~5.40)。在PUHSS中,多种生活行为方式与学业成绩之间没有发现显著相关(P>0.05)。结论重庆市高中生生活行为方式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相关,多种健康生活行为方式与学业成绩之间的综合关联可能强于两者之间的独立关联,这些发现特别适用于IUHSS。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小学初中学生视力发育及屈光状态,为青少年的近视防控提供有效参考。方法:按照整样抽取的方式,选取2021年我市4所小学和4所中学的中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抽取的样本量为7531名,其中小学生有4634名,初中有2897名,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和屈光状态进行检查。结果:女性,存在高度近视家族史、连续看近时间过长均是导致学生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7531名中小学生中,正视、远视、散光、近视的检出率分别为13.90%、10.62%、10.85%、64.63%,且初中学生的正视、远视和散光检出率低于小学生,而近视检出率则要高于小学生。结论:小学初中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较高,其中引起视力不良的主要因素为近视,需要加强中学学生的近视防治工作,这对改善学生视力有着积极作用。

  • 标签: 小学生 初中生 视力发育 屈光状态 流行病学
  • 作者: 宋月萍 胡曦元 龙修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2年第06期
  •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北京 100872 中国人民大学健康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872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872,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北京 100871,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北京 100872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免费营养午餐政策对农村青少年超重的影响。方法基于2013-2016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4期数据,以农村初中为研究对象,利用logistic模型分析免费营养午餐政策对农村青少年超重的影响,最终纳入3 453名研究对象。结果对于农业户口学生而言,初一开始接受免费午餐的青少年在初二和初中毕业后一年时发生超重的风险比不享有的青少年分别低35.8%(P<0.05)及31.6%(P<0.05),初二开始接受免费午餐的青少年在初三和初中毕业后一年时发生超重的风险比不享有的青少年分别低36.7%(P<0.05)及29.9%(P<0.05),而初三接受免费午餐的青少年其在初中毕业后一年时发生超重的风险与不享有的青少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较于女生,男生更能从中受益。结论总体而言免费营养午餐在较长期内都有助于降低学生超重可能性,且这一影响具有累积效应。这说明免费营养午餐政策对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是行之有效的。

  • 标签: 超重 免费营养午餐政策 农村 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