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通过搭建适用于聚合物螺旋盘管在滞留型水体中传热特性研究的试验装置,对管内流以及管内和管外对流换热特性进行测试,并与现有主要基于金属材料盘管换热器所获试验关联式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推荐可应用于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聚合物螺旋盘管换热器流和传热特性估算的试验关联式,为闭式地表水地源热泵聚合物螺旋盘管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 标签: 换热器 螺旋盘管 聚合物 流阻 对流换热 地表水地源热泵
  • 简介:以SJGM-1500×5五共挤医用输液膜吹塑机组为例,全面介绍了机组的主、辅机及系统的设计理念,并对主、辅机各装置的性能以及目前国内外的水平进行了评述。

  • 标签: 医用输液膜 五层共挤 吹塑机组
  • 简介:通过磁控溅射技术和1100℃的高温后退火处理,在富硅碳化硅薄膜中形成高密度小尺寸的硅量子点,硅量子点的结构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高分辨透射电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高温退火过程中,碳化硅薄膜发生了相分离,硅和碳的化学结合态在热力学的驱动下形成稳定的Si-Si键和Si-C键,同时,氮原子钝化了分解过程中形成的Si悬挂键,在硅量子点的表面形成SixN/SiyC非晶壳。这种非晶壳包覆量子点的结构配置非常有利于形成稳定的超小硅量子点(1-3nm),此结构的量子效应所产生的光吸收了从绿光到紫外光的光谱范围,大幅度提高光伏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 标签: 硅量子点 碳化硅薄膜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简介:介绍了CMOS技术发展到亚100nm所面临的挑战。针对尺寸量子化效应。建立了NMOSFET的反型电子量子化模型,分析了反型量子化效应对NMOSFET器件参数包括有效栅氧厚度、阈值电压等的影响。得出结论,反型量子化效应致使反型电子分布偏离表面。造成有效栅氧厚度的增加,阈值电压的波动达到约10%。

  • 标签: 亚100nm CMOS 沟道反型层量子化 栅氧厚度 阈值电压
  • 简介:借助于Eshelby等效包容理论及粘弹性基础假设,对随机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刚性平面的滚动接触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分析了短纤维长径比和体积分数对滚动接触特性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滚动接触宽度和滚动摩擦系数均随纤维长径比和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减小;等效接触应力分布不对称,最大等效接触应力随着纤维长径比和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增大;在任意纤维体积分数和长径比下,滚动摩擦系数受转速影响较大,而滚动接触宽度更取决于载荷。

  • 标签: 随机短纤维 复合材料 滚动接触 纤维体积分数 纤维长径比
  • 简介:碳纳米管(CNTs)由于已被证实且有突出的力学性能,而成为具有潜力的复合材料增韧体。CNTs与聚合物间韵强界面粘接度也已由理论模拟和实验所证实。高粘接强度有利于强化CNTs对聚合物的作用,同时。聚合物也可用作粘接剂提高CNT微结构的力学性能。近日。清华大学以催化化学蒸汽沉积(CCVD)法合成了长线型双壁碳纳米管(DWNT)束。

  • 标签: 双壁碳纳米管 拉伸性能 环氧树脂 插层 CNTS 化学蒸汽沉积
  • 简介:立体绿化作为一种新形式的造景方法,人们对它的定义很长一段时间停留在仅仅是应用藤本植物进行景观的营造,然而藤本植物品种较少,能够在北方应用并长势良好的品种就更为稀少,因此,为了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北方城市的绿化率,改善环境质量,本文提出乔灌草三立体绿化的概念,为北方城市园林景观的营造寻求新的解决方法。

  • 标签: 立体绿化 城市景观
  • 简介:利用药芯焊丝对已磨损的K360耐磨钢进行CO2气体保护堆焊修复,并采用不同硬度的23MnNiMoCr54强钢与堆焊配副进行对磨试验。结果表明,当对磨材料硬度大于堆焊硬度大约HRC3时,两种材料配对形成的摩擦副摩擦系数较小,磨损量较小,磨损面较平整。堆焊

  • 标签: 堆焊摩擦 摩擦行为 材料硬度
  • 简介:报导了CdS/ZnS纳米晶体(NCs)的制备过程和其光学}生质。通过采用连续离子吸附和反应技术(SILAR),我们用少量的表面活性剂合成了不同壳的四个样品,包括CdS核纳米晶以及具有1~3ZnS壳的CdS/ZnS核/壳结构纳米晶体样品。发现具有一ZnS壳的CdS/ZnS样品的荧光量子产率大约比未包覆壳的CdS纳米晶体样品的强11倍。另外,随着壳的增加(增至两到三),荧光量子产率呈现下降的趋势。对样品进行了温度相关的光谱测量,发现CdS/ZnS和CdS一样具有特殊的光学特性。

  • 标签: 纳米晶体 CDS/ZNS 荧光 寿命
  • 简介:1、关于高阻隔包装材料通常将气体透过量在10cm^3/m^2.24h.atm.50%RH以下的称为高阻隔塑料,目前已经实现工业化生产的高阻隔塑料材料有EVOH、PVDC和PAN三种,投入大规模应用的高阻隔塑料有EVOH、PVDC,尼龙由于其透过性远远高于PVDC和EVOH,因此只能作为中阻隔材料(见表一)。高阻隔包装材料能够防止氧气的侵入使产品氧化变质;防止水或水蒸汽的渗透使商品受潮霉变;防止香气、二氧化碳和异味的透过使商品变味和变质,有效提供保质、保鲜、保风味以及延长产品货架期的保证,在包装工业特别是食品包装工业方面获得了迅速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 标签: PVDC 高温蒸煮袋 共挤流延 层压复合 高阻隔包装材料 食品包装工业
  • 简介:FFS袋用吹塑薄膜是国内近年来刚刚发展起来的一种重包装膜产品:主要用于大型聚乙烯、聚丙烯等合成树脂等化工原料及建筑材料的自动包装线。由于在包装过程中.实现了多道工序和作业过程的连续自动一次完成,使包装速度大大提高,满足超大型合成树脂装置高速包装的需要。FFS袋的包装能力:1700—1900袋/h;复合编织袋包装能力:〈1400袋/h,单线年最大包装量在1150万条,

  • 标签: 包装膜 三层共挤 生产线 自动包装线 合成树脂 吹塑薄膜
  • 简介:据悉,由南开大学、天津津能公司等共同投资建设的新型光伏电池——非晶硅和微晶硅叠电池生产线,目前在天津高新区建成投入生产。并将产品远销海外市场,受到用户欢迎。

  • 标签: 叠层电池 生产线 微晶硅 非晶硅 投产 南开大学
  • 简介:南京中达公司生产的五共挤流延尼龙膜、亚光双向拉伸聚酯薄膜顺利通过南京市科技成果鉴定与江苏省新产品鉴定。该公司“五共挤流延尼龙膜”在对称均匀、耐低温冷冻、良好氧性等方面领先国内同类产品:“亚光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具有高雾度、低光泽度等特点,并领先于国内同行。“多层共挤聚丙烯阻隔膜”具有水、氧、高阻隔性等.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 标签: 通过省级鉴定 亚光 尼龙薄膜 公司 双向拉伸聚酯薄膜 科技成果鉴定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三共挤输液用袋中抗氧剂1010、抗氧剂330、抗氧剂1076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InertsilODS—SP色谱柱(4.6mm×150mm,5μm),以乙腈、四氢呋喃、水(60:30: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nm,流速1.5ml/min,柱温40℃。结果:抗氧剂1010、抗氧剂330、抗氧剂1076分别在1.0166—50.83mg/L、2.0434~102.17mg/L和1.02~40.8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为大于0.999。三共挤输液用袋提取方法中的抗氧剂1010、抗氧剂330、抗氧剂1076的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103.81%(RSD=7.75%),90.79%(RSD=3.99%)、92.55%(RSD=4.21%)。结论本法简便、快速、专属、灵敏度高,可用于三共挤输液用袋的产品质量控制。

  • 标签: 抗氧剂 高效液相色谱 三层共挤膜输液袋
  • 简介:采用逐自组装方法,利用三乙烯四胺盐对纳米TiO2的吸附作用,把直径约20nm的TiO2颗粒逐组装到聚偏氟乙烯(PVDF)膜表面,研究了纳米TiO2组装层数对PVDF改性膜接触角的影响,发现当组装层数为1和3时改性PVDF膜初始接触角略有增大,而随着冻结时间延长改性PVDF膜接触角显著减小。当组装层数为5时PVDF改性膜的初始接触角从101.2°显著减小到72.1°,并在1min内被水滴完全浸润,探讨了纳米TiO2组装PVDF改性膜微观结构对其亲水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可用于发展分散均匀的高亲水性PVDF膜,提高PVDF膜的抗污染性能并延长其循环使用寿命。

  • 标签: 逐层自组装纳米 TiO2 PVDF 过滤
  • 简介:以Zn0.676Al0.328(OH)2(NO3)0.377,·0.682H2O为前体,无水乙醇作分散剂,在pH值为5~6、温度80℃条件下采用离子交换法组装了手性拆分剂D-(+)-对甲基二苯甲酰酒石酸(DTTA)插锌铝水滑石,并采用XRD、FT-IR、DSC-TG、ICP和EA等现代物理化学分析技术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离子交换条件,可成功将DTTA插入到锌铝水滑石间,得到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结构完整,晶相单一,具有良好的层状结构,其间距从0.90nm扩大为2.07nm。DTTA插入水滑石后,完全燃烧分解温度从346℃升高到470℃。

  • 标签: 锌铝水滑石 D-(+)-对甲基二苯甲酰酒石酸 插层 离子交换
  • 简介:博禄公司的RD265CF由北星双峰技术BORSTAR产生,专门设计用于MCPP的电晕。通过将RD265CF生产的和三元共聚物生产的MCPP进行试验比较,在附着牢度、镀铝之后铝面的电晕值保持、镀铝薄膜和印刷膜复合牢度等方面二者无太大差异,结果表明,RD265CF完全可以取代三元共聚物,并更具成本优势。

  • 标签: 北星双峰技术 镀铝薄膜 CPP膜 无规共聚丙烯 电晕 三元共聚物
  • 简介:2013年度第二次南亚、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致力于保护臭氧的官员网络联席会议于2013年9月9—11日在中国宁夏举行,来自联合国臭氧秘书处、多边基金执委会秘书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世界银行(WB)和德国国际合作机构等国际执行机构代表,南亚、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国家的臭氧官员,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代表以及部分国家工业界的代表和专家共计70余人参加了会议。

  • 标签: 保护臭氧层 太平洋地区 东南亚 官员 宁夏 网络